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备课,似乎没什么好提的,因为这是教师最基本的工作。教师上课前的备课,犹如工程开工前的地形勘查、图纸设计和买材进料,其必要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我们现在却不得不再提备课!
因为自从进入信息时代,Internet、QQ、Email出现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使“电子备课”成了时尚,简单的复制、粘贴,可以让教师在几分钟内拥有几个学期的教案。而且,教师的电脑里储存了各册、各种格式的教案,随时都可以打印成册。教师唯一要做的,或许只是修改一下电子稿上的日期、姓名而已。在这种便捷方式的诱惑下,认认真真地去钻研教材、真正地去设计好每一堂课等备课的基本要求,实在很难让教师去遵守和坚持,把网上的、他人的备课变为己用成为很多教师的习惯。
所以,在今日,对一些教师而言,备课只是一项表面尚且存在、实则已被抛开的工作。备课本上所写的内容往往不是教师自己教学思想的体现,更没有根据学情而及时进行的改变和创新。教师能够在课前看一看,熟悉一下教案,或略作一些修改与调整,已是难能可贵的行为了。没有备课却去上课,或者“备”了课却不使用,这对教师来说早已习以为常。
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青年教师因为习惯于用别人的教案,数年不曾备课,导致对备课缺乏思考和实践,已不会独立设计一堂课了。若遇到要上一节展示课,这些青年教师的第一反应就是上网查找教案,然后通过复制粘贴,拼凑出一节课来。这样所备的课犹如一个大杂烩,没有教师自己的主见和思想,也缺少教学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至于教师写不对教学目标、定不准教学重难点、教学流程杂乱无章等问题更是常见。不敢想象,长此以往,这些青年教师如何成长?他们又如何能独当一面,挑起教学的重担?
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能不再提备课吗?
要再提备课,因为备课是教师开展教学的基础。
备课,是教师课前的一项重要准备工作,是教学的首要环节。有经验的教师都懂得“教师好比导演”,因为导演只有对剧本了如指掌,才会拍出内容生动、剧情感人的好戏来。同理,教师只有对教学过程深思熟虑、了然于胸,才能把课上得妙趣横生、引人入胜,才能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正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学也是如此。因此,为使教学工作顺利实施,教师认真地备课是最基本的要求。
要再提备课,因为备课是提高教学效益的关键。
备课时,要制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难点。在此基础上,教师应针对性地设计各个教学环节,并以此开展详略得当的教学。这样因为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有助于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深刻地感悟其中的过程和方法,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自然也会得到更好的发展。倘若每节课我们都能这样教学,何需拖堂和进行课外补习呢?倘若每节课我们都能这样教学,又何愁教学质量不高呢?可见,备课质量的高低,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效益,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质量。
要再提备课,因为备课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备课不仅要研究课标,钻研教材,学习教参,还要了解与分析学生,优化和创新教法、学法。扎实地备课,能使教师经历认真学习、积极思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会自觉地汲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验,主动地以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深刻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长期坚持这样的备课,教师在不知不觉中践行“深入学习,自我反思”的专业成长要求,提升专业水平自是顺理成章的结果。于漪老师的“一篇课文,三次备课”,就是最好的例证。
可见,重视备课,切实地开展备课,应当成为我们高度重视并尽快规范的一项工作。这项工作,于教师的成长,于学生的进步,于教育的发展,都是极为重要的。
那么,今天的我们到底该怎样对待备课呢?
首先,备课要重视教师的独立思考。
笔者认为,我们应该淡化集体备课,提倡独立备课。因为在集体备课中,单元目标分析、教材编排分析、教学重难点介绍、教学手段和方式选用、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预估……涉及教学的所有因素在集体研讨中几乎都会一清二楚,教师的思想高度一致,甚至到最后,可能还形成了统一的教案。这样的备课,教师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样备课,在教师自主探索、亲身体验之前,将教学路上的一切困难全部扫除,从而掩盖了教师成长道路上出现的错误,导致教师的发展进行了空洞式的跳跃。这样一来,教师如何能积累经验,如何能实现个性化的成长呢?
因此,在当前情况下,教师更需要进行独立备课。因为教师只有独立思考了,才能够摒弃以往陈旧的观念,才能够深入钻研、不断创新,才能够依靠自己的思想和力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且在这样的过程中获得进步。具体的做法,比如说教师要备一节课了,首先应该是自己独立理解教材,领会课程标准和教参的精神,然后根据自己的教学能力、班级学生的情况,独立设计出符合自己教学水平和学生实际的教案。这样教师凭借的是自己的积累,发挥的是教师自己的才智,那么得到提高的才可能是教师自己。尽管这样的备课,或许层次不高,或许效果不好,但却是教师成长必须经历的过程。而且,教师进行这样的独立备课,哪怕认识粗浅一点,但得到的收获可能比听专家名师高屋建瓴的引领要多得多。
其次,备课要能突出其实际意义。
备课,最实际的意义就是让教师上课时能依据教案,顺利地开展教学。从这个角度来说,备课最重要的是教师能够步骤清晰、科学合理地将一节课内如何开展教学的流程设计出来。因此,备课应着力关注以下内容:课的引入怎样安排,新课的教学如何展开;练习有哪些内容,怎样分步分层实施;课总共有几个大的步骤,关键步骤中又有几个小的步骤;教学重点之处如何步步深入,难点之处如何层层展开……这些内容不在于字数多少或词藻是否华丽,而在于流程是否清晰,設计是否合理。另外,教学过程可以写得简明扼要一些,框架式的文字适当加上一些提示语或示意图,详略得当,这样就是很实用、有效的备课了。若是新教师备课,那可能还要考虑得更详细一些。
最后,备课需要一些务实的管理策略。
一是轻形式。应尽量减少繁琐的备课要求,如备课中程式化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的撰写等,也可以要求舍去不必要的书写内容,如情感目标的制定、课时规划和教学时间的详细预设等。而且,备课不需要很多的字数,不需要备详案,一两页纸,三四百字,或许就行了。另外,备课不需要每节课非得有板书设计,每节课必须写教后反思等。简化繁琐的备课要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教师对备课的畏难情绪,也使得教师能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对教案的认真思考和设计上,从而提高备课的质量。
在教育教学形势飞速发展的今天,教师的工作要不断地创新,更要有务实、扎实的作风,这不仅是备课的要求,而且是学校所有教育教学工作的要求。
然而,我们现在却不得不再提备课!
因为自从进入信息时代,Internet、QQ、Email出现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使“电子备课”成了时尚,简单的复制、粘贴,可以让教师在几分钟内拥有几个学期的教案。而且,教师的电脑里储存了各册、各种格式的教案,随时都可以打印成册。教师唯一要做的,或许只是修改一下电子稿上的日期、姓名而已。在这种便捷方式的诱惑下,认认真真地去钻研教材、真正地去设计好每一堂课等备课的基本要求,实在很难让教师去遵守和坚持,把网上的、他人的备课变为己用成为很多教师的习惯。
所以,在今日,对一些教师而言,备课只是一项表面尚且存在、实则已被抛开的工作。备课本上所写的内容往往不是教师自己教学思想的体现,更没有根据学情而及时进行的改变和创新。教师能够在课前看一看,熟悉一下教案,或略作一些修改与调整,已是难能可贵的行为了。没有备课却去上课,或者“备”了课却不使用,这对教师来说早已习以为常。
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青年教师因为习惯于用别人的教案,数年不曾备课,导致对备课缺乏思考和实践,已不会独立设计一堂课了。若遇到要上一节展示课,这些青年教师的第一反应就是上网查找教案,然后通过复制粘贴,拼凑出一节课来。这样所备的课犹如一个大杂烩,没有教师自己的主见和思想,也缺少教学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至于教师写不对教学目标、定不准教学重难点、教学流程杂乱无章等问题更是常见。不敢想象,长此以往,这些青年教师如何成长?他们又如何能独当一面,挑起教学的重担?
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能不再提备课吗?
要再提备课,因为备课是教师开展教学的基础。
备课,是教师课前的一项重要准备工作,是教学的首要环节。有经验的教师都懂得“教师好比导演”,因为导演只有对剧本了如指掌,才会拍出内容生动、剧情感人的好戏来。同理,教师只有对教学过程深思熟虑、了然于胸,才能把课上得妙趣横生、引人入胜,才能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正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学也是如此。因此,为使教学工作顺利实施,教师认真地备课是最基本的要求。
要再提备课,因为备课是提高教学效益的关键。
备课时,要制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难点。在此基础上,教师应针对性地设计各个教学环节,并以此开展详略得当的教学。这样因为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有助于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深刻地感悟其中的过程和方法,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自然也会得到更好的发展。倘若每节课我们都能这样教学,何需拖堂和进行课外补习呢?倘若每节课我们都能这样教学,又何愁教学质量不高呢?可见,备课质量的高低,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效益,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质量。
要再提备课,因为备课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备课不仅要研究课标,钻研教材,学习教参,还要了解与分析学生,优化和创新教法、学法。扎实地备课,能使教师经历认真学习、积极思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会自觉地汲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验,主动地以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深刻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长期坚持这样的备课,教师在不知不觉中践行“深入学习,自我反思”的专业成长要求,提升专业水平自是顺理成章的结果。于漪老师的“一篇课文,三次备课”,就是最好的例证。
可见,重视备课,切实地开展备课,应当成为我们高度重视并尽快规范的一项工作。这项工作,于教师的成长,于学生的进步,于教育的发展,都是极为重要的。
那么,今天的我们到底该怎样对待备课呢?
首先,备课要重视教师的独立思考。
笔者认为,我们应该淡化集体备课,提倡独立备课。因为在集体备课中,单元目标分析、教材编排分析、教学重难点介绍、教学手段和方式选用、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预估……涉及教学的所有因素在集体研讨中几乎都会一清二楚,教师的思想高度一致,甚至到最后,可能还形成了统一的教案。这样的备课,教师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样备课,在教师自主探索、亲身体验之前,将教学路上的一切困难全部扫除,从而掩盖了教师成长道路上出现的错误,导致教师的发展进行了空洞式的跳跃。这样一来,教师如何能积累经验,如何能实现个性化的成长呢?
因此,在当前情况下,教师更需要进行独立备课。因为教师只有独立思考了,才能够摒弃以往陈旧的观念,才能够深入钻研、不断创新,才能够依靠自己的思想和力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且在这样的过程中获得进步。具体的做法,比如说教师要备一节课了,首先应该是自己独立理解教材,领会课程标准和教参的精神,然后根据自己的教学能力、班级学生的情况,独立设计出符合自己教学水平和学生实际的教案。这样教师凭借的是自己的积累,发挥的是教师自己的才智,那么得到提高的才可能是教师自己。尽管这样的备课,或许层次不高,或许效果不好,但却是教师成长必须经历的过程。而且,教师进行这样的独立备课,哪怕认识粗浅一点,但得到的收获可能比听专家名师高屋建瓴的引领要多得多。
其次,备课要能突出其实际意义。
备课,最实际的意义就是让教师上课时能依据教案,顺利地开展教学。从这个角度来说,备课最重要的是教师能够步骤清晰、科学合理地将一节课内如何开展教学的流程设计出来。因此,备课应着力关注以下内容:课的引入怎样安排,新课的教学如何展开;练习有哪些内容,怎样分步分层实施;课总共有几个大的步骤,关键步骤中又有几个小的步骤;教学重点之处如何步步深入,难点之处如何层层展开……这些内容不在于字数多少或词藻是否华丽,而在于流程是否清晰,設计是否合理。另外,教学过程可以写得简明扼要一些,框架式的文字适当加上一些提示语或示意图,详略得当,这样就是很实用、有效的备课了。若是新教师备课,那可能还要考虑得更详细一些。
最后,备课需要一些务实的管理策略。
一是轻形式。应尽量减少繁琐的备课要求,如备课中程式化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的撰写等,也可以要求舍去不必要的书写内容,如情感目标的制定、课时规划和教学时间的详细预设等。而且,备课不需要很多的字数,不需要备详案,一两页纸,三四百字,或许就行了。另外,备课不需要每节课非得有板书设计,每节课必须写教后反思等。简化繁琐的备课要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教师对备课的畏难情绪,也使得教师能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对教案的认真思考和设计上,从而提高备课的质量。
在教育教学形势飞速发展的今天,教师的工作要不断地创新,更要有务实、扎实的作风,这不仅是备课的要求,而且是学校所有教育教学工作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