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片段一】
师:同学们,通过读书,天游峰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天游峰是武夷山的第一险峰。
生:“九百多级石梯”说明它是很高的,“银丝”“飘飘悠悠”说明它是很险的。
师:同学们已经感受到了天游峰的“险”了,那么,谁能把我们带到那高而险的天游峰上去呢?(生读)
师:怎么样,听他的朗读,你感受到了“险”吗?
生:我觉得不够险。
师:是啊,听他朗读,只好像把我们带到了六百多级台阶,谁能再读得更险一些?(生再读)
师:读得有进步,如果在读时能强调出“险”“银丝”“飘飘悠悠”“断掉”“抛”这几个词语,读得会更好。(生再读)
师:看来大家已经体会到了天游峰的险。这么险的山峰,怎么会有一位老人在这打扫卫生,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近这位扫路人。
【片段二】
师:自由朗读课文中描写天游峰的语句,你读出了什么?
生:我读出了天游峰的高、险。(生读,但语气很平淡)
师:天游峰的高险你可能还没真得见识过吧?(放天游峰的图片,欣赏完图片)
生:天游峰真高。
生:天游峰的石梯真陡。
师:我们走进课文,欣赏作者是如何又准确而又生动的语言来展现天游峰的高和险的。
生:我从“第一险峰”“银丝”“飘飘悠悠”“仿佛”“断掉似的”这几个词语感受到了天游峰的石梯很细、很长、很陡,从而看出天游峰很高、很险。
师:你能抓住重点词语去品读,这是非常好的一种理解课文方法。
生:一个“抛”字让我感受到石梯好像没有一点份量。
师:一字写出,境界全活,你读出了“抛”的够味。
生:“天游峰——武夷山第一险峰。”这句中的破折号让我看到了天游峰在整个武夷山中所处的地位和这座山峰的独有的特点。
师:你真会读书,从一个标点符号也能读出隐藏在背后的文字。同学们再读一读这几句,为什么我们读起来会感到特别生动呢?
生:“九百多级石梯,像一根银丝从空中抛下来,在云雾中飘飘悠悠,仿佛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这一句作者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让我读起来,感觉像是石梯真的再动,真得很险。
师:修辞手法的恰当使用,让文章增色很多。我们今后在写文章时,希望大家也能学习运用这样的手法来描写你眼中的事物。
生:我从“终于”一词读出了作者爬上天游峰后的得意,这也可以看出天游峰的高和险。
师:你能抓住作者的心理来品读课文,很好。如果说前面两句是直接描写天游峰的高和险,这最后一句是什么描写?
生:侧面描写。
师:同学们,从这短短的三句话,不仅读出了天游峰的高和险,还读出了文字背后体现的写作方法。相信接下来的朗读一定会更精彩。
【反思】
比较两种教学方法,可以看出两位老师都有指导学生朗读的意识,都能从整体入手,让学生去品读相关语句,能抓住重点词语让学生去理解,去读书,但第一位老师的教学暴露出我们通常课文中易出现的问题——课堂教学中细节设计不够精细,没有层次性。怎样让细节设计凸显层次性呢?
1. 朗读指导不能平面化。第一位教师的教学中,学生缺乏真切的感悟,并没有由“感”而生“情”,但是我却将自己主观的读书感受强加于学生身上,这样的读书指导是无效的或效果很低的,学生全无读的兴趣,只是怀着“老师让读我就读的心理”。而第二位教师在教学中,面对学生出现的朗读平淡现象,教师不是急于求成,而是继续引导学生走进文字,走进画面,在画面中感受,把学生带入文本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在一步步的设计中,情感也就加深了一层,把读真正引向深入。
2. 评价语言不能泛泛化。到了高年级,学生的思维水平判断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如果老师的评价不能令他满足,不能引导他做进一步深层次的思考,就有可能禁锢他的思想。在第一位老师的教学评价语就缺少针对性,过于单一,朗读指导轻易地“滑”了过去。第二位老师就特别注意到了评价语的个性化、针对化的使用,面对学生精彩的话语,灵活的进行着肯定性的评价,并发现学生话语中生成性的要素去引领学生朝新的层面去探索,力求让每一次的评价都能真正起到鼓舞学生去学习去探究的作用,真正提高语文实践能力、言语习得能力。
3. 写作方法不能忽视。在第一位老师的教学一点都没有涉足写作方法上的指导,只是一味地让学生去读句子,学生自然读不出深层的意思,读不出理趣。第二位老师在引领学生理解文意之后,进一步地让学生品词析句,想想为什么这样写,好处是什么,这就对学生进行了有意识的渗透写法的训练。而学生的精彩发现证明他们完全有能力学得更好,只要教师能够给他们提供这样一个创造思维发展的情境,学生就能尝到学习的乐趣,就能学生得积极主动,学得有效果。
(作者单位:徐州市铜山区实验小学)
师:同学们,通过读书,天游峰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天游峰是武夷山的第一险峰。
生:“九百多级石梯”说明它是很高的,“银丝”“飘飘悠悠”说明它是很险的。
师:同学们已经感受到了天游峰的“险”了,那么,谁能把我们带到那高而险的天游峰上去呢?(生读)
师:怎么样,听他的朗读,你感受到了“险”吗?
生:我觉得不够险。
师:是啊,听他朗读,只好像把我们带到了六百多级台阶,谁能再读得更险一些?(生再读)
师:读得有进步,如果在读时能强调出“险”“银丝”“飘飘悠悠”“断掉”“抛”这几个词语,读得会更好。(生再读)
师:看来大家已经体会到了天游峰的险。这么险的山峰,怎么会有一位老人在这打扫卫生,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近这位扫路人。
【片段二】
师:自由朗读课文中描写天游峰的语句,你读出了什么?
生:我读出了天游峰的高、险。(生读,但语气很平淡)
师:天游峰的高险你可能还没真得见识过吧?(放天游峰的图片,欣赏完图片)
生:天游峰真高。
生:天游峰的石梯真陡。
师:我们走进课文,欣赏作者是如何又准确而又生动的语言来展现天游峰的高和险的。
生:我从“第一险峰”“银丝”“飘飘悠悠”“仿佛”“断掉似的”这几个词语感受到了天游峰的石梯很细、很长、很陡,从而看出天游峰很高、很险。
师:你能抓住重点词语去品读,这是非常好的一种理解课文方法。
生:一个“抛”字让我感受到石梯好像没有一点份量。
师:一字写出,境界全活,你读出了“抛”的够味。
生:“天游峰——武夷山第一险峰。”这句中的破折号让我看到了天游峰在整个武夷山中所处的地位和这座山峰的独有的特点。
师:你真会读书,从一个标点符号也能读出隐藏在背后的文字。同学们再读一读这几句,为什么我们读起来会感到特别生动呢?
生:“九百多级石梯,像一根银丝从空中抛下来,在云雾中飘飘悠悠,仿佛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这一句作者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让我读起来,感觉像是石梯真的再动,真得很险。
师:修辞手法的恰当使用,让文章增色很多。我们今后在写文章时,希望大家也能学习运用这样的手法来描写你眼中的事物。
生:我从“终于”一词读出了作者爬上天游峰后的得意,这也可以看出天游峰的高和险。
师:你能抓住作者的心理来品读课文,很好。如果说前面两句是直接描写天游峰的高和险,这最后一句是什么描写?
生:侧面描写。
师:同学们,从这短短的三句话,不仅读出了天游峰的高和险,还读出了文字背后体现的写作方法。相信接下来的朗读一定会更精彩。
【反思】
比较两种教学方法,可以看出两位老师都有指导学生朗读的意识,都能从整体入手,让学生去品读相关语句,能抓住重点词语让学生去理解,去读书,但第一位老师的教学暴露出我们通常课文中易出现的问题——课堂教学中细节设计不够精细,没有层次性。怎样让细节设计凸显层次性呢?
1. 朗读指导不能平面化。第一位教师的教学中,学生缺乏真切的感悟,并没有由“感”而生“情”,但是我却将自己主观的读书感受强加于学生身上,这样的读书指导是无效的或效果很低的,学生全无读的兴趣,只是怀着“老师让读我就读的心理”。而第二位教师在教学中,面对学生出现的朗读平淡现象,教师不是急于求成,而是继续引导学生走进文字,走进画面,在画面中感受,把学生带入文本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在一步步的设计中,情感也就加深了一层,把读真正引向深入。
2. 评价语言不能泛泛化。到了高年级,学生的思维水平判断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如果老师的评价不能令他满足,不能引导他做进一步深层次的思考,就有可能禁锢他的思想。在第一位老师的教学评价语就缺少针对性,过于单一,朗读指导轻易地“滑”了过去。第二位老师就特别注意到了评价语的个性化、针对化的使用,面对学生精彩的话语,灵活的进行着肯定性的评价,并发现学生话语中生成性的要素去引领学生朝新的层面去探索,力求让每一次的评价都能真正起到鼓舞学生去学习去探究的作用,真正提高语文实践能力、言语习得能力。
3. 写作方法不能忽视。在第一位老师的教学一点都没有涉足写作方法上的指导,只是一味地让学生去读句子,学生自然读不出深层的意思,读不出理趣。第二位老师在引领学生理解文意之后,进一步地让学生品词析句,想想为什么这样写,好处是什么,这就对学生进行了有意识的渗透写法的训练。而学生的精彩发现证明他们完全有能力学得更好,只要教师能够给他们提供这样一个创造思维发展的情境,学生就能尝到学习的乐趣,就能学生得积极主动,学得有效果。
(作者单位:徐州市铜山区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