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月24日孟加拉国首都达卡郊区的大楼倒塌事故,已使1000多人丧失了生命,再次暴露出跨国资本的无良与贪婪,也以工人的血泪诠释了经济全球化的失衡与失重。发展中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路径依旧单一,低成本制造业无论能否帮助国家走向繁荣与富足,都成为低收入国家的无奈选择。5月1日,在本应庆祝劳动者对社会和经济所做贡献的日子里,孟加拉国民众却在为他们逝去的工友争取微薄的补偿,要求跨国企业帮助改善消防和建筑安全条件。只有在这样空前的悲剧后,弱势的孟加拉国民众才能借以向跨国垄断资本提出加薪和改善工作条件的要求。
占世界大部分的发展中国家真正独立自主了吗?他们真的挺直腰杆了吗?平等、自信和尊严不仅仅是一种姿态,更需要实力支撑和制度保障。
孟加拉国等国制衣业生产环境的不断恶化,正是发展中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条件恶化的表现。无论是大楼的违章加盖,还是工人被迫在恶劣环境中长时间加班,都源自美欧跨国企业在与孟加拉国制衣企业的谈判中处于强势地位,压迫孟国内企业不断放低安全标准。作为世界第二大服装出口国,孟加拉国2012年服装业出口总额达到200亿美元,其中60%出口到欧盟、23%出口到美国。孟加拉国吸引美欧的,就是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指责的低得离谱的工资——最低月工资只有37美元,而孟服装厂熟练工人月工资也只有100美元。在丹麦,一个单亲家庭依靠社会福利,每月就能领取约2700美元补贴。在数十年经济全球化后依旧存在并扩大的差距,表明不同国家间经济发展层次已经呈现固化趋势。在当前的国际经济秩序下,低收入国家希望仅仅通过参与全球化而改变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似乎只能指望奇迹出现。在倒塌大楼中被困17天后获救的女工雷什马展现了生命的奇迹,孟国内媒体称之为“体现了孟加拉国最好的一面”。然而,悲剧性的奇迹已经难以掩盖孟加拉国的裂缝,更无力支撑国家发展的未来。
目前美欧面临国内经济低迷和财政紧缩,跨国企业一方面需要采购更便宜的商品,另一方面需要扩大外贸、增加海外营收。两方面都在挤压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空间,恶化其参与全球化的条件。英国服装零售商普里马克和美国沃尔玛公司都有大量业务发包给孟加拉国倒塌大楼内的企业。“沃尔玛们”认可的“合理”价格已经无法承受中国等国成本的正常上升,在月工资37美元的国家生产产品的利润,才能维持其美国员工每小时24美元的工资。产业链两头的工资水平都不合理,但是产业链高端的工资议价难度大,变动空间有限,而孟加拉国等国家的工资弹性就大得多了。
发展中国家要反思自己的发展路径,为何世界制造业低成本中心一直在亚洲地区徘徊?为何低收入国家提升本国经济的路径如此单一?制衣业的缝纫机从亚洲四小龙搬到中国,再搬到南亚国家。还有哪些国家在排着队等待,是缅甸和老挝吗?劳动密集型加工业似乎是一个偏好恶劣生产环境的异类。当一个国家的生产条件改善了,安全设施和劳动仲裁机构不断完善后,加工业的利润就难以维持正常经营了,企业就开始搜寻那些似曾相识的“成本洼地”。有西班牙媒体分析:为何纺织业不愿意搬到肯尼亚等经济落后的非洲国家?一份研究报告得出的结论是,肯尼亚政府和当地企业“相互勾结”,给跨国企业“设立过高的市场准入壁垒”。评论还指出,上世纪70年代肯尼亚公共部门的发展,使其劳动力成本高于孟加拉国等国家。肯尼亚的高壁垒和高成本,把低成本制造业拒之门外,民众的经济机会似乎减少了,但至少避免了危及生命和污染环境。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在于增加民众的福祉,不能让民众等得太久。19世纪80年代美国工人中流行一首《八小时之歌》,其中唱到:“我们厌倦了白白的辛劳,光得到仅能糊口的工饷,从没有时间让我们思考。我们要闻闻花香,我们要晒晒太阳……争取八小时工作、八小时休息、八小时归自己。”已经到21世纪了,《八小时之歌》还在吟唱。
发展中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不仅要关注技术和资本等硬资源,更要关注契约精神等软资源。人,应该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资源。劳动力价值的低估,在当前经济全球化下不断被赋予合理化意义,存在长期化的趋势。发展中国家要学会利用良好的制度和机制制约美欧跨国资本的无良和贪婪。当前,孟加拉国正在推动美欧跨国企业和制衣厂签署《消防与建筑安全协议》,这将有助于建立防范悲剧重演的常态机制。当然,类似的协议还需要更多。
倪建军,
经济学博士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占世界大部分的发展中国家真正独立自主了吗?他们真的挺直腰杆了吗?平等、自信和尊严不仅仅是一种姿态,更需要实力支撑和制度保障。
孟加拉国等国制衣业生产环境的不断恶化,正是发展中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条件恶化的表现。无论是大楼的违章加盖,还是工人被迫在恶劣环境中长时间加班,都源自美欧跨国企业在与孟加拉国制衣企业的谈判中处于强势地位,压迫孟国内企业不断放低安全标准。作为世界第二大服装出口国,孟加拉国2012年服装业出口总额达到200亿美元,其中60%出口到欧盟、23%出口到美国。孟加拉国吸引美欧的,就是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指责的低得离谱的工资——最低月工资只有37美元,而孟服装厂熟练工人月工资也只有100美元。在丹麦,一个单亲家庭依靠社会福利,每月就能领取约2700美元补贴。在数十年经济全球化后依旧存在并扩大的差距,表明不同国家间经济发展层次已经呈现固化趋势。在当前的国际经济秩序下,低收入国家希望仅仅通过参与全球化而改变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似乎只能指望奇迹出现。在倒塌大楼中被困17天后获救的女工雷什马展现了生命的奇迹,孟国内媒体称之为“体现了孟加拉国最好的一面”。然而,悲剧性的奇迹已经难以掩盖孟加拉国的裂缝,更无力支撑国家发展的未来。
目前美欧面临国内经济低迷和财政紧缩,跨国企业一方面需要采购更便宜的商品,另一方面需要扩大外贸、增加海外营收。两方面都在挤压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空间,恶化其参与全球化的条件。英国服装零售商普里马克和美国沃尔玛公司都有大量业务发包给孟加拉国倒塌大楼内的企业。“沃尔玛们”认可的“合理”价格已经无法承受中国等国成本的正常上升,在月工资37美元的国家生产产品的利润,才能维持其美国员工每小时24美元的工资。产业链两头的工资水平都不合理,但是产业链高端的工资议价难度大,变动空间有限,而孟加拉国等国家的工资弹性就大得多了。
发展中国家要反思自己的发展路径,为何世界制造业低成本中心一直在亚洲地区徘徊?为何低收入国家提升本国经济的路径如此单一?制衣业的缝纫机从亚洲四小龙搬到中国,再搬到南亚国家。还有哪些国家在排着队等待,是缅甸和老挝吗?劳动密集型加工业似乎是一个偏好恶劣生产环境的异类。当一个国家的生产条件改善了,安全设施和劳动仲裁机构不断完善后,加工业的利润就难以维持正常经营了,企业就开始搜寻那些似曾相识的“成本洼地”。有西班牙媒体分析:为何纺织业不愿意搬到肯尼亚等经济落后的非洲国家?一份研究报告得出的结论是,肯尼亚政府和当地企业“相互勾结”,给跨国企业“设立过高的市场准入壁垒”。评论还指出,上世纪70年代肯尼亚公共部门的发展,使其劳动力成本高于孟加拉国等国家。肯尼亚的高壁垒和高成本,把低成本制造业拒之门外,民众的经济机会似乎减少了,但至少避免了危及生命和污染环境。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在于增加民众的福祉,不能让民众等得太久。19世纪80年代美国工人中流行一首《八小时之歌》,其中唱到:“我们厌倦了白白的辛劳,光得到仅能糊口的工饷,从没有时间让我们思考。我们要闻闻花香,我们要晒晒太阳……争取八小时工作、八小时休息、八小时归自己。”已经到21世纪了,《八小时之歌》还在吟唱。
发展中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不仅要关注技术和资本等硬资源,更要关注契约精神等软资源。人,应该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资源。劳动力价值的低估,在当前经济全球化下不断被赋予合理化意义,存在长期化的趋势。发展中国家要学会利用良好的制度和机制制约美欧跨国资本的无良和贪婪。当前,孟加拉国正在推动美欧跨国企业和制衣厂签署《消防与建筑安全协议》,这将有助于建立防范悲剧重演的常态机制。当然,类似的协议还需要更多。
倪建军,
经济学博士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