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是文明古国,在历史长河中沉淀着许多优秀文化遗产。面对得以留存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应积极做好保护与传承工作,肩负起文明传承和发展的使命。要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中被活化;同时,还要从我国目前非遗保护工作实际出发,分析探究推动其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非遗 保护与传承 可持续发展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来,我国确立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四个自信。其中,文化自信要求对我国现存优秀文化给予肯定和支持的態度乃至行动。非遗作为我国文化的优秀组成部分,应该在文化发展过程中得到重视,以及更好地保护与传承。因此,面对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历史使命,应认识到可持续发展在文化中的积极作用,赋予其新的活力。
一、走进人民生活,给予生存空间
新时期以来,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对精神文明产生更具体、更迫切的需要。同时,由于文化复兴在中华民族复兴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当前形势下提出文化强国战略,对我国总体文化发展不断重视。非遗是充满中国特色的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在建设文化强国的过程中应该对非遗进行重视。但就目前而言,我国非遗文化通常被保护在博物馆等特定场所,处于一种被束之高阁的尴尬局面,无法产生新的活力,难以做到可持续发展。
要让非遗获得更为宽广的生存空间,同时保证其具备良好活力,就必须使其进入人们的生活中。以我国非遗“榫卯结构”为例,依据目前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水平,人民群众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购物与文创定制。因此,可以根据“榫卯结构”这一非遗的特点,结合人民群众生活需要,定制台灯、摆件、收纳盒等具有独特风格的文创产品,使非遗产品真正融入人们的生活中。同时,互联网的高速便利也可以为非遗的宣传与发展提供良好途径,推动其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激发非遗活力,推动持续发展
非遗是我国传统文化衍生的产物,其产生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是当时文化与经济各方面因素相互影响而产生的文化产物,因此在保护与传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被贴上老旧、落后的标签。即使获得良好的保护,但由于其缺乏活力,也不能真正地被传承。因此,在完成非遗传承与保护的历史使命过程中,不能以绝对静止的眼光来看待非遗,而是通过利用非遗文化特点,将其要素运用到实际社会文化发展中,激发非遗活力,推动非遗活态化。
目前,我国为更快地实现文化强国战略目标,推出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文化传承发展战略。在进行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过程中,应该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结合目前政策,使其能够结合目前社会要素以产生活力进行发展。以国家级非遗项目佛山十番为例,当地就通过国家政策,采取地方保护、文化开发、政策扶持等措施,利用我国目前高速发展的旅游业,将该地区打造为具有当地特色的特殊景区,使其在传承中得到发展。这不仅避免了当地人民对非遗的忽视,同时也在其开发过程中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三、注重非遗传承,赋予新的力量
为实现非遗能够可持续发展,以完成对其进行保护与传承的历史使命,需要重视非遗传承者,利用非遗传承人的艺术素养与文化素质为非遗注入新的活力。非遗并非是一件具体物品,而是被各群体、团体乃至个人认知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因此,“人”在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将非遗传承重视起来,才能使其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非遗保护与传承实际工作中,应注重传承者的培养,以保证非遗可以得到传承与发展。针对地方性的非遗保护,可以利用当地群众发展需要进行传承人培训,以保证非遗能够得到传承。以广西壮锦为例,可以通过在当地寻找具有传统手艺的传承者,对当地群众进行培训的形式,实现对非遗的传承。同时,在培训完成后所产生的产品则可以形成产业链,使其能够获得经济收入。产业培训最终可以形成良性循环,为非遗注入新力量,同时也培养出一批积极的传承者,实现非遗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为做好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需要重视实践,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在新时期发挥新的作用。同时,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中应保持辩证的态度,不断地进行“扬弃”,并根据目前时代内涵给予其新活力,使其真正地活起来,从而成为符合时代特点与时代发展趋势的优秀传统文化,最终帮助我国文化事业获取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朝晖,陈成琳,朱乾锋.“互联网+”背景下我国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J].新媒体研究,2019(13).
[2]谢中元.可持续视野下国家级非遗佛山十番的靶向化保护[J].地方文化研究,2019(04).
[3]刘建荣, 陈虞江.“非遗”民俗生产性保护探析——以广西靖西壮锦为例[J].商学研究,2019(02).
(作者简介:孙贵余,男,本科,鞍山市博物馆,文物博物中级馆员,研究方向:文化遗产保护)(责任编辑 刘冬杨)
关键词:非遗 保护与传承 可持续发展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来,我国确立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四个自信。其中,文化自信要求对我国现存优秀文化给予肯定和支持的態度乃至行动。非遗作为我国文化的优秀组成部分,应该在文化发展过程中得到重视,以及更好地保护与传承。因此,面对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历史使命,应认识到可持续发展在文化中的积极作用,赋予其新的活力。
一、走进人民生活,给予生存空间
新时期以来,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对精神文明产生更具体、更迫切的需要。同时,由于文化复兴在中华民族复兴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当前形势下提出文化强国战略,对我国总体文化发展不断重视。非遗是充满中国特色的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在建设文化强国的过程中应该对非遗进行重视。但就目前而言,我国非遗文化通常被保护在博物馆等特定场所,处于一种被束之高阁的尴尬局面,无法产生新的活力,难以做到可持续发展。
要让非遗获得更为宽广的生存空间,同时保证其具备良好活力,就必须使其进入人们的生活中。以我国非遗“榫卯结构”为例,依据目前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水平,人民群众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购物与文创定制。因此,可以根据“榫卯结构”这一非遗的特点,结合人民群众生活需要,定制台灯、摆件、收纳盒等具有独特风格的文创产品,使非遗产品真正融入人们的生活中。同时,互联网的高速便利也可以为非遗的宣传与发展提供良好途径,推动其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激发非遗活力,推动持续发展
非遗是我国传统文化衍生的产物,其产生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是当时文化与经济各方面因素相互影响而产生的文化产物,因此在保护与传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被贴上老旧、落后的标签。即使获得良好的保护,但由于其缺乏活力,也不能真正地被传承。因此,在完成非遗传承与保护的历史使命过程中,不能以绝对静止的眼光来看待非遗,而是通过利用非遗文化特点,将其要素运用到实际社会文化发展中,激发非遗活力,推动非遗活态化。
目前,我国为更快地实现文化强国战略目标,推出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文化传承发展战略。在进行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过程中,应该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结合目前政策,使其能够结合目前社会要素以产生活力进行发展。以国家级非遗项目佛山十番为例,当地就通过国家政策,采取地方保护、文化开发、政策扶持等措施,利用我国目前高速发展的旅游业,将该地区打造为具有当地特色的特殊景区,使其在传承中得到发展。这不仅避免了当地人民对非遗的忽视,同时也在其开发过程中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三、注重非遗传承,赋予新的力量
为实现非遗能够可持续发展,以完成对其进行保护与传承的历史使命,需要重视非遗传承者,利用非遗传承人的艺术素养与文化素质为非遗注入新的活力。非遗并非是一件具体物品,而是被各群体、团体乃至个人认知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因此,“人”在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将非遗传承重视起来,才能使其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非遗保护与传承实际工作中,应注重传承者的培养,以保证非遗可以得到传承与发展。针对地方性的非遗保护,可以利用当地群众发展需要进行传承人培训,以保证非遗能够得到传承。以广西壮锦为例,可以通过在当地寻找具有传统手艺的传承者,对当地群众进行培训的形式,实现对非遗的传承。同时,在培训完成后所产生的产品则可以形成产业链,使其能够获得经济收入。产业培训最终可以形成良性循环,为非遗注入新力量,同时也培养出一批积极的传承者,实现非遗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为做好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需要重视实践,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在新时期发挥新的作用。同时,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中应保持辩证的态度,不断地进行“扬弃”,并根据目前时代内涵给予其新活力,使其真正地活起来,从而成为符合时代特点与时代发展趋势的优秀传统文化,最终帮助我国文化事业获取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朝晖,陈成琳,朱乾锋.“互联网+”背景下我国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J].新媒体研究,2019(13).
[2]谢中元.可持续视野下国家级非遗佛山十番的靶向化保护[J].地方文化研究,2019(04).
[3]刘建荣, 陈虞江.“非遗”民俗生产性保护探析——以广西靖西壮锦为例[J].商学研究,2019(02).
(作者简介:孙贵余,男,本科,鞍山市博物馆,文物博物中级馆员,研究方向:文化遗产保护)(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