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长期以来,中小学英语教师的最大困惑,就是学生越学越不会,越学越厌学,恶性循环,苦不堪言,以至师生之间相互抱怨,不思其解。本文从个人教学经验出发,认为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引入竞争机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学 学习积极性 对话课
由于英语已经成为一种国际性的通用语言,因此,英语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政治和经济资源。在欧洲大陆,几乎每个国家受过中等以上教育的公民都能用英语进行交流。几乎所有大学毕业生都能流利地使用英语。我国外语教育的历史并不长,应该说,我国外语专业教育的水平是比较高的,是非常成功的。但是,中小学阶段的外语教学和作为公共基础课的外语教育和全民外语普及教育,总体来说,投入和收益严重不成比例。大学生学英语的目的仅仅是通过四六级考试,而通过了这一考试的大学毕业生很难说外语已经过关。几乎50%的人无法熟练地使用英语进行口头和书面交流,出国留学后基本上不能流利地用英语与老师和同学交流,许多人更是不敢开口讲英语。即便鼓起勇气讲出来的英语,也多半是磕磕巴巴,与欧洲同学,甚至是来自阿拉伯国家的同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与中小学阶段外语教学的方法和指导思想有很大的关系。
传统的外语教学,在进行课文单词教学时,总是先由教师领读单词,然后讲解单词的用法与搭配,即使是时髦一点的教学法,也不过是先由教师来一个导入(Presentation),引出单词词义,讲究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基本上脱不掉教师演戏,学生看戏的老套套,其结果往往是教师累得满头大汗,声嘶力竭,学生却在下面无所事事,心猿意马。这种注入式的教学,早已受到了教育界的重大冲击。早在十九世纪,以美国跨美纽斯、卢梭等为代表的教育家就提出了“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提出由具体到抽象、由事实到结论、由易到难的原则,教师“应引导儿童自己去探索,然后,自己从中得出结论,尽量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夸美纽斯认为,在自然、社会和人类的活动中存在着普遍的规律,一切好的教育教学原则、法则和方法都需要受这种普遍规律的支配,必须服从(或适应)这种普遍规律,这就是自然适应性。传统的外语教学模式带来的结果是许多学生的厌学,针对这一问题,我反反复复地思考,认为教学改革的重点应放在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如何抓住学生的思维,让其始终与教师的思维保持一致,努力探求课堂教学中的兴奋点,从语言的交际功能运用入手,引领学生在语言运用中去发现总结规律,这一点在生源较差的薄弱学校尤为重要。学生是演员,教師是导演,学生的角色扮不好,很大程度上是教师导不得法,不能抓住学生的兴奋点,不能够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活动,对自己讲授的东西过于自信,而对学生的课堂活动则担心太多。因此,我在外语课堂教学中,常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与竞技活动,以学生的活动贯穿课堂始终,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学生学习外语的积极性,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现以高一年级的一堂英语对话课的教学为例,其教学的主要过程如下。
一、热身练习
请一位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上讲台充当小老师,领着全班学生读单词,教师只是对于那些发音有问题的单词予以矫正,实践证明:学生领读单词比老师领读效果更好,学生表现出一种良好的兴趣。
二、单词抢答
先给学生五分钟时间对本课所学单词进行强化记忆训练,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单词记忆比赛,使学生在一种群体力量和集体荣誉感的驱动下进行学习,学生全神贯注地识记单词,学习与记忆的潜力得以最充分的发挥。单词抢答赛第一任裁判由教师充当,请一位学生上黑板充当计分员,将学生分成六个小组,每一轮比赛由各组的特定一排同学上黑板参赛,宣布游戏规则:根据裁判员的发音进行中英互译,或根据裁判员对单词的英语解释及给出的英语情景说出英语单词,谁先知道答案谁就先举手,经裁判裁定以后允许发言,答对得一分,答错扣一分,犯规或作弊扣一分,记入小组总分。几轮角逐下来,总分最高的组即为冠军组。
三、课文导入
对课文的教学,我也采取学生活动的形式进行:先由教师结合当前的热点及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简单地导入课文,引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关注。高一人教版教材第一册(下)Unit26中的课文涉及流行音乐及歌星,我抓住学生对当时正在举行的世界杯的那种狂热劲,在简单地复习电话用语之后,先与学生谈歌星,然后因势利导,由歌星转为球星。在导入时与学生进行了如下一段对话:
T: Do you like music? Do you like pop songs?
S: Yes. We all like pop songs . T: Who is your favorite pop star .
S: Celine Dion.
T: Which of her songs is your favorite?
S: My Heart Will Go On.
T: Do you like other stars ? What about ball stars?
Who is the most famous ball star in Chinese football team?
S: Hao Haidong is the best , I think.
T: Yesterday evening we watched the world-cup football match. Did you have a good time?
S: Yes, of course! T: Where were the two teams from?
S: China and Brazil.T: Who won the match?
S: The Brazilian team.T: Who plays the football best in our class?
至此,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推荐起本班足球踢得最好的学生来,连平时基础较差的同学此时也表现出良好的听力与口语水平,课堂气氛十分热烈。
T: Liquan Chen.What do you think of Chinese team ? Did they try their best?
S: I think Chinese team have tried their best . But Brazilian team was too strong. It’s skills were much better than Chinese team. I think Chinese football team has made a rapid progress these years and I’m sure it will catch up with the Brazilian and other strong teams very soon.
四、创新运用
接下来让一两个同学朗读课文,纠正其发音方面的错误;然后用五到十分钟的时间讲讲课文中的主要语言点。我认为对话教学的重点不应该是语言点的教学,而应该是将重点放在对学生会话能力的培养上。我将学生按课文中的角色人数分组讨论,进行自编自演活动,五到十分钟后,让学生进行汇报表演。一开始,学生不敢大声说话,说话的声音只有自己能够听得到,经过各个不同阶段(声音大小、语音语调、流利程度)的训练后,许多学生在自编的对话中不仅声音洪亮而且创造性地加入了许多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和生活中的幽默,往往表演至规定时间已过,学生还在讲台上余兴未尽。奥苏伯尔(D.P.Ausubel)在其《学校学习》一书中提出认知内驱力,即掌握知识,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了解学生的内在动机,唤起他们的求知欲望。从实用、理解、观赏的不同角度要求不同的学生掌握,增强他们语言学习的自主能力。实践证明:以讨论与竞技形式进行的对话课符合中学生心理特征,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调动学生学习外语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了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是一种符合学生心理,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奥苏伯尔(D.P.Ausubel).学校学习[M].
[2]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
[3]束定芳.谈英语教学改革[J].
[4]王宗炎. Trends of FLT in China.外国语.1999,(6).
(作者单位:江苏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学 学习积极性 对话课
由于英语已经成为一种国际性的通用语言,因此,英语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政治和经济资源。在欧洲大陆,几乎每个国家受过中等以上教育的公民都能用英语进行交流。几乎所有大学毕业生都能流利地使用英语。我国外语教育的历史并不长,应该说,我国外语专业教育的水平是比较高的,是非常成功的。但是,中小学阶段的外语教学和作为公共基础课的外语教育和全民外语普及教育,总体来说,投入和收益严重不成比例。大学生学英语的目的仅仅是通过四六级考试,而通过了这一考试的大学毕业生很难说外语已经过关。几乎50%的人无法熟练地使用英语进行口头和书面交流,出国留学后基本上不能流利地用英语与老师和同学交流,许多人更是不敢开口讲英语。即便鼓起勇气讲出来的英语,也多半是磕磕巴巴,与欧洲同学,甚至是来自阿拉伯国家的同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与中小学阶段外语教学的方法和指导思想有很大的关系。
传统的外语教学,在进行课文单词教学时,总是先由教师领读单词,然后讲解单词的用法与搭配,即使是时髦一点的教学法,也不过是先由教师来一个导入(Presentation),引出单词词义,讲究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基本上脱不掉教师演戏,学生看戏的老套套,其结果往往是教师累得满头大汗,声嘶力竭,学生却在下面无所事事,心猿意马。这种注入式的教学,早已受到了教育界的重大冲击。早在十九世纪,以美国跨美纽斯、卢梭等为代表的教育家就提出了“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提出由具体到抽象、由事实到结论、由易到难的原则,教师“应引导儿童自己去探索,然后,自己从中得出结论,尽量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夸美纽斯认为,在自然、社会和人类的活动中存在着普遍的规律,一切好的教育教学原则、法则和方法都需要受这种普遍规律的支配,必须服从(或适应)这种普遍规律,这就是自然适应性。传统的外语教学模式带来的结果是许多学生的厌学,针对这一问题,我反反复复地思考,认为教学改革的重点应放在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如何抓住学生的思维,让其始终与教师的思维保持一致,努力探求课堂教学中的兴奋点,从语言的交际功能运用入手,引领学生在语言运用中去发现总结规律,这一点在生源较差的薄弱学校尤为重要。学生是演员,教師是导演,学生的角色扮不好,很大程度上是教师导不得法,不能抓住学生的兴奋点,不能够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活动,对自己讲授的东西过于自信,而对学生的课堂活动则担心太多。因此,我在外语课堂教学中,常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与竞技活动,以学生的活动贯穿课堂始终,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学生学习外语的积极性,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现以高一年级的一堂英语对话课的教学为例,其教学的主要过程如下。
一、热身练习
请一位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上讲台充当小老师,领着全班学生读单词,教师只是对于那些发音有问题的单词予以矫正,实践证明:学生领读单词比老师领读效果更好,学生表现出一种良好的兴趣。
二、单词抢答
先给学生五分钟时间对本课所学单词进行强化记忆训练,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单词记忆比赛,使学生在一种群体力量和集体荣誉感的驱动下进行学习,学生全神贯注地识记单词,学习与记忆的潜力得以最充分的发挥。单词抢答赛第一任裁判由教师充当,请一位学生上黑板充当计分员,将学生分成六个小组,每一轮比赛由各组的特定一排同学上黑板参赛,宣布游戏规则:根据裁判员的发音进行中英互译,或根据裁判员对单词的英语解释及给出的英语情景说出英语单词,谁先知道答案谁就先举手,经裁判裁定以后允许发言,答对得一分,答错扣一分,犯规或作弊扣一分,记入小组总分。几轮角逐下来,总分最高的组即为冠军组。
三、课文导入
对课文的教学,我也采取学生活动的形式进行:先由教师结合当前的热点及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简单地导入课文,引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关注。高一人教版教材第一册(下)Unit26中的课文涉及流行音乐及歌星,我抓住学生对当时正在举行的世界杯的那种狂热劲,在简单地复习电话用语之后,先与学生谈歌星,然后因势利导,由歌星转为球星。在导入时与学生进行了如下一段对话:
T: Do you like music? Do you like pop songs?
S: Yes. We all like pop songs . T: Who is your favorite pop star .
S: Celine Dion.
T: Which of her songs is your favorite?
S: My Heart Will Go On.
T: Do you like other stars ? What about ball stars?
Who is the most famous ball star in Chinese football team?
S: Hao Haidong is the best , I think.
T: Yesterday evening we watched the world-cup football match. Did you have a good time?
S: Yes, of course! T: Where were the two teams from?
S: China and Brazil.T: Who won the match?
S: The Brazilian team.T: Who plays the football best in our class?
至此,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推荐起本班足球踢得最好的学生来,连平时基础较差的同学此时也表现出良好的听力与口语水平,课堂气氛十分热烈。
T: Liquan Chen.What do you think of Chinese team ? Did they try their best?
S: I think Chinese team have tried their best . But Brazilian team was too strong. It’s skills were much better than Chinese team. I think Chinese football team has made a rapid progress these years and I’m sure it will catch up with the Brazilian and other strong teams very soon.
四、创新运用
接下来让一两个同学朗读课文,纠正其发音方面的错误;然后用五到十分钟的时间讲讲课文中的主要语言点。我认为对话教学的重点不应该是语言点的教学,而应该是将重点放在对学生会话能力的培养上。我将学生按课文中的角色人数分组讨论,进行自编自演活动,五到十分钟后,让学生进行汇报表演。一开始,学生不敢大声说话,说话的声音只有自己能够听得到,经过各个不同阶段(声音大小、语音语调、流利程度)的训练后,许多学生在自编的对话中不仅声音洪亮而且创造性地加入了许多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和生活中的幽默,往往表演至规定时间已过,学生还在讲台上余兴未尽。奥苏伯尔(D.P.Ausubel)在其《学校学习》一书中提出认知内驱力,即掌握知识,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了解学生的内在动机,唤起他们的求知欲望。从实用、理解、观赏的不同角度要求不同的学生掌握,增强他们语言学习的自主能力。实践证明:以讨论与竞技形式进行的对话课符合中学生心理特征,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调动学生学习外语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了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是一种符合学生心理,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奥苏伯尔(D.P.Ausubel).学校学习[M].
[2]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
[3]束定芳.谈英语教学改革[J].
[4]王宗炎. Trends of FLT in China.外国语.1999,(6).
(作者单位:江苏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