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灶性脑缺血后125I-神经生长因子对血脑屏障的通透性

来源 :解剖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q09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实验,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在大脑局部脑缺血情况下通过血脑屏障(BBB)的最佳时间及机制,为NGF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新的用药途径.方法 对65只健康雄性SD大鼠采用改良的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按缺血后不同时间点,给予每只大鼠注入125I-NGF,利用γ射线计数仪检测γ计数量,观察缺血不同时间BBB通透性的改变.脑缺血后BBB通透性最大的时间点(缺血3d)大鼠为实验组(15只),不制造脑缺血动物为对照组(15只).对大鼠行脑冠状切片,通过放射自显影观察成影部位、面积及亮度.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脑缺血不同时间BBB的变化.结果 随脑缺血时间延长,BBB通透性逐渐增加,其中脑缺血后第3天BBB通透性最大,而后又逐渐减弱.在BBB相同通透性情况下,γ计数显示,伴随用药时间的延长对照组和实验组γ计数均有所增加,实验组各时间点γ计数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以用药4hγ计数最高.放射自显影结果显示,对照组给药1h整个大脑不显影,4h及7h脑室及室周脑组织显影,面积约占脑冠状切面的4.1%,亮度明显;实验组给药1h右侧大脑表面显影,面积约占脑冠状切面的6%,亮度较强,4h及7h除了脑室及室周脑组织显影外,在右侧脑额叶(FL)、顶叶(AL)和颞叶皮质和髓质中有大面积显影,面积占脑冠状切面的36.2% ~47.3%,亮度很强.结论 随着大鼠脑缺血时间延长BBB通透性增加,其中缺血3d通透性最强;大鼠局灶脑缺血3d用药4 h 125I-NGF进入BBB量最大,在额叶、顶叶及颞叶显影最明显.NGF能通过局灶性脑缺血的血脑屏障,可能为临床给药途径提出新思路.
其他文献
目的 制备人包皮组织脱细胞基质移植物(AMGs),探讨其浸提液对兔尿道黏膜细胞毒性.方法 制备人包皮组织脱细胞基质后,通过Masson染色观察脱细胞后基质的表征,扫描电子显微镜观
目的 探讨毛蕊异黄酮对缺氧缺糖/复氧复糖PC12细胞线粒体凋亡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PC12细胞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control)、模型组(model)、毛蕊异黄酮组(calycosin)和尼莫地平
目的 探讨肝/骨/肾型碱性磷酸酶(ALPL)过表达对小鼠急性心肌梗死(MI)后心室重塑的影响.方法 36只8周龄雄性C57BL/6 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sham组),心肌梗死组(MI+Adv-EGFP组)
目的 探讨降低大鼠肠道组织自发荧光的简便可行方法.方法 取正常SD大鼠(n=5)肠道做冷冻切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自发荧光(AF),检测苏丹黑B(SBB)对AF的影响及其在肠道免疫荧光(I
心脏淋巴引流对于维持心肌内微环境稳定起着重要作用.在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等疾病,淋巴管损伤或功能障碍可引起心脏淋巴水肿,从而导致心肌纤维化,加重炎症反应和严重影响心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