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互联网+”时代,“小屏幕”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网络意识形态话语的巨大效益也成为了各个国家相互争抢的重要资源,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构建已经成为了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领域。错误思潮在网络空间的传播,历史虚无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隐性传播,西方话语霸权的主导地位的传播优势给我国的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冲击。这就需要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权掌握话语和舆论导向,补齐理论短板,提高应对错误思潮能力,加强网络空间意识形态传播的技术创新,掌握话语和舆论导向,构建强有力的国际话语权。
关键词:网络意识形态;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
一、网络意识形态概念界定
网络意识形态是嵌套在网络社会之中,在运用数字化技术整合信息并共享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符号意义并综合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表现。“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智能设备、云技术席卷我们的生活,“小屏幕”跨越时间和空间成为了人们最主要的交往方式,网民人数迅速攀升。与使用手机同步,数据终端随时随地分析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和消费习惯,随时给网民“私人订制”的体验,网民在虚拟社会中整合四面八方的信息,整合到自己的知识系统的同时形成自己的独特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实现网络意识形态的成长。
二、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提升的困境探求
(一)错误思潮在网络空间的传播
1、新自由主义
新自由主义似乎成为一些资本主义国家认为的“普世”思想,他们喜欢把“新自由主义”强加给别国,借机干预其他国家的内政。这种有目的的意识形态“进攻”中,会给这个国家和人民带来不可预计的损失。苏联就是在意识形态的进攻中放弃了原本的意识形态,全面西化,最终导致苏联解体。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新自由主义的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契机,网络空间成为了各国相互争夺的阵地,他们通过网络渗透,揣测网民心理引导国内社会热点不断深入分析,引导舆论走向,为全面西化、颜色革命营造良好的氛围,彻底终结社会主义。
2、历史虚无主义
网络空间去中心化,碎片化,标题化等特点为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提供了重要场所。历史虚无主义想要否定中华文明。网络上出现的夺人眼球的“解密”、“还原真相”的新闻,实际上是打着探秘的幌子,摧毁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抹灭历史人物的历史贡献,消灭中国的精神领袖,制造一些列的思想混乱。历史虚无主义还想要否认中国共产党的贡献,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必然性,撼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苏联解体”的方式来对付中国。
(二)西方话语霸权的主导优势
在纵横捭阖的国际政治舞台上,每个国家都拥有自己的“新闻发言人”。西方的“权威”媒体掌握着话语权力,凭借着在一手新闻,在解读新闻的同时附上了自己国家的态度和意见,这就会潜移默化影响读者的意识形态。西方国家用一个波兰的奥斯维辛,成为了世界的奥斯维辛,世界人共同的记忆。相比之下,和奥斯维辛同等残忍程度的南京大屠杀只能在国际上“失语”。一些国家凭借网络技术优势,为政治目的向别国提供网络资源。肆意对别国进行网络意识形态渗透,干预别国内政,最终给这个国家和人民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
三、网络意识形态提升的路径探析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权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权是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灵魂。网络平台为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开拓了重要阵地,网络媒体宣传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权。“大数据”时代,鱼龙混杂的信息会减弱网民明辨是非的能力,引导错误的舆论走向。在面对一些别有用心国家的意识形态的网络渗透,这就需要意识形态工作者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应对各种思潮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歪曲、攻击。
(二)补齐理论短板,提高应对错误思潮能力
理论对于思想有着支配作用,理论对思想行为有着巨大导向作用。进步的思想推动社会进步、先导力量,补理论短板能够有效提高应对错误思潮的能力。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者应该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新的思想价值,主动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的重大问题,有目的性有针对性地直击社会的热点问题和焦点事件,用活的理论去解决现实中问题。通过媒体的反复宣传,更好地营造思想和舆论的氛围,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入网民的大脑,使得网民感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到网民的日常生活之中来,让网民自觉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自己的思考和行动。
(三)加强网络空间意识形态传播的技术创新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技术的日益革新,这位网络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提供了新鲜的空气。视频、图画、音频等载体为网络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提供了最为鲜活的画面。“小屏幕”逐渐成为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主要媒介。特朗普当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把社交媒体用到了极致。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者应该积极适应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充分利用社交碎片与网民真正互动起来,达成真诚的理解和沟通,只有这样才能够引导网民众的话语走向,澄清、纠正错误的见解,努力引导网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充分运用大数据的预测功能,在充分跟踪和分析数据的基础上,及时掌握的内在演变规律和内在关联,做好预防和应对工作。
(四)掌握话语和舆论导向,构建强有力的国际话语权
让优秀文明成果和红色革命文化来为网络意识形态的话语权的提升注入新鲜的血液,增强自己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提高网名的文化自信,积极推动上升为国际性的共同记忆,上升到世界“共识”的层面。让更多的国家真正了解中国,避免陷入“被动”局面。掌握世界的话语和舆论导向,构建强有力的国际话语权,避免被其误解,更避免直接被西方媒体抹黑,让更多的国家欣赏“中国模式”,让强大的网络意识形态就会焕发出强大的聚力、吸引力和感召力。
参考文献
[1]冯刚:《新形势下意识形态相关问题研究》[M].光明日报出版社,北京,2014年版。
[2]郭明飞,陈兰兰:《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安全的情势与策略——基于大数据背景的考察与分析》[J].江汉论坛,2016年第5期。
[3]黄冬霞,吴满意:《网络意识形态内涵的界定》[J].社会科学研究,2016年第6期。
[4]黄冬霞,吴满意:《近年来国内学界网络意识形态问题研究状况述评》[J].天府新论,2015年第5期。
注释:
黄冬霞,吴满意.近年来國内学界网络意识形态问题研究状况述评[J].天府新论,2015,(5):115-121
关键词:网络意识形态;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
一、网络意识形态概念界定
网络意识形态是嵌套在网络社会之中,在运用数字化技术整合信息并共享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符号意义并综合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表现。“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智能设备、云技术席卷我们的生活,“小屏幕”跨越时间和空间成为了人们最主要的交往方式,网民人数迅速攀升。与使用手机同步,数据终端随时随地分析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和消费习惯,随时给网民“私人订制”的体验,网民在虚拟社会中整合四面八方的信息,整合到自己的知识系统的同时形成自己的独特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实现网络意识形态的成长。
二、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提升的困境探求
(一)错误思潮在网络空间的传播
1、新自由主义
新自由主义似乎成为一些资本主义国家认为的“普世”思想,他们喜欢把“新自由主义”强加给别国,借机干预其他国家的内政。这种有目的的意识形态“进攻”中,会给这个国家和人民带来不可预计的损失。苏联就是在意识形态的进攻中放弃了原本的意识形态,全面西化,最终导致苏联解体。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新自由主义的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契机,网络空间成为了各国相互争夺的阵地,他们通过网络渗透,揣测网民心理引导国内社会热点不断深入分析,引导舆论走向,为全面西化、颜色革命营造良好的氛围,彻底终结社会主义。
2、历史虚无主义
网络空间去中心化,碎片化,标题化等特点为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提供了重要场所。历史虚无主义想要否定中华文明。网络上出现的夺人眼球的“解密”、“还原真相”的新闻,实际上是打着探秘的幌子,摧毁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抹灭历史人物的历史贡献,消灭中国的精神领袖,制造一些列的思想混乱。历史虚无主义还想要否认中国共产党的贡献,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必然性,撼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苏联解体”的方式来对付中国。
(二)西方话语霸权的主导优势
在纵横捭阖的国际政治舞台上,每个国家都拥有自己的“新闻发言人”。西方的“权威”媒体掌握着话语权力,凭借着在一手新闻,在解读新闻的同时附上了自己国家的态度和意见,这就会潜移默化影响读者的意识形态。西方国家用一个波兰的奥斯维辛,成为了世界的奥斯维辛,世界人共同的记忆。相比之下,和奥斯维辛同等残忍程度的南京大屠杀只能在国际上“失语”。一些国家凭借网络技术优势,为政治目的向别国提供网络资源。肆意对别国进行网络意识形态渗透,干预别国内政,最终给这个国家和人民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
三、网络意识形态提升的路径探析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权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权是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灵魂。网络平台为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开拓了重要阵地,网络媒体宣传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权。“大数据”时代,鱼龙混杂的信息会减弱网民明辨是非的能力,引导错误的舆论走向。在面对一些别有用心国家的意识形态的网络渗透,这就需要意识形态工作者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应对各种思潮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歪曲、攻击。
(二)补齐理论短板,提高应对错误思潮能力
理论对于思想有着支配作用,理论对思想行为有着巨大导向作用。进步的思想推动社会进步、先导力量,补理论短板能够有效提高应对错误思潮的能力。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者应该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新的思想价值,主动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的重大问题,有目的性有针对性地直击社会的热点问题和焦点事件,用活的理论去解决现实中问题。通过媒体的反复宣传,更好地营造思想和舆论的氛围,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入网民的大脑,使得网民感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到网民的日常生活之中来,让网民自觉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自己的思考和行动。
(三)加强网络空间意识形态传播的技术创新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技术的日益革新,这位网络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提供了新鲜的空气。视频、图画、音频等载体为网络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提供了最为鲜活的画面。“小屏幕”逐渐成为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主要媒介。特朗普当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把社交媒体用到了极致。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者应该积极适应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充分利用社交碎片与网民真正互动起来,达成真诚的理解和沟通,只有这样才能够引导网民众的话语走向,澄清、纠正错误的见解,努力引导网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充分运用大数据的预测功能,在充分跟踪和分析数据的基础上,及时掌握的内在演变规律和内在关联,做好预防和应对工作。
(四)掌握话语和舆论导向,构建强有力的国际话语权
让优秀文明成果和红色革命文化来为网络意识形态的话语权的提升注入新鲜的血液,增强自己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提高网名的文化自信,积极推动上升为国际性的共同记忆,上升到世界“共识”的层面。让更多的国家真正了解中国,避免陷入“被动”局面。掌握世界的话语和舆论导向,构建强有力的国际话语权,避免被其误解,更避免直接被西方媒体抹黑,让更多的国家欣赏“中国模式”,让强大的网络意识形态就会焕发出强大的聚力、吸引力和感召力。
参考文献
[1]冯刚:《新形势下意识形态相关问题研究》[M].光明日报出版社,北京,2014年版。
[2]郭明飞,陈兰兰:《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安全的情势与策略——基于大数据背景的考察与分析》[J].江汉论坛,2016年第5期。
[3]黄冬霞,吴满意:《网络意识形态内涵的界定》[J].社会科学研究,2016年第6期。
[4]黄冬霞,吴满意:《近年来国内学界网络意识形态问题研究状况述评》[J].天府新论,2015年第5期。
注释:
黄冬霞,吴满意.近年来國内学界网络意识形态问题研究状况述评[J].天府新论,2015,(5):11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