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锡山去台湾之后的日子

来源 :文史春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yueyus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9年12月初,中国人民解放军以摧枯拉朽之势,一举攻下贵阳、遵义后,分兵三路,直指成都。
  12月8日,国民党“行政院长”阎锡山率“副院长”朱家骅、“总统府秘书长”邱昌渭等人,在一片凄风愁雨中,乘专机飞抵孤岛台湾。
  阎锡山到达台北后的当天下午,即在寓所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国民政府”自即日起迁移台北办公。自此,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彻底结束。
  阎锡山刚到台湾时,还颇有几分卧薪尝胆、卷土重来的意味。他频频召开新闻发布会,反复宣传到台后的施政方针,并多次发表演讲,批评国民党内的不团结,总结在大陆失败的经验和教训,决心立足台湾好好干一番事业。
  殊不知,这个时候的蒋介石正在重新考虑“国民政府”的人事安排。
  蒋介石的用人政策,历来是以我为中心。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历史上,被称为“山西土皇帝”的阎锡山曾几次倒蒋,甚至在中原大战中与蒋介石直接对垒。蒋介石对他一直心存芥蒂,但考虑到国民党刚到台湾,百废待兴,一切以稳定为好,所以对阎锡山还是比较客气。
  虽然阎锡山有自己的个性,但他也知道自己这个“行政院长”看似权力很大,其实是一切以老蒋的意见为是,老蒋说什么,他就得干什么。这种仰人鼻息的生活,阎十分讨厌,但也无可奈何。
  尽管如此,阎锡山还是到处发表讲话,痛斥国民党的腐败无能,同时对国民党内部帮派之间的矛盾十分不满,对国民党的一败再败的战略指导思想,多有责备之意。
  阎锡山的讲话处处刺到了蒋介石的痛处。这些话如果让老蒋本人来讲,一点事也没有,而阎锡山却毫不顾及蒋的面子,句句话带刺,这就使蒋感到难堪。于是,马上换掉阎的想法在蒋介石的脑子里形成了。
  早在国民党逃台的前夕,蒋介石就卸去“总统”一职,由“副总统”李宗仁代之。而这时,李宗仁远在美国,按照国民党所谓“宪法”,“总统”、“副总统”缺位时,应由“行政院长”代行其职权。这就是说,阎锡山在台湾就应该是绝对权威。但蒋介石早就把这些所谓的“法统”丢在脑后,对“行政院”的工作,事无巨细,处处过问。特别是人事上的安排,蒋更是牢牢抓住不放。1950年元旦刚过,蒋便把阎锡山叫到办公室,说是与他商量“行政院”改组人选,其实就是通知他应该换调哪些人。在蒋介石的授意下,形成了以下的人事任免名单:
  一、谷正纲代理“内政部长”;
  二、陈良任“交通部长”;
  三、阎锡山辞去“国防部长”职务,由参谋总长顾祝同兼任;
  四、“政务委员”张群辞职,由丘念台继任;
  五、关吉玉辞去“中央银行”总裁一职,由俞鸿钧继任。
  从这个名单可以看出,谷正纲、顾祝同、俞鸿钧等蒋的嫡系接替了阎锡山的人马,就连阎锡山本人任职多年的“国防部长”一职,也失去了。
  “行政院”改组,引起了国民党各方人士的不满。一天晚上,阎锡山刚刚吃过晚饭,正在院子里散步,一帮四川籍的“立法委员”闯进了阎的官邸,他们气愤地质问阎锡山:“这次‘政府’改组,为什么四川这么一个大省,竟无一人‘入阁’?”
  这一问,倒把阎锡山问住了。因为他名为“行政院长”,但改组人事他却不能做主。这次改组,他圈子里的人也“改”掉不少,但这怎么好与人明说呢?阎锡山一肚子苦水无处倒,自己没有落得好,反而当了老蒋的替罪羊,处处遭人埋怨。
  蒋介石频繁干预“行政院”事务,弄得阎锡山十分窝火,时间一长,他就产生了卸任的念头。
  1950年3月1日,蒋介石一脚踢开李宗仁,在台北正式复职。“登基”仪式完毕,阎锡山便向蒋介石提出了辞去“行政院长”的请求。
  阎锡山提出辞呈,蒋介石心里很高兴,但嘴里仍假意挽留一番。第二天,蒋介石亲自来到“行政院”阎锡山的办公室,与阎长谈,安抚阎锡山。
  3月6日,国民党中央常委召开了由蒋介石主持的临时会议。会议批准了阎锡山的辞呈报告,决定由陈诚继任“行政院长”。
  阎锡山打了一辈子的仗,到了老年,才似乎悟到什么。离职前,“行政院”召开了一个小型茶话会,为阎辞行。会后,有人将老子《庄子·箧》里的两句话“绝圣弃知,大盗乃止”送给阎,阎意味深长地说:“无珠宝而争珠宝,不是不争,是无所争;有珠宝而不争,是自己心上无珠宝,才足为奇。人不污辱你,不和人争,不是不争,是无争;人污辱你,你不和人争,才是不争。”阎锡山的这番话,表明了自己决心与世无争的心态。
  卸去“行政院长”后,第二天阎锡山就将家搬到了台北地处偏僻的丽水街。搬到新家的当天,他就开始写《人应当怎样》。在这篇文章里,他表述了自己离任后对时势的悲观,同时也对未来充满幻想。
  从此,阎锡山深居简出,将自己关在家里著书立说。
  半年后,阎锡山又由丽水街搬往台北市郊的阳明山边的菁山居住。
  菁山原是日本占领台湾期间兴建的未成的农场。这里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平时进城,要步行30分钟,才能到达公路。附近没有村落,也没有电灯、电话、自来水。小道两旁,杂草没膝,人到之时,野兔四处逃窜。
  阎锡山来到这里之后,让人略加开垦,修建了一座草庐。
  台北地处台湾北部盆地,每年到夏季酷热难耐,而且台风频频光临。草庐抵挡不住炎热和台风,他便想起了山西老家的窑洞。窑洞冬能御寒,夏能防暑,又不怕台风侵袭,何不在这里也建一座窑洞呢?他找来当地的一些老农询问:“为什么台湾没有窑洞?”那些老农回答说:“这里土地潮湿,不适挖洞。窑洞空气不流通,再说台湾经常闹地震,挖了洞恐怕也受不了震动。”
  阎锡山认为,窑洞的这三个缺点,都有办法解决:窑洞四周糊上水泥,就可以防止潮湿;将窑洞前后各开一扇窗,就可以解决空气流通问题;至于地震,窑洞与楼房一样,楼房设计能防震,窑洞设计得好,也一样能防震。
  于是,阎锡山便让人建了一方窑洞。窑洞建成后,他以自己的所谓种能宇宙观,将窑洞命名为“种能洞”。后来,他又向附近的台湾金铜矿物局租了一大片地,建成了一座“种能农场”。阎锡山在农场里,种植了许多柑橘和松树。写作累了,他就在这里锄草种地,打发时光。
  阎锡山的儿子在美国,他在日本也有许多亲戚。据说,他卸任后不久,曾一度想移居美、日,却没有得到老蒋的批准。让这个多年的政敌自由地出入美、日,蒋介石确实是有些不放心。现在听说阎锡山改变初衷,移居菁山草庐,专心著述,这正合蒋介石之意。没过多久,蒋介石偕夫人宋美龄亲往菁山探视。蒋果然看到脱下军服的阎锡山学问很有心得,一副心境淡泊、超脱世外的神态,蒋介石放心了。
  阎锡山在菁山一住就是十年。他一心读书写作,非重大的活动,不轻易进城。他生活很有规律,每天早晨7时起床,然后写作;午饭后休息两个小时,下午会见客人,或者思考问题;晚上10时准时入睡。这期间,蒋介石曾多次上山来看望阎,这对阎锡山来说,也是一种“殊荣”。
  阎锡山是一个不甘寂寞的人,但是自从卸任以后,便门前冷落车马稀了。这固然是人情冷落、世态炎凉之故,但更重要的一点是,阎锡山来台后,从大陆带来的嫡系少,且从政多年,结怨、树敌太多。如他与蒋介石进行过中原大战,与“政学系”争夺过西南地方权力,与白崇禧争夺过“国防部长”之职……无形中把自己放到了与众人为敌的位置上。所以,他在菁山十年,除老蒋去看过他两三次,陈诚接手“行政院长”后,出于礼仪,去看过他一次外,国民党政要中再没有其他人上山看过他。倒是一些报刊、电台影视记者,对这位经历了清王朝、辛亥革命、北洋军阀统治、国民党统治以及残留在台湾的国民党统治的“五朝元老”颇感兴趣,屡屡造访菁山。所以,阎锡山潜心研究的所谓“大同主义”中和哲学,常见之于台湾报刊,这对处于世人冷漠之中的阎锡山,多少也有了些慰藉。
  1959年,阎锡山已是77岁。一天晚上,他伏案写作完毕,准备上床休息时,忽感心脏不适。第二天,他到台湾大学附属医院检查身体,已经患上比较严重的心脏病。医生便劝他住院治疗。他在医院住了一个多月,因时时记挂尚未完稿的《三百年的中国》一书,没等痊愈便匆匆赶回了菁山。
  1960年元月,《三百年的中国》一书终于完稿。阎锡山又雄心勃勃,开始重新研究《二十五史》及《十三经》。
  这一年的5月2日,阎锡山忽然腹泻,第二天起床便发现腿部浮肿。经过医生治疗,身体很快康复。可是到了5月10日,阎早上起床后又感到不适,遂请医生来家治疗。第二天半夜,开始气喘。医生诊断为感冒转气管炎,建议入院治疗。这时,台大医院内科主任蔡锡琴赶到,诊断为急性肺炎并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病情已十分严重。
  5月23日上午,阎锡山被送进医院抢救。到中午1时30分,阎病情加重,大口喘气,不久心脏便停止跳动。虽经医生大力抢救,但最终回天乏术,宣告不治身亡。时年78岁。
  阎锡山死后,台湾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葬礼由何应钦主持,蒋介石亲临致哀,并送一块匾额,上写“怆怀老勋”。
  阎锡山死前,曾嘱其家属七点:
  一、丧事宜简不宜奢;
  二、来宾送来的挽联可收,但不得收挽幛;
  三、灵前供无花之花木;
  四、死后早日出殡不做久停;
  五、不要过于悲痛放声大哭;
  六、碑墓上刻着他的日记第100段和128段;
  七、七日之内每天早晚各读他的《补心灵》一遍。
  夫人将他的日记打开,找到了第100段和第128段,只见上面分别写着:
  义以为之,礼以行之,逊以出之,信以诚之,为做事之顺道。多少好事,因礼不周,言不逊,信不孚,致生障碍者,比比皆是。
  突如其来之事,必有隐情,惟隐情审真不易,审不真必吃其亏。但此等隐情,不会是道理,一定是利害,应根据对方的利害,就现求隐,即可判之。
  阎锡山的墓地就选在他生前居住的菁山草庐地区后面。这里茂林修竹,远山如屏,淡水、基隆两河流左右萦绕,山下的台北市历历在目。
  阎生前,曾制作挽联数副,嘱其家属在他死后,刻在他的墓地。其中有一副挽联写到:“有大需要时来,始能成大事业;无大把握而去,终难得大机缘。”阎锡山一生积极反共,在死前,还痛惜自己不能追随蒋介石“回大陆去,而深感遗憾”。他一生从政从军,不得意的时间居多。这副挽联,正是他临死前的心境表露和无可奈何的哀叹。
其他文献
在中国外交史上,除了像周恩来、陈毅、乔冠华那样优秀的男外交家,还有一大批闻名中外的外交官夫人。她们或本身就是外交官员,或身为外交官的夫人,通过自己的各种优势与努力,为中国的外交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外交讲究对口,通过夫人斡旋成功的外交事件不乏先例。当新中国的第一代外交官夫人以其东方女性特有的魅力,凭才干,重情感,活跃在外交舞台上时,常使那些外国记者起初视她们为红粉佳人,而后又咋舌倾倒……这
麻烦而“豪华”的过境    在边境口岸,按照大家的建议在关口将身上所有的印度卢比几乎全部兑换成巴基斯坦卢比(巴基斯坦货币居然也是这么叫的,后来发现尼泊尔货币也是这个叫法就不再感到惊讶了),当时已经接近下班时间,小跑到印度移民局出境窗口,匆匆递上护照让他们盖出境章,还担心巴基斯坦那边过了工作时间盖不了章入不了境。    窗口工作人员也似乎意识到时间不够,匆匆忙忙准备盖章,不过看到护照之后,脸色一沉,
如果说狭义摄影追求的是对摄影材料和技术的完美把握,那么,影像艺术追求的则是超越技术的图式语言的展示。可以说,前者以摄影为艺术,后者为艺术而摄影,两者本质上的共同点在
山,是原生态的山,没有一笔雕琢水,是原生态的水,没有一丝污染这就是国际慢城——桠溪,让你在震撼中领略大自然的无限风光,在游览中分享“慢生活”的乡俗时尚…… Mountain i
为了支持西部地区开发 ,积极参与新疆地区节水灌溉工程建设 ,协助当地开发、建设一个有序的节水灌溉设备市场 ,保证优质优价并有良好信誉和售后服务的灌排产品能在新疆地区市
第1期为山东黄河勘测设计研究院院庆题词 全国政协副主席钱正英题词 山东省省长李春亭题词 水利部党组成员纂连安题词河道管理 加强中小河流管理,确保防洪安全 安徽省长江河
王换生,被称为中国“第一个网络中学生”。他通过6年的网络学习,在今年7月考八首都师范大学计算机系。他一直被媒体关注和包围。这个架着双拐身形高大的年轻人,看上去腼腆而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迄今,唯有中国尚能较为完好地保存其辉煌灿烂的五千年文化结晶——汉语言文字,这应该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最值得珍爱与研究的一大奇迹。 Among the f
1999年6月我曾去过佛罗伦萨,2010年12月又去了一次,此次是从柏林出发的。12月的柏林昼短夜长,早上八九点天空才微启其颜,下午四点半便垂下夜幕。整个冬天阳光难得一见,多数日
信阳市位于大别山尾脉山下、淮河中、上游,信阳市淮河流域面积为179.52万hm~2,占信阳总面积的98.14%,全长363.5km。淮干一级支流贯穿信阳南北的有19条。河流特点是流域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