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对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锅庄舞——“擦尼”与“擦司”本体及其风格特征进行简要描述,并分析其生存环境,包括地理环境、文化环境及艺术环境,指出其处于濒危环境的主要原因。被列入国家级非遗项目之后,本地区锅庄舞的保护已受到各界人士的重视,文中对已经实施了的措施进行简要列举,并根据香格里拉锅庄舞的独特性,尝试提出新的保护措施。
关键词:锅庄舞 非物质文化遗产 迪庆州 香格里拉 保护与传承
早在2006年5月末,迪庆藏族锅庄舞就已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可喜的是,迪庆地区藏族锅庄舞的独特技艺、风格特色、文化内涵与审美价值,以及其所具有的传承作用使得其为人们所关注并主动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另一方面,之所以会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意识到了其目前所面临的濒临灭绝的生存环境。“非遗”保护,刻不容缓,在保护的过程中,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宝贵的。据统计,20世纪80年代时遗存的传统舞蹈为2200多个,到目前为止,只剩1300多个。我们可以看到,在30多年的时间中传统舞蹈消失了近1000个,这对于我国乃至世界文化而言都令人扼腕叹息。
一、舞蹈种类
“锅庄”舞又称为“果卓”,“锅”为圆圈之意,“庄”为歌舞之意,“迪庆藏民把锅庄‘果卓’习惯地称呼为‘嘎卓’,‘嘎’是欢乐,‘卓’是舞,全意就是欢乐舞”①。顾名思义,即村民们在劳动之余围成圆圈共同参与表演的集体舞蹈,其中以香格里拉市、德钦县的最为著名。本文的研究对象为香格里拉锅庄舞,也叫“擦拉”(意为“玩意”),它历史较为悠久,至迟在公元7世纪之前已形成,“在西藏高僧萨迦·索朗坚赞编著的《西藏王臣记》中记载了西藏第一座佛教寺庙桑耶寺举行落成庆典时‘臣民们个个唱歌,欢跳卓舞,弹奏毕旺,毫不间断,天天如此’”②。香格里拉的锅庄舞主要分为新旧两种形式:旧锅庄也叫“擦尼”(察尼),新锅庄也叫“擦司”(察司)。
“旧”是指其已存在多年,具有深厚的历史沉淀。擦尼舞大约于吐蕃祖孙三法王时期就已经传入迪庆地区,内容多反映藏族奴隶制统治下的社会,且经常发挥其祭祀功能,因而具有浓郁的宗教色彩,深得宗教人士与中老年人的喜爱。曲调、歌词、舞蹈动作等都较为古老,且具有严格的程式,不可随意更改,如“金碧辉煌的寺庙”“莲花生大师的诞生”等。 具有庄重、肃穆、威严、古朴等特点。
与旧锅庄相对,新锅庄是随着近代以来社会的变迁发展形成的,这就必然有着“新”的特点,即在表现内容、歌词、舞姿等方面相对较为自由。与旧锅庄反映奴隶制社会的题材相异,新锅庄主要反映生产劳作、放牧以及经济发展等内容,且具有帮助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功能,歌词在遵循一定格式的基础上可进行随意发挥与创作,深得青年男女的喜爱。动作多模拟动物,如山兔蹦跳、猴子对脚、孔雀吃水等。
二、生态环境
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朴永光老师在《舞蹈文化概论》一书中阐释了其对民间舞蹈的定义:“民间舞蹈历史悠久,且源远流长,其诸多形态产生于民众的生产、生活及各种风俗活动中……其舞蹈文化受自然、社会生态环境、服饰道具等影响……”③这一论述突出了民间舞形成及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笔者此篇文章将生态环境分为三个部分,即地理生态、文化生态与艺术生态。艺术生态本身是包含于文化范畴的,笔者之所以将其单列成一点是因为在以往的研究中,人们可能会更注重地理生态与文化生态对民间艺术形成的影响,而忽视了艺术生态对于某一民间艺术形成独特风格所发挥的作用,但这一点对于身处迪庆地区的香格里拉锅庄舞则至关重要。
(一)地理生态
“香格里拉”藏语意为“心中的日月”,“地处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横断山脉南段北端,‘三江并流’(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之腹地”④。山脉纵横,是滇、川、藏三省(自治区)交界地,属于费孝通先生提出的“藏彝走廊”地带。
此种地理位置,注定了香格里拉的与众不同,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滞后性与多样性,即处于山峦交错的环境中,交通相对闭塞,致使其各方面发展相对落后,且居民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而三江并流、山川纵横、三省(自治区)交界的地理位置又使得本地区呈现出民族及其文化的多样性。除藏族之外,还居住着汉族、纳西族、拉祜族、僳僳族、布依族、哈尼族等20多个民族。多民族聚居的环境为香格里拉锅庄舞的形成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文化生态
民族众多就意味着文化多样,各民族文化的相互吸收与作用是影响香格里拉锅庄舞形成的另一要素。文化所囊括的范围除各民族的发展历史、语言文字、神话传说、风俗习惯、年俗节庆之外,还包括很重要的一部分,即宗教文化。香格里拉除苯教与藏传佛教外,还有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等,各民族人民都拥有自己的宗教信仰,相互间和平共存,鲜少发生争端,因此,在香格里拉既可以看到规模极大的,如古堡般的藏传佛教寺院噶丹·松赞林寺,同时也可以欣赏到具有羅马教堂特征的茨中天主教堂。香格里拉锅庄舞成长于此种色彩斑斓环境中,必然与西藏、青海、甘肃、四川等地藏区的锅庄舞有所不同。
(三)艺术生态
迪庆地区被称为“歌的家乡,舞的海洋”。“流传在迪庆州境内的藏族民间舞蹈,主要有热巴舞、弦子舞(热)、锅庄舞(卓)、尼西情舞(降昌)”①。“天上有多少颗星,卓就有多少调;山上有多少棵树,卓就有多少词;牦牛身上有多少毛,卓就有多少舞姿”。从这句广为流传的俗语当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们对迪庆地区藏族锅庄舞毫不掩饰的赞美之情。由于所处地域的不同,迪庆州内的藏族锅庄舞又显示出不同的风格特色,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德钦县奔子栏镇、香格里拉市建塘镇和小中甸镇这三个地方。
除迪庆州所拥有的各色锅庄舞之外,香格里拉又有多种多样的民间歌舞。“流行于香格里拉藏区的歌舞主要有‘茶会’说唱‘情卦’‘锅庄舞’‘尼西情舞’还有舒畅的劳动号子”②。除藏族民间舞蹈外,还广泛存在着傈僳族的“瓦器器”“阿尺木刮”(也写作“阿尺目刮”,笔者使用“木”字是参考“迪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和纳西族的“哑哈哩”“阿卡巴拉”等。 三、保护与传承
自2015年以来,迪庆藏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已经正式开展了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进行抢救性记录的工作,对各传承人进行实地走访与踩点。在具体的保护工作中,要求通过现代化的新兴技术手段如拍照、摄影、录音等,全面、真实、系统地对各项目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所掌握的精湛技艺与文化知识进行记录。但再精确的记录都只能是将其文字影像保存下来,而传统舞蹈一旦消失,就很难原汁原味地复原了,有些民间艺人所擅长的高超技艺一旦失传就会绝迹。因此说,记录只是非遗保护工作的第一步,如何让非遗永远活在民间则是我们应当解决的根本问题。
传统舞蹈发展到现在处于濒危状态,究其根本原因,不外乎生存环境发生了改变,那么具体到香格里拉市的锅庄舞,我们又应该如何对症下药,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呢?笔者在此尝试给出建议。
(一)适度交往
笔者在此所说的“交往”主要是指多民族地区,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在这样一个文化多样的多民族区域当中,相互学习、吸收融合是必不可少的,向其他民族的舞蹈学习,也是锅庄舞取得发展的必经之路。例如本地区的一部分藏族人民会跳彝族民间舞蹈,哼唱其他民族的曲调,其他民族的人民也会跳热巴舞等藏族舞蹈。但如何在民族交往中做到适度吸收,在多民族地区中不被同化,始终保持自己的浓郁风格,则是本地区锅庄舞采取保护措施时应当考虑到的问题之一。
当然,适度交往并不是完全将香格里拉地区与其他民族、地区隔绝开来,将其置于故步自封的生存环境当中。我们知道,任何方式的保守主义都不合理,只有不断地适应新的生存环境才能获得长足的发展。那么,到底如何在交往过程中保留自己的文化特征与民族特色?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二)免遭旅游文化冲击
神圣、纯洁的香格里拉地区声名远扬,浓郁的民族特色、深厚的宗教文化等吸引世界各国的游客们慕名而来,早已成为游览云南行程中不可错过的一站。正因为如此,旅游文化弥漫在整个云南省,除了个别村庄外,绝大多数地区都逐渐商业化,在这之中,传统舞蹈的商业化不可避免。
云南的《云南映象》、桂林的《印象刘三姐》、西安的《长恨歌》、湖南张家界的《天门狐仙》……这些演出大多根据当地传说故事改编并融入当地的民间舞蹈元素,被打造为当地的“文化品牌”,有些甚至达到了一票难求的火热程度。编导们商业化的改编,一方面给不了解当地文化的观众造成了错误的引导,使其误以为这就是当地民间舞蹈的原始形态;另一方面,这种为赢得商业利益而迎合游客的方式久而久之便会形成习惯,随着时间的发展,当地少数民族的居民们也会逐渐忘记传统舞蹈的形态。因此,对于香格里拉锅庄舞的保护,还需要将此因素列入考虑范围。
(三)融入新的生产生活方式
现代社会农业技术提高,极大地改进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并影响其生活方式。众所周知,民间舞大多依附于劳动耕作等传统生产方式,产生于农闲时节的田间地头,而香格里拉的主要经济来源已从农业劳作转变为旅游收入,那么还会有多少人依旧待在田间地头呢?是不是大多数人都计划着换一种诸如经营一所民宿、一家手工艺品店、一个小吃店等相对于农业劳动稍微轻松的方式呢?此时,锅庄舞形成的场域已经发生了变化。
生产生活方式一旦发生改变,就很难回归,在新的环境中该发挥藏族锅庄舞的那些特征对其进行保护?锅庄舞除具有祭祀、交友等功能外,还具有强身健体的功能,在全民追求健身的今天,是否可以充分发挥其作用?一方面锻炼身体,一方面对锅庄舞进行普及。
(四)提高当地居民对自身的文化认同感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诸多场合多次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并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提升自身文化认同感,即提升文化自信,以自己民族的特色为荣。
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到处都弥漫着一股“崇洋媚外”的气息,笔者此处所说的崇洋,并不仅指西洋,而是指崇尚现代化,崇尚新事物。追求生活方式上的先进是理所应当的,但很多人盲目追求先进的一切,以致于抛弃自己的民族特色,转而追求所谓的先进。事实上,在文化领域是没有所谓的先进与落后,每个民族每个地区都应当拥有自己的“先进文化”。关于传统舞蹈的保护很大一个问题在于当地人对学院派的“马首是瞻”,将当地民间舞蹈根据学院派的动作进行改编,如此一来,便削弱其土生土长的传承价值。
结语
回顾近年来全国各个岗位的工作者对迪庆藏族锅庄舞的保护所做出的贡献,是非常可喜的事情。德钦县奔子栏镇的锅庄舞,当地的民间歌舞能手、非遗传承人徐桂莲曾“作为奔子栏特色锅庄歌舞的代表艺人之一,赴日本参加国际民间艺术节”。2014年,北京舞蹈学院民间舞系教授高度老师写作并出版了《云南迪庆藏族传统民间舞蹈教程》一书,以及配套的视频资料,对中甸锅庄、奔子栏锅庄以及尼西情舞进行了详细介绍。2018年春节,迪庆州德钦县奔子栏镇五个村的村民们自发地组织了传统春节年俗活动,内容大致包括“百村千场”篮球赛、神山祭祀,以及锅庄舞表演等。许多大學已成立校园锅庄舞协会,并定期组织活动,包括专题讲座、高校间的相互交流、参加比赛等诸多方面。此外,迪庆锅庄舞先后在中央电视台和云南省电视台做过专题介绍。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要求保护意识、保护措施、先进技术与较强执行力共同具备,且要分秒必争。唯有如此,才会尽可能全面、多样、深入地保护传统舞蹈。
作者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
①迪庆藏族自治州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编:《迪庆藏族自治州文学艺术志》,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15年,第94页。
②迪庆藏族自治州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编:《迪庆藏族自治州文学艺术志》,第4页。
③朴永光:《舞蹈文化概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93页。
④毕研洁,冯涛:《寻找锅庄舞——藏地锅庄的历史、社会、体育考察》,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第200-201页。
①迪庆藏族自治州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编:《迪庆藏族自治州文学艺术志》,第93页。
②倪荣华:《迪庆资源大全》,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16年,第487页。
关键词:锅庄舞 非物质文化遗产 迪庆州 香格里拉 保护与传承
早在2006年5月末,迪庆藏族锅庄舞就已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可喜的是,迪庆地区藏族锅庄舞的独特技艺、风格特色、文化内涵与审美价值,以及其所具有的传承作用使得其为人们所关注并主动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另一方面,之所以会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意识到了其目前所面临的濒临灭绝的生存环境。“非遗”保护,刻不容缓,在保护的过程中,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宝贵的。据统计,20世纪80年代时遗存的传统舞蹈为2200多个,到目前为止,只剩1300多个。我们可以看到,在30多年的时间中传统舞蹈消失了近1000个,这对于我国乃至世界文化而言都令人扼腕叹息。
一、舞蹈种类
“锅庄”舞又称为“果卓”,“锅”为圆圈之意,“庄”为歌舞之意,“迪庆藏民把锅庄‘果卓’习惯地称呼为‘嘎卓’,‘嘎’是欢乐,‘卓’是舞,全意就是欢乐舞”①。顾名思义,即村民们在劳动之余围成圆圈共同参与表演的集体舞蹈,其中以香格里拉市、德钦县的最为著名。本文的研究对象为香格里拉锅庄舞,也叫“擦拉”(意为“玩意”),它历史较为悠久,至迟在公元7世纪之前已形成,“在西藏高僧萨迦·索朗坚赞编著的《西藏王臣记》中记载了西藏第一座佛教寺庙桑耶寺举行落成庆典时‘臣民们个个唱歌,欢跳卓舞,弹奏毕旺,毫不间断,天天如此’”②。香格里拉的锅庄舞主要分为新旧两种形式:旧锅庄也叫“擦尼”(察尼),新锅庄也叫“擦司”(察司)。
“旧”是指其已存在多年,具有深厚的历史沉淀。擦尼舞大约于吐蕃祖孙三法王时期就已经传入迪庆地区,内容多反映藏族奴隶制统治下的社会,且经常发挥其祭祀功能,因而具有浓郁的宗教色彩,深得宗教人士与中老年人的喜爱。曲调、歌词、舞蹈动作等都较为古老,且具有严格的程式,不可随意更改,如“金碧辉煌的寺庙”“莲花生大师的诞生”等。 具有庄重、肃穆、威严、古朴等特点。
与旧锅庄相对,新锅庄是随着近代以来社会的变迁发展形成的,这就必然有着“新”的特点,即在表现内容、歌词、舞姿等方面相对较为自由。与旧锅庄反映奴隶制社会的题材相异,新锅庄主要反映生产劳作、放牧以及经济发展等内容,且具有帮助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功能,歌词在遵循一定格式的基础上可进行随意发挥与创作,深得青年男女的喜爱。动作多模拟动物,如山兔蹦跳、猴子对脚、孔雀吃水等。
二、生态环境
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朴永光老师在《舞蹈文化概论》一书中阐释了其对民间舞蹈的定义:“民间舞蹈历史悠久,且源远流长,其诸多形态产生于民众的生产、生活及各种风俗活动中……其舞蹈文化受自然、社会生态环境、服饰道具等影响……”③这一论述突出了民间舞形成及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笔者此篇文章将生态环境分为三个部分,即地理生态、文化生态与艺术生态。艺术生态本身是包含于文化范畴的,笔者之所以将其单列成一点是因为在以往的研究中,人们可能会更注重地理生态与文化生态对民间艺术形成的影响,而忽视了艺术生态对于某一民间艺术形成独特风格所发挥的作用,但这一点对于身处迪庆地区的香格里拉锅庄舞则至关重要。
(一)地理生态
“香格里拉”藏语意为“心中的日月”,“地处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横断山脉南段北端,‘三江并流’(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之腹地”④。山脉纵横,是滇、川、藏三省(自治区)交界地,属于费孝通先生提出的“藏彝走廊”地带。
此种地理位置,注定了香格里拉的与众不同,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滞后性与多样性,即处于山峦交错的环境中,交通相对闭塞,致使其各方面发展相对落后,且居民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而三江并流、山川纵横、三省(自治区)交界的地理位置又使得本地区呈现出民族及其文化的多样性。除藏族之外,还居住着汉族、纳西族、拉祜族、僳僳族、布依族、哈尼族等20多个民族。多民族聚居的环境为香格里拉锅庄舞的形成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文化生态
民族众多就意味着文化多样,各民族文化的相互吸收与作用是影响香格里拉锅庄舞形成的另一要素。文化所囊括的范围除各民族的发展历史、语言文字、神话传说、风俗习惯、年俗节庆之外,还包括很重要的一部分,即宗教文化。香格里拉除苯教与藏传佛教外,还有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等,各民族人民都拥有自己的宗教信仰,相互间和平共存,鲜少发生争端,因此,在香格里拉既可以看到规模极大的,如古堡般的藏传佛教寺院噶丹·松赞林寺,同时也可以欣赏到具有羅马教堂特征的茨中天主教堂。香格里拉锅庄舞成长于此种色彩斑斓环境中,必然与西藏、青海、甘肃、四川等地藏区的锅庄舞有所不同。
(三)艺术生态
迪庆地区被称为“歌的家乡,舞的海洋”。“流传在迪庆州境内的藏族民间舞蹈,主要有热巴舞、弦子舞(热)、锅庄舞(卓)、尼西情舞(降昌)”①。“天上有多少颗星,卓就有多少调;山上有多少棵树,卓就有多少词;牦牛身上有多少毛,卓就有多少舞姿”。从这句广为流传的俗语当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们对迪庆地区藏族锅庄舞毫不掩饰的赞美之情。由于所处地域的不同,迪庆州内的藏族锅庄舞又显示出不同的风格特色,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德钦县奔子栏镇、香格里拉市建塘镇和小中甸镇这三个地方。
除迪庆州所拥有的各色锅庄舞之外,香格里拉又有多种多样的民间歌舞。“流行于香格里拉藏区的歌舞主要有‘茶会’说唱‘情卦’‘锅庄舞’‘尼西情舞’还有舒畅的劳动号子”②。除藏族民间舞蹈外,还广泛存在着傈僳族的“瓦器器”“阿尺木刮”(也写作“阿尺目刮”,笔者使用“木”字是参考“迪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和纳西族的“哑哈哩”“阿卡巴拉”等。 三、保护与传承
自2015年以来,迪庆藏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已经正式开展了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进行抢救性记录的工作,对各传承人进行实地走访与踩点。在具体的保护工作中,要求通过现代化的新兴技术手段如拍照、摄影、录音等,全面、真实、系统地对各项目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所掌握的精湛技艺与文化知识进行记录。但再精确的记录都只能是将其文字影像保存下来,而传统舞蹈一旦消失,就很难原汁原味地复原了,有些民间艺人所擅长的高超技艺一旦失传就会绝迹。因此说,记录只是非遗保护工作的第一步,如何让非遗永远活在民间则是我们应当解决的根本问题。
传统舞蹈发展到现在处于濒危状态,究其根本原因,不外乎生存环境发生了改变,那么具体到香格里拉市的锅庄舞,我们又应该如何对症下药,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呢?笔者在此尝试给出建议。
(一)适度交往
笔者在此所说的“交往”主要是指多民族地区,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在这样一个文化多样的多民族区域当中,相互学习、吸收融合是必不可少的,向其他民族的舞蹈学习,也是锅庄舞取得发展的必经之路。例如本地区的一部分藏族人民会跳彝族民间舞蹈,哼唱其他民族的曲调,其他民族的人民也会跳热巴舞等藏族舞蹈。但如何在民族交往中做到适度吸收,在多民族地区中不被同化,始终保持自己的浓郁风格,则是本地区锅庄舞采取保护措施时应当考虑到的问题之一。
当然,适度交往并不是完全将香格里拉地区与其他民族、地区隔绝开来,将其置于故步自封的生存环境当中。我们知道,任何方式的保守主义都不合理,只有不断地适应新的生存环境才能获得长足的发展。那么,到底如何在交往过程中保留自己的文化特征与民族特色?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二)免遭旅游文化冲击
神圣、纯洁的香格里拉地区声名远扬,浓郁的民族特色、深厚的宗教文化等吸引世界各国的游客们慕名而来,早已成为游览云南行程中不可错过的一站。正因为如此,旅游文化弥漫在整个云南省,除了个别村庄外,绝大多数地区都逐渐商业化,在这之中,传统舞蹈的商业化不可避免。
云南的《云南映象》、桂林的《印象刘三姐》、西安的《长恨歌》、湖南张家界的《天门狐仙》……这些演出大多根据当地传说故事改编并融入当地的民间舞蹈元素,被打造为当地的“文化品牌”,有些甚至达到了一票难求的火热程度。编导们商业化的改编,一方面给不了解当地文化的观众造成了错误的引导,使其误以为这就是当地民间舞蹈的原始形态;另一方面,这种为赢得商业利益而迎合游客的方式久而久之便会形成习惯,随着时间的发展,当地少数民族的居民们也会逐渐忘记传统舞蹈的形态。因此,对于香格里拉锅庄舞的保护,还需要将此因素列入考虑范围。
(三)融入新的生产生活方式
现代社会农业技术提高,极大地改进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并影响其生活方式。众所周知,民间舞大多依附于劳动耕作等传统生产方式,产生于农闲时节的田间地头,而香格里拉的主要经济来源已从农业劳作转变为旅游收入,那么还会有多少人依旧待在田间地头呢?是不是大多数人都计划着换一种诸如经营一所民宿、一家手工艺品店、一个小吃店等相对于农业劳动稍微轻松的方式呢?此时,锅庄舞形成的场域已经发生了变化。
生产生活方式一旦发生改变,就很难回归,在新的环境中该发挥藏族锅庄舞的那些特征对其进行保护?锅庄舞除具有祭祀、交友等功能外,还具有强身健体的功能,在全民追求健身的今天,是否可以充分发挥其作用?一方面锻炼身体,一方面对锅庄舞进行普及。
(四)提高当地居民对自身的文化认同感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诸多场合多次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并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提升自身文化认同感,即提升文化自信,以自己民族的特色为荣。
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到处都弥漫着一股“崇洋媚外”的气息,笔者此处所说的崇洋,并不仅指西洋,而是指崇尚现代化,崇尚新事物。追求生活方式上的先进是理所应当的,但很多人盲目追求先进的一切,以致于抛弃自己的民族特色,转而追求所谓的先进。事实上,在文化领域是没有所谓的先进与落后,每个民族每个地区都应当拥有自己的“先进文化”。关于传统舞蹈的保护很大一个问题在于当地人对学院派的“马首是瞻”,将当地民间舞蹈根据学院派的动作进行改编,如此一来,便削弱其土生土长的传承价值。
结语
回顾近年来全国各个岗位的工作者对迪庆藏族锅庄舞的保护所做出的贡献,是非常可喜的事情。德钦县奔子栏镇的锅庄舞,当地的民间歌舞能手、非遗传承人徐桂莲曾“作为奔子栏特色锅庄歌舞的代表艺人之一,赴日本参加国际民间艺术节”。2014年,北京舞蹈学院民间舞系教授高度老师写作并出版了《云南迪庆藏族传统民间舞蹈教程》一书,以及配套的视频资料,对中甸锅庄、奔子栏锅庄以及尼西情舞进行了详细介绍。2018年春节,迪庆州德钦县奔子栏镇五个村的村民们自发地组织了传统春节年俗活动,内容大致包括“百村千场”篮球赛、神山祭祀,以及锅庄舞表演等。许多大學已成立校园锅庄舞协会,并定期组织活动,包括专题讲座、高校间的相互交流、参加比赛等诸多方面。此外,迪庆锅庄舞先后在中央电视台和云南省电视台做过专题介绍。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要求保护意识、保护措施、先进技术与较强执行力共同具备,且要分秒必争。唯有如此,才会尽可能全面、多样、深入地保护传统舞蹈。
作者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
①迪庆藏族自治州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编:《迪庆藏族自治州文学艺术志》,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15年,第94页。
②迪庆藏族自治州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编:《迪庆藏族自治州文学艺术志》,第4页。
③朴永光:《舞蹈文化概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93页。
④毕研洁,冯涛:《寻找锅庄舞——藏地锅庄的历史、社会、体育考察》,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第200-201页。
①迪庆藏族自治州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编:《迪庆藏族自治州文学艺术志》,第93页。
②倪荣华:《迪庆资源大全》,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16年,第48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