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观察小剂量托吡酯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研究时间以2017.6~2018.6为准,回顾在我院诊治的84名小儿癫痫病例资料。根据入院顺序分组,两组均以托吡酯联合卡马西平治疗,但A组托吡酯剂量为常规剂量,B组托吡酯剂量为小剂量。对比两组癫痫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A、B两组癫痫疗效分别为97.62%、92.85%,两组对比,p>0.05。A、B两组用药不良反应率分别为19.05%、4.76%,B组少于A组,p<0.05。结论:托吡酯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小儿癫痫可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因药物不良反应较大,建议采用小剂量托吡酯治疗,保障疗效和安全性。
【关键词】小剂量托吡酯;卡马西平;小儿癫痫;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74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19)10-0131-02
癫痫可发于多个年龄阶段,指因多种因素大脑神经元突发性的异常放电,大脑出现短暂的功能障碍,多数表现为突发意识丧失、全身强直或抽搐、肌肉痉挛等情况[1]。小儿癫痫容易反复发作,且因大脑功能受影响大,托吡酯联合卡马西平等药物治疗方案可有效控制病情但对于年龄尚小的患儿来说,还要注重药物的安全性,避免影响患儿的成长,因此有研究者提出减少药物剂量的方式[2]。本研究以2017.6~2018.6 84名小儿癫痫病例为研究对象,观察小剂量托吡酯联合卡马西平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以2017.6~2018.6为准,回顾在我院诊治的84名小儿癫痫病例资料。纳入标准:(1)符合癫痫的诊断标准[3]:①在≥24h的时间间隔内,有两次及以上非诱发性痫性发作②出现1次非诱发性痫性发作,符合确定的癫痫综合征标准,或存在≥60%的癫痫复发风险;(2)年龄在3~13岁。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严重器质性病变者;(2)本次治疗前2个月有服用抗癫痫药物史;(3)家长不同意参与研究者。根据入院顺序分组,A组42例中男女患儿分别有22、20例,年龄在3~12岁,平均(7.23±3.14)岁;B组42例中男女患儿分别有24、18例,年龄在4~10岁,平均(7.05±3.05)岁。本研究上报我院伦理委员会,并获得批准,利用统计学软件对各组患儿基线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得到无差异(p>0.05),可比较。
1.2方法
兩组患儿均接受托吡酯(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0556)联合15mg/(kg·d)卡马西平(海南日中天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6020500 )治疗,治疗时间为6个月。A组托吡酯首次剂量从1~3mg/(kg·d)开始,每周适当增加1mg/(kg·d),最终剂量为5~8mg/(kg·d);B组托吡酯首次剂量为2mg/kg,早晚各1mg/kg,每周增加0.5mg/kg,目标剂量为3.5mg/kg。
1.3观察指标
参照抗癫痫药物试用临床疗效评价标准[4],患儿用药后癫痫发作控制或发作次数在想周期内较治疗前减少75%以上的视为显效;癫痫发作次数减少50~75%的视为有效;癫痫症状未改善,发作次数减少不足50%的为无效。总有效率为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记录并对比治疗期间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统计学
采用SPSS20.0软件统计对研究结果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为n(%)表示,并采用χ2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疗效评价结果
2.2安全性对比结果
3 讨论
小儿癫痫的发病率约为3%~6%,是小儿神经系统常见的疾病,根据发病原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原发性的癫痫约占癫痫总数的20%,没有明确的致病因素,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其与遗传因素有关,而继发性的癫痫则一般是因先天脑发育畸形、神经皮肤综合征、围产期脑损伤、脑血管疾病等引起的癫痫[5]。癫痫发作时表现多种多样,早期包括多汗、烦躁、易惊醒,有的则表现为突然的神志丧失,全身强制性阵挛性抽动,严重的甚至出现口吐白沫、四肢抽动、尿失禁等情况,这些症状都表现为突发、突止和一定的周期性,因癫痫反复发作,给患儿的正常生长发育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对于小儿癫痫的治疗最关键的是要明确病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6]。
抗癫痫治疗是目前临床上针对小儿癫痫的常用治疗方案,常用药包括苯巴比妥、卡马西平、托吡酯等,部分药物可单独使用也可联合用药。卡马西平的作用机制与苯妥英钠相似,通过增加钠通道灭活效能,限制突触后神经元和阻断突触前Na 通道,从而阻止突出前、后神经元动作电位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的释放,促使神经细胞兴奋性降低,从而改善癫痫症状。托吡酯抗癫痫的作用机制主要可从三部分进行解析,托吡酯可选择性阻断电压依赖的钠通道,限制持续反复放电行为;可作用于γ-氨基丁酸受体而增加其神经抑制作用;更可作用于谷氨酸受体,拮抗海人酸/AMPA性谷氨酸受体从而降低谷氨酸介导的神经兴奋作用。托吡酯和卡马西平协同作用可提高疗效,帮助改善癫痫症状,调控神经系统。但托吡酯这种新型抗癫痫药物的实际应用还有一定的争议,因托吡酯除了抗癫痫和镇静的作用之外,大量使用还可能引起注意力减退、感觉异常、意识模糊等情况,不利于小儿成长,因此有研究者[7]提出减少托吡酯的用药剂量来控制其安全性。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A、B两组癫痫疗效分别为97.62%、92.85%,两组对比无差异。这说明,托吡酯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小儿癫痫可取得较好的效果,小剂量与常规剂量在疗效上并无明显差异。这可能是因为,托吡酯在进入机体后,通过阻断电压依赖性钠通道等途径发挥药理作用,缓慢小剂量给药过程中,还能进一步对患儿的神经系统进行调控,加强对癫痫发作的控制效果。另外,研究还指出,A、B两组用药不良反应率分别为19.05%、4.76%,B组少于A组。这也提示我们,相较于常规剂量使用托吡酯,小剂量应用的安全性更高。这可能是因为小剂量应用托吡酯能够减轻对碳酸酐酶的抑制作用,从而避免神经功能障碍加重,降低骨骼代谢中血钙的排泄量,保证疗效的同时,尽可能的降低对小儿的副作用。这与贾炳坤[8]的研究成果一致,贾炳坤认为小剂量托吡酯联合卡马西平可有效治疗小儿癫痫,且不良反应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综上所述,托吡酯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小儿癫痫可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因药物不良反应较大,建议采用小剂量托吡酯治疗,保障疗效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高勇.创伤性难治性癫痫患者应用卡马西平、托吡酯和左乙拉西坦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8,41(3):212-215.
[2] 张远之,林智君.托吡酯与卡马西平治疗部分性癫痫发作的临床疗效评价[J].海南医学,2014,25(2):241-242.
[3] 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M]//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2005.
[4] 王爱国,鲁秀玲.癫痫佐治药物临床疗效评价(国内文献综述)[J].现代诊断与治疗, 1996,(3):159-161.
[5] 梁碧彦,黄远秋,钟伟湘,等.托吡酯、卡马西平与丙戊酸钠治疗外伤性癫痫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6,16(6):758-759,760.
[6] 郭改艳,杨增烨.卡马西平托吡酯与丙戊酸钠治疗脑炎继发癫痫的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33(7):5-7.
[7] 王薇,李鑫,王丽辉,等.不同剂量托吡酯联合卡马西平对改善小儿癫痫症状效果分析[J].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8,26(1):29-32.
[8] 贾炳坤.小剂量托吡酯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小儿癫痫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7,20(1):94-96.
【关键词】小剂量托吡酯;卡马西平;小儿癫痫;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74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19)10-0131-02
癫痫可发于多个年龄阶段,指因多种因素大脑神经元突发性的异常放电,大脑出现短暂的功能障碍,多数表现为突发意识丧失、全身强直或抽搐、肌肉痉挛等情况[1]。小儿癫痫容易反复发作,且因大脑功能受影响大,托吡酯联合卡马西平等药物治疗方案可有效控制病情但对于年龄尚小的患儿来说,还要注重药物的安全性,避免影响患儿的成长,因此有研究者提出减少药物剂量的方式[2]。本研究以2017.6~2018.6 84名小儿癫痫病例为研究对象,观察小剂量托吡酯联合卡马西平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以2017.6~2018.6为准,回顾在我院诊治的84名小儿癫痫病例资料。纳入标准:(1)符合癫痫的诊断标准[3]:①在≥24h的时间间隔内,有两次及以上非诱发性痫性发作②出现1次非诱发性痫性发作,符合确定的癫痫综合征标准,或存在≥60%的癫痫复发风险;(2)年龄在3~13岁。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严重器质性病变者;(2)本次治疗前2个月有服用抗癫痫药物史;(3)家长不同意参与研究者。根据入院顺序分组,A组42例中男女患儿分别有22、20例,年龄在3~12岁,平均(7.23±3.14)岁;B组42例中男女患儿分别有24、18例,年龄在4~10岁,平均(7.05±3.05)岁。本研究上报我院伦理委员会,并获得批准,利用统计学软件对各组患儿基线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得到无差异(p>0.05),可比较。
1.2方法
兩组患儿均接受托吡酯(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0556)联合15mg/(kg·d)卡马西平(海南日中天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6020500 )治疗,治疗时间为6个月。A组托吡酯首次剂量从1~3mg/(kg·d)开始,每周适当增加1mg/(kg·d),最终剂量为5~8mg/(kg·d);B组托吡酯首次剂量为2mg/kg,早晚各1mg/kg,每周增加0.5mg/kg,目标剂量为3.5mg/kg。
1.3观察指标
参照抗癫痫药物试用临床疗效评价标准[4],患儿用药后癫痫发作控制或发作次数在想周期内较治疗前减少75%以上的视为显效;癫痫发作次数减少50~75%的视为有效;癫痫症状未改善,发作次数减少不足50%的为无效。总有效率为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记录并对比治疗期间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统计学
采用SPSS20.0软件统计对研究结果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为n(%)表示,并采用χ2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疗效评价结果
2.2安全性对比结果
3 讨论
小儿癫痫的发病率约为3%~6%,是小儿神经系统常见的疾病,根据发病原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原发性的癫痫约占癫痫总数的20%,没有明确的致病因素,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其与遗传因素有关,而继发性的癫痫则一般是因先天脑发育畸形、神经皮肤综合征、围产期脑损伤、脑血管疾病等引起的癫痫[5]。癫痫发作时表现多种多样,早期包括多汗、烦躁、易惊醒,有的则表现为突然的神志丧失,全身强制性阵挛性抽动,严重的甚至出现口吐白沫、四肢抽动、尿失禁等情况,这些症状都表现为突发、突止和一定的周期性,因癫痫反复发作,给患儿的正常生长发育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对于小儿癫痫的治疗最关键的是要明确病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6]。
抗癫痫治疗是目前临床上针对小儿癫痫的常用治疗方案,常用药包括苯巴比妥、卡马西平、托吡酯等,部分药物可单独使用也可联合用药。卡马西平的作用机制与苯妥英钠相似,通过增加钠通道灭活效能,限制突触后神经元和阻断突触前Na 通道,从而阻止突出前、后神经元动作电位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的释放,促使神经细胞兴奋性降低,从而改善癫痫症状。托吡酯抗癫痫的作用机制主要可从三部分进行解析,托吡酯可选择性阻断电压依赖的钠通道,限制持续反复放电行为;可作用于γ-氨基丁酸受体而增加其神经抑制作用;更可作用于谷氨酸受体,拮抗海人酸/AMPA性谷氨酸受体从而降低谷氨酸介导的神经兴奋作用。托吡酯和卡马西平协同作用可提高疗效,帮助改善癫痫症状,调控神经系统。但托吡酯这种新型抗癫痫药物的实际应用还有一定的争议,因托吡酯除了抗癫痫和镇静的作用之外,大量使用还可能引起注意力减退、感觉异常、意识模糊等情况,不利于小儿成长,因此有研究者[7]提出减少托吡酯的用药剂量来控制其安全性。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A、B两组癫痫疗效分别为97.62%、92.85%,两组对比无差异。这说明,托吡酯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小儿癫痫可取得较好的效果,小剂量与常规剂量在疗效上并无明显差异。这可能是因为,托吡酯在进入机体后,通过阻断电压依赖性钠通道等途径发挥药理作用,缓慢小剂量给药过程中,还能进一步对患儿的神经系统进行调控,加强对癫痫发作的控制效果。另外,研究还指出,A、B两组用药不良反应率分别为19.05%、4.76%,B组少于A组。这也提示我们,相较于常规剂量使用托吡酯,小剂量应用的安全性更高。这可能是因为小剂量应用托吡酯能够减轻对碳酸酐酶的抑制作用,从而避免神经功能障碍加重,降低骨骼代谢中血钙的排泄量,保证疗效的同时,尽可能的降低对小儿的副作用。这与贾炳坤[8]的研究成果一致,贾炳坤认为小剂量托吡酯联合卡马西平可有效治疗小儿癫痫,且不良反应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综上所述,托吡酯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小儿癫痫可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因药物不良反应较大,建议采用小剂量托吡酯治疗,保障疗效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高勇.创伤性难治性癫痫患者应用卡马西平、托吡酯和左乙拉西坦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8,41(3):212-215.
[2] 张远之,林智君.托吡酯与卡马西平治疗部分性癫痫发作的临床疗效评价[J].海南医学,2014,25(2):241-242.
[3] 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M]//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2005.
[4] 王爱国,鲁秀玲.癫痫佐治药物临床疗效评价(国内文献综述)[J].现代诊断与治疗, 1996,(3):159-161.
[5] 梁碧彦,黄远秋,钟伟湘,等.托吡酯、卡马西平与丙戊酸钠治疗外伤性癫痫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6,16(6):758-759,760.
[6] 郭改艳,杨增烨.卡马西平托吡酯与丙戊酸钠治疗脑炎继发癫痫的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33(7):5-7.
[7] 王薇,李鑫,王丽辉,等.不同剂量托吡酯联合卡马西平对改善小儿癫痫症状效果分析[J].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8,26(1):29-32.
[8] 贾炳坤.小剂量托吡酯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小儿癫痫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7,20(1):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