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活动,不仅能提高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接受能力,加深学生的内化理解,还使学生在主体环境的作用下产生积极的探究兴趣和互动交流,保证教学活动的组织性和互动性。然而,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大多数教师未能深入学情、开发主体,缺乏合理的导引手段,导致学生的学习仍处在被动学、牵引思的阶段。对此,本文作者立足实际,对生本教学在初中语文中的应用展开思考。
关键词:生本教学;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生本教学是基于生本理念而开发,并以学生为教育之本的一种教学模式。生本教学的实施,更多的关注学生、培育学生,为学生提供自主、高效的学习空间和发展环境,切实推动学生的主体发展。将生本理念融入与初中语文课堂之中,不仅能为学生设计合理、科学的学习计划和课程安排,还使学生在语言理解、情感把握、阅读分析等方面得到加强。因此,本文从合理备课、构建情景、创新問题、小组合作四个方面出发对此进行深度分析。
一、把握学情特点,合理设计备课
备课是教学实施的“关键第一步”。在传统的教学备课中,教师大多沿用以往的教参案例,缺乏对实际学情的把握与策略调整,导致学生在学习目标、方法运用等方面存在不适宜、难理解等问题,影响课堂活动的有序进行。因此,在生本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情特点,合理设计备课,明确学习任务和教学目标,并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选择恰当的教法、学法,以此保证学生主体的积极参与和有效学习。如在《济南的冬天》的备课中,这是一篇描绘济南冬天美丽景色的写景散文。根据课标要求和教学任务,教师可将“学会作者对主要景物的特征描述手法”“理性文章的层次结构”“学会并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体会作者对济南的赞美之情”等作为本课的学习目标。同时,基于现阶段初中生阅读水平的考虑,将“抓住景物特征的描绘手法”“体会作者对济南的赞美之情”作为教学重难点,并采取情景教学法、诵读欣赏法以及小组讨论法等方法,着重对此部分进行教学,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构建学习情境,培养探究兴趣
以情景构建的方式引入学习,不仅能优化学生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参与效果,还使学生对文本主题的把握更加准确,并培养学生积极的探究兴趣。因此,在生本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从课本主题入手,运用信息化设备,构建相应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生动情境的体验和参与中,抓住重点,深化理解,提高对文本内容的识读效果。同时,以情境为依托,还使学生在直观感知中培养其自觉性、探究性。如在《春》的教学中,这是关于春天美丽景色的一篇散文,为提升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审美意识,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投影,将文章中所提到的“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一一呈现给学生,并构建以“春”主题的学习情境,更易于学生感受春景的美好,探究其美好之处,并体会作者对春的喜爱之情。
三、创新问题形式,巩固语言理解
在传统的课堂提问中,教师大多以“一问一答”的形式进行简单互动,缺乏内容的层次和问题深度,导致学生的语言理解得不到有效发展。因此,在生本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入手,创新问题形式,转变设问角度,并采取连续设问、有效追问、自主提问等方法,进一步完善设问环节,确保课堂活动的组织效果。如在《秋天的怀念》的教学中,基于学生对整体文章的理解情况,教师可从以下几点展开设问:①作者在秋天怀念谁?为什么会在秋天怀念?②母亲是怎样“好好儿活”的?母亲又是怎样教导我要“好好儿活”的?③我是怎样“好好儿活”的?我们应该怎样“好好儿活”?以母爱的情感为问题切入点,不仅能巩固学生的语言理解,还使学生在情感问题的思考中体会母爱的伟大。
四、实施小组合作,促进整体发展
由于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其学习方法、思维理解等因素的影响,难免在知识学习中产生差异化现象,导致学生整体的发展不均衡。因此,在生本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合作学习、相互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帮扶关系,进一步夯实学生的个体基础,提高学生整体的认知能力。如在《散步》的教学中,教师可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组合原则,使学生与学生、小组与小组之间形成学习共同体,对不同的问题和学习难重点进行交流讨论,集思广益,解决问题,进而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同时,根据各组的实际情况,布置相应的探究问题,如“通过对四个人物的描写,这个亲情又渗透了哪些情感?”“为什么说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等,以此加强整体的阅读水平。
综上所述,将生本教学运用于初中语文课堂之中,并通过情景构建、问题创新、小组合作等方法,不仅使学生在学习兴趣和参与体验方面得到加强,还使学生在语言理解、目标导向以及合作意识等方面得到积极培养。同时,从学生的实际需求着手,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和活动方案,丰富学生的课堂形式,使学生与教师之间形成和谐共进、协作发展的合作关系,这对新课改的推进与实施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冰华.生本理念下的初中语文教学[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8(31):26.
[2]段金元.论初中语文”生本教学”理念与课堂实践[J].考试周刊,2018(19):50-50.
关键词:生本教学;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生本教学是基于生本理念而开发,并以学生为教育之本的一种教学模式。生本教学的实施,更多的关注学生、培育学生,为学生提供自主、高效的学习空间和发展环境,切实推动学生的主体发展。将生本理念融入与初中语文课堂之中,不仅能为学生设计合理、科学的学习计划和课程安排,还使学生在语言理解、情感把握、阅读分析等方面得到加强。因此,本文从合理备课、构建情景、创新問题、小组合作四个方面出发对此进行深度分析。
一、把握学情特点,合理设计备课
备课是教学实施的“关键第一步”。在传统的教学备课中,教师大多沿用以往的教参案例,缺乏对实际学情的把握与策略调整,导致学生在学习目标、方法运用等方面存在不适宜、难理解等问题,影响课堂活动的有序进行。因此,在生本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情特点,合理设计备课,明确学习任务和教学目标,并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选择恰当的教法、学法,以此保证学生主体的积极参与和有效学习。如在《济南的冬天》的备课中,这是一篇描绘济南冬天美丽景色的写景散文。根据课标要求和教学任务,教师可将“学会作者对主要景物的特征描述手法”“理性文章的层次结构”“学会并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体会作者对济南的赞美之情”等作为本课的学习目标。同时,基于现阶段初中生阅读水平的考虑,将“抓住景物特征的描绘手法”“体会作者对济南的赞美之情”作为教学重难点,并采取情景教学法、诵读欣赏法以及小组讨论法等方法,着重对此部分进行教学,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构建学习情境,培养探究兴趣
以情景构建的方式引入学习,不仅能优化学生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参与效果,还使学生对文本主题的把握更加准确,并培养学生积极的探究兴趣。因此,在生本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从课本主题入手,运用信息化设备,构建相应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生动情境的体验和参与中,抓住重点,深化理解,提高对文本内容的识读效果。同时,以情境为依托,还使学生在直观感知中培养其自觉性、探究性。如在《春》的教学中,这是关于春天美丽景色的一篇散文,为提升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审美意识,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投影,将文章中所提到的“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一一呈现给学生,并构建以“春”主题的学习情境,更易于学生感受春景的美好,探究其美好之处,并体会作者对春的喜爱之情。
三、创新问题形式,巩固语言理解
在传统的课堂提问中,教师大多以“一问一答”的形式进行简单互动,缺乏内容的层次和问题深度,导致学生的语言理解得不到有效发展。因此,在生本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入手,创新问题形式,转变设问角度,并采取连续设问、有效追问、自主提问等方法,进一步完善设问环节,确保课堂活动的组织效果。如在《秋天的怀念》的教学中,基于学生对整体文章的理解情况,教师可从以下几点展开设问:①作者在秋天怀念谁?为什么会在秋天怀念?②母亲是怎样“好好儿活”的?母亲又是怎样教导我要“好好儿活”的?③我是怎样“好好儿活”的?我们应该怎样“好好儿活”?以母爱的情感为问题切入点,不仅能巩固学生的语言理解,还使学生在情感问题的思考中体会母爱的伟大。
四、实施小组合作,促进整体发展
由于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其学习方法、思维理解等因素的影响,难免在知识学习中产生差异化现象,导致学生整体的发展不均衡。因此,在生本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合作学习、相互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帮扶关系,进一步夯实学生的个体基础,提高学生整体的认知能力。如在《散步》的教学中,教师可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组合原则,使学生与学生、小组与小组之间形成学习共同体,对不同的问题和学习难重点进行交流讨论,集思广益,解决问题,进而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同时,根据各组的实际情况,布置相应的探究问题,如“通过对四个人物的描写,这个亲情又渗透了哪些情感?”“为什么说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等,以此加强整体的阅读水平。
综上所述,将生本教学运用于初中语文课堂之中,并通过情景构建、问题创新、小组合作等方法,不仅使学生在学习兴趣和参与体验方面得到加强,还使学生在语言理解、目标导向以及合作意识等方面得到积极培养。同时,从学生的实际需求着手,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和活动方案,丰富学生的课堂形式,使学生与教师之间形成和谐共进、协作发展的合作关系,这对新课改的推进与实施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冰华.生本理念下的初中语文教学[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8(31):26.
[2]段金元.论初中语文”生本教学”理念与课堂实践[J].考试周刊,2018(19):5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