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用外腓,真体内充。反虚入浑,积健为雄。具备万物,横绝太空。荒荒油云,寥寥长风。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持之非强,来之无穷。”这是我读了李德忠先生的大写松柏等画作之后的第一印象。也就是这批浓墨大写的作品,使我想起了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想起了这段叫“雄浑”的文字。这是《二十四诗品》的开篇之作。可见“雄浑”在审美之中的重要,是众美之中的大美。中国历史传统是一个注重文治武功的国家特别是对文治的重视超过武功。对德忠为官修文治艺影响最大而且深远的,就是苏东坡。他几乎买过他的全部著作,曾经几十年如一日的研读,用功不怠。苏东坡在中国文化历史中的贡献与成就,几乎为历代文人们所尊崇。德忠之所以对东坡先生如此着迷,我想个中缘由是多方面的。东坡先生的人格品质,比起我国古代的其他政治家与文学家来说,似乎他更合于我们现代人的道德与审美口味。如果说,屈原、陶渊明是中国古代士大夫文化的开端,李白、杜甫则可以说是这一文化的终结。而苏轼的人生方式,则可以说是一个新时期文化的发轫尽管他的人生方式也是从前人发展而来的,但却是一个新的历史时代社会文化的产物。东坡先生为官的清正精谨,性情的洒脱放达,作文制艺的率性自然,无一不自自然然的影响着李德忠。苏东坡的“以文为诗”、“以雅为词”“以议论为诗”的审美观,—直在熏陶着他的习文与绘画创作。谈到画画时他这样写道:“师古也好,造化自然也好,一切都很沉重。然而,我则独独抛掉沉重,一切跟着轻松走。绘画非我职业,故无谋生之压力。人也多业余视之,不用专业苛求金自己玩着以偷闲着玩,以兴趣着玩,以感悟着玩。所以,与本职越加大相径庭,其趣也就越加横生。”德忠画画全是对行政的补益,是性情的陶冶,是道德品质的提升,是文化精神的修炼。如同他画松柏,不太去理会松柏的苍寒与屈曲,不太去关注对象如何的备受风雨炎霜,如何的遭遇不幸与磨难。他笔下的松柏多是躯干挺直,针叶葱郁,拔地而起,巍峨竞秀。看德忠画松,很容易地让我想起了一些古人描述松之诗句来了,唐代诗人李峤的诗歌:“郁郁高岩表,森森幽涧陲。鹤栖君子树,风拂大夫枝。百尺条阴合,千年盖影披。岁寒终不改,劲节幸君知。”和宋之问的“岁晚东岩下,周顾何凄恻。日落西山阴,众草起寒色。中有乔松树,使我长叹息。百尺无寸枝,一生自孤直。”以及陈毅的“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挺拔高洁的气节。他画的松树全没有刘希夷“寒山夜月明,山冷气清清。凄兮归凤集,吹之作琴声”的那种孤寒无助的意境的。他是以赞美着去画松,以陶醉着去画松,以追求崇高去画松的,故德忠笔下的松树无不斗志昂扬,志气风发,健康向上。
据载,松柏作为独立的题材入画,始自唐代。五代、北宋,便有大家辈出,董源、巨然、李成范宽等无不擅长画松。但在松柏上几十年如一日的用功识见独特,体会深刻,从中悟出些许道理者不多,能将松柏精神陶冶在性情中,融化在血液里的人,我看就更寡之又寡了。德忠在他的文章《感悟松风》中有这样的表述‘历朝历代无数画家,一家一派,一派一松,千姿百态,留得无穷的松画,也留下了无穷的变化。这些变化,都源于大自然的造化。我观察过一些不同地区的松的生长,自然界的作用力无不充分的反映在松的对抗性和适应性的生长规律上,无论这棵树是孤单的还是在成片之中生长,这种对抗和适应,都是完美和谐地统一在一棵树中。他是从东坡先生“有为而作”,崇尚自然,摆脱束缚,“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的主张。作文画画应达到“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的艺术境界。他的画用笔平易流畅,笔重墨厚,豪放自如。德忠自幼嗜艺,临《芥子园画传》,并从父亲那里接受了绘画的最初熏陶。从此兴趣浓厚,乐此不疲。师专读书期间,两次获得校际书画篆刻展览二等奖。后师从朱颖人教授20余年,又拜姜宝林、卓鹤君等教授为师。2002年考入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研究生学位班,师从博士生导师闵学林教授。德忠广交画界朋友,多少年来在师友们的热心指引和鼓励下,使其作画信心倍增,加之读书修文,心会体察、再加上广泛欣赏与刻苦学习,作品日新,识见日高,不断有好作品出现,不断给大家以惊喜。他于书法用功多年,碑帖牍札互参、摩崖造像深研,但他的几个绍兴老乡如徐青藤、赵之谦,以及当代书法名笔徐生翁对其影响则更大。“他以对书法的悟解入手,逐步感情中国画笔墨的表达”(朱颖人《画有真情品自高》)以书入画,笔墨功夫深厚扎实拙朴老辣。如《赤虬盘空》《真龙》《寒谷寒涛》等。虽然从状物绘形的角度看其线条的质感似乎不够丰富、切实,但恰恰是舍弃了形的羁绊,他的绘画才步入了自由自在浑然天成的境界,从而形成了自己朴实浑厚、直抒胸襟、酣畅淋漓的“大写”样式。
德忠绘画以气势取胜,不在描头画角之间辗转。一旦创意形成于心,待到不发不快,便顺情而下,纵笔泼墨,任意挥洒,一气呵成。按他自己的说法:“平日绘画多是随性生发,随意流畅,不是件件作品都是事先构想好的。”他喜爱大幅巨制,大幅松柏,大幅荷花,大幅竹、兰,每一件作品无不包含着笔墨气势的旺盛,见似乱头粗服,却有一股浩然之气蕴含期间,真有失笔—二,也已经无关大局了。《松涛图》《泼墨荷花》《四君子图》《夕阳秋荷图》等便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作品。德忠画画,不但是为了抒发性灵,释放因行政工作所致疲乏与劳顿,但在关涉绘画本体的技艺与技巧上,思考的也多而深,对于绘画的图式与艺术语言来说,他也颇多的研修与锤炼。你看他的画路和用笔虽来源于徐天池、吴俊卿、赵之谦,但已经不是徐、吴、赵的简单模式。而有了自己的风格和特点。德忠不轻言创新,但也不盲目师古;既师造化亦仿古人,更重视自己的真情实感。他清楚的知道,作品的立意与境界,取法要高上。作品的品质始终是其关照的重点,他对青藤、雪个、清湘、石田、吴昌硕、赵之谦诸大家极为推崇,每见他们的手迹,必悉心揣摹,目识心记,充分汲取它们的精华。
同时他又不断熔合当代各家之长于一炉,遗貌取神,加以创造革新,用自己的笔墨来表现深邃的意境,抒发丰富的思想感情。他在画作中追求笔恣墨纵,不拘成法,外貌粗疏而内蕴浑厚,虚实相生,能纵能收,疏可走马,密不容针,努力达到豪放雄强练达庄重的审美境界。他的画‘作品豪放,大气朴实,画面有追求,有个性,有情感。笔墨功夫深厚,有独特的思想性,有可贵的一种气质。’(卓鹤君语)这种气质是什么?我想就是他从松柏之中感悟出的那种凛然正气,浩然长风之气。就是那种“观花匪禁,吞吐大荒。由道反气,处得以狂。天风浪浪,海山苍苍。真力弥满,万象在旁。前招三辰,后引凤凰。晓策六鳌,濯足扶桑”(司空图《二十四诗品·豪放》)的艺术境界,那种至高至大的人间大美。
德忠骨子里陶铸着豪放,做人性情豁然放达,画起画来笔锋豪健,画中一派雄浑厚重拙朴。真如梅墨生先生说他是:“虽习南方画派,而放逸不羁有若北方壮汉,是南画而有北气者。他走的是难度颇高写意一路,而此种画路许多人已望而却步了。”虽然现在主业是从事行政,业余修文画画,时间上由不得他以更多精力地投入绘事,因此压抑了他创作更多更好的作品的愿望,其情其状,令我同病相怜。但我相信,凭借着德忠豪强放达的性情,淡定自如的心态,沉郁庄重的笔墨技艺,还将大有时日实现他丹青灿烂,霞光满天的抱负。
据载,松柏作为独立的题材入画,始自唐代。五代、北宋,便有大家辈出,董源、巨然、李成范宽等无不擅长画松。但在松柏上几十年如一日的用功识见独特,体会深刻,从中悟出些许道理者不多,能将松柏精神陶冶在性情中,融化在血液里的人,我看就更寡之又寡了。德忠在他的文章《感悟松风》中有这样的表述‘历朝历代无数画家,一家一派,一派一松,千姿百态,留得无穷的松画,也留下了无穷的变化。这些变化,都源于大自然的造化。我观察过一些不同地区的松的生长,自然界的作用力无不充分的反映在松的对抗性和适应性的生长规律上,无论这棵树是孤单的还是在成片之中生长,这种对抗和适应,都是完美和谐地统一在一棵树中。他是从东坡先生“有为而作”,崇尚自然,摆脱束缚,“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的主张。作文画画应达到“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的艺术境界。他的画用笔平易流畅,笔重墨厚,豪放自如。德忠自幼嗜艺,临《芥子园画传》,并从父亲那里接受了绘画的最初熏陶。从此兴趣浓厚,乐此不疲。师专读书期间,两次获得校际书画篆刻展览二等奖。后师从朱颖人教授20余年,又拜姜宝林、卓鹤君等教授为师。2002年考入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研究生学位班,师从博士生导师闵学林教授。德忠广交画界朋友,多少年来在师友们的热心指引和鼓励下,使其作画信心倍增,加之读书修文,心会体察、再加上广泛欣赏与刻苦学习,作品日新,识见日高,不断有好作品出现,不断给大家以惊喜。他于书法用功多年,碑帖牍札互参、摩崖造像深研,但他的几个绍兴老乡如徐青藤、赵之谦,以及当代书法名笔徐生翁对其影响则更大。“他以对书法的悟解入手,逐步感情中国画笔墨的表达”(朱颖人《画有真情品自高》)以书入画,笔墨功夫深厚扎实拙朴老辣。如《赤虬盘空》《真龙》《寒谷寒涛》等。虽然从状物绘形的角度看其线条的质感似乎不够丰富、切实,但恰恰是舍弃了形的羁绊,他的绘画才步入了自由自在浑然天成的境界,从而形成了自己朴实浑厚、直抒胸襟、酣畅淋漓的“大写”样式。
德忠绘画以气势取胜,不在描头画角之间辗转。一旦创意形成于心,待到不发不快,便顺情而下,纵笔泼墨,任意挥洒,一气呵成。按他自己的说法:“平日绘画多是随性生发,随意流畅,不是件件作品都是事先构想好的。”他喜爱大幅巨制,大幅松柏,大幅荷花,大幅竹、兰,每一件作品无不包含着笔墨气势的旺盛,见似乱头粗服,却有一股浩然之气蕴含期间,真有失笔—二,也已经无关大局了。《松涛图》《泼墨荷花》《四君子图》《夕阳秋荷图》等便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作品。德忠画画,不但是为了抒发性灵,释放因行政工作所致疲乏与劳顿,但在关涉绘画本体的技艺与技巧上,思考的也多而深,对于绘画的图式与艺术语言来说,他也颇多的研修与锤炼。你看他的画路和用笔虽来源于徐天池、吴俊卿、赵之谦,但已经不是徐、吴、赵的简单模式。而有了自己的风格和特点。德忠不轻言创新,但也不盲目师古;既师造化亦仿古人,更重视自己的真情实感。他清楚的知道,作品的立意与境界,取法要高上。作品的品质始终是其关照的重点,他对青藤、雪个、清湘、石田、吴昌硕、赵之谦诸大家极为推崇,每见他们的手迹,必悉心揣摹,目识心记,充分汲取它们的精华。
同时他又不断熔合当代各家之长于一炉,遗貌取神,加以创造革新,用自己的笔墨来表现深邃的意境,抒发丰富的思想感情。他在画作中追求笔恣墨纵,不拘成法,外貌粗疏而内蕴浑厚,虚实相生,能纵能收,疏可走马,密不容针,努力达到豪放雄强练达庄重的审美境界。他的画‘作品豪放,大气朴实,画面有追求,有个性,有情感。笔墨功夫深厚,有独特的思想性,有可贵的一种气质。’(卓鹤君语)这种气质是什么?我想就是他从松柏之中感悟出的那种凛然正气,浩然长风之气。就是那种“观花匪禁,吞吐大荒。由道反气,处得以狂。天风浪浪,海山苍苍。真力弥满,万象在旁。前招三辰,后引凤凰。晓策六鳌,濯足扶桑”(司空图《二十四诗品·豪放》)的艺术境界,那种至高至大的人间大美。
德忠骨子里陶铸着豪放,做人性情豁然放达,画起画来笔锋豪健,画中一派雄浑厚重拙朴。真如梅墨生先生说他是:“虽习南方画派,而放逸不羁有若北方壮汉,是南画而有北气者。他走的是难度颇高写意一路,而此种画路许多人已望而却步了。”虽然现在主业是从事行政,业余修文画画,时间上由不得他以更多精力地投入绘事,因此压抑了他创作更多更好的作品的愿望,其情其状,令我同病相怜。但我相信,凭借着德忠豪强放达的性情,淡定自如的心态,沉郁庄重的笔墨技艺,还将大有时日实现他丹青灿烂,霞光满天的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