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片段评析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fzhang9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片段一】
  师:同学们,通过读书,天游峰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天游峰是武夷山的第一险峰。
  生:“九百多级石梯”说明它是很高的,“银丝”“飘飘悠悠”说明它是很险的。
  师:同学们已经感受到了天游峰的“险”了,那么,谁能把我们带到那高而险的天游峰上去呢?(生读)
  师:怎么样,听他的朗读,你感受到了“险”吗?
  生:我觉得不够险。
  师:是啊,听他朗读,只好像把我们带到了六百多级台阶,谁能再读得更险一些?(生再读)
  师:读得有进步,如果在读时能强调出“险”“银丝”“飘飘悠悠”“断掉”“抛”这几个词语,读得会更好。(生再读)
  师:看来大家已经体会到了天游峰的险。这么险的山峰,怎么会有一位老人在这打扫卫生,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近这位扫路人。
  【片段二】
  师:自由朗读课文中描写天游峰的语句,你读出了什么?
  生:我读出了天游峰的高、险。(生读,但语气很平淡)
  师:天游峰的高险你可能还没真得见识过吧?(放天游峰的图片,欣赏完图片)
  生:天游峰真高。
  生:天游峰的石梯真陡。
  师:我们走进课文,欣赏作者是如何又准确而又生动的语言来展现天游峰的高和险的。
  生:我从“第一险峰”“银丝”“飘飘悠悠”“仿佛”“断掉似的”这几个词语感受到了天游峰的石梯很细、很长、很陡,从而看出天游峰很高、很险。
  师:你能抓住重点词语去品读,这是非常好的一种理解课文方法。
  生:一个“抛”字让我感受到石梯好像没有一点份量。
  师:一字写出,境界全活,你读出了“抛”的够味。
  生:“天游峰——武夷山第一险峰。”这句中的破折号让我看到了天游峰在整个武夷山中所处的地位和这座山峰的独有的特点。
  师:你真会读书,从一个标点符号也能读出隐藏在背后的文字。同学们再读一读这几句,为什么我们读起来会感到特别生动呢?
  生:“九百多级石梯,像一根银丝从空中抛下来,在云雾中飘飘悠悠,仿佛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这一句作者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让我读起来,感觉像是石梯真的再动,真得很险。
  师:修辞手法的恰当使用,让文章增色很多。我们今后在写文章时,希望大家也能学习运用这样的手法来描写你眼中的事物。
  生:我从“终于”一词读出了作者爬上天游峰后的得意,这也可以看出天游峰的高和险。
  师:你能抓住作者的心理来品读课文,很好。如果说前面两句是直接描写天游峰的高和险,这最后一句是什么描写?
  生:侧面描写。
  师:同学们,从这短短的三句话,不仅读出了天游峰的高和险,还读出了文字背后体现的写作方法。相信接下来的朗读一定会更精彩。
  【反思】
  比较两种教学方法,可以看出两位老师都有指导学生朗读的意识,都能从整体入手,让学生去品读相关语句,能抓住重点词语让学生去理解,去读书,但第一位老师的教学暴露出我们通常课文中易出现的问题——课堂教学中细节设计不够精细,没有层次性。怎样让细节设计凸显层次性呢?
  1. 朗读指导不能平面化。第一位教师的教学中,学生缺乏真切的感悟,并没有由“感”而生“情”,但是我却将自己主观的读书感受强加于学生身上,这样的读书指导是无效的或效果很低的,学生全无读的兴趣,只是怀着“老师让读我就读的心理”。而第二位教师在教学中,面对学生出现的朗读平淡现象,教师不是急于求成,而是继续引导学生走进文字,走进画面,在画面中感受,把学生带入文本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在一步步的设计中,情感也就加深了一层,把读真正引向深入。
  2. 评价语言不能泛泛化。到了高年级,学生的思维水平判断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如果老师的评价不能令他满足,不能引导他做进一步深层次的思考,就有可能禁锢他的思想。在第一位老师的教学评价语就缺少针对性,过于单一,朗读指导轻易地“滑”了过去。第二位老师就特别注意到了评价语的个性化、针对化的使用,面对学生精彩的话语,灵活的进行着肯定性的评价,并发现学生话语中生成性的要素去引领学生朝新的层面去探索,力求让每一次的评价都能真正起到鼓舞学生去学习去探究的作用,真正提高语文实践能力、言语习得能力。
  3. 写作方法不能忽视。在第一位老师的教学一点都没有涉足写作方法上的指导,只是一味地让学生去读句子,学生自然读不出深层的意思,读不出理趣。第二位老师在引领学生理解文意之后,进一步地让学生品词析句,想想为什么这样写,好处是什么,这就对学生进行了有意识的渗透写法的训练。而学生的精彩发现证明他们完全有能力学得更好,只要教师能够给他们提供这样一个创造思维发展的情境,学生就能尝到学习的乐趣,就能学生得积极主动,学得有效果。
  (作者单位:徐州市铜山区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一、 创设情境中诱发灵性  为了唤醒学生的创造潜能,让学生的阅读更具灵性,教师应该针对其心理特点,巧妙地创设各种情境,通过媒体呈现、语言煽情、角色扮演、精心布白等手段,构建一个引力强劲的阅读磁场,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与探知欲望,在对文本的还原和体悟中感受阅读的妙趣。如在教学《九寨沟》一课时,我带着一脸的神秘说:“同学们,老师今天要带你们去游览一个地方,请你带上摄像机,拍下你认为最神奇的镜头。”学生兴
期刊
一、 以自主阅读为抓手,为学生构建平台  1. 巧用评价,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语文教学离不开想象,情感的喷发,优秀的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往往通过多元的评价中激发学生的情感来唤起其想象,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兴趣。例如,教学《田园诗情》一文,有的学生喜欢“水之国——河流纵横交错的荷兰”,有的喜欢“花之国——遍地郁金香芳香四溢的荷兰”,还有的喜欢“牧场之国——成群的骏马自由驰骋的荷兰”,学生喜欢哪一
期刊
由于受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理解能力的限制,加之古诗的写作年代与我们现实生活相距遥远,其表达方式与现代也有明显的差异,从而给古诗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难度。那么怎样才能学好古诗?什么样的课堂教学基本模式才适合小学语文古诗的教学呢?笔者在长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尝试构建了“破诗题、知背景;熟读诗、析字词;明诗意、背诗篇;入意境、悟诗情;重积累、拓外延”的古诗课堂教学基本模式。  一、 破诗题、知背景  古诗的内
期刊
一、 以文为例,品味思考的魅力  入选现行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选择的都是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的文章,可以看作是学生写作的典范。每篇文质兼美的“例子”都自有点睛之笔,传神之处,这些语言就是作者思想的印迹,我们可以以此为依托,带领学生品味思考的魅力。  如苏教版六下《山谷中的谜底》一课,它的精彩,在于文章的最后一句话:“确实,弯曲不是倒下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加拿大魁北克的奇
期刊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读课文被动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用词表达,不如引导学生们主动把自己当成作者,遇到课文里的情、景、事、人,站在作者的角度思考、取材、表达,在课文里展开一次新的创作,创作过程中既有作者的引领,又能关照自身的实际体验。这样,针对一段语言的再创作体验完成之后,学生们不仅会感受到创作一段文字的愉悦,还能不知不觉的利用自身的旧知,自然而然的将新知纳入自身的认知体系,事半功倍,教学
期刊
一、 教师心入诗境  要想带领学生入境,作为执教者首先应该做到让所教的诗歌了然于心,要逐字逐句地了解诗歌的内涵,知道,诗歌写作时运用的手法,诗中包含的典故,作者写诗时的情境,字里行间蕴含的思想感情,每一句诗朗读的感情基调,同一个诗人不同时期相同题材的诗作对比等……都要用心体悟,用心与诗歌的作者进行跨时空的心灵对话,充分体验诗歌的灵魂所在,让师心与诗情相融合,再一遍遍大声朗读,直到自己能读出诗歌的独
期刊
一、 抓好阅读,仿写习作  阅读和写作历来是语文教学的一体两翼,写作教学实际上从阅读课上就已经开始了。阅读教学不但要引领学生体会字里行间的含义情感,而且要指点学生领会表情达意的方法结构。例如,学习《西湖》这篇课文后,就应引导学生学习文章层层推进、方位清晰的写法,让学生对南京的知名景点再次进行游览,鼓励学生学习此种写法,仿写南京的景点:玄武湖、中山陵、灵谷寺、栖霞山等等。再如,学习《东方之珠》一课后
期刊
一、 给学生一个灵活的课堂  1. 灵活地渗透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记叙文的事理和人物形象是将“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好例子,比如教《卡罗纳》这篇课文时,通过老师和同学们对卡罗纳的帮助,让卡罗纳走出失去母亲的悲伤,教育学生人与人之间要真诚理解,互相关爱。在教《搭石》这篇课文时,通过乡亲们话搭石、摆搭石、走搭石、赞搭石四个故事情节,使学生明白从小要树立心想他人、无
期刊
我校开展了“学名师,仿名师,赶名师”的活动,让教师在反思中提升自我,在同仁互助中发展自我,在专业人员引领中完善自我。下面主要介绍我校从“摹”课到“磨”课,进行校本教研的探索情况。  我还清楚地记得,那是一篇传说故事《嫦娥奔月》。教研员王一娴老师教学设计巧妙,立意高,以欣赏美和领悟美为课标,扎扎实实地以学生的能力为出发点,让学生感悟到了一个美丽善良,一心想着人民的嫦娥。回来后,我们年级组对教研员的课
期刊
一、 课前准备要充实  “准备”应该重在“备”。“备”一方面指我们老师自己的备课,另一方面指学生的准备。无论哪项准备都应力求充实。  1. 教师的备。教师备课要做到五备,即备深教材、备透学生、备好教法、备活过程、备全自己。  (1) 备深教材。备教材涉及的面很广,但就紧扣课文而言,可以归纳为三个层次: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如《比本领》一文,教师除了备好一二层次,更应该思考:作者为什么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