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姜夔是南宋词坛上大量咏花的词人,其中咏梅词尤多。梅花在他的词中有着深刻的意蕴,既是他凄楚苦寒身世的真实写照,又是他自身高雅人格情操的象征。他的咏梅词包蕴着词人真挚深切的情感体验,梅花宛然成为他昔日恋人的投影,又寄托着他忠君爱国和讽喻政治的言外之辞。这些咏梅词着意于清虚淡雅、以冷为美,且都是从虚处着笔,侧面渲染,遗貌取神,又做到了死典活用,避实就虚,这正是他咏梅词独特的艺术表现。
关键词:姜夔;咏梅词;意蕴
一、以梅花状写自身高雅的人格情操
王国维认为,“于词中求”白石词风,则“冷香飞上诗句。” 刘熙载在《艺概》卷四中说:“姜白石词幽韵冷香,令人挹之无尽,拟诸形容,在乐则琴,在花则梅也。”③由此可见白石喜梅爱梅也是一种自我人格的归类。梅花,具有明艳纯洁的情韵雅致,清高脱俗的高尚情操,咏梅在宋代形成一种审美风尚,因此梅花便受到文人墨客的钟爱。
姜夔作为一名封建文人,他的人生目标自然是脱离不了科举为官这一求仕传统,但是他却屡屡不能受提拔于统治阶级而得以谋求一个官职,只能终生布衣以老,生活困顿潦倒。他满腹经纶,才华出众,与当时的名公距儒皆有来往,却仍然摆脱不了困顿的境地。现实种种的不满和苦闷化为词章,在咏梅中得以抒发,梅花作为文人的吟咏对象,不仅在于花的明艳素净、暗香幽远,还在于梅枝的瘦硬。白石凄苦的人生经历使他形成了偏于阴冷的审美心理,便更为关注梅的瘦硬傲霜的品格,梅花枝干的瘦劲硬朗与他的凄苦心境悲凉身世更为接近,于是他词中的梅便具有了迥异于花的美丽芳香的清幽以及品格的高雅的另一种审美趣味,从而挖掘了梅格的瘦与硬的力度美。这种以瘦、硬为中心的审美趣味使得他更多地以自身冷寂苦寒的孤高心境去关照冷寒瘦硬、凄美孤洁的梅花。正如他始终保持着的那种清高的品格。他喜欢用高雅凌霜的梅花来状写自身超凡脱俗的情操。
刘勰说:“才有庸俊,气有刚柔。”“气以实志,志以立言,吐纳英华,莫非性情。”④也是说明作家的气质、性情决定作品的独特风格。白石的一生,穷困潦倒,终生布衣,只得寄人篱下,依人而食,然而他为人生性淡泊,不乐时趋,一生历经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除两次上书朝廷奏仪乐曲外,几乎与当时政府没有发生过关系。他既无正当官职,也不曾做过幕僚,尽管结识了达官贵人却自始至终不肯接受他们的厚赠,他依靠自己的诗、词、音乐、书法四者俱精的出众才华而自立于名公巨卿之间,以清苦古雅的高士生活而自足。他清寒自守的生活经历和傲岸高洁的品性,决定了他艺术创作清虚淡雅、以冷为美的主导风格和审美追求。即以他最喜咏梅而言,正是因为梅花傲雪斗寒的特性最适宜表现他以冷为美的审美感受和傲岸不屈的性格特征。他将自己的个性融透于其中,所以咏梅之作精品迭出。关于这一点,专家们已多有论述,如缪钺先生《论姜夔词》说:“姜白石所以独借梅与荷以抒发而不借旁的花,则是由于荷花出污泥而不染,其品最清,梅花凌冰雪而独开,其格最劲,与自己的性情相合。”⑤这是颇为精当的见解。因此,在他的笔下,咏梅词具有了志洁品芳的意趣和高雅的格调。
同样是咏梅,在周邦彦的《花犯》中是“露痕轻缀,疑净洗铅华,无限佳丽”,是“但梦想,一枝潇洒,黄昏斜照水”的意蕴,词中的梅花美丽、素馨,给人以一种温暖的情意。而在白石笔下梅花则一转而成为清丽雅致、傲雪凌霜的高尚情操的象征。《玉梅令》中,四句“有玉梅几树,背立怨东风,高花未吐,暗香已远。”写玉梅开放,高枝的花蕾尚未充分展露,而缕缕幽香却已远播郊原。“怨东风”隐含主人不出、竹院深静玉梅寂寞之意,在这春寒料峭,雪花飘飞之际,梅花尚未完全绽放,幽幽的香氣已经随风远逸而去。“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暗香》)这几句描写了清寒月夜之中,词人在梅花树下吹起一支横笛,呼唤如花玉人一起摘花,意境清幽淡雅,格调高远脱俗。正如张炎《词源》云:“诗之赋梅,惟和靖一联而已;世非无诗,不能与之齐驱耳。词之赋梅,惟姜白石《暗香》、《疏影》二曲,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自立新意,真为绝唱。”又如《疏影》中“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这是化用杜甫《佳人》诗,咏赞梅花的风姿高洁,杜诗绘制了一位身世坎坷、幽居深谷、远离浊世、保持清操的绝代佳人形象。尾联“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是象征人品的传世名句,从而咏赞了梅花的形象美和品操美。这些暗香自远、斗寒傲霜的梅花不正是词人自身不入流俗、超脱尘俗争扰的高尚品格情操的真实写照吗?
二、以梅花寄寓对恋人的刻骨相思之情
姜夔之所以喜爱梅花,据说与他年轻时的一段合肥情事有关。根据夏承焘先生《姜白石词编年笺校·合肥词事》的考证,白石二十三岁时曾往来于江淮之间,与合肥一位琵琶女有一段恋情经历,他们二人常常在月色之下踏雪寻梅,就连分别两次也是在梅花将落的时节,一为初春,其一疑为在冬间,于是梅花与他可算是结下了一段不解之缘了,“故集中咏梅之词,亦如其咏柳,多与此情事有关。”(《姜白石词编年笺校》行实考)。因此在姜夔的咏梅词中便多了一种对昔日恋人的眷念不忘的相思之情。他的《小重山令·赋潭洲红梅》就是为合肥情人所作。
人绕湘皋月坠时,浸愁漪。一春幽事有谁知。东风冷,香远茜裙归。鸥去昔游非,遥怜花可可,梦依依。九疑云杳断魂啼,相思血,都沁绿筠枝。
题为咏梅,其实是见梅怀人,以梅喻人之作。寄寓着作者伤离念别的深沉感情。词一开头,写在湘江之畔,月落时分,一枝红梅疏影横斜,花朵娇小,倒影于江水中。“浸愁漪”一句,赋予梅花以灵性,一个“愁”字,贯穿全词始终。梅花知愁,不只是拟人手法,而是以梅花引出人的相思。“香远茜裙归”。以身穿红裙女子的归去,比喻梅花的凋谢,对恋人的思念不言自名。下片继续写梅花,同时也进一步引发联想。“遥怜”一词将词意翻转到对方,以下各句写对方魂梦依依的孤独处境和对自己的深长思念。“九疑”几句,化用舜妃娥皇、女英二妃思念夫君,悲啼不止,相思血泪,使竹枝染上红斑的故事。暗寓合肥恋人对自己的相思之苦。最后以“相思雪”喻红梅,既切题又寓意深远。由于词中用了比兴寄托手法,既写梅,又写人,传神写意,含蓄朦胧,颇得“风人”之旨。 又如《一萼红》也是闲游赏梅之间,触发思绪,怀念伊人所作。“记曾共西楼雅集,想垂杨还袅万丝金。待得归鞍到时,只怕春深。”缅想当年嫩黄的柳条在春风中摇曳舞动,光景何其幽美宜人。忆旧怀人的情素可说贯注于字里行间。“只怕春深”见出思归情切,情感深沉。“鸥去昔游非,遥怜花可可,梦依依。九疑云杳断魂啼,相思血,都沁绿筠枝。”这两首词可以说是“咏物而不滞于物,言情而不拘于物,物中有情,情中寓物。”白石的咏梅怀人之作可以说是包蕴着词人真挚深切的感情体验,梅花在他的词中宛然成为昔日恋人的投影,寄托着他一生难忘的情感归依。
白石词中类似这样借梅以寄托恋人之情的作品还有很多,如《鬲溪梅令》以梅花凋零起兴,写“玉钿何处寻”的离情。《夜行船》中由“屋脚垂枝”的梅花引起“折寒香,倩谁传雨”的痛苦。《浣溪沙》中“花里春风”从“美人呵蕊缀横枝”的举动触发“寂寥惟有夜寒知”的联想……都是用比兴手法,寄托对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三、托梅花寄寓忠怨之辞
从北宋到南宋词的发展轨迹看,大致有一个由抒发感情向抒发心志的转化过程。词自唐五代以来,一直被视为“艳科”,当作娱宾谴兴的工具,但是它却自始至终受到“诗言志”的传统力量的摄影。到了苏轼,主张打通诗词的分界,从而使词由缘情之物逐渐向言志之物转化。在南宋时期,国事日微,文人时时有家国黍离之悲,加上时代沉重的压抑感,艺术追求上的求雅审美观念,作词讲究含蓄蕴藉,于是词多咏物,重寄托。白石正是顺应了词的“雅化”趋势,作词而以“骚雅句法润色之”(张炎语)即在谴词造句时寓以诗人笔法。姜夔是一位深受儒家正统思想熏陶的文人,他的家国黍离之悲,感时伤世之慨自然也通过他的咏梅词流露出来。白石的一些咏物词的比兴寄托手法可以说得自于屈原的《离骚》采兰芍药,香草美人,屈原借芳花美人以寄托政治讽喻,以芳草美人遭受嫉妒来抒发对当时朝廷黑暗的规讽劝谕。这种比兴寄托手法,在保留“词之为体,要宜修”(王国维语)特点的同时,融入了身世之感,黍离之悲和家国兴亡之叹。
姜夔的咏梅代表作《疏影》,由于词中有“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等句,古代不少评论家都认为此词寄托着作者的“忠国之思”,张惠言在《词选》中说“此章(指《疏影》)更以二帝之愤(指徽钦二帝蒙尘事)发之,故有昭君之句”,邓廷桢的《双雨斋词话》也认为“此盖伤心二帝蒙尘,诸后妃相从北辕,沦落胡地,故以昭君托喻”,郑文焯在所校《白石道人歌曲》中评释《疏影》说“乃为北庭后宫(指被金人俘虏的宋室后妃)言之”,当代词学家夏承焘、缪钺、叶嘉莹诸君,亦都同意前人所見。夏承焘先生认为:“《疏影》借咏梅寄托其兴亡之悲。”对“昭君”二句,同意“前人系指二帝后妃北行”的观点,并对下片连用梅花点额成妆、金屋藏娇及笛中曲“梅花落”三个典故作了具体的解释:其意或以寿阳的香梦沉酣,比拟宋廷之不自振作。“安排金屋”三句以梅花比阿娇,以惜花之心比拟对国家的耿耿忠爱之心。“玉龙哀曲”三句以水流花谢,喻北宋的败亡,汴京的陷落,终于无可挽回。缪钺先生说:“姜白石忧国哀时之词,大都是用含蓄比兴之法。……《疏影》中‘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伤徽、钦二帝被虏北去葬身胡尘,前人多已指出。”⑥因此,姜夔的咏梅词正是运用托物比兴的手法,通过对梅花的吟咏感时伤世,追怀故国及至对当时王室的悲叹哀鸣,充满了忠君爱国和讽喻政治的言外之辞。正如张惠民先生用一句十分精当的话来概括:“姜白石一派词人,虽时时有家国黍离的悲慨,但更多的是一种时代造成的沉重压抑感,又加上其艺术宗旨,艺术趣味的求雅,作词讲究含蓄,故其寄托情思,多取咏物。”
姜夔的这十八首咏梅词高情雅韵,不落尘世俗套,即便是儿女情长的作品也具有高雅的格调、清健的笔法。因此他的咏梅词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
参考文献:
[1]杨海明.唐宋词史[M].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
[2]王国维.人间词话[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3]叶嘉莹.姜夔词新释辑评[M].中国书店,2001.
[4]赵晓岚.姜夔与南宋文化[M].学苑出版社,2001.
[5]汤易水.姜夔咏物词的审美趣尚和艺术风格[J].天津师大学报,1998(1).
[6]夏承焘.姜白石词编年笺校[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关键词:姜夔;咏梅词;意蕴
一、以梅花状写自身高雅的人格情操
王国维认为,“于词中求”白石词风,则“冷香飞上诗句。” 刘熙载在《艺概》卷四中说:“姜白石词幽韵冷香,令人挹之无尽,拟诸形容,在乐则琴,在花则梅也。”③由此可见白石喜梅爱梅也是一种自我人格的归类。梅花,具有明艳纯洁的情韵雅致,清高脱俗的高尚情操,咏梅在宋代形成一种审美风尚,因此梅花便受到文人墨客的钟爱。
姜夔作为一名封建文人,他的人生目标自然是脱离不了科举为官这一求仕传统,但是他却屡屡不能受提拔于统治阶级而得以谋求一个官职,只能终生布衣以老,生活困顿潦倒。他满腹经纶,才华出众,与当时的名公距儒皆有来往,却仍然摆脱不了困顿的境地。现实种种的不满和苦闷化为词章,在咏梅中得以抒发,梅花作为文人的吟咏对象,不仅在于花的明艳素净、暗香幽远,还在于梅枝的瘦硬。白石凄苦的人生经历使他形成了偏于阴冷的审美心理,便更为关注梅的瘦硬傲霜的品格,梅花枝干的瘦劲硬朗与他的凄苦心境悲凉身世更为接近,于是他词中的梅便具有了迥异于花的美丽芳香的清幽以及品格的高雅的另一种审美趣味,从而挖掘了梅格的瘦与硬的力度美。这种以瘦、硬为中心的审美趣味使得他更多地以自身冷寂苦寒的孤高心境去关照冷寒瘦硬、凄美孤洁的梅花。正如他始终保持着的那种清高的品格。他喜欢用高雅凌霜的梅花来状写自身超凡脱俗的情操。
刘勰说:“才有庸俊,气有刚柔。”“气以实志,志以立言,吐纳英华,莫非性情。”④也是说明作家的气质、性情决定作品的独特风格。白石的一生,穷困潦倒,终生布衣,只得寄人篱下,依人而食,然而他为人生性淡泊,不乐时趋,一生历经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除两次上书朝廷奏仪乐曲外,几乎与当时政府没有发生过关系。他既无正当官职,也不曾做过幕僚,尽管结识了达官贵人却自始至终不肯接受他们的厚赠,他依靠自己的诗、词、音乐、书法四者俱精的出众才华而自立于名公巨卿之间,以清苦古雅的高士生活而自足。他清寒自守的生活经历和傲岸高洁的品性,决定了他艺术创作清虚淡雅、以冷为美的主导风格和审美追求。即以他最喜咏梅而言,正是因为梅花傲雪斗寒的特性最适宜表现他以冷为美的审美感受和傲岸不屈的性格特征。他将自己的个性融透于其中,所以咏梅之作精品迭出。关于这一点,专家们已多有论述,如缪钺先生《论姜夔词》说:“姜白石所以独借梅与荷以抒发而不借旁的花,则是由于荷花出污泥而不染,其品最清,梅花凌冰雪而独开,其格最劲,与自己的性情相合。”⑤这是颇为精当的见解。因此,在他的笔下,咏梅词具有了志洁品芳的意趣和高雅的格调。
同样是咏梅,在周邦彦的《花犯》中是“露痕轻缀,疑净洗铅华,无限佳丽”,是“但梦想,一枝潇洒,黄昏斜照水”的意蕴,词中的梅花美丽、素馨,给人以一种温暖的情意。而在白石笔下梅花则一转而成为清丽雅致、傲雪凌霜的高尚情操的象征。《玉梅令》中,四句“有玉梅几树,背立怨东风,高花未吐,暗香已远。”写玉梅开放,高枝的花蕾尚未充分展露,而缕缕幽香却已远播郊原。“怨东风”隐含主人不出、竹院深静玉梅寂寞之意,在这春寒料峭,雪花飘飞之际,梅花尚未完全绽放,幽幽的香氣已经随风远逸而去。“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暗香》)这几句描写了清寒月夜之中,词人在梅花树下吹起一支横笛,呼唤如花玉人一起摘花,意境清幽淡雅,格调高远脱俗。正如张炎《词源》云:“诗之赋梅,惟和靖一联而已;世非无诗,不能与之齐驱耳。词之赋梅,惟姜白石《暗香》、《疏影》二曲,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自立新意,真为绝唱。”又如《疏影》中“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这是化用杜甫《佳人》诗,咏赞梅花的风姿高洁,杜诗绘制了一位身世坎坷、幽居深谷、远离浊世、保持清操的绝代佳人形象。尾联“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是象征人品的传世名句,从而咏赞了梅花的形象美和品操美。这些暗香自远、斗寒傲霜的梅花不正是词人自身不入流俗、超脱尘俗争扰的高尚品格情操的真实写照吗?
二、以梅花寄寓对恋人的刻骨相思之情
姜夔之所以喜爱梅花,据说与他年轻时的一段合肥情事有关。根据夏承焘先生《姜白石词编年笺校·合肥词事》的考证,白石二十三岁时曾往来于江淮之间,与合肥一位琵琶女有一段恋情经历,他们二人常常在月色之下踏雪寻梅,就连分别两次也是在梅花将落的时节,一为初春,其一疑为在冬间,于是梅花与他可算是结下了一段不解之缘了,“故集中咏梅之词,亦如其咏柳,多与此情事有关。”(《姜白石词编年笺校》行实考)。因此在姜夔的咏梅词中便多了一种对昔日恋人的眷念不忘的相思之情。他的《小重山令·赋潭洲红梅》就是为合肥情人所作。
人绕湘皋月坠时,浸愁漪。一春幽事有谁知。东风冷,香远茜裙归。鸥去昔游非,遥怜花可可,梦依依。九疑云杳断魂啼,相思血,都沁绿筠枝。
题为咏梅,其实是见梅怀人,以梅喻人之作。寄寓着作者伤离念别的深沉感情。词一开头,写在湘江之畔,月落时分,一枝红梅疏影横斜,花朵娇小,倒影于江水中。“浸愁漪”一句,赋予梅花以灵性,一个“愁”字,贯穿全词始终。梅花知愁,不只是拟人手法,而是以梅花引出人的相思。“香远茜裙归”。以身穿红裙女子的归去,比喻梅花的凋谢,对恋人的思念不言自名。下片继续写梅花,同时也进一步引发联想。“遥怜”一词将词意翻转到对方,以下各句写对方魂梦依依的孤独处境和对自己的深长思念。“九疑”几句,化用舜妃娥皇、女英二妃思念夫君,悲啼不止,相思血泪,使竹枝染上红斑的故事。暗寓合肥恋人对自己的相思之苦。最后以“相思雪”喻红梅,既切题又寓意深远。由于词中用了比兴寄托手法,既写梅,又写人,传神写意,含蓄朦胧,颇得“风人”之旨。 又如《一萼红》也是闲游赏梅之间,触发思绪,怀念伊人所作。“记曾共西楼雅集,想垂杨还袅万丝金。待得归鞍到时,只怕春深。”缅想当年嫩黄的柳条在春风中摇曳舞动,光景何其幽美宜人。忆旧怀人的情素可说贯注于字里行间。“只怕春深”见出思归情切,情感深沉。“鸥去昔游非,遥怜花可可,梦依依。九疑云杳断魂啼,相思血,都沁绿筠枝。”这两首词可以说是“咏物而不滞于物,言情而不拘于物,物中有情,情中寓物。”白石的咏梅怀人之作可以说是包蕴着词人真挚深切的感情体验,梅花在他的词中宛然成为昔日恋人的投影,寄托着他一生难忘的情感归依。
白石词中类似这样借梅以寄托恋人之情的作品还有很多,如《鬲溪梅令》以梅花凋零起兴,写“玉钿何处寻”的离情。《夜行船》中由“屋脚垂枝”的梅花引起“折寒香,倩谁传雨”的痛苦。《浣溪沙》中“花里春风”从“美人呵蕊缀横枝”的举动触发“寂寥惟有夜寒知”的联想……都是用比兴手法,寄托对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三、托梅花寄寓忠怨之辞
从北宋到南宋词的发展轨迹看,大致有一个由抒发感情向抒发心志的转化过程。词自唐五代以来,一直被视为“艳科”,当作娱宾谴兴的工具,但是它却自始至终受到“诗言志”的传统力量的摄影。到了苏轼,主张打通诗词的分界,从而使词由缘情之物逐渐向言志之物转化。在南宋时期,国事日微,文人时时有家国黍离之悲,加上时代沉重的压抑感,艺术追求上的求雅审美观念,作词讲究含蓄蕴藉,于是词多咏物,重寄托。白石正是顺应了词的“雅化”趋势,作词而以“骚雅句法润色之”(张炎语)即在谴词造句时寓以诗人笔法。姜夔是一位深受儒家正统思想熏陶的文人,他的家国黍离之悲,感时伤世之慨自然也通过他的咏梅词流露出来。白石的一些咏物词的比兴寄托手法可以说得自于屈原的《离骚》采兰芍药,香草美人,屈原借芳花美人以寄托政治讽喻,以芳草美人遭受嫉妒来抒发对当时朝廷黑暗的规讽劝谕。这种比兴寄托手法,在保留“词之为体,要宜修”(王国维语)特点的同时,融入了身世之感,黍离之悲和家国兴亡之叹。
姜夔的咏梅代表作《疏影》,由于词中有“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等句,古代不少评论家都认为此词寄托着作者的“忠国之思”,张惠言在《词选》中说“此章(指《疏影》)更以二帝之愤(指徽钦二帝蒙尘事)发之,故有昭君之句”,邓廷桢的《双雨斋词话》也认为“此盖伤心二帝蒙尘,诸后妃相从北辕,沦落胡地,故以昭君托喻”,郑文焯在所校《白石道人歌曲》中评释《疏影》说“乃为北庭后宫(指被金人俘虏的宋室后妃)言之”,当代词学家夏承焘、缪钺、叶嘉莹诸君,亦都同意前人所見。夏承焘先生认为:“《疏影》借咏梅寄托其兴亡之悲。”对“昭君”二句,同意“前人系指二帝后妃北行”的观点,并对下片连用梅花点额成妆、金屋藏娇及笛中曲“梅花落”三个典故作了具体的解释:其意或以寿阳的香梦沉酣,比拟宋廷之不自振作。“安排金屋”三句以梅花比阿娇,以惜花之心比拟对国家的耿耿忠爱之心。“玉龙哀曲”三句以水流花谢,喻北宋的败亡,汴京的陷落,终于无可挽回。缪钺先生说:“姜白石忧国哀时之词,大都是用含蓄比兴之法。……《疏影》中‘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伤徽、钦二帝被虏北去葬身胡尘,前人多已指出。”⑥因此,姜夔的咏梅词正是运用托物比兴的手法,通过对梅花的吟咏感时伤世,追怀故国及至对当时王室的悲叹哀鸣,充满了忠君爱国和讽喻政治的言外之辞。正如张惠民先生用一句十分精当的话来概括:“姜白石一派词人,虽时时有家国黍离的悲慨,但更多的是一种时代造成的沉重压抑感,又加上其艺术宗旨,艺术趣味的求雅,作词讲究含蓄,故其寄托情思,多取咏物。”
姜夔的这十八首咏梅词高情雅韵,不落尘世俗套,即便是儿女情长的作品也具有高雅的格调、清健的笔法。因此他的咏梅词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
参考文献:
[1]杨海明.唐宋词史[M].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
[2]王国维.人间词话[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3]叶嘉莹.姜夔词新释辑评[M].中国书店,2001.
[4]赵晓岚.姜夔与南宋文化[M].学苑出版社,2001.
[5]汤易水.姜夔咏物词的审美趣尚和艺术风格[J].天津师大学报,1998(1).
[6]夏承焘.姜白石词编年笺校[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