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年来,本刊两次对国家邮政局速递局局长兼中国邮政速递服务总公司(EMS)总经理袁国利的专访,都安排在8月份。去年8月,EMS开始启动改革(见本刊2006年9月5日发表的《EMS重装上阵》一文),当时记者就跟袁国利约定,2007年的8月再对她进行一次专访,谈谈EMS改革元年的故事。
然而,这个一年前的约定被推迟了4个月。今年8月,记者跟袁国利联系时,EMS正处在冲击百亿元销售额目标的关键时候,她笑称,“冲击成功了就接受采访,没有成功就不见面”。
国家邮政局给袁国利下达的2007年销售目标是95亿元。“估计我们今年能够到3.2亿件的规模,如果再实现百亿元的销售目标,这对EMS来说将是迈上一个大台阶。”12月11日,《商务周刊》记者第三次走进这位被下属称为“温和的改革者”的办公室,袁国利开着玩笑说,如果不是今年启动了改革,EMS发展形势很难说。
“改革让你们的发展步伐慢了吗?”记者问。
袁微笑着说:“任何改革都是要付出代价的,但最终改革会促进发展。”
专业化
有意思的是,12月11日,正是中国按照当年加入WTO的承诺开放快递业两周年的日子。
“中国速递市场放开,如果我们不启动专业化经营,还是跨专业混业经营,拿什么去竞争?”袁国利说话声音不大,但是表达清晰。她是一个永远显得很沉着的老太太。
随着中国国内快递业对外资开放,DHL、联邦快递、UPS和TNT这四大国际快递巨头开始涉水国内快递业务。另一方面,民营快递企业也在加快自身服务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而且,国家对于快递业的保护政策逐步松动,这些都给EMS带来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
袁国利介绍说,EMS是个性化服务,具有时间限制,需要专门的投递队伍进行运作,因此必须和普遍服务的员工队伍分开。需要通过推进专业化经营,实行网络封网运作,在干线网络和同城配送网络上与普遍服务分网运作。
两三年前,中国邮政开始推进速递EMS的专业化改革。从2005年底开始,广东省邮政速递局开始部属专业化经营管理的改革。目前,改革已经在广州和东莞等珠三角的11个重点城市推进。这些重点区域的业务已经相对比较清晰。而对于市下面的各个区镇,则改变之前与区镇级邮政其他业务混业经营的情况,变成由市一级的速递专业局和专业速递公司在下属区镇设立直属的速递经营公司。
“目前很多兄弟省,从人财物三方面完全从省到市到县直插下去,我们广东还没有做到这一步。”广东省邮政速递局副局长兼广东邮政速递服务公司副总经理陈木城对《商务周刊》表示,在国家邮政局对于专业化经营改革还处于口头讨论阶段时,广东就已经开始了EMS业务的专业化经营改革,但是他们的改革却力求稳步推进。
广东EMS专业化经营改革的主要内容是:省速递局直接管理地市级的速递专业局和专业公司,但地方局的收益上缴各地市的邮政局,由地方邮政局建立测算损益的中心,让EMS进行分网分层运作,对EMS进行单独的损益核算。
EMS的业务特性决定了它在资源上要跟其他专业进行一些交叉。因此,广东方面在改革时没有在地市一级将邮政速递和邮政局分开,避免出现不利于地市邮政资源综合利用的情况。
袁国利介绍说,目前专业的营业一体化改革已经在全国近200个城市实现了,而且专业经营的范围也开始延伸到市级城市所辖的一些主要地区,包括工业园区和科技园区等大同城的概念,建立大同城网络,加快了传递的速度。
“改革不仅仅促进了我们的发展,也促使我们学会了进行业务创新。”她说。
今年EMS开始推行经济快递业务,并在去年底与阿里巴巴签署电子商务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和产品协议,EMS成为淘宝的推荐物流提供商。记者前往广州采访陈木城的当天,他将飞往汕头与湖南卫视的负责人见面,商谈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的事情。按照协议安排,广东EMS将为湖南卫视的电视购物节目率先在粤东几个城市开展物品配送服务。
“明年我们还要加快发展。我们不保持一定的速度,市场份额就要降低,不进则退。”袁国利告诉记者,2008年EMS将把改革向纵深推进,最终将EMS打造成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综合型快递运营商。
公司化
“邮政长期以来就是一个大盘子,大家是在一个网络上、一个平台上、一个领导下吃饭干活。现在如何去分业经营,这是一个比较大的课题。”在袁国利看来,今年EMS承担着邮政主业改革的重任。
袁国利的第一步棋,是在体制上推行“市县一体化改革”。
中国邮政以前是中央垂直企业,一级对一级负责,作为EMS国家局,以前也是行使对各地EMS地方局的指导职能。
在专业化改革之前,国家局对于省局,省局对于地方局,只能够是业务上的指导和管理。而推动专业化经营管理后,国家局对于省局,省局对于地方局都有了奖励和考核的权力。对于省局来说,他们还拥有了对地市局的投资和能力建设的权力。比如,某地市速递局需要建立旗舰店或者进行户外广告宣传和车辆购买,该局只需要将投资计划报给省速递局,再由省局将预算报告给国家速递局并最终做出投资决策。
“这就大大增强了省局速递局对于下属分局的管控能力。”陈木城告诉记者,未来广东邮政速递业务的全新格局是:实现市县一体化。目前他们只是在省内的11个重点城市完成了一体化的目标,大部分县的速递业务还是归口县邮政局管理。未来,这些县的速递经营管理业务和人员考核,将全部由地市速递局直接垂直管理,县级速递机构统一以某某速递经营部为称呼。
商业化
此前,中国邮政的特快专递和普通函件都在同一个干线网上运作,一辆邮车既搭载特快专递又搭载普通函件,营业场所既收寄普通函件,也收寄EMS。因此,邮政的每个专业很难做到清晰的损益核算。随着邮政改革的开始,界定各个专业成本并进行损益核算成为首要工作。
EMS从去年开始实行模拟损益核算,并在下半年开始了实际的损益核算。“解决混业经营先得把界面界定清楚,让业务界面、资产界面和人员界面能够尽可能清晰。”袁国利表示,速递专业要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主体,就必须对这个主体进行损益核算,而要做损益核算就是要把所有的成本搞清楚。
以前EMS总部会制定一个服务的统一价格,同时给各地一定优惠权,但有的地方局会滥用优惠权打内部价格战。从2006年开始,中国邮政开始对这一局面做出调整,那就是初步为EMS建立起一个成本结算体系。而为稳步推进成本核算改造的工作,EMS首先在内部实行了模拟核算。这种模拟核算的目的是让基层管理人员明白公司的成本是什么。“当他们知道自己的成本后,再打价格战就不能够低于成本。”袁国利说,“原来只是总部简单的发文禁止,地方局并不知道自己的成本和要保持的利润率是多少,现在地方局的领导和普通员工都明白了价格应该怎么去定。”
市场化改革贯彻的最为明显的就是广东速递局。几年前,广东邮政发现有必要将邮政下属的速递业务和物流业务进行合并,于是大胆尝试,如今广东的邮政和速递物流已经是“四块牌子一套人马”。
“国外巨头做物流,是做物流供应管理和仓储管理的解决方案商,而我们的物流长期是干线运输,甚至是分销白酒。”陈木城认为,物流业务必须作为邮政的战略业务来发展,但是在目前邮政的能力还不很充足的情况下,要首先发展EMS,然后再叠加做大做强物流业务。
“现在制约EMS发展的主要问题是能力不足,不是没有市场。包括袁局长,我们都是盯住竞争对手的步伐,但是我们的能力不足,最明显的是人员不足。”陈木城说。
以近年来风声水起的顺丰快递为例,该公司普通员工每天揽件都有一个限定数目,如果超过了这个数目就增加人手以保证派送时间。而EMS如果要申请招聘人员则需要“三请示五请示”,而且“还不一定能够批下来”,导致服务质量和投递时间难以保证。
袁国利也坦承,EMS不怕竞争,邮政最关键的问题是能力不足的问题。她表示,在邮电分营之前,对于邮政在车辆和飞机上缺乏足够的投入,所以造成了目前邮政改革的被动。在她看来,中国邮政这几年为此投入了不少,但是依然不够。
“今年对我们广东又投入了500辆汽车,但实际按照需求差不多还要再加1000辆。”陈木城也认为,邮电分营之前,重电信轻邮政,缺少对邮政的投入;尽管这两年速递方面得到了不少的投资,但是只能算是在弥补旧账。“EMS要发展,人员、场地和车辆方面的能力建设的加强迫在眉睫。”他说。
然而,这个一年前的约定被推迟了4个月。今年8月,记者跟袁国利联系时,EMS正处在冲击百亿元销售额目标的关键时候,她笑称,“冲击成功了就接受采访,没有成功就不见面”。
国家邮政局给袁国利下达的2007年销售目标是95亿元。“估计我们今年能够到3.2亿件的规模,如果再实现百亿元的销售目标,这对EMS来说将是迈上一个大台阶。”12月11日,《商务周刊》记者第三次走进这位被下属称为“温和的改革者”的办公室,袁国利开着玩笑说,如果不是今年启动了改革,EMS发展形势很难说。
“改革让你们的发展步伐慢了吗?”记者问。
袁微笑着说:“任何改革都是要付出代价的,但最终改革会促进发展。”
专业化
有意思的是,12月11日,正是中国按照当年加入WTO的承诺开放快递业两周年的日子。
“中国速递市场放开,如果我们不启动专业化经营,还是跨专业混业经营,拿什么去竞争?”袁国利说话声音不大,但是表达清晰。她是一个永远显得很沉着的老太太。
随着中国国内快递业对外资开放,DHL、联邦快递、UPS和TNT这四大国际快递巨头开始涉水国内快递业务。另一方面,民营快递企业也在加快自身服务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而且,国家对于快递业的保护政策逐步松动,这些都给EMS带来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
袁国利介绍说,EMS是个性化服务,具有时间限制,需要专门的投递队伍进行运作,因此必须和普遍服务的员工队伍分开。需要通过推进专业化经营,实行网络封网运作,在干线网络和同城配送网络上与普遍服务分网运作。
两三年前,中国邮政开始推进速递EMS的专业化改革。从2005年底开始,广东省邮政速递局开始部属专业化经营管理的改革。目前,改革已经在广州和东莞等珠三角的11个重点城市推进。这些重点区域的业务已经相对比较清晰。而对于市下面的各个区镇,则改变之前与区镇级邮政其他业务混业经营的情况,变成由市一级的速递专业局和专业速递公司在下属区镇设立直属的速递经营公司。
“目前很多兄弟省,从人财物三方面完全从省到市到县直插下去,我们广东还没有做到这一步。”广东省邮政速递局副局长兼广东邮政速递服务公司副总经理陈木城对《商务周刊》表示,在国家邮政局对于专业化经营改革还处于口头讨论阶段时,广东就已经开始了EMS业务的专业化经营改革,但是他们的改革却力求稳步推进。
广东EMS专业化经营改革的主要内容是:省速递局直接管理地市级的速递专业局和专业公司,但地方局的收益上缴各地市的邮政局,由地方邮政局建立测算损益的中心,让EMS进行分网分层运作,对EMS进行单独的损益核算。
EMS的业务特性决定了它在资源上要跟其他专业进行一些交叉。因此,广东方面在改革时没有在地市一级将邮政速递和邮政局分开,避免出现不利于地市邮政资源综合利用的情况。
袁国利介绍说,目前专业的营业一体化改革已经在全国近200个城市实现了,而且专业经营的范围也开始延伸到市级城市所辖的一些主要地区,包括工业园区和科技园区等大同城的概念,建立大同城网络,加快了传递的速度。
“改革不仅仅促进了我们的发展,也促使我们学会了进行业务创新。”她说。
今年EMS开始推行经济快递业务,并在去年底与阿里巴巴签署电子商务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和产品协议,EMS成为淘宝的推荐物流提供商。记者前往广州采访陈木城的当天,他将飞往汕头与湖南卫视的负责人见面,商谈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的事情。按照协议安排,广东EMS将为湖南卫视的电视购物节目率先在粤东几个城市开展物品配送服务。
“明年我们还要加快发展。我们不保持一定的速度,市场份额就要降低,不进则退。”袁国利告诉记者,2008年EMS将把改革向纵深推进,最终将EMS打造成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综合型快递运营商。
公司化
“邮政长期以来就是一个大盘子,大家是在一个网络上、一个平台上、一个领导下吃饭干活。现在如何去分业经营,这是一个比较大的课题。”在袁国利看来,今年EMS承担着邮政主业改革的重任。
袁国利的第一步棋,是在体制上推行“市县一体化改革”。
中国邮政以前是中央垂直企业,一级对一级负责,作为EMS国家局,以前也是行使对各地EMS地方局的指导职能。
在专业化改革之前,国家局对于省局,省局对于地方局,只能够是业务上的指导和管理。而推动专业化经营管理后,国家局对于省局,省局对于地方局都有了奖励和考核的权力。对于省局来说,他们还拥有了对地市局的投资和能力建设的权力。比如,某地市速递局需要建立旗舰店或者进行户外广告宣传和车辆购买,该局只需要将投资计划报给省速递局,再由省局将预算报告给国家速递局并最终做出投资决策。
“这就大大增强了省局速递局对于下属分局的管控能力。”陈木城告诉记者,未来广东邮政速递业务的全新格局是:实现市县一体化。目前他们只是在省内的11个重点城市完成了一体化的目标,大部分县的速递业务还是归口县邮政局管理。未来,这些县的速递经营管理业务和人员考核,将全部由地市速递局直接垂直管理,县级速递机构统一以某某速递经营部为称呼。
商业化
此前,中国邮政的特快专递和普通函件都在同一个干线网上运作,一辆邮车既搭载特快专递又搭载普通函件,营业场所既收寄普通函件,也收寄EMS。因此,邮政的每个专业很难做到清晰的损益核算。随着邮政改革的开始,界定各个专业成本并进行损益核算成为首要工作。
EMS从去年开始实行模拟损益核算,并在下半年开始了实际的损益核算。“解决混业经营先得把界面界定清楚,让业务界面、资产界面和人员界面能够尽可能清晰。”袁国利表示,速递专业要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主体,就必须对这个主体进行损益核算,而要做损益核算就是要把所有的成本搞清楚。
以前EMS总部会制定一个服务的统一价格,同时给各地一定优惠权,但有的地方局会滥用优惠权打内部价格战。从2006年开始,中国邮政开始对这一局面做出调整,那就是初步为EMS建立起一个成本结算体系。而为稳步推进成本核算改造的工作,EMS首先在内部实行了模拟核算。这种模拟核算的目的是让基层管理人员明白公司的成本是什么。“当他们知道自己的成本后,再打价格战就不能够低于成本。”袁国利说,“原来只是总部简单的发文禁止,地方局并不知道自己的成本和要保持的利润率是多少,现在地方局的领导和普通员工都明白了价格应该怎么去定。”
市场化改革贯彻的最为明显的就是广东速递局。几年前,广东邮政发现有必要将邮政下属的速递业务和物流业务进行合并,于是大胆尝试,如今广东的邮政和速递物流已经是“四块牌子一套人马”。
“国外巨头做物流,是做物流供应管理和仓储管理的解决方案商,而我们的物流长期是干线运输,甚至是分销白酒。”陈木城认为,物流业务必须作为邮政的战略业务来发展,但是在目前邮政的能力还不很充足的情况下,要首先发展EMS,然后再叠加做大做强物流业务。
“现在制约EMS发展的主要问题是能力不足,不是没有市场。包括袁局长,我们都是盯住竞争对手的步伐,但是我们的能力不足,最明显的是人员不足。”陈木城说。
以近年来风声水起的顺丰快递为例,该公司普通员工每天揽件都有一个限定数目,如果超过了这个数目就增加人手以保证派送时间。而EMS如果要申请招聘人员则需要“三请示五请示”,而且“还不一定能够批下来”,导致服务质量和投递时间难以保证。
袁国利也坦承,EMS不怕竞争,邮政最关键的问题是能力不足的问题。她表示,在邮电分营之前,对于邮政在车辆和飞机上缺乏足够的投入,所以造成了目前邮政改革的被动。在她看来,中国邮政这几年为此投入了不少,但是依然不够。
“今年对我们广东又投入了500辆汽车,但实际按照需求差不多还要再加1000辆。”陈木城也认为,邮电分营之前,重电信轻邮政,缺少对邮政的投入;尽管这两年速递方面得到了不少的投资,但是只能算是在弥补旧账。“EMS要发展,人员、场地和车辆方面的能力建设的加强迫在眉睫。”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