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以文为例,品味思考的魅力
入选现行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选择的都是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的文章,可以看作是学生写作的典范。每篇文质兼美的“例子”都自有点睛之笔,传神之处,这些语言就是作者思想的印迹,我们可以以此为依托,带领学生品味思考的魅力。
如苏教版六下《山谷中的谜底》一课,它的精彩,在于文章的最后一句话:“确实,弯曲不是倒下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加拿大魁北克的奇观并不是作者刘燕敏一人看到,很多人也看到了,他们眼里只有景象,心里只有惊奇,只是没有刘燕敏那样的新鲜的、有意思的思考。如果文章少了最后的思考,这篇文章就缺少了理趣,失去了令人深思的魅力。
品读点睛之笔,学生就明了作者的用意,作者是想用自然界的奇特的现象告诉大家:大自然中,无论是什么动物、植物,无论是谁,面对困难和压力,首先要敢于面对,要和它作斗争;但是,如果困难太大,也要学会忍让,因为暂时的弯曲、忍让能更好地保存自己,积蓄力量,等待机会,以求更好地发展。常言道:进一步,寸步难行;退一步,海阔天空!
课文的结尾虽然只有一句话,但是充满了理趣。语言是信息的载体,是作者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许多记叙文都有一两句或者牵动全篇的话,或者是照亮全文的点睛之笔,其意蕴丰富、给人以思想震撼。课文是最好的例子,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品读,能使每一个学生都强烈地感受到作者思考的魅力。学生以课文为例,透过现象发现了本质:“麦苗面对严冬停止生长不是畏惧,而是积蓄能量。”“越王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十多年不是屈服,而是寻找机会东山再起。”“平日里同学们的谦让不是懦弱,而是宽容。”……
二、 创新立意,发散思考的角度
写作的过程,是思维活动的过程。一篇习作的写成,不仅需要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更需要较强的思考力。也许是由于过于简单的生活环境,也许是师长们喜欢给学生一片纯净的天空,也许是阅读面的狭窄导致对生活的感悟太少,在高年级学生的习作中,普遍存在着理解不深、千文一面的幼稚化倾向,这就需要我们开启学生的智慧,教会学生开拓创新,多角度思考。如,读了“滥竽充数”的故事以后,我让学生写篇读后感。学生大多囿于习惯思维,大多数人都从“以次充好终将被识破,一定要脚踏实地地做人”,“弄虚作假终害己”等角度写,往往千篇一律。这时,我便引导学生多角度发散思维,审题立意:(1)从齐宣王的角度,可写“要改革用人制度”“要时刻体察各部工作”等;(2)从其余吹竽者的角度可写“要敢于揭发身边的不良事件”等。从不同角度来立意,激发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三、 关注时事,拓展思考的张力
引导学生关注时事,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此事,关注此事的相关信息,而且要激发学生参与评论,客观分析,多角度思考,坚定自己的立场,作出合理的判断。在倾听老师、同学发言的过程中,学生之间的观点不断地进行着碰撞,或趋同,或求异,或补充,或再生,拓展了思考的张力。
(出示图文)10月13日下午,广东佛山,两岁小女孩悦悦被一辆面包车撞倒和碾轧。两名路人先后路过,均对倒地的悦悦不理睬。接着,悦悦被一辆车再次碾压。之后5分钟,往来的十余个路人无一伸援手,直到一位拾荒阿姨看到并救起悦悦。对于小悦悦的悲剧,我们需要追问,究竟是什么原因让那么多的过路人对躺在地上的小悦悦熟视无睹?上课前,老师要求每个同学都通过上网、读报等方式去全面地了解“小悦悦事件”,相信大家已经有了自己的见解。(学生畅所欲言)围绕“小悦悦事件”,你想写点什么呢?角度自己选,题目自己定。经过充分的准备,学生的发言不再是三言两语,有些学生讲得非常深刻,还借鉴了专家的言论,记者的观点,这是作文的前期准备——积累。学生阅读资料了解事实,关注他人论述的过程,就是积累语言,比较观点,积极思考的过程。学生需要思考的领路人,然后结合自己的学识和理解力逐步形成自己的见解。学生思考的角度不同,题目也各不相同:《反思小悦悦事件》《道德缺席》《多少个伤心的理由》《假如我是路人》《给陈贤妹阿姨的一封信》《世界有爱》《走出心灵的荒漠》《伸出温暖的双手》……学生的文章有了广阔的视角,关注的东西多了,思考的能力强了,蕴含的意义也就深了。引导学生关注时事,让他们倾听不同的声音,表达自己的认识,能有效拓展学生思考的张力,从而提升写作的能力。
四、 学会质疑,锻炼思考的锐力
原本提出疑问是人的天性,外国的孩子是这样,中国的孩子也是这样,只不过成长过程中有些学生的天性被强化了,而有些则被消磨了。当务之急,我们要有意识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在习作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具体细致地记录质疑思考的过程,合二为一,实现思考力与习作能力同步增长。
在教学六下“练习2”时,有一个农具“耙”(b)。方言中我们常唤作p。上课时,学生提出,猪八戒扛的那个是不是应该叫“九齿钉耙(b)”,我愣了一下,随后点头表示肯定。下课后,一个女孩子手捧《现代汉语词典》向我走来,说:“老师,你的解释错了。‘耙’(b)字典上的解释是:碎土和平地的农具。你所说的解释应该是p。这个‘耙’是多音字。”真的吗?赶紧捧过《现代汉语词典》,一看,果真如此。那一刻,真让我汗颜。我大力表扬了这个学生,称她为我的“一字之师”。抓住这个意外生成的插曲,我让学生即兴成文,题目自拟。《一字之师》《难忘的一节课》《她真勇敢》《老师也犯错》等文章很快就写成了。我把优秀的文章张贴在板报中,学生受到了鼓励,跟我的交流也变得大胆自信起来。
五、 观察生活,养成思考的习惯
灵感是思维的火花,许多“火花”都是在观察中捕捉到的,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对他们身边的人或事多留心、多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一些学生的习作,往往千人一面,写不出新意来,就是因为缺少细致的观察、发现,观察本身就是一种“沉默”的思维。由于学生生活面比较窄,圈子又小,出了家门就进校门,缺少社会实践,视野不开阔,活动领域不宽广,导致对周围生活了解非常少。根据目前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地带领学生走入生活,不仅是让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广泛接触社会,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学会观察社会、观察生活、认识事物的方法。事实证明,往往是参加了社会生活实践活动后,写出的习作要好多了,具有文采,也显生动、有形。
作文的独特、新颖、丰富、深刻,都取决于思考力。习作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思考力的培养,尤其是高年级学生,具备了基本的语言表达、观察组织、布局谋篇能力之后,培养思考力尤为重要,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
(作者单位:江阴市花园实验小学)
入选现行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选择的都是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的文章,可以看作是学生写作的典范。每篇文质兼美的“例子”都自有点睛之笔,传神之处,这些语言就是作者思想的印迹,我们可以以此为依托,带领学生品味思考的魅力。
如苏教版六下《山谷中的谜底》一课,它的精彩,在于文章的最后一句话:“确实,弯曲不是倒下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加拿大魁北克的奇观并不是作者刘燕敏一人看到,很多人也看到了,他们眼里只有景象,心里只有惊奇,只是没有刘燕敏那样的新鲜的、有意思的思考。如果文章少了最后的思考,这篇文章就缺少了理趣,失去了令人深思的魅力。
品读点睛之笔,学生就明了作者的用意,作者是想用自然界的奇特的现象告诉大家:大自然中,无论是什么动物、植物,无论是谁,面对困难和压力,首先要敢于面对,要和它作斗争;但是,如果困难太大,也要学会忍让,因为暂时的弯曲、忍让能更好地保存自己,积蓄力量,等待机会,以求更好地发展。常言道:进一步,寸步难行;退一步,海阔天空!
课文的结尾虽然只有一句话,但是充满了理趣。语言是信息的载体,是作者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许多记叙文都有一两句或者牵动全篇的话,或者是照亮全文的点睛之笔,其意蕴丰富、给人以思想震撼。课文是最好的例子,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品读,能使每一个学生都强烈地感受到作者思考的魅力。学生以课文为例,透过现象发现了本质:“麦苗面对严冬停止生长不是畏惧,而是积蓄能量。”“越王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十多年不是屈服,而是寻找机会东山再起。”“平日里同学们的谦让不是懦弱,而是宽容。”……
二、 创新立意,发散思考的角度
写作的过程,是思维活动的过程。一篇习作的写成,不仅需要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更需要较强的思考力。也许是由于过于简单的生活环境,也许是师长们喜欢给学生一片纯净的天空,也许是阅读面的狭窄导致对生活的感悟太少,在高年级学生的习作中,普遍存在着理解不深、千文一面的幼稚化倾向,这就需要我们开启学生的智慧,教会学生开拓创新,多角度思考。如,读了“滥竽充数”的故事以后,我让学生写篇读后感。学生大多囿于习惯思维,大多数人都从“以次充好终将被识破,一定要脚踏实地地做人”,“弄虚作假终害己”等角度写,往往千篇一律。这时,我便引导学生多角度发散思维,审题立意:(1)从齐宣王的角度,可写“要改革用人制度”“要时刻体察各部工作”等;(2)从其余吹竽者的角度可写“要敢于揭发身边的不良事件”等。从不同角度来立意,激发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三、 关注时事,拓展思考的张力
引导学生关注时事,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此事,关注此事的相关信息,而且要激发学生参与评论,客观分析,多角度思考,坚定自己的立场,作出合理的判断。在倾听老师、同学发言的过程中,学生之间的观点不断地进行着碰撞,或趋同,或求异,或补充,或再生,拓展了思考的张力。
(出示图文)10月13日下午,广东佛山,两岁小女孩悦悦被一辆面包车撞倒和碾轧。两名路人先后路过,均对倒地的悦悦不理睬。接着,悦悦被一辆车再次碾压。之后5分钟,往来的十余个路人无一伸援手,直到一位拾荒阿姨看到并救起悦悦。对于小悦悦的悲剧,我们需要追问,究竟是什么原因让那么多的过路人对躺在地上的小悦悦熟视无睹?上课前,老师要求每个同学都通过上网、读报等方式去全面地了解“小悦悦事件”,相信大家已经有了自己的见解。(学生畅所欲言)围绕“小悦悦事件”,你想写点什么呢?角度自己选,题目自己定。经过充分的准备,学生的发言不再是三言两语,有些学生讲得非常深刻,还借鉴了专家的言论,记者的观点,这是作文的前期准备——积累。学生阅读资料了解事实,关注他人论述的过程,就是积累语言,比较观点,积极思考的过程。学生需要思考的领路人,然后结合自己的学识和理解力逐步形成自己的见解。学生思考的角度不同,题目也各不相同:《反思小悦悦事件》《道德缺席》《多少个伤心的理由》《假如我是路人》《给陈贤妹阿姨的一封信》《世界有爱》《走出心灵的荒漠》《伸出温暖的双手》……学生的文章有了广阔的视角,关注的东西多了,思考的能力强了,蕴含的意义也就深了。引导学生关注时事,让他们倾听不同的声音,表达自己的认识,能有效拓展学生思考的张力,从而提升写作的能力。
四、 学会质疑,锻炼思考的锐力
原本提出疑问是人的天性,外国的孩子是这样,中国的孩子也是这样,只不过成长过程中有些学生的天性被强化了,而有些则被消磨了。当务之急,我们要有意识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在习作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具体细致地记录质疑思考的过程,合二为一,实现思考力与习作能力同步增长。
在教学六下“练习2”时,有一个农具“耙”(b)。方言中我们常唤作p。上课时,学生提出,猪八戒扛的那个是不是应该叫“九齿钉耙(b)”,我愣了一下,随后点头表示肯定。下课后,一个女孩子手捧《现代汉语词典》向我走来,说:“老师,你的解释错了。‘耙’(b)字典上的解释是:碎土和平地的农具。你所说的解释应该是p。这个‘耙’是多音字。”真的吗?赶紧捧过《现代汉语词典》,一看,果真如此。那一刻,真让我汗颜。我大力表扬了这个学生,称她为我的“一字之师”。抓住这个意外生成的插曲,我让学生即兴成文,题目自拟。《一字之师》《难忘的一节课》《她真勇敢》《老师也犯错》等文章很快就写成了。我把优秀的文章张贴在板报中,学生受到了鼓励,跟我的交流也变得大胆自信起来。
五、 观察生活,养成思考的习惯
灵感是思维的火花,许多“火花”都是在观察中捕捉到的,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对他们身边的人或事多留心、多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一些学生的习作,往往千人一面,写不出新意来,就是因为缺少细致的观察、发现,观察本身就是一种“沉默”的思维。由于学生生活面比较窄,圈子又小,出了家门就进校门,缺少社会实践,视野不开阔,活动领域不宽广,导致对周围生活了解非常少。根据目前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地带领学生走入生活,不仅是让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广泛接触社会,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学会观察社会、观察生活、认识事物的方法。事实证明,往往是参加了社会生活实践活动后,写出的习作要好多了,具有文采,也显生动、有形。
作文的独特、新颖、丰富、深刻,都取决于思考力。习作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思考力的培养,尤其是高年级学生,具备了基本的语言表达、观察组织、布局谋篇能力之后,培养思考力尤为重要,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
(作者单位:江阴市花园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