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注意到台湾出现了几个在线招募、群众协力的翻译网站,有的是号召翻译外电新闻,有的是征求翻译美国著名的在线教育学院。这些网站有个共同特色,就是他们都有充满理想的计划,因此藉以征求志愿者,无偿翻译国外的原文内容。但他们也有一个共同的缺点,所有志愿者都可以自由认领,即刻开译。
这有什么问题吗?有的,最大的问题是,就我所见,在线招募的群众协力翻译计划,通常都会招来大量的、抱着藉此锻炼语文能力的志愿者。而这些没有翻译经验,甚至原文能力都还有待加强的志愿者,翻出来的作品通常都惨不忍睹。
初稿水平很差,那由其他高手再补强修改就好了呀。这不就是维基百科之所以成功,WEB 2.0 时代在线乡民共同协力的奥义所在吗?
维基百科确实成功了,不过维百的成功也不适合太夸大,至少就中文版而言,许多条目质量仍然有需要改善的空间,而在线翻译协力的众包比起维基百科来,还有一个少人注意的麻烦,那就是高手的参与意愿不太相同。
眼见需要改善的中文条目在眼前,许多高手愿意动手修改,甚至全篇补强,是因为那些知识在他脑中,通常不需要做太多功课就可以完成;而改翻译稿却完全不同,你必须对照原文,逐字句重修。这工程还会随着新手的初稿经常会犯低级错误,而变得让人抓狂。结果就是没有高手会在到处是低手实验品的地方浪费心力。如果众包翻译网站没有高手支持,可以想见那里的翻译会有多难看了。
这种网站要成功,先决条件是志愿者的初稿不能太糟,不能犯低级错误。高手很愿意解决问题的前提,是你的问题要够分量,不能太低阶。这样的话,那又要怎样才能确保志愿者的初稿不会犯太低阶的错误呢?唯一的办法只好是把不够水平的报名者先滤掉。网站必须要有一个机制,先测试报名者,让足够条件的译者才能参与贡献,并有机制地淘汰不合格的译文和译者(让他们去沙盒里练功)。
很多人会担心,如果有人志愿翻译,求都求不得,还要筛选过滤,这不是赶人吗?答案刚好相反,如果志愿报名太轻松,谁都可以翻译,这件事情就变得毫不稀奇,没有荣誉价值。一方面没价值,二方面质量浮滥,这样的内容会有人看才怪。
只有反其道而行才会产生正面循环。设定合格条件,能够通过审查开始发布译文的人,就会觉得这是个有价值的过程,是个荣誉,值得争取。这甚至对新手也有莫大的吸引力,因为这个网站变成一个“翻译能力”的认证机制。任何想要在翻译上增加行业声望的人,都会希望在这里获得“认证”。这会变成善性循环,把关越严谨,认证价值越高,越能吸引更多有实力的人前来,于是产出的译稿质量就越好。这是环环相扣的。
众包翻译的网站必须形成真正有专家分工合作的译场,而这件事单靠征求志愿者是不可能形成的。
克雷薛基在《乡民都来了》(简体版为《世界是湿的》)里面说“大量业余化”取消了过去许多需要专家才能完成的职位,尤其是那些仰赖组织而存在的专家,但有些专家我们仍然不希望被大量业余化取代,这些专家例如外科医师、客机驾驶等等。那么翻译倒底算哪一类的专家呢?是可以用“大量业余化”解决的,还是不可能用乡民贡献的方式运作呢?
我认为在众包翻译的状况里,祈求一个全能的专家完成各领域知识的可靠翻译,是毫无机会的。翻译是一门需要实力(语文),也需要技艺的专门技术,大部分没有经验的人做不来这件事,因为大部分知识专家的养成训练并不包括翻译,不幸翻译却又是最让人误会,以为有一本英汉字典就可以做得好的事。
众包协力翻译特别需要让翻译的专家和(各类型)知识的专家共同合作,这样才足以应付翻译网站所面对的复杂的原文稿源。如果要实现“大规模业余化”的众包翻译,网站的设计必须让各种翻译程度以及知识类型的人,都能贡献所长(而不是贡献所短)。这样的话,我觉得最可能的众包翻译,应该采用游戏的晋阶模式,任何人都可以参与游戏,但低阶武士只能在沙盒练功,随着战力累积,你可以晋升为将军、大祭师、国王……把一份翻译任务视为一个破关项目,只有某个身份的人(祭师第三级以上)才能成为项目召集人,他可以指定某个项目需要第几级以上的武士才能参加。
此外还有学科专业知识如何协助翻译过程的问题,例如翻译一篇量子力学的文章,你如何判断译稿不好读,是因为翻译能力欠佳,还是错解量子力学而误译?翻译网站需要引进知识专家。知识的专家只要贡献了知识的解疑,就可以获得网站的晋升积分,这样才能鼓励不同专长的人愿意在网站上贡献知识。
此外,这个网站还应该鼓励译者主动提出疑难,以便让知识专家可以在某个特定区域发现这些待解决的疑难。提出疑难甚至应该也获得积分,而隐藏疑难被发现则会被扣分。透过这样的“游戏化”(Gamification)激励,这才有可能产生不同专长而能合作的翻译网站。
这就是一个翻译众包网站能够自行运作需要具备的条件。如果有这些条件,众包就有可能,而且质量和效率都会非常惊人,否则总有一些地方会付出看不见的代价。
陈颖青
一个24年经历的纸书老编辑,也是一个写了六年文章的部落格站长。生平主编出版的图书200余种,多次赢得各大报年度图书奖及“新闻局”金鼎奖。现职是猫头鹰出版社社长,并兼“自然珍藏图鉴”“猫头鹰书房”和“科幻推进实验室”等书系主编。出版《老猫学出版》《老猫学数位》。
这有什么问题吗?有的,最大的问题是,就我所见,在线招募的群众协力翻译计划,通常都会招来大量的、抱着藉此锻炼语文能力的志愿者。而这些没有翻译经验,甚至原文能力都还有待加强的志愿者,翻出来的作品通常都惨不忍睹。
初稿水平很差,那由其他高手再补强修改就好了呀。这不就是维基百科之所以成功,WEB 2.0 时代在线乡民共同协力的奥义所在吗?
维基百科确实成功了,不过维百的成功也不适合太夸大,至少就中文版而言,许多条目质量仍然有需要改善的空间,而在线翻译协力的众包比起维基百科来,还有一个少人注意的麻烦,那就是高手的参与意愿不太相同。
眼见需要改善的中文条目在眼前,许多高手愿意动手修改,甚至全篇补强,是因为那些知识在他脑中,通常不需要做太多功课就可以完成;而改翻译稿却完全不同,你必须对照原文,逐字句重修。这工程还会随着新手的初稿经常会犯低级错误,而变得让人抓狂。结果就是没有高手会在到处是低手实验品的地方浪费心力。如果众包翻译网站没有高手支持,可以想见那里的翻译会有多难看了。
这种网站要成功,先决条件是志愿者的初稿不能太糟,不能犯低级错误。高手很愿意解决问题的前提,是你的问题要够分量,不能太低阶。这样的话,那又要怎样才能确保志愿者的初稿不会犯太低阶的错误呢?唯一的办法只好是把不够水平的报名者先滤掉。网站必须要有一个机制,先测试报名者,让足够条件的译者才能参与贡献,并有机制地淘汰不合格的译文和译者(让他们去沙盒里练功)。
很多人会担心,如果有人志愿翻译,求都求不得,还要筛选过滤,这不是赶人吗?答案刚好相反,如果志愿报名太轻松,谁都可以翻译,这件事情就变得毫不稀奇,没有荣誉价值。一方面没价值,二方面质量浮滥,这样的内容会有人看才怪。
只有反其道而行才会产生正面循环。设定合格条件,能够通过审查开始发布译文的人,就会觉得这是个有价值的过程,是个荣誉,值得争取。这甚至对新手也有莫大的吸引力,因为这个网站变成一个“翻译能力”的认证机制。任何想要在翻译上增加行业声望的人,都会希望在这里获得“认证”。这会变成善性循环,把关越严谨,认证价值越高,越能吸引更多有实力的人前来,于是产出的译稿质量就越好。这是环环相扣的。
众包翻译的网站必须形成真正有专家分工合作的译场,而这件事单靠征求志愿者是不可能形成的。
克雷薛基在《乡民都来了》(简体版为《世界是湿的》)里面说“大量业余化”取消了过去许多需要专家才能完成的职位,尤其是那些仰赖组织而存在的专家,但有些专家我们仍然不希望被大量业余化取代,这些专家例如外科医师、客机驾驶等等。那么翻译倒底算哪一类的专家呢?是可以用“大量业余化”解决的,还是不可能用乡民贡献的方式运作呢?
我认为在众包翻译的状况里,祈求一个全能的专家完成各领域知识的可靠翻译,是毫无机会的。翻译是一门需要实力(语文),也需要技艺的专门技术,大部分没有经验的人做不来这件事,因为大部分知识专家的养成训练并不包括翻译,不幸翻译却又是最让人误会,以为有一本英汉字典就可以做得好的事。
众包协力翻译特别需要让翻译的专家和(各类型)知识的专家共同合作,这样才足以应付翻译网站所面对的复杂的原文稿源。如果要实现“大规模业余化”的众包翻译,网站的设计必须让各种翻译程度以及知识类型的人,都能贡献所长(而不是贡献所短)。这样的话,我觉得最可能的众包翻译,应该采用游戏的晋阶模式,任何人都可以参与游戏,但低阶武士只能在沙盒练功,随着战力累积,你可以晋升为将军、大祭师、国王……把一份翻译任务视为一个破关项目,只有某个身份的人(祭师第三级以上)才能成为项目召集人,他可以指定某个项目需要第几级以上的武士才能参加。
此外还有学科专业知识如何协助翻译过程的问题,例如翻译一篇量子力学的文章,你如何判断译稿不好读,是因为翻译能力欠佳,还是错解量子力学而误译?翻译网站需要引进知识专家。知识的专家只要贡献了知识的解疑,就可以获得网站的晋升积分,这样才能鼓励不同专长的人愿意在网站上贡献知识。
此外,这个网站还应该鼓励译者主动提出疑难,以便让知识专家可以在某个特定区域发现这些待解决的疑难。提出疑难甚至应该也获得积分,而隐藏疑难被发现则会被扣分。透过这样的“游戏化”(Gamification)激励,这才有可能产生不同专长而能合作的翻译网站。
这就是一个翻译众包网站能够自行运作需要具备的条件。如果有这些条件,众包就有可能,而且质量和效率都会非常惊人,否则总有一些地方会付出看不见的代价。
陈颖青
一个24年经历的纸书老编辑,也是一个写了六年文章的部落格站长。生平主编出版的图书200余种,多次赢得各大报年度图书奖及“新闻局”金鼎奖。现职是猫头鹰出版社社长,并兼“自然珍藏图鉴”“猫头鹰书房”和“科幻推进实验室”等书系主编。出版《老猫学出版》《老猫学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