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以载道”这一命题是宋代的理学大家周敦颐提出来的,他在《周子通书·文辞》中说“文所以载道也。轮辕饰而人弗庸,涂饰也,况虚车乎?”“文以载道”的意思是说“文”像车,“道”像车上所载之货物,通过车的运载,可以达到目的地。简单来说,文学也就是传播“道”的手段和工具。当然“文以载道”这一命题有其发展变化过程,最早在荀子的文章中就提出“文以明道”,后来唐代的大文学家韩愈又提出“文以贯道”之说。周敦颐继承发展了前人的学说,学以致用的运用于理学教育。
在这里我们先区分“文”,当然在以前肯定指“文章”“文学”或者“文化”,在我们目前的中学教育里我姑且把“文”界定在一个比较小的范围内,那就是“文章”甚至我就确定“文”是“中学语文”教育。
至于“道”字,本训道路。许慎《说文解字》:“道,所行道也。”孟子:“夫道若大路然,岂难知哉?”加深一层说,可以囊括宇宙、人生的原理和法则。在宇宙方面所谓的“道”,我们称之为自然法则,人生方面所谓的“道”,称之为伦理法则。自然法则,前人名之为天道。伦理法则,先民谓之为人道。韩退之原道篇:“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则专就人道言。所谓爱亲敬长,父慈子孝是也。合天道,人道而言,总名曰“道”。
因此“道”之含义,从道路引申到人所当行的路、当作的事,以及自然界一切现象和法则。統括一切事物的原理和方法。“道”其中蕴含了自然、人文界的一切。那么勿论任何文章以及文学作品,其内容都应该包含“道”在内,即凡用文字来表述人类感情和思想时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就是要能载“道”,含有“道”的实质,如此方是言之有物,才是最高评价的作品。在这里我所提及的“道”是指符合社会规范的道理、规矩、法律和道德等。
“文以载道”在我所提及的范围内就是指:中学的语文教育教学需要文化道德教育,老师需要引导学生遵守基本道德规范。
中学的语文教育其实是缺乏“文以载道”这一教育命题的。目前中学语文教育呈现让人无奈的情况。“文以载道”基本没有体现。比较明显的是课堂教学两极分化现象,第一种课堂就是语文完全沦为考试的对象工具,老师把语文知识按照自然科学的分类或者归纳方式变成可以总结、可以条理化的东西(姑且称为知识)让学生记住。不可避免的在课堂上语文变成了“科学知识”的传授。每一篇文章都有固定的套路,每一段文字都有自己的标准理解,每一道题目都有自己的严格思路和参考答案。甚至有老师上课就是按照这些所谓的参考答案生搬硬套。学生学习完全没有兴趣和激情甚至必要,主流价值观念、文化意义无从谈起。甚至有些学生无法树立起正确的是非观念,甚至有的学生觉得别里科夫值得我们赞扬。
第二种情况是语文课变成了表演课。华丽的公开表演课,必须承认课堂需要教师个人魅力的展示,就有中学推出了“X+X”课堂模式,规定了一节课有几个固定的环节,每一个环节具体到几分钟甚至精确到了秒,到时间就进行下一环节,包括学生的讨论也具体规定了时间。还有千奇百怪的课堂创新模式,比如提出分组学习,小组考评,翻转课堂等等先进理念。也许确实像他们设想的一样老师在课堂上就是导演,操纵着课堂每一个环节的进行,可是学生到底从语文课堂上得到了什么?还有的课堂创造性的开展了形式不同的,还有的组织了电视讲课,用统一的模板规定着不同的学科、课程、篇目,更有甚者还要像选超女那样投票,我不知道该怎么界定这样的课堂。这些课堂是对语文课的优化?还是教育沦为工具的佐证?但我想都没有把主流的世界观、价值观传导给学生。中华文明的精髓也就无从传承,“文以载道”就成了空中楼阁。
读图时代的到来,让学生没有了以前我们提倡的阅读习惯,他们大多没有心思下功夫把大部头甚至一篇千字的作品看完。学习任务的繁重也是学生没有时间看书的一大原因,其实根本就是学生现在觉得学习语文全部是为了考试或者说高考。但语文素养不代表语文成绩,语文成绩不取决于语文课堂,这一矛盾更导致了学生对语文对语文课堂厌弃。语文教育只有知识传授不再具有培育人的意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连自己老祖宗的基业都要忘却,连自己民族的根都要脱离,语文教育任重道远。
习总书记提出“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我想我们语文其实也是要有信仰的,自己的祖先留下的传统的东西自己都不能传承下去,何谈自己中国人“龙的传人”身份。全民阅读其实就是最好的语文学习,现在很多学生其实欠缺的就是足够量的阅读。缺乏对精神世界的审视,多是对成绩的考量和人生行程上的匆匆忙忙。从最简单的《百家姓》《三字经》到高中学生可以轻松阅读的《诗经》《古文观止》,从鲁迅、茅盾的作品到金庸、古龙的武侠世界,从《莎士比亚全集》《百年孤独》到《达芬奇密码》《三体》。我们老师都应该予以指导,让学生养成终身受益的阅读习惯。就目前的情况而言,上课的时候应该适当增加对文本的阅读指导,而不是急急忙忙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讨论,自己概括答案。阅读体验毕竟是和人生阅历挂钩的,现在的学生凭借自己的阅历不足以体会很多。老师就应该予以开放性的指导,也许现在不可能给学生留下足以铭记一生的东西,但是我们可以播下火种,留下兴趣的因子。也许未来的某一天学生会记起,会重新阅读。
其实思考就和其他的对弈项目一样,当你长时间和一个水平不高的人下棋,你的水品也会慢慢下降即便你是胜利者,当你和一个高手下棋你会努力去提高自己哪怕你是次次都输。阅读本身就需要一些高水平的指导,在学生无法通过自己阅读其他评论刊物的情况下,老师就该承担这个任务。
“文以载道”我个人认为就目前的中学阶段首先应该减低语文的考试功用,至少不放大至全部为了考试而学习语文,老师不是为了考试成绩而教语文,第二在一定框架规定之下发挥语文教师的个人魅力。“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精神的支撑;一个民族的进步,有赖于文明的成长。”没有精神文明的成长根本谈不上国家强盛、民族进步。“道”没有支撑自然无从传承,中学语文在完成基本的任务外必须承载“道”的传播。“文以载道”让我们多读多思,中学语文教育应从最基本开始,从最底层开始。让读书成为常态,让思考成为习惯。
在这里我们先区分“文”,当然在以前肯定指“文章”“文学”或者“文化”,在我们目前的中学教育里我姑且把“文”界定在一个比较小的范围内,那就是“文章”甚至我就确定“文”是“中学语文”教育。
至于“道”字,本训道路。许慎《说文解字》:“道,所行道也。”孟子:“夫道若大路然,岂难知哉?”加深一层说,可以囊括宇宙、人生的原理和法则。在宇宙方面所谓的“道”,我们称之为自然法则,人生方面所谓的“道”,称之为伦理法则。自然法则,前人名之为天道。伦理法则,先民谓之为人道。韩退之原道篇:“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则专就人道言。所谓爱亲敬长,父慈子孝是也。合天道,人道而言,总名曰“道”。
因此“道”之含义,从道路引申到人所当行的路、当作的事,以及自然界一切现象和法则。統括一切事物的原理和方法。“道”其中蕴含了自然、人文界的一切。那么勿论任何文章以及文学作品,其内容都应该包含“道”在内,即凡用文字来表述人类感情和思想时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就是要能载“道”,含有“道”的实质,如此方是言之有物,才是最高评价的作品。在这里我所提及的“道”是指符合社会规范的道理、规矩、法律和道德等。
“文以载道”在我所提及的范围内就是指:中学的语文教育教学需要文化道德教育,老师需要引导学生遵守基本道德规范。
中学的语文教育其实是缺乏“文以载道”这一教育命题的。目前中学语文教育呈现让人无奈的情况。“文以载道”基本没有体现。比较明显的是课堂教学两极分化现象,第一种课堂就是语文完全沦为考试的对象工具,老师把语文知识按照自然科学的分类或者归纳方式变成可以总结、可以条理化的东西(姑且称为知识)让学生记住。不可避免的在课堂上语文变成了“科学知识”的传授。每一篇文章都有固定的套路,每一段文字都有自己的标准理解,每一道题目都有自己的严格思路和参考答案。甚至有老师上课就是按照这些所谓的参考答案生搬硬套。学生学习完全没有兴趣和激情甚至必要,主流价值观念、文化意义无从谈起。甚至有些学生无法树立起正确的是非观念,甚至有的学生觉得别里科夫值得我们赞扬。
第二种情况是语文课变成了表演课。华丽的公开表演课,必须承认课堂需要教师个人魅力的展示,就有中学推出了“X+X”课堂模式,规定了一节课有几个固定的环节,每一个环节具体到几分钟甚至精确到了秒,到时间就进行下一环节,包括学生的讨论也具体规定了时间。还有千奇百怪的课堂创新模式,比如提出分组学习,小组考评,翻转课堂等等先进理念。也许确实像他们设想的一样老师在课堂上就是导演,操纵着课堂每一个环节的进行,可是学生到底从语文课堂上得到了什么?还有的课堂创造性的开展了形式不同的,还有的组织了电视讲课,用统一的模板规定着不同的学科、课程、篇目,更有甚者还要像选超女那样投票,我不知道该怎么界定这样的课堂。这些课堂是对语文课的优化?还是教育沦为工具的佐证?但我想都没有把主流的世界观、价值观传导给学生。中华文明的精髓也就无从传承,“文以载道”就成了空中楼阁。
读图时代的到来,让学生没有了以前我们提倡的阅读习惯,他们大多没有心思下功夫把大部头甚至一篇千字的作品看完。学习任务的繁重也是学生没有时间看书的一大原因,其实根本就是学生现在觉得学习语文全部是为了考试或者说高考。但语文素养不代表语文成绩,语文成绩不取决于语文课堂,这一矛盾更导致了学生对语文对语文课堂厌弃。语文教育只有知识传授不再具有培育人的意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连自己老祖宗的基业都要忘却,连自己民族的根都要脱离,语文教育任重道远。
习总书记提出“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我想我们语文其实也是要有信仰的,自己的祖先留下的传统的东西自己都不能传承下去,何谈自己中国人“龙的传人”身份。全民阅读其实就是最好的语文学习,现在很多学生其实欠缺的就是足够量的阅读。缺乏对精神世界的审视,多是对成绩的考量和人生行程上的匆匆忙忙。从最简单的《百家姓》《三字经》到高中学生可以轻松阅读的《诗经》《古文观止》,从鲁迅、茅盾的作品到金庸、古龙的武侠世界,从《莎士比亚全集》《百年孤独》到《达芬奇密码》《三体》。我们老师都应该予以指导,让学生养成终身受益的阅读习惯。就目前的情况而言,上课的时候应该适当增加对文本的阅读指导,而不是急急忙忙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讨论,自己概括答案。阅读体验毕竟是和人生阅历挂钩的,现在的学生凭借自己的阅历不足以体会很多。老师就应该予以开放性的指导,也许现在不可能给学生留下足以铭记一生的东西,但是我们可以播下火种,留下兴趣的因子。也许未来的某一天学生会记起,会重新阅读。
其实思考就和其他的对弈项目一样,当你长时间和一个水平不高的人下棋,你的水品也会慢慢下降即便你是胜利者,当你和一个高手下棋你会努力去提高自己哪怕你是次次都输。阅读本身就需要一些高水平的指导,在学生无法通过自己阅读其他评论刊物的情况下,老师就该承担这个任务。
“文以载道”我个人认为就目前的中学阶段首先应该减低语文的考试功用,至少不放大至全部为了考试而学习语文,老师不是为了考试成绩而教语文,第二在一定框架规定之下发挥语文教师的个人魅力。“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精神的支撑;一个民族的进步,有赖于文明的成长。”没有精神文明的成长根本谈不上国家强盛、民族进步。“道”没有支撑自然无从传承,中学语文在完成基本的任务外必须承载“道”的传播。“文以载道”让我们多读多思,中学语文教育应从最基本开始,从最底层开始。让读书成为常态,让思考成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