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必然”的理论逻辑与学生党员“制度自信”培育

来源 :新生代·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kim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共产党宣言》对“两个必然”的阐述具有严谨的理论逻辑,主要表现在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把握,对无产阶級与共产党人力量的认识以及对社会制度规律的理解等方面。针对目前部分学生党员在“制度自信”培育中存在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识不深入等方面的逻辑问题。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对学生党员“制度自信”的坚定提出相应的对策,从而加强学生党员“制度自信”的培育。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 两个必然 思想政治教育 制度自信
  一、《共产党宣言》中“两个必然”的理论逻辑
  马克思“两个必然”思想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工业革命发展的同时,伴随着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同私人占有制这一不可克服的矛盾日益突显的现实状况下提出的,有其客观依据,更具有现实性、科学性和真理性。我们将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无产阶级与共产党人以及社会制度更替规律三个角度把握其思想内涵。
  (一)矛盾根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社会制度的更替离不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一矛盾的推动。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对资产阶级给予了高度的肯定,他强调:“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工业革命的快速发展在促进生产力极大发展的同时也导致原有的生产关系不再适应已经发展的生产力,它已然成为了生产力向前发展的桎梏。
  正如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一样,在这一矛盾运动的推动下,“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系,这个曾经仿佛用法术创造了如此庞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在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了”。马克思恩格斯所做出的“两个必然”论断终将会由理论变为现实。
  (二)力量基石:无产阶级与共产党人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开篇中就明确指出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两个必然”的实现需要积极的、强有力的领导阶级和践行者,这一践行者恰恰是资产阶级一手造就出来的。
  可以这样说,作为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下的无产阶级,在资本的初期阶段,无产阶级时时刻刻被剥削、被压榨,甚至资产阶级的每一个毛孔里都沾满无产阶级的鲜血。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对此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他们指出资产阶级“用公开的、无耻的、直接的、露骨的剥削代替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盖着的剥削”。无产阶级为了勉强维持他们生命的再生产,唯一的途径就是出卖自己廉价的劳动,他们只是统治阶级获取利益的工具。以此,无产阶级不但没有求富的机会,甚至连贫穷的权利都没有。处于如此恶劣的环境,受到这样残酷的剥削,无产阶级的革命性特别强。
  正是处于这样残酷的恶劣的环境之下,伟大的无产阶级和共产党人成为了“两个必然”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联合体得以实现的坚强的领导力量。
  (三)历史趋势:社会制度更替规律
  一种社会制度从萌芽、发展、壮大直到最后的消失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奴隶制度被封建制度取代、封建制度被资本主义制度取代,这并不是说前一种制度没有任何进步性,相反,它们对当时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小觑的推动作用,而它们的消失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
  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首先强调资本主义社会的成就,即“它完成了完全不同于民族大迁徙和十字军征讨的远征”。然而,无产阶级决不会因为马克思恩格斯就资本主义社会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所做贡献的肯定就对“两个不可避免”的论断产生质疑,因为恩格斯在1888年英文版序言中就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角度对社会制度这一更替规律提出了科学性的严密论断,即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并且只有从这一基础出发,这一历史才能得到说明。因此,只有在资本主义所拥有的生产力强大到原有的生产关系不能适应的地步,新的生产关系出现之时,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必然会被更高的社会形态所代替。因此,可以肯定的是随着历史的发展,那些陈旧的社会形态和社会制度被送进坟墓将是必然趋势。
  二、学生党员坚定“制度自信”存在的理论逻辑障碍
  学生党员是大学生群体中最先进的群体,是未来中国共产党的新生力量之一,他们的思想觉悟程度、“制度自信”的坚定力度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巨大影响。新时代部分学生党员在坚定“制度自信”方面存在以下逻辑障碍。
  (一)部分学生党员对私有制的本质理解偏颇
  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对私有制的发展历程及其本质有着深刻的科学论述,共产党人的理论原理绝不是从某个思想家、改革家头脑中臆想出来的,这些理论原理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是在实践中产生出来的。这些原理不过是现存的阶级斗争、我们眼前的历史运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述。马克思也明确表述共产主义所要废除的不是其他什么阶级的所有制,是资产阶级的所有制。我国虽然是主义国家,但是,生产力水平低下的现状使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在推动经济发展而制定经济政策时,不得不坚持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不动摇且允许一定程度的私有制的存在和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对私有制进行了深入剖析。然而,部分学生党员错误的将我国现阶段所存在的私有制完全等同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私有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逐渐失去自信。
  (二)部分学生党员对人民群众的作用把握不准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就对“人”有独到的理解,他提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他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立足人的社会属性,强调人在社会实践中所发挥的作用。除此之外,马克思恩格斯从人民的立场出发,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和评判。资本主义在历史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却限制着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作为实践的主体、历史创造者的人民群众,在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无产阶级和共产党人这一主体。他们推动资本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推动每个人自由发展联合体的实现。   马克思恩格斯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逻辑出发,强调人民群众所发挥的作用,突出无产阶级在“两个必然”中所起作用。然而,部分學生党员对人民群众、对共产党人的作用把握不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现,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完善萌生动摇思想。
  (三)部分学生党员对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理解不足
  资本主义社会作为一种社会形态,自身内部不可避免的存在难以克服的矛盾,这一矛盾突出表现为商业危机。资本主义内部矛盾所引发的商业危机具有明显的周期性,1998年的经济危机导致世界经济剧烈动荡,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这一系列危机都验证着《共产党宣言》所阐释的基本思想的科学性和真理性。资本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对待生产资料归谁这一问题所表现出的巨大差异是资本主义社会内在矛盾产生的原因,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必须归资本家所有,全部社会产品也同样被资本家所占有正是资本主义最本质的体现。因此,“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
  马克思恩格斯立足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从资本主义社会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的视角出发,使“两个必然”的结论更具科学性和逻辑性。然而,部分学生党员只看到了资本主义危机的浅象却对致使危机产生的根源即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缺乏深入浅出的理解,从而对“制度自信”的理论逻辑难以把握。
  三、“两个必然”与学生党员坚定“制度自信”培育的对策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是培育学生党员“制度自信”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并促使其自主地接受这种影响,从而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针对当前学生党员所存在的“制度自信”不坚定问题,结合“两个必然”的论断对学生党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学生党员“制度自信” 的培育。
  (一)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功底过硬的教师队伍建设
  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始终扮演着教育传导者的角色,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党员制度自信的重要保障。教师队伍理论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党员坚定制度自信方面存在的困惑与问题的解决,因此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必要的更是必须的。第一,要不断壮大教师队伍的力量,当前我国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受自身理论功底限制,对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很难提出针对性的解答,这就需要理论功底深厚的教授专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讲透彻,使学生党员从思想上认同“两个必然”的论断,如此,学生党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充满信心。第二,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理论素养的提升,可以采取定时进修、参加培训、听取讲座等方式巩固和加深理论认识。
  (二)建设有利于学生党员坚定“制度自信”的校园文化氛围
  德里本认为:“儿童所学到的东西中,来自他们在学校环境中的经验的东西,与教给他们的东西一样多”。校园文化氛围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力量,通过校园文化氛围建设努力发挥其作用,用这一隐性力量触动学生党员的心灵和净化学生党员的思想。首先,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横幅标语与名人雕塑要体现积极向上的文化理念,要做到与时代的有机结合,从而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达到感染和教育学生的目的。除此之外,良好的文化氛围离不开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各学生社团要发挥自己的特色与优势,开展具有文化底蕴的活动,如学术论坛、读书报告会等活动。在此基础上,加强对学生党员的引导教育力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心和自豪感真正能够油然而生。
  (三)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政治教育方式
  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更有助于学生党员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十九大精神的理解,更有助于学生党员看到社会主义发展的远大光明前景。思想政治教育者作为教育主体,要转变传统的教育方式。首先,教师要认识到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育方式已无法适应当前的教育需要,要不断转变教育方式、创新教育理念,充分利用网络媒体这一资源使学生党员深化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其次,教师要积极引导教育客体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中认识实践的重要性。除此之外,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引导广大学生党员研读经典,特别是要将《共产党宣言》作为必读书目进行学习,在此基础上不断宣讲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和早期共产党人为共产主义理想而不懈奋斗的事迹,以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党员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
  学生党员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后备军,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在这需要理论、重视理论的时代,在我国实现伟大梦想的关键期,重读《共产党宣言》,领悟“两个必然”的理论精髓及其中所蕴含的科学依据对学生党员培育“制度自信”是必要的、迫切的。
  【参考文献】
  【1】邢洪儒.用《共产党宣言》激扬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暨《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N].红歌会网,2018.04.
  【2】韩庆祥 王海滨.从《共产党宣言》到“四个伟大”[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8.02.
  【3】郭莉.基于比较优势的制度自信[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4.
  【4】王晓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7.3.
  【5】魏强 孙来斌.“两个必然”理论逻辑的文本还原——《共产党宣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维度解读[D].教学与研究,2014.
  【6】崔新生.《共产党宣言》及其序言的方法论与现实价值[D].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7】李林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社会化中的作用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3.
  【8】王庆丰.超越“资本的文明”“后改革开放时代”的中国道路[D].社会科学辑刊,2013.
其他文献
【摘要】:求真务实、崇尚实干,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和鲜明品格。党的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党从转变党的作风入手,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已经取得卓著成效,但全面从严治党依然任重道远。本文以党在自身建设中还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的官僚主义为研究对象,对其由来、表现形式、危害以及整治等问题展开探讨,发现官僚主义主要产生于“官本位”思想和缺乏责任担当,其不接地气、假大空、贪图名利
期刊
【摘要】:便捷的生活、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齐全的社会功能成为都市社会的主要标签,然而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让“城里人”在享受现代化成果的同时,也对田园牧歌般的乡村生活向往不已。因此,绕城分布的乡村自然成为不少人闲暇时光消遣的重要选择,其中富有浓郁乡土气息的生态农场尤为引人关注,成为都市休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生态农场 都市休闲 人类学  节奏和规律是城市人生活方式的重要特征。然而,长时期被规律
期刊
【摘要】:中国是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频繁的反倾销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中国和印度贸易关系。本文分析印度对华反倾销的现状及原因,并提出应对反傾销的相应政策。  【关键词】: 印度 反倾销 对策  随着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的爆发,世界各国经济处于低迷阶段,在这一背景下,贸易保护作为合理合法有效的手段被各国广泛使用,用于保护国内产业。其中,印度是全球实施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也是对华发起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
期刊
【摘要】: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在伊拉克境内的有生力量已经被消灭,伊拉克的的重建序幕被拉开。长期的战乱和动荡的局势使伊拉克的重建面临资金不足、缺乏政治合力、安全保障缺失的结构性困境。伊拉克的整体重建完成需要将近10年时间,破解该困境需要伊拉克人民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伊拉克 重建 “伊斯兰国”  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的肆虐以及各方对该组织的反恐行动给伊拉克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造成了
期刊
【摘要】:传统宗教的仪式制度往往是人们代代相传的行为规范的最高教育范本,是人们学习知识,开启心智大门的方式方法,同时贵州民间宗教除了具备通神、治疗、禳灾等等具体的功能,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其本质和特点,使得它在社会生活中具有社会动员与社会控制以及道德教育的作用,在新时代互联网运用背景下,重新深刻认识互联网对传统文化知识的重塑作用,思考少数民族教育信息化有效应对新时代教育现代化的途径,将更有利于区域民
期刊
【摘要】:近日,发生于重庆万州的公交坠江事件引发社会高度关注,社会舆论已从最初对逝者的缅怀与对肇事乘客的愤怒,到展开了一场关于维护公共交通安全、依靠法律手段抑制公交危险发生的社会大讨论。对于妨害安全驾驶的行为,我国目前缺乏法律的有效规制,从而直接导致各地处罚尺度不尽相同,也间接导致了妨害安全驾驶行为的频发状态。因此,单独增设“妨害安全驾驶罪”十分必要。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述在《刑法》中增设“妨害
期刊
【摘要】:小泉菊枝以日莲宗为思想依托,以《满洲少女》为契机,在“满洲”结识了她的伯乐、导师石原莞尔之后,在东亚联盟运动期间积极配合石原莞尔的侵华思想,大肆宣传和鼓吹东亚联盟论,是石原莞尔的心腹。本文拟以小泉菊枝在东亚联盟运动期间的政治活动机缘和轨迹为依托,探索出她在东亚联盟协会的地位和贡献。同时将小泉菊枝的著作进行分类整理和分析,总结出她在侵华战争时期所产生的各种影响。  【关键词】:小泉菊枝 《
期刊
【摘要】:《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建立起一套崭新的海洋法律制度,为世界各国所遵守。但由于《公约》是海洋大国与发展中国家力量对比与平衡及其对不同权益的折中、调和的产物,且受到当时历史条件和科学技术的限制,《公约》的许多规定不够明确具体,在某些权利的调整过程中留下了空间,导致出现了剩余权利问题。国际海洋法的发展趋势表明,《公约》的签署只是解决海洋法相关问题的开始,随着世界各国的发展,新
期刊
【摘要】:“主观性”是指语言的这样一种特性,即在话语中多多少少总是含有说话人“自我”的表现成分。而“交互主观性”是人际的,来源于听说双方的交际互动。本文立足于交互主观性,探讨现代汉语新型对称表达,以揭示其所体现出的对听话人“面子”或“自我形象”的关注。  【关键词】:交互主观性 对称 面子 自我形象  一、引言  语用取向将交互主观性界定为言者用明确的语言形式表达对听者“自我”的关注,这种关注既体
期刊
【摘要】:法律在处理犯罪后果以及对刑罚的设置上从古至今都是争议性很大的问题。我国的法学家大多呼吁要进行法制改革,尽快使我国法律摆脱“重实体轻程序”的评价,而严格的程序是否就意味着真正的正义呢?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夏大学地区针对高校的在校生进行了简单的问卷调查和深度訪谈,试图了解普通民众眼中关于法律的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的问题到底是怎样看待的。在讨论到他人的犯罪与刑罚时,受访者大多希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