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韦勒克七大卷的《现代文学批评史》可算作宏观性,跨国别研究的巨著,那么,法国著名批评家罗杰·法约尔的《法国文学评论史》则可称为国别文学批评史著作的典范。
文学批评史的研究本身就是一种批评之批评,一种思考方式。有价值的文学批评史专著不应该仅仅着力于一般意义上的史的叙述,而应体现作者自身的美学鉴赏品格以及独立的批判精神,作者不应成为复述别人思想的代言人,而应让读者感受到自己的心声。这正是《法国文学评论史》的特点。全书脉络分明,从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到,每一批评观念的发韧到衰落同时代主流思潮的起落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比如,以狄德罗、伏尔泰为代表的百科全书派反对古典主义评论的唯心论,主张艺术家要为启蒙思想的传播服务,是基于其对政治、经济和学术自由的向往;不过法约尔也指出,纵观法国以及西方文学批评,某一文学观念的衰落并不意味着消亡,它常常会反复出现,并对以后的文学观念产生影响,甚至在同其它理论的对立中互相渗透、包容。在对近当代文学评论——新批评,精神分析、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符号学,阐释学以及女权主义批评的描述中,这一阐释尤见功力,也是本书最令人感兴趣的部分。法约尔评介了结构主义先驱者之一的罗朗·巴特对索绪尔符号学理论所作的贡献,不过,巴特对于言语活动及文学文本的合理重视却又陷入了形式主义的奥秘之中,后期的巴特终于以结构主义转向后结构主义,“对文本的阐释成为一种永无休止的分解符号的游戏。由此出发,法约尔认为,应把包括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这类“形式主义研究的全部成果与文学现象的更为广泛的成就合为一体,而又不忽视合理的社会性方面。”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出于对文学的认知,功能的关注,法约尔特别在《文学评论与文学的社会性》这一章中专门评介了法国马克思主义的各种流派,剖析了它们的创新和局限性,例如,吕西安·戈尔德曼“对马克思主义的参照,往往是借用其词语,而不是遵循学说的真谛。”这一见解相当深刻,也很适用于当今西方的马克思主义批评。
作为一门学科的文学批评有自己的特殊性,但也必然要以共同的文学规律为基础,它必须是开放的,既不割裂传统与继承,又不拒绝对其它学科研究成果的互照与借鉴。就其中每一理论而言,都有正反两方面。任何理论都不是绝对的,权威的,或终极的。罗朗·巴特早就说过,文学批评存在着一个“极大的余域”,这是对文学批评开放性的极好注释。每一批评理论只不过是一种选择,同其它批评理论有明显或潜在的依存关系,这正是为什么文学批评理论本身,诸如什么是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等至今仍众说纷纭,难以界定。法约尔对此有深刻的认识,因此他主张“每个评论家都必须根据自己对世界的看法和自己对于当今问题的大致提出的理论和实践答案,来选定这一条或那一条道路。”这一信念确实令人佩服。他更坚定地支持文学观念的革新探索,“因为新事物——尽管毁誉不定,在我看来比旧的事物更为重要。”
(《法国文学评论史》,罗杰·法约尔著,怀宇译,四川文艺出版社一九九二年版,9.80元)
品书录
文学批评史的研究本身就是一种批评之批评,一种思考方式。有价值的文学批评史专著不应该仅仅着力于一般意义上的史的叙述,而应体现作者自身的美学鉴赏品格以及独立的批判精神,作者不应成为复述别人思想的代言人,而应让读者感受到自己的心声。这正是《法国文学评论史》的特点。全书脉络分明,从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到,每一批评观念的发韧到衰落同时代主流思潮的起落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比如,以狄德罗、伏尔泰为代表的百科全书派反对古典主义评论的唯心论,主张艺术家要为启蒙思想的传播服务,是基于其对政治、经济和学术自由的向往;不过法约尔也指出,纵观法国以及西方文学批评,某一文学观念的衰落并不意味着消亡,它常常会反复出现,并对以后的文学观念产生影响,甚至在同其它理论的对立中互相渗透、包容。在对近当代文学评论——新批评,精神分析、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符号学,阐释学以及女权主义批评的描述中,这一阐释尤见功力,也是本书最令人感兴趣的部分。法约尔评介了结构主义先驱者之一的罗朗·巴特对索绪尔符号学理论所作的贡献,不过,巴特对于言语活动及文学文本的合理重视却又陷入了形式主义的奥秘之中,后期的巴特终于以结构主义转向后结构主义,“对文本的阐释成为一种永无休止的分解符号的游戏。由此出发,法约尔认为,应把包括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这类“形式主义研究的全部成果与文学现象的更为广泛的成就合为一体,而又不忽视合理的社会性方面。”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出于对文学的认知,功能的关注,法约尔特别在《文学评论与文学的社会性》这一章中专门评介了法国马克思主义的各种流派,剖析了它们的创新和局限性,例如,吕西安·戈尔德曼“对马克思主义的参照,往往是借用其词语,而不是遵循学说的真谛。”这一见解相当深刻,也很适用于当今西方的马克思主义批评。
作为一门学科的文学批评有自己的特殊性,但也必然要以共同的文学规律为基础,它必须是开放的,既不割裂传统与继承,又不拒绝对其它学科研究成果的互照与借鉴。就其中每一理论而言,都有正反两方面。任何理论都不是绝对的,权威的,或终极的。罗朗·巴特早就说过,文学批评存在着一个“极大的余域”,这是对文学批评开放性的极好注释。每一批评理论只不过是一种选择,同其它批评理论有明显或潜在的依存关系,这正是为什么文学批评理论本身,诸如什么是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等至今仍众说纷纭,难以界定。法约尔对此有深刻的认识,因此他主张“每个评论家都必须根据自己对世界的看法和自己对于当今问题的大致提出的理论和实践答案,来选定这一条或那一条道路。”这一信念确实令人佩服。他更坚定地支持文学观念的革新探索,“因为新事物——尽管毁誉不定,在我看来比旧的事物更为重要。”
(《法国文学评论史》,罗杰·法约尔著,怀宇译,四川文艺出版社一九九二年版,9.80元)
品书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