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的服装与今人的服装差异很大。其中,在古人的服装外表,是见不到口袋的,这与古人的物质生活有直接的关系。古代的许多生活用品、用具体积都比较大且重,无法装在身上。如作为古代书写工具和材料的“文房四宝”,即毛笔、墨、纸、砚,就不能装在衣服的口袋里。
古人外出远行时,行李及文房四宝等一些体积、重量较大的物品,多放在随身携带的行囊中。行囊是一个缝制的长方形口袋,可以斜挎在肩上。古人常以“囊空如洗”、“囊中无物”形容为官清廉或家境贫寒。此外,古人亦可将这些物品装入包袱,捆扎后背在肩上。
除背负的行囊、包袱外,在古人的服装中,也有口袋。古人穿着的服装,有一种交领服,如交领衫、交领袍等。穿着时,交领服的两襟于胸前相交后,需在腰际间系带(图1)。于是在胸前相交的两个衣襟与束带处的怀中位置,就形成了一个口袋。所谓的“怀揣”,指的就是这个口袋。这个口袋相对较大,可以盛放一些稍大的物品。“怀揣兔子”,虽然是对忐忑不安心情的比喻,但也说明这个口袋的位置。如果还有随身携带的一些细小轻巧的物品,即“细软”,则可以放在袖子内的口袋中。
古人服装的袖子比较长,一般以垂臂时手不外露为宜,故常称为“长袖”、“修袖”等。而且袖子还很宽大,故又称为“大袖”、“广袖”等。“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后汉书·马廖传》)用四四方方的一匹帛,裁制成一个袖子,虽然有些夸张,但也足见袖子的宽大(图2)。正是因为古人衣服的袖子比较宽大,所以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做一些动作时往往见不到手,见到的只是袖子的摆动,所以古代诗文中便有“拂袖”、“挥袖”、“奋袖”等描绘。在传世或出土的绘画作品上,也能见到对“大袖”、“广袖”的刻画(图3)。
置于袖子里的口袋,其位置是在肘部的上方,即肘后部位。而非一些影视剧作品中所表现的,拿取物品只是将手伸到袖筒内很浅的位置。古人将袖中的口袋缝制到肘后,是很科学的,也符合实际使用的需要。这是考虑到日常手臂的动作对口袋的影响,可以避免因手臂的动作导致口袋内物品的滑落。因为诸如戴冠、正冠、插钗等等动作,小臂往往要向上抬举。如果将口袋缝制在距袖口很近的小臂处,一旦小臂抬起,口袋中的“细软”就会掉出来。而缝制在肘后的部位,因大臂在日常生活中高抬的机会比较少,所以不会出现“细软”掉落的现象。
将口袋缝制在肘后,虽然拿取东西也不是很方便,但因在这个口袋里盛装的只能是些细小、轻便的物品,加之袖子比较宽大,手伸到袖内口袋里取物,也还是可以做到的。
东晋时期的医药学家葛洪在广泛收集当时民间流传的用于治疗常见病的处方后,经整理、订正,编成《肘后备急方》(又名《肘后救卒方》,亦作《肘后卒救方》)一书(图4)。此书在中国传统的医学和药学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尤其是书中收录的处方所诊治的疾病,多为常见病和疑难杂症;处方所用药物,也多为价格低廉或在自然界中比较常见的药物,所以民间百姓可以按照处方自己采集药物,能满足广大社会下层民众治疗疾病的实际需要。书中的处方简易实效,很适于民众对照自诊、自疗。梁朝医药学家陶弘景又对该书进行增补,著成《补阙肘后百一方》(简称《肘后百一方》)一书。这两部编录有大量的常见病治疗药方的医书,为方便人们及时治疗疾病,指导人们对症下药,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参考。两部医书的名称,都使用了“肘后”一词,就是意在表明书可以放在肘后的口袋中,是可以随身携带,随时取出查阅,具有应急救助的寓义。由此亦说明,古人上衣中的口袋位置是在袖内的肘后。
因袖内口袋的位置比较隐蔽,古人常盛放一些纯金饰品和散碎银两,以及明清时期出现的银票等贵重物品。所以,中国古人又常以“两袖清风”,比喻官吏的作风清廉。意指除清风外,袖内再无其他钱财。
此外,由于古人的袖子比较宽大,古代的一些微型兵器,也能藏在袖内,故称“袖器”,或称“暗器”。如“袖刃”、“袖箭”等(图5)。这些兵器所藏的位置,则是位于袖内小臂处,以便拿取或投掷。这与袖内的口袋无关。
正是因为放在袖内的物品都具有细小、轻便的特点,所以便引伸出“袖珍”一词,诸如袖珍书包括(袖珍词典)、袖珍收音机等。冠以“袖珍”之名,就在于表示其小巧之意。
[责任编辑 常汝先]
古人外出远行时,行李及文房四宝等一些体积、重量较大的物品,多放在随身携带的行囊中。行囊是一个缝制的长方形口袋,可以斜挎在肩上。古人常以“囊空如洗”、“囊中无物”形容为官清廉或家境贫寒。此外,古人亦可将这些物品装入包袱,捆扎后背在肩上。
除背负的行囊、包袱外,在古人的服装中,也有口袋。古人穿着的服装,有一种交领服,如交领衫、交领袍等。穿着时,交领服的两襟于胸前相交后,需在腰际间系带(图1)。于是在胸前相交的两个衣襟与束带处的怀中位置,就形成了一个口袋。所谓的“怀揣”,指的就是这个口袋。这个口袋相对较大,可以盛放一些稍大的物品。“怀揣兔子”,虽然是对忐忑不安心情的比喻,但也说明这个口袋的位置。如果还有随身携带的一些细小轻巧的物品,即“细软”,则可以放在袖子内的口袋中。
古人服装的袖子比较长,一般以垂臂时手不外露为宜,故常称为“长袖”、“修袖”等。而且袖子还很宽大,故又称为“大袖”、“广袖”等。“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后汉书·马廖传》)用四四方方的一匹帛,裁制成一个袖子,虽然有些夸张,但也足见袖子的宽大(图2)。正是因为古人衣服的袖子比较宽大,所以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做一些动作时往往见不到手,见到的只是袖子的摆动,所以古代诗文中便有“拂袖”、“挥袖”、“奋袖”等描绘。在传世或出土的绘画作品上,也能见到对“大袖”、“广袖”的刻画(图3)。
置于袖子里的口袋,其位置是在肘部的上方,即肘后部位。而非一些影视剧作品中所表现的,拿取物品只是将手伸到袖筒内很浅的位置。古人将袖中的口袋缝制到肘后,是很科学的,也符合实际使用的需要。这是考虑到日常手臂的动作对口袋的影响,可以避免因手臂的动作导致口袋内物品的滑落。因为诸如戴冠、正冠、插钗等等动作,小臂往往要向上抬举。如果将口袋缝制在距袖口很近的小臂处,一旦小臂抬起,口袋中的“细软”就会掉出来。而缝制在肘后的部位,因大臂在日常生活中高抬的机会比较少,所以不会出现“细软”掉落的现象。
将口袋缝制在肘后,虽然拿取东西也不是很方便,但因在这个口袋里盛装的只能是些细小、轻便的物品,加之袖子比较宽大,手伸到袖内口袋里取物,也还是可以做到的。
东晋时期的医药学家葛洪在广泛收集当时民间流传的用于治疗常见病的处方后,经整理、订正,编成《肘后备急方》(又名《肘后救卒方》,亦作《肘后卒救方》)一书(图4)。此书在中国传统的医学和药学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尤其是书中收录的处方所诊治的疾病,多为常见病和疑难杂症;处方所用药物,也多为价格低廉或在自然界中比较常见的药物,所以民间百姓可以按照处方自己采集药物,能满足广大社会下层民众治疗疾病的实际需要。书中的处方简易实效,很适于民众对照自诊、自疗。梁朝医药学家陶弘景又对该书进行增补,著成《补阙肘后百一方》(简称《肘后百一方》)一书。这两部编录有大量的常见病治疗药方的医书,为方便人们及时治疗疾病,指导人们对症下药,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参考。两部医书的名称,都使用了“肘后”一词,就是意在表明书可以放在肘后的口袋中,是可以随身携带,随时取出查阅,具有应急救助的寓义。由此亦说明,古人上衣中的口袋位置是在袖内的肘后。
因袖内口袋的位置比较隐蔽,古人常盛放一些纯金饰品和散碎银两,以及明清时期出现的银票等贵重物品。所以,中国古人又常以“两袖清风”,比喻官吏的作风清廉。意指除清风外,袖内再无其他钱财。
此外,由于古人的袖子比较宽大,古代的一些微型兵器,也能藏在袖内,故称“袖器”,或称“暗器”。如“袖刃”、“袖箭”等(图5)。这些兵器所藏的位置,则是位于袖内小臂处,以便拿取或投掷。这与袖内的口袋无关。
正是因为放在袖内的物品都具有细小、轻便的特点,所以便引伸出“袖珍”一词,诸如袖珍书包括(袖珍词典)、袖珍收音机等。冠以“袖珍”之名,就在于表示其小巧之意。
[责任编辑 常汝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