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康德,德国哲学家、天文学家、星云说的创立者之一、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唯心主义,不可知论者,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基者。他被认为是对现代欧洲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也是启蒙运动最后一位主要哲学家。其晚年的著作《判断力批判》是美学经典名著之一,也是康德三部批判的最后一部,这部著作在他的整个哲学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这部著作的完成使康德的哲学形成完整的体系。
关键词:康德;美学;审美;批判
本文主要论述《判断力批判》对美的分析。康德在美的分析论中所采用的逻辑是从质到量,再到主观合目的性,最后以共通感作为普遍认同的条件,完成了他的审美判断的纯主观判断。“无利害性”和“非概念性”作为康德从质和量上对审美经验特征的总结是重要的,以此两点可以清楚地使审美判断与纯粹理性和实践理性区别开来。康德更重视的是从两大理性的联系上来看审美经验的特征。此外,康德也仅是在讲纯粹美(形式美)的时候,认为美是“无利害性”和“非概念性”的,而在讲到“附庸美”、“美的理想” 乃至“崇高”时,康德更为重视审美经验对概念、道德目的等的特定依存关系,认为“理想在子道德的表现”。从康德美学思想的整体来看,他的美的分析的核心环节应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即从关系来看审美经验的特征,才是贯穿《判断力批判》全书的核心命题。
一、从质上看,美不涉及利害,这主要是从审美快感与其它快感的区别中得出的。康德首先对鉴赏判断作出界定,为了进一步说明审美判断的特殊性,康德将快感分为三种,即快适、美、善。“凡是我们把它和一个对象的存在之表象结合起来的快感,谓之利害关系”,根据康德对利害关系的这一界定,他对三种快感的区分,他认为“在这三种愉快里只有对于美的欣赏的愉快是唯一无利害关系的和自由的愉快,因为既没有官能方面的利害感,也没理性方面的利害感来强迫我们去赞许”。经过分析之后,康德指出:美不涉及利害。
二、从量上来看,“美是那不凭借概念而普遍令人愉快的”。康德认为,这一点可从前面美不涉及利害引申出来。既然美不涉及利害,在做审美判断时就没有任何主体偏爱,同时这种判定也“不是基于任何一种其它经过考虑的利害感”,判断者必然会认为对象具有使每个人愉快的根据,这种审美快感是人人共有的,具有普遍性。
三、从目的关系来看,美是“一对象的合目的性的形式,在它不具有一个目的的表象而在对象身上被知觉时”。“无目的”是从客观上讲审美判断的前提条件,它不存在任何与客观存在相联系的目的,只是一种超脱的自由的心境,这就是前面所说质的特征。而“合目的性”是从主观上讲审美判断的核心依据,这种“合目的性”仅限于主体的一种心意状态,并不与客体存在发生直接联系。因此客观的合目的性只能经由概念而被认识,而审美判断不以概念为依据,不具有客观的合目的性。同时审美判断不涉及利害,因此也没有主观目的。从目的关系看审美判断,康德对美作出了分类,他认为美有两类:自由美和附庸美。在康德看来,只有不涉及利害,不以概念为前提,符合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的纯形式的美才是自由美;反之,涉及概念利害的是附庸美。
四、从形态或情状来看,美不依赖概念而具有普遍必然性。他指出符合条件的鉴赏判断“必须具有一个主观的原理,这原理只通过情感而不是通过概念,但仍然普遍有效地规定着何物令人愉快,何物令人不愉快”,这样的原理他称之为“共通感”。康德所说的共通感则是按照情感判断。他首先假定存在这样的共通感,这种假定在他看来是有理由的,因为只有这样的共通感存在,情感的普遍传达从而知识的普遍传达才有可能,他认为“这是在每一种逻辑和每一非怀疑论的知识原则里必须作为前提被肯定着的”。
这样的共通感的存在使我们相信我们依据一种共同的而不是私人的情感作出了审美判断,这样的判断应该是每个人都对它同意,因此虽然审美判断只与主体相连,是一种主观判断,却仍具有必然性,具有普遍有效性。由此,康德总结出对美的第四点说明:美是不依赖概念而被当作一种必然的愉快的对象。
鉴赏判断的四个契机,前两个界定了鉴赏的愉快情感的两大特点,即无利害的快感和无概念的普遍性,后两个追溯到这两大特点的先天根据,即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形式和共通感。总括起来有两条:无目的形式的合目的性,及无概念的主观普遍性。虽然第一、三契机对主观合目的性的谈论还是第二、四个契机对主观普遍性的深究,最终都是建立在一种假设的基础之上。无论怎样,这是康德解放人的一个尝试,把审美主体受制于客体解脱了出来。从此,人在审美过程中获得的喜悦再也不是因为对象表象的特质,而是因为人本身具有一种先天判断的能力。人在审美过程中,完全体现了自己不受外界事物约定的自由,完全享受了游戏的快乐。也正是这一点,康德的美学才对二十世纪的西方美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使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开始了人本主义美学的研究。
至此,康德对美的分析完成,经过分析,他对美作出了上述四点说明,在这四点说明的论述中康德都始终坚持将审美判断的特殊性在对比中揭示出来。
参考文献:
[1]康德著.邓晓芒译.判断力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杨祖陶,邓晓芒编译.康德三大批判精粹[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3]邓晓芒.康德哲学讲演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黑格尔著.谢麟译.哲学史讲演当前(第四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关键词:康德;美学;审美;批判
本文主要论述《判断力批判》对美的分析。康德在美的分析论中所采用的逻辑是从质到量,再到主观合目的性,最后以共通感作为普遍认同的条件,完成了他的审美判断的纯主观判断。“无利害性”和“非概念性”作为康德从质和量上对审美经验特征的总结是重要的,以此两点可以清楚地使审美判断与纯粹理性和实践理性区别开来。康德更重视的是从两大理性的联系上来看审美经验的特征。此外,康德也仅是在讲纯粹美(形式美)的时候,认为美是“无利害性”和“非概念性”的,而在讲到“附庸美”、“美的理想” 乃至“崇高”时,康德更为重视审美经验对概念、道德目的等的特定依存关系,认为“理想在子道德的表现”。从康德美学思想的整体来看,他的美的分析的核心环节应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即从关系来看审美经验的特征,才是贯穿《判断力批判》全书的核心命题。
一、从质上看,美不涉及利害,这主要是从审美快感与其它快感的区别中得出的。康德首先对鉴赏判断作出界定,为了进一步说明审美判断的特殊性,康德将快感分为三种,即快适、美、善。“凡是我们把它和一个对象的存在之表象结合起来的快感,谓之利害关系”,根据康德对利害关系的这一界定,他对三种快感的区分,他认为“在这三种愉快里只有对于美的欣赏的愉快是唯一无利害关系的和自由的愉快,因为既没有官能方面的利害感,也没理性方面的利害感来强迫我们去赞许”。经过分析之后,康德指出:美不涉及利害。
二、从量上来看,“美是那不凭借概念而普遍令人愉快的”。康德认为,这一点可从前面美不涉及利害引申出来。既然美不涉及利害,在做审美判断时就没有任何主体偏爱,同时这种判定也“不是基于任何一种其它经过考虑的利害感”,判断者必然会认为对象具有使每个人愉快的根据,这种审美快感是人人共有的,具有普遍性。
三、从目的关系来看,美是“一对象的合目的性的形式,在它不具有一个目的的表象而在对象身上被知觉时”。“无目的”是从客观上讲审美判断的前提条件,它不存在任何与客观存在相联系的目的,只是一种超脱的自由的心境,这就是前面所说质的特征。而“合目的性”是从主观上讲审美判断的核心依据,这种“合目的性”仅限于主体的一种心意状态,并不与客体存在发生直接联系。因此客观的合目的性只能经由概念而被认识,而审美判断不以概念为依据,不具有客观的合目的性。同时审美判断不涉及利害,因此也没有主观目的。从目的关系看审美判断,康德对美作出了分类,他认为美有两类:自由美和附庸美。在康德看来,只有不涉及利害,不以概念为前提,符合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的纯形式的美才是自由美;反之,涉及概念利害的是附庸美。
四、从形态或情状来看,美不依赖概念而具有普遍必然性。他指出符合条件的鉴赏判断“必须具有一个主观的原理,这原理只通过情感而不是通过概念,但仍然普遍有效地规定着何物令人愉快,何物令人不愉快”,这样的原理他称之为“共通感”。康德所说的共通感则是按照情感判断。他首先假定存在这样的共通感,这种假定在他看来是有理由的,因为只有这样的共通感存在,情感的普遍传达从而知识的普遍传达才有可能,他认为“这是在每一种逻辑和每一非怀疑论的知识原则里必须作为前提被肯定着的”。
这样的共通感的存在使我们相信我们依据一种共同的而不是私人的情感作出了审美判断,这样的判断应该是每个人都对它同意,因此虽然审美判断只与主体相连,是一种主观判断,却仍具有必然性,具有普遍有效性。由此,康德总结出对美的第四点说明:美是不依赖概念而被当作一种必然的愉快的对象。
鉴赏判断的四个契机,前两个界定了鉴赏的愉快情感的两大特点,即无利害的快感和无概念的普遍性,后两个追溯到这两大特点的先天根据,即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形式和共通感。总括起来有两条:无目的形式的合目的性,及无概念的主观普遍性。虽然第一、三契机对主观合目的性的谈论还是第二、四个契机对主观普遍性的深究,最终都是建立在一种假设的基础之上。无论怎样,这是康德解放人的一个尝试,把审美主体受制于客体解脱了出来。从此,人在审美过程中获得的喜悦再也不是因为对象表象的特质,而是因为人本身具有一种先天判断的能力。人在审美过程中,完全体现了自己不受外界事物约定的自由,完全享受了游戏的快乐。也正是这一点,康德的美学才对二十世纪的西方美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使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开始了人本主义美学的研究。
至此,康德对美的分析完成,经过分析,他对美作出了上述四点说明,在这四点说明的论述中康德都始终坚持将审美判断的特殊性在对比中揭示出来。
参考文献:
[1]康德著.邓晓芒译.判断力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杨祖陶,邓晓芒编译.康德三大批判精粹[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3]邓晓芒.康德哲学讲演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黑格尔著.谢麟译.哲学史讲演当前(第四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