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书育人,五育并举,德育为先。初中生物教师面对的是活泼好动、可塑性强的学生群体,如果生硬地向他们灌输德育教育,达不到理想的教育效果。本文通过作者自身的教学体验,阐明了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将德育教育工作做到润物细无声,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学知识、长才干,树立远大理想、塑造美好心灵。
【关键词】 初中生物 教学 德育教育 渗透
德育是教育的灵魂,德育对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如果只注重知识传授而忽视做人引导,必然会造成受教育者的畸形发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德育的内容并不像其他有些学科一样在教材中以文字的形式显现。由于其理科特性,往往很容易使我们较多地重视它的严密的知识体系传授,而忽略其德育内容的教育。而事实上,生物教材,尤其是初中部分,不论是植物,还是动物,或是人体部分,都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教育内容。因此,教师只要能够努力地去钻研教材,发现、挖掘其思想内容,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就能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又得到了思想道德上的教育,可谓一箭双雕。
一、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人格魅力
教育过程既是传授知识、训练各种技能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潜移默化的过程,这一过程中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言行举止、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以影响。教育学生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打造德育渗透高效课堂。
二、把“三热爱”教育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应始终坚持把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教育放在首位,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教育内容不仅包括讴歌党的丰功伟绩,赞颂社会主义祖国的繁荣昌盛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还应包括国情教育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教育。生物学科在这方面有着自己的优势。例如,植物学、动物学和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保护教育,生理卫生中的计划生育教育,以及绪论课等,就含有许多“三热爱”教育的内容,应进一步充实并写成相对稳定的德育教材,重点讲授。实践证明,只要所选的内容贴切,结合得好,即使三言两语,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三、联系思想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
要使德育工作真正取得成效,必须熟悉和了解学生,知道他们的乐趣和苦恼,摸清他们思想上存在的问题,才能对症下药。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远大理想,是当前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由此表现出两种倾向:成绩差的同学,认为升学无望,不如早打工早挣钱,因而厌学情绪严重;成绩好的同学,目标只瞄准中考,只知埋头苦读,社会上的事情很少关心。这两种倾向导致学生对生物科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不重视,前者认为打工经商用不着学生物,后者则认为生物科中考成绩满分只有30分,花过多的时间去学习不合算。在生物教学中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⑴要使学生明确生物学科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关系,了解诸如环境、粮食、人口、能源等重大问题都与生物学密切相关。现代生物无论从广度还是从深度上,都与其他学科有着交错渗透的关系。在教学的不同阶段,要结合教材内容,具体地阐述这种关系;⑵要充分介绍我国在生物科学研究上的新成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使学生从小树立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雄心壮志。同时,针对在部分同学中存在的过分向往西方国家生活方式的倾向,配合理想教育,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树立掌握科学知识报效祖国的思想。可结合教材讲述一些生物学家的爱国事迹,使学生认识到理想和追求是事业成功最根本、最持久的动力,只有明确了为谁而学、为什么而学,才会始终保持奋发向上的激情。
四、以科学家的优秀品质激励学生努力进取
科学家是科学成果的创造者,是科学史的谱写者。让学生了解科学家和科学史,是生动而富有成效的德育手段。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个学生都去当科学家,但科学家的理想、情操、胆识、毅力、勤奋和创造力等方面的优秀品质,是值得每一个人学习和效仿的。介绍科学家和科学史,一定要有目的性和针对性。能否做到这一点,关键仍然在于教师对学生的思想动态是否心中有数。例如,教师在和学生接触中,发现有不少学生为成绩上不去而苦恼,并由此产生自卑情绪。为了激励学生勇于进取,教师在教学中介绍达尔文、童第周时,要特别突出强调他们在学生时代都不是令人羡慕的优等生,但他们都以持久的爱好、刻苦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获得了成功。针对部分同学生物科成绩不错,但对数理化学习有畏难情绪,甚至有放弃不学的情况,在介绍分子遗传学的发展史时,讲述分子遗传学的奠基人孟德尔正是因为具有坚实的数学基础,才使他能对豌豆的性状遗传进行了有效的统计和分析,从而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规律。针对部分同学重理论轻实践、在实验中不注重观察的现象,可反复强调生物学的研究成果,几乎全部都是通过详细观察和科学分析取得的。介绍科学家和科学史,也要联系“三热爱”教育。如讲科学家成功之前的无数次失败及科学家在腐朽社会制度下所受到的迫害,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探索之路的崎岖艰险,体会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而懂得要珍惜今日的幸福生活。
总之,进行生物教学所面对的是正在生长发育的青少年,他们活泼好动,自制力差,可塑性强,对他们进行德育教育时,教师如能注意上述方法,从实际出发,以教学内容为载体,以教学过程为渠道,选择恰当的教育方式,利用生物知识中蕴含的德育教育素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一定会受到春风化雨般的功效,从而使德育教育在生物教学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关键词】 初中生物 教学 德育教育 渗透
德育是教育的灵魂,德育对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如果只注重知识传授而忽视做人引导,必然会造成受教育者的畸形发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德育的内容并不像其他有些学科一样在教材中以文字的形式显现。由于其理科特性,往往很容易使我们较多地重视它的严密的知识体系传授,而忽略其德育内容的教育。而事实上,生物教材,尤其是初中部分,不论是植物,还是动物,或是人体部分,都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教育内容。因此,教师只要能够努力地去钻研教材,发现、挖掘其思想内容,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就能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又得到了思想道德上的教育,可谓一箭双雕。
一、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人格魅力
教育过程既是传授知识、训练各种技能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潜移默化的过程,这一过程中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言行举止、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以影响。教育学生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打造德育渗透高效课堂。
二、把“三热爱”教育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应始终坚持把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教育放在首位,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教育内容不仅包括讴歌党的丰功伟绩,赞颂社会主义祖国的繁荣昌盛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还应包括国情教育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教育。生物学科在这方面有着自己的优势。例如,植物学、动物学和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保护教育,生理卫生中的计划生育教育,以及绪论课等,就含有许多“三热爱”教育的内容,应进一步充实并写成相对稳定的德育教材,重点讲授。实践证明,只要所选的内容贴切,结合得好,即使三言两语,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三、联系思想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
要使德育工作真正取得成效,必须熟悉和了解学生,知道他们的乐趣和苦恼,摸清他们思想上存在的问题,才能对症下药。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远大理想,是当前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由此表现出两种倾向:成绩差的同学,认为升学无望,不如早打工早挣钱,因而厌学情绪严重;成绩好的同学,目标只瞄准中考,只知埋头苦读,社会上的事情很少关心。这两种倾向导致学生对生物科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不重视,前者认为打工经商用不着学生物,后者则认为生物科中考成绩满分只有30分,花过多的时间去学习不合算。在生物教学中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⑴要使学生明确生物学科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关系,了解诸如环境、粮食、人口、能源等重大问题都与生物学密切相关。现代生物无论从广度还是从深度上,都与其他学科有着交错渗透的关系。在教学的不同阶段,要结合教材内容,具体地阐述这种关系;⑵要充分介绍我国在生物科学研究上的新成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使学生从小树立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雄心壮志。同时,针对在部分同学中存在的过分向往西方国家生活方式的倾向,配合理想教育,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树立掌握科学知识报效祖国的思想。可结合教材讲述一些生物学家的爱国事迹,使学生认识到理想和追求是事业成功最根本、最持久的动力,只有明确了为谁而学、为什么而学,才会始终保持奋发向上的激情。
四、以科学家的优秀品质激励学生努力进取
科学家是科学成果的创造者,是科学史的谱写者。让学生了解科学家和科学史,是生动而富有成效的德育手段。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个学生都去当科学家,但科学家的理想、情操、胆识、毅力、勤奋和创造力等方面的优秀品质,是值得每一个人学习和效仿的。介绍科学家和科学史,一定要有目的性和针对性。能否做到这一点,关键仍然在于教师对学生的思想动态是否心中有数。例如,教师在和学生接触中,发现有不少学生为成绩上不去而苦恼,并由此产生自卑情绪。为了激励学生勇于进取,教师在教学中介绍达尔文、童第周时,要特别突出强调他们在学生时代都不是令人羡慕的优等生,但他们都以持久的爱好、刻苦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获得了成功。针对部分同学生物科成绩不错,但对数理化学习有畏难情绪,甚至有放弃不学的情况,在介绍分子遗传学的发展史时,讲述分子遗传学的奠基人孟德尔正是因为具有坚实的数学基础,才使他能对豌豆的性状遗传进行了有效的统计和分析,从而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规律。针对部分同学重理论轻实践、在实验中不注重观察的现象,可反复强调生物学的研究成果,几乎全部都是通过详细观察和科学分析取得的。介绍科学家和科学史,也要联系“三热爱”教育。如讲科学家成功之前的无数次失败及科学家在腐朽社会制度下所受到的迫害,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探索之路的崎岖艰险,体会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而懂得要珍惜今日的幸福生活。
总之,进行生物教学所面对的是正在生长发育的青少年,他们活泼好动,自制力差,可塑性强,对他们进行德育教育时,教师如能注意上述方法,从实际出发,以教学内容为载体,以教学过程为渠道,选择恰当的教育方式,利用生物知识中蕴含的德育教育素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一定会受到春风化雨般的功效,从而使德育教育在生物教学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