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主要梳理了获得2011年诺贝尔奖之前的特朗斯特罗姆及其诗歌在中国的译介、接受及诗美特征,并举例阐述其对中国诗人的影响,希冀为当下中国诗坛的特朗斯特罗姆诗歌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提供参照。
关键词:特朗斯特罗姆;诗歌;译介;能量;效应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000-0129/K(2013)02-0017-07
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Tomas Transtromer,1931—),当代瑞典著名诗人,在国际诗坛享有重要威望。托马斯在1954年,即其二十三岁时发表了处女诗集《十七首诗》,轰动瑞典诗坛,被文学史作者扬·斯坦奎斯特称之为“一鸣惊人和绝无仅有的突破”①。此后,诗人一发不可收,出版的《途中的秘密》(1958)和《半完成的天空》(1962)两部诗集均获得巨大好评。此外,还有诗集:《音色与足迹》(1966)、《看见黑暗》(1970)、《波罗的海》(1974)、《真理的障碍》(1978)、《野蛮的广场》(1983)、《为死者和生者》(1989)、《悲哀贡多拉》(1996)和《巨大的谜语》(2004)等十余部。其实,托马斯至今为止一共才发表诗歌210多首,但基本上每一首都可堪称经典,北岛所言极是:“他写得很慢,一辈子只有一百多首,结成全集也不过一本小书而已,但几乎首首都好。那是奇迹。”②托马斯先后斩获很多重要文学奖项,如1956年获《人民画报》诗歌奖,1958年获《晚报》文学奖,1966年获谢尔格伦奖和彼特拉尔奖,1982年获促进文学事业发展奖,此外还获得过日本飞行员奖等。
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曾多次被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被誉为当代欧洲诗坛最杰出的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大师。2011年10月6日,瑞典文学院宣布,将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瑞典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以表彰他“通过精炼的文字,向读者展示了鲜活的现实生活”。其实早在199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沃尔科特就曾说过:“瑞典文学院应毫不犹豫地把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特朗斯特罗姆,尽管他是瑞典人。”③虽然沃尔科特的预言在19年后才应验,但特朗斯特罗姆获得诺奖乃实至名归。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歌已被译成约47种文字,研究他作品的著作已超过他作品页数的千倍。特朗斯特罗姆的获奖,很快在全球引起新一轮的研究热潮。他的诗歌影响着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诗人。
据不完全统计,仅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中国知网)收录的2012至2013年间涉及特朗斯特罗姆研究的期刊论文就有50多篇,几乎与以往期刊研究篇目的总数持平,研究范围更加宽广,如诗歌译介、文本研究、诗人研究及比较研究等。因此,梳理新时期以来至2011年间的特朗斯特罗姆及其诗歌在中国的译介、接受及诗美特征,对当下的特朗斯特罗姆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有重要意义,也能够更为系统地把握其人其诗在中国的传播接受。
一、特朗斯特罗姆诗歌在中国的译介
新时期以来,人们的思想禁锢逐渐被打破,思想解放和人文精神(地下民间)也悄然勃兴。此时,西方特别是欧美的哲学、美学思想也被陆续译介进来,涌入枯旱已久的中国文坛,给刚刚松动的文化土壤播撒了各种各样的思想种子。“朦胧诗”在批评界的诧异和惊喜声中破土而出,也带来了新鲜的文学观念和审美效果。人们对西方现代派文学艺术的译介与引进,在文学样式与审美效果上与蓬勃的诗歌运动构成了有效的回应,使20世纪80年代的文艺界呈现出缤纷的多元局面。特朗斯特罗姆正是在这股热潮的涌动中被推到国人面前。
据笔者所掌握的资料,诗人北岛是国内较早接触特朗斯特罗姆诗歌的人。早在1983年,北岛就从当时瑞典使馆文化专员安妮卡手中接过汉学家马悦然的一部英译稿,这便是特朗斯特罗姆的新诗集《野蛮的广场》。汉学家马悦然曾请北岛把这部诗集翻译成中文。翌年,《世界文学》第4期即发表了石默(北岛)译的《诗六首》,包括:《对一封信的回答》、《记忆看见我》、《黑色明信片》、《很多足迹》、《车站》和《自1973年3月》。这六首诗歌均出自诗人之前的诗集。译诗前面有译者对诗人的简介及其诗作风格的简单阐释。后来北岛也指出,“托马斯的意象诡异而辉煌,其音调是独一无二的。很幸运,我是他的第一个中译者。”④1985年4月,诗人托马斯亲自来访中国,参加了在北京外国语学院举办的“瑞典诗歌座谈会”等活动。同年,《外国文艺》第3期发表了李笠译特朗斯特罗姆的《树和天空》(外五首),包括:《致防线背后的朋友》、《1966写于冰雪消融时》、《黑色的山》、《车站》和《对一封信的回答》,后来被《外国文艺》编辑部所编的书籍《孤独的玫瑰
当代外国抒情诗选》收录,同时被收入此书的还有艾吕雅、阿波利奈尔、聂鲁达、蒙塔莱、博尔赫斯等诗坛名将的作品。1987年4月,北岛编译的《北欧现代诗选》有北岛选译特朗斯特罗姆诗歌9首,除了《自一九七九年三月》、《记忆看见我》、《对一封信的回答》、《黑色明信片》外,还包括新译的《晨鸟》、《零度以下》、《冬日的凝视》、《人造卫星的眼睛》和《乱涂之火》五首诗歌。诗作虽是北岛从英译本转译,也能较为清晰地传达原作的韵味。1987年,《世界文学》第3期还发表了李笠译的《风暴》(外二首),外二首是《序曲》和《十月即景》。1989年,该刊第5期又发表了李笠翻译的《瑞典散文诗六篇》,里面录有特朗斯特罗姆的《名字》。在柔刚翻译的《西方超现实主义诗选》一书中则有特朗斯特罗姆5首诗歌,《轨迹》、《梦断屋顶之歌》、《快板》、《开放和封闭的空间》和《为知己而唱》,诗作也是从英文转译。相对来说,这些译诗尚缺乏原诗的精炼和凝结的气势。20世纪80年代对特朗斯特罗姆诗歌的译介较为频繁,与当时的文化环境有密切关系。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对特朗斯特罗姆诗歌的译介,特别需要提及的是1990年旅居瑞典青年诗人李笠翻译的诗歌选集《绿树与天空》,作为漓江出版社“域外诗丛”之一种出版。该著对中国诗坛加深对特朗斯特罗姆的了解有着重要的意义。1996年,陈树编选的《破碎的主观铜像外国后现代主义诗选》收录了由李之义翻译特朗斯特罗姆的《果戈里》、《诗节和对应诗节》、《疏落的瑞典房子》、《顶端》和《钟乐》5首诗歌,并被贴上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标签,颇为耐人寻味。90年代中国对特朗斯特罗姆诗歌的译介相对来说较为贫乏,其原因大致有三:首先,诗人特朗斯特罗姆在1989年到1996年间仅出版了两部新诗集,而之前的译介基本都有引进。其次是90年代急剧转型的文化语境。最后,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歌与当时的语境不适,其艺术魅力还不能为大多数读者所接受。随着80年代“文化热”、“方法论热”和“美学热”等热潮的涌过,90年代文艺界呈现出多元话语、众声喧哗的状态。在商品化与市场化的双重裹挟下,人们进入“一地鸡毛”的琐碎生活,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念遭到严重颠覆。诗人和诗的地位与80年代相比一落千丈,失却了曾经的轰动效应,被不断边缘化。当然,一些有担当的知识分子也开始更加冷静地思考,在市场经济商业化及人文精神的反思中,在“失语”的苦闷中,结合自己本土的历史文化语境,理解“拿来”的魄力、诉求和眼光,努力重建自我的文化身份。 到了21世纪,对特朗斯特罗姆诗歌的译介出现了新的气象。首先是2001年南海出版公司推出了李笠翻译的《特朗斯特罗姆诗全集》,将诗人托马斯出版的十余部诗集一网打尽,包括《波罗的海》、《为生者和死者》和《悲哀贡多拉》等。李笠的译介具有更强烈的自觉意识,他不断地对旧译修订甚至重译,大大提高了译诗的水准。该书也获得由新闻出版总署举办的第六届全国优秀外国文学图书奖二等奖。2003年,河北教育出版社推出由诗人董继平翻译的《特兰斯特罗默诗选》,收录了诗人1954年到1996年间的全部诗作,不同的译本给汉语读者带来了多重解读的可能,也促进了特朗斯特罗姆诗歌在中国的传播接受。2004年,被誉为东方诺贝尔奖的“新诗界国际诗歌奖·北斗星奖”颁发给了特朗斯特罗姆,同时获此奖的还有诗人牛汉、洛夫。同月,李岱松主编《光芒涌入:首届“新诗界国际诗歌奖”获奖诗人特辑》一书推出“北斗星奖·特朗斯特罗姆”专栏,收入李笠翻译的托马斯大部分译作,还译出《硕大的谜》(2004)最新诗集中的大部分诗歌,此诗集共包括5首短诗和45首俳句,李笠翻译了五首诗歌和11首俳句。2011年4月,被誉为“中国第一民间诗刊”的《诗歌与人》把“诗歌与人·诗人奖”颁发给特朗斯特罗姆,他是继葡萄牙诗人安德拉德、“七月派”诗人彭燕郊、诗人张曙光、诗人蓝蓝、俄罗斯诗人英娜·丽斯年斯卡娅之后第六位获此殊荣的诗人。同月,《诗歌与人》推出《特朗斯特罗姆诗歌精选》特辑。特朗斯特罗姆诗歌在中国的译介及重要诗歌奖项的获得,一方面昭示着其诗歌的艺术能量,另一方面也彰显了特朗斯特罗姆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前中国诗坛的敏锐眼光。
然而,要追问的是: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歌究竟蕴藏着怎样的艺术能量或魅力,能让中国的众多诗人对其推崇备至?
二、特朗斯特罗姆诗歌的能量
石琴娥在《北欧文学史》中曾这样评价特朗斯特罗姆:“他的诗作主题多样,音韵铿锵,比喻生动优美。早期作品注重精神与内心的分析,探索人类灵魂的奥秘,把自己作为第三者客观地去观察和探索”⑤。如果说这个概括还不是太全面的话,那么黄礼孩在“诗人奖”的授奖词中则进一步道出了特朗斯特罗姆诗歌的美学意蕴:“特朗斯特罗姆犀利而形象地感知着社会现实,他独自的思想保存着记录、批判和由此得出的通向梦境、意志和艺术共有的自由向度。作为短诗大师,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歌精湛、凝炼、敏锐,隐藏着充沛的能量。他那亲密的文字如7个音符编织出的乐谱,在各种乐器声中忽隐忽现,如一个意象唤醒另一个意象。他恢复的不仅仅是语言的意外,引吭的是心灵的歌唱。特朗斯特罗姆与世界之间保持着一种契合,他以自身的感受力去沟通、去表达个人的见解,在其宝石般的语言里呈现出诗歌绝对的美。我们越是接近他的诗歌文本,越能触摸到大地的秘密;我们越是深入他私有的世界,越能踏上他广袤的灵魂地带,这样的世界明晰,涌现,奔腾着令人憬悟的火焰可以靠近,凝视。”那么,特朗斯特罗姆诗歌的艺术能量究竟何在呢?特朗斯特罗姆诗歌折射出的美学特征和对存在的诗意沉思,与诗人的自觉追求和大胆探索密不可分。诗人有着优秀的民族传统,并吸纳了象征主义、表现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等现代派先锋艺术表现手法,在融会贯通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瑞典文学院院士谢尔·埃斯普马克在《瑞典战后文学》一文中指出特朗斯特罗姆“是一位把瞬息间产生的灵感与对客观世界的观察相结合的现代神秘主义者。他最主要的表现手法是形象语言使用一种准确的新鲜的隐喻。他在一首诗的开头极通俗地写道:‘我来了,那个无形的人,可能受雇于一个伟大的记忆,以便生活在今世。’诗人是一个观察者,是一个服务于更高权力的见证人,他在空旷的黑暗中侦察着,以便记录历史与人类生活中隐藏的楷模。然而他自己是‘无形的’;他致力于秩序和较普遍的人类问题。”⑥这段文字可谓中国较早评介特朗斯特罗姆的文字(尽管是翻译的文字)。评论切中肯綮,准确把握了诗人诗作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中国学界的整体认知,奠定了国内诗坛的研究基调。诗歌《自一九七九年三月》(北岛译)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特朗斯特罗姆的艺术追求:“厌倦了所有带来词的人,词并不是语言/我走到那白雪覆盖的岛屿。/荒野没有词。/空白之页向四面八方展开!/我发现鹿的偶蹄在白雪上的印迹。/是语言而不是词。”诗人精妙地捕捉与运用语词,构筑了诗歌的精神家园。“厌倦了所有带来词的人,词并不是语言”,“空白之页向四面八方展开”,词与物之间的缝隙在此得到了消弭,是词而不是语言给世界带来敞亮与澄明。这些短促的诗行与蕴含着魔力的语词把全世界一下子擦亮,体现出诗人关于存在的诗意沉思。北岛这样谈到特朗斯特罗姆:“他的作品把象征主义、表现主义、印象主义与传统的欧洲抒情诗结合了起来,并体现了他的宗教信仰所带来的某种宁静。……他和他同时代的许多诗人反对他们前辈的作品中那种过于夸张、过于伤感和过于强调自我意识的隐喻,他们在自己的作品中并不排斥隐喻,而是试图使它们更准确、更敏锐、更坚实。”⑦王家新也说过:“他有自己的思维与造像的系统。意象联系与语言运行,有非常大的空间和跳跃性,留给读者更多的空白。这些空间、跳跃和空白,可能会成为接受中的障碍。如果不拒绝这种陌生,我们就会走进他的诗歌世界,领略到他在艺术探索中所具有的先锋姿态与冒险品格。他的诗带给我们的是神秘的陌生,同时又是一种创造艺术美过程中透明的冲动和追求。”⑧北岛、王家新等人的评述代表了中国诗坛对特朗斯特罗姆的认知,在一代诗人的创作中引发某些契合与共鸣,激起了内在的创作冲动。
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歌有着梦、意象和隐喻之间的深刻关联,在诗歌意象中践行了独特的审美诉求。其诗形式短小精悍,在语词的跳跃中闪现出诗思的瞬间之美和感悟,激起读者关于存在的诗意沉思。如《树和天空》(李笠译):“一棵树在雨中行走/在倾洒的灰色中匆匆走过我们的身边/它有急事。它汲取雨中的生命/就像果园里的黑鹂// 雨停歇。树停下脚步/它在晴朗的夜晚挺拔的静闪/和我们一样它在等待那瞬息/当雪花在空中绽开”,特朗斯特罗姆是一个捕捉意象的能手。其诗歌意象如“树”、“雨”、“黑鹂”、“雪花”等,往往来源于诗人对周围自然界的锐敏观察,“对存在的直觉”。该诗寓意丰富,风格简朴,在意象营造的内心世界中,语言具有一种极强的张力和穿透力。诚如译者李笠在《译序》中所说:“特朗斯特罗姆善于从日常生活入手,把有机物和科学结合到诗中,作品多短小、精炼,往往用意象和隐喻来塑造个人的内心世界,把激烈的情感寄于平静的文字里。”⑨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歌,善于在看似平常的日常生活事物中撷取丰富而新颖的意象,经过诗人的提炼和巧妙的运思,或直接进入诗篇,或构成引人联想的隐喻,用外在意象的繁复表达内在隐秘世界的沉思,努力抒写内心下意识甚至梦境的自由流动,使诗歌在短小的篇幅里,产生幽深的神秘感和极大的冲击力。诗人自己说:“写诗时,我感受自己是一件幸运或受难的乐器,不是我在写诗,而是诗在找我,逼我展现它……更真实的世界是在瞬息消失后的那种持续性和整体性,对立物的结合。”⑩如下面这些诗句:“穿轰鸣之裙鞠躬的喷气式飞机/使大地的宁静百倍地生长”(《冰雪消融》)。“我听见我们扔出石头/跌落,玻璃般透明的穿行岁月。”(《石头》)“醒悟是梦中往外跳伞/摆脱令人窒息的漩涡”(《序曲》)诗人对意象的营造有着自己清晰的审美追求,“我常常从一个物体或状态着手,为诗建立一个‘基础’,这基础有时是一个地点。诗从一个意象中渐渐诞生……我用清晰的方法描述我感受到的神秘的现实世界。”诗人在意象的联置中,将生活世界与抽象世界之间的隐喻在不知不觉中渐渐蔓延开来,使全诗充溢着梦境的氛围。正是在这一意义上,诗人认为诗的本质是:“诗是对事物的感受,不是再认识,而是幻想。一首诗是我让它醒着的梦。诗最重要的任务是塑造精神生活,揭示神秘。”诗人自己写诗就是践行着这个独特的对诗清醒的美学认识。又如“突然,漫游者在此遇上年迈/高大的橡树像一头石化的/长着巨角的麋鹿,面对九月大海/ 那墨绿的城堡//北方的风暴。正是楸树的果子/成熟的季节。在黑暗中醒着/能听见橡树上空的星宿|在厩中跺脚”(李笠译《风暴》)。显而易见,精致的意象捕捉除了需要诗人对存在的直觉与敏感,还需要诗人对语词高超的驾驭能力。特朗斯特罗姆诗歌中对语词的洞悉与对物的召唤随处可见。诗人认为诗的特点在于“凝练”和“言简则意繁”。因此,其诗歌形式都比较短小,三行五行或者八句十句不等,差不多每一首诗歌都有自己的独特体式。诗歌文字的整体布局不仅营造了一种空间的审美效果,还产生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引起读者的新奇与关注。 诗人努力捕捉现实生活中看似平常的细微感觉,并加以提炼而营造出自己独特的意象世界。他还善于在词语的间隔中留下足够的空白,在词语的跳跃中把意象的丰富性抛给读者,逼迫读者去跨越这道诗思的构想瞬间,看到诗人独运匠心的妙处。如特朗斯特罗姆在首届“新诗界国际诗歌奖”受奖词中所说:“我的诗是会聚点。它们让被约定俗成的语言撞击和观点隔离的现实的各部分发生联系,让景象中大大小小的细节彼此撞击,让不同的文化和人物,自然与工业交错在一起等等。换句话说,让貌似矛盾冲突的东西揭示内在的关系。”如“林中的蚂蚁静静的看守,盯视着/虚无。但听见的是黑暗树叶/滴落的水珠,夏日深谷/夜晚的喧嚣”(《昼变》)。诗人的受奖词透露了他的诗歌观:诗歌,正是对这趋势的抵抗。诗是一种积极的禅坐,它不是催醒,它是唤醒。这与新时期以来中国诗潮的内在精神有很强的契合点,其诗歌深得中国读者的青睐,给中国诗坛带来了一股别样的诗美。
三、特朗斯特罗姆诗歌在中国的效应
特朗斯特罗姆及其诗歌对国内一些诗人的影响是比较明显的。在北岛、李之义、李笠、王家新、于坚、陈东东等人的诗作或论诗札记中,均可看出他们与特朗斯特罗姆之间的关联。尤其是北岛、王家新与于坚三位诗人,还专门写过关于特朗斯特罗姆的专题诗论及诗作,体现出特朗斯特罗姆诗歌在中国诗坛的能量影响与接受效应。
北岛在《特朗斯特罗默:黑暗怎样焊住灵魂的银河》一文中回忆了20世纪80年代初接触特朗斯特罗姆的一些旧事。更为重要的是,他从翻译角度上,对之前两个译本的译诗质量和原诗神韵的传达提出了切中肯綮的批评,同时也拿出了自己相应的译诗范例,读者可在对照阅读中鉴别孰优孰劣。这些有益的批评尝试对特朗斯特罗姆诗歌在中国诗坛的接受和传播有重要作用。北岛是中国较早接触特朗斯特罗姆诗歌的诗人,不管在流亡前还是流亡后,在其诗作中都不难发现特朗斯特罗姆的影子。如《岸》、《红帆船》、《完整》、《同行》、《逆光时刻》等诗篇中就融入了许多哲学沉思,带有浓厚的“尖锐、机警、精致”的超现实主义色彩,在语词的选择上给人更多的“茶涩”感,营造一种“朦胧”的诗美氛围,其实就是在寻找一种唐诗“境”,如“夜的背后/有无边的粮食/伤心的爱人。”(《远景》)北岛通过几个突兀意象的并置抵达存在的揭示。吴晓东曾谈及北岛与超现实主义的“空间化技巧”,“正是对超现实主义艺术的充分领悟,使北岛擅长在诗中建构独特的空间形式,或是梦幻般的意象空间,或是荒诞化的异度空间,都具有突出的视觉效果和鲜明的画面感,最终指向一种空间化的诗学。”吴晓东论及了北岛与超现实主义的关系,虽然没有具体指出特朗斯特罗姆,但就北岛与诗人的关系而言,我们不难推知他们之间的关联。
于坚在《从“雄辩”到放弃读特朗斯特罗姆有感》一文中认为,“隐喻、深度意象,在托马斯诗歌中是对存在的直觉,是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的无忧无虑者对自然和日常生活的直觉、沉思,他的感受是本源的,与他的生活世界和对世界的态度息息相关,他想像世界,但不是空想世界,他的想像力的美是有具体的‘象’作为基础的。”这个论断可谓深得特朗斯特罗姆诗歌的肌理与神髓。于坚强调,支撑托马斯诗歌的东西是智性而非语感,这种智性可以分析出来,譬如将抽象的词具体化、拟人化、戏剧化,或者将具体的事物与抽象的语词相联系,“在他的那些不可理喻的非逻辑的语言中,我感受到真正的魔力,那些语词不是技术的积木而是精神的容器。”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歌放弃雄辩,抵达自在的、不言自明的审美诉求,有唐诗的悠扬意境。于坚认为特朗斯特罗姆是真正的诗人,也是不可模仿的。所有的模仿者,在原版面前,只可能是赝品,可怜的技术。无疑,特朗斯特罗姆作为一个“通灵者的魔师”的肖像深入到了于坚的精神世界和诗歌世界。于坚的诗作如长诗《飞行》、诗集《便条集》中的一些诗篇就有着放弃雄辩、“从隐喻后退”的诗学追求,将那些日常生活经验与情感碎片以“冷硬”的语词一一呈现,有着“陌生化”的美感。“在一群陈腔烂调中/取舍 推敲 重组 最终把它们擦亮/让词的光辉 洞彻事物”(《事件:挖掘》)尤其是《事件》系列诗歌的语言饱含张力,充满触感,显示出诗人于坚通过改变语言进而改变世界的努力。
王家新在《取道斯德哥尔摩》一文中指出:“无论我们注意与否,在中国现代汉语诗歌的建设中,对西方诗歌的翻译一直在起着作用有时甚至起着比写作更重要的作用:它已在暗中构成了这种写作史中的一个‘潜文本’。”王家新对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歌赞不绝口,说《黑色的山》就是“一首精湛、透明、富有层次感、可以让我一读再读的好诗:特朗斯特罗姆为它提供了一种奇异的生产方式。”并说翻译诗体使得“现代汉语的界域在不断拓宽和更新,现代汉语所包含的语言的可能性在不断呈现。”这种对汉语的“换血”更新,在内在精神上更根植于王家新的诗歌创作经验中。20世纪90年代,王家新积极进行“诗片段”的实践与探索,这些诗片段“往往不是一些抒情短章,而更是一则则容纳了哲思、睿智、反讽、玄想、细节和经验断片的随想”。他不断地回归内心,充满内省与沉思,对话与追问,构建自己的心灵史诗,在《帕斯捷尔纳克》等诗篇中追求一种“终于能按照自己的内心写作了”的诗学诉求。其它如后来的《桔子》、《柚子》等等反映出来的隐喻、象征、暗示等诗歌修辞策略,与他较早对特朗斯特罗姆诗歌的接触也不无关联。人们现在或许熟知王家新与诗人布罗茨基、帕斯捷尔纳克、保罗·策兰之间的内在关系,但他与特朗斯特罗姆之间的精神联系也是一条不可忽略的线索。
北岛、于坚与王家新都是在中国诗坛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诗人,对特朗斯特罗姆及其诗歌也有着不同程度的阅读与亲近。虽然他们有过不同的诗美追求及所谓的论争,如“知识分子写作”与“民间写作”等,但透过对特朗斯特罗姆诗歌的接受,也可清晰地看出他们三人的共性:对当代“诗歌中国”的共同建构,一种有担当的、介入社会的“知识分子”应有的诗歌精神。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歌有着关于现实与内心的深刻洞察与体验,在梦境与真实间自由穿行、揭示真相与苦难的过程中,精准把捉了日常的纹理与诗意的瞬间,完成历史与现实的对接。从“词与物”的关系来看,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歌更像一道强烈耀眼的光束,照亮了中国诗坛的纷争,也给学界提供了有效的经验反思。特朗斯特罗姆及其诗歌对一些诗人诗作、诗学观的重要影响,逐渐形成一种能量效应。相信随着对特朗斯特罗姆及其诗歌研究的深入,经典的艺术魅力对中国读者、诗坛的影响还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持续进行。 注释:
① 转引自李之义,王庚年等编.国际诗坛·关于托马斯·特朗斯特罗默的诗(1988年第2辑)[M].桂林:漓江出版社,1988.72.
② ④ 北岛.时间的玫瑰·北岛随笔·特朗斯特罗默:黑暗怎样焊住灵魂的银河[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
③ 转引自聂珍钊,陈召荣等.20世纪的西方文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11.
⑤ 石琴娥.北欧文学史[M].上海:译林出版社,2005.387.
⑥ [瑞典]阿尔文(Alving,H.),哈塞尔贝里(Hasselberg,G.)著,李之义译.瑞典文学史·瑞典战后文学[M].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5.426.
⑦ 北岛.国际诗坛·北欧现代诗歌述评(1988年第2辑)[M].桂林:漓江出版社1988.77.
⑧ 王家新.取道斯德哥尔摩[J].读书,2001,(5).
⑨ [瑞典]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著,李笠译.特朗斯特罗姆诗全集·译序[M].上海:南海出版公司,2001.
⑩ 黄礼孩主编,李笠译.特朗斯特罗姆诗精选·第六届《诗歌与人·诗人奖》专号·译者后记[M].上海:南海出版公司,2001.
吴晓东.二十世纪的诗心:中国新诗论集·北岛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6.
于坚.于坚诗学随笔·从“雄辩”到放弃读特朗斯特罗姆有感[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04.
Transtromer′s Impact on Chinese Poetry
QIAN Ren-ren & SU Wen-jian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430079 Wuhan, China; Ji Nan University, 510632 Guangzhou,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translation and introduction, acceptance, and artistic style of Tomas Transtromer and his poetry before he won the 2011 Nobel Prize, and elaborates its influence on Chinese poets through example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further research on Transtromer and his poetry in China.
Key words:Tomas Transtromer, poetry, translation and introduction, power, effect
【责任编辑 罗 雪】
关键词:特朗斯特罗姆;诗歌;译介;能量;效应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000-0129/K(2013)02-0017-07
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Tomas Transtromer,1931—),当代瑞典著名诗人,在国际诗坛享有重要威望。托马斯在1954年,即其二十三岁时发表了处女诗集《十七首诗》,轰动瑞典诗坛,被文学史作者扬·斯坦奎斯特称之为“一鸣惊人和绝无仅有的突破”①。此后,诗人一发不可收,出版的《途中的秘密》(1958)和《半完成的天空》(1962)两部诗集均获得巨大好评。此外,还有诗集:《音色与足迹》(1966)、《看见黑暗》(1970)、《波罗的海》(1974)、《真理的障碍》(1978)、《野蛮的广场》(1983)、《为死者和生者》(1989)、《悲哀贡多拉》(1996)和《巨大的谜语》(2004)等十余部。其实,托马斯至今为止一共才发表诗歌210多首,但基本上每一首都可堪称经典,北岛所言极是:“他写得很慢,一辈子只有一百多首,结成全集也不过一本小书而已,但几乎首首都好。那是奇迹。”②托马斯先后斩获很多重要文学奖项,如1956年获《人民画报》诗歌奖,1958年获《晚报》文学奖,1966年获谢尔格伦奖和彼特拉尔奖,1982年获促进文学事业发展奖,此外还获得过日本飞行员奖等。
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曾多次被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被誉为当代欧洲诗坛最杰出的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大师。2011年10月6日,瑞典文学院宣布,将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瑞典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以表彰他“通过精炼的文字,向读者展示了鲜活的现实生活”。其实早在199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沃尔科特就曾说过:“瑞典文学院应毫不犹豫地把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特朗斯特罗姆,尽管他是瑞典人。”③虽然沃尔科特的预言在19年后才应验,但特朗斯特罗姆获得诺奖乃实至名归。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歌已被译成约47种文字,研究他作品的著作已超过他作品页数的千倍。特朗斯特罗姆的获奖,很快在全球引起新一轮的研究热潮。他的诗歌影响着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诗人。
据不完全统计,仅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中国知网)收录的2012至2013年间涉及特朗斯特罗姆研究的期刊论文就有50多篇,几乎与以往期刊研究篇目的总数持平,研究范围更加宽广,如诗歌译介、文本研究、诗人研究及比较研究等。因此,梳理新时期以来至2011年间的特朗斯特罗姆及其诗歌在中国的译介、接受及诗美特征,对当下的特朗斯特罗姆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有重要意义,也能够更为系统地把握其人其诗在中国的传播接受。
一、特朗斯特罗姆诗歌在中国的译介
新时期以来,人们的思想禁锢逐渐被打破,思想解放和人文精神(地下民间)也悄然勃兴。此时,西方特别是欧美的哲学、美学思想也被陆续译介进来,涌入枯旱已久的中国文坛,给刚刚松动的文化土壤播撒了各种各样的思想种子。“朦胧诗”在批评界的诧异和惊喜声中破土而出,也带来了新鲜的文学观念和审美效果。人们对西方现代派文学艺术的译介与引进,在文学样式与审美效果上与蓬勃的诗歌运动构成了有效的回应,使20世纪80年代的文艺界呈现出缤纷的多元局面。特朗斯特罗姆正是在这股热潮的涌动中被推到国人面前。
据笔者所掌握的资料,诗人北岛是国内较早接触特朗斯特罗姆诗歌的人。早在1983年,北岛就从当时瑞典使馆文化专员安妮卡手中接过汉学家马悦然的一部英译稿,这便是特朗斯特罗姆的新诗集《野蛮的广场》。汉学家马悦然曾请北岛把这部诗集翻译成中文。翌年,《世界文学》第4期即发表了石默(北岛)译的《诗六首》,包括:《对一封信的回答》、《记忆看见我》、《黑色明信片》、《很多足迹》、《车站》和《自1973年3月》。这六首诗歌均出自诗人之前的诗集。译诗前面有译者对诗人的简介及其诗作风格的简单阐释。后来北岛也指出,“托马斯的意象诡异而辉煌,其音调是独一无二的。很幸运,我是他的第一个中译者。”④1985年4月,诗人托马斯亲自来访中国,参加了在北京外国语学院举办的“瑞典诗歌座谈会”等活动。同年,《外国文艺》第3期发表了李笠译特朗斯特罗姆的《树和天空》(外五首),包括:《致防线背后的朋友》、《1966写于冰雪消融时》、《黑色的山》、《车站》和《对一封信的回答》,后来被《外国文艺》编辑部所编的书籍《孤独的玫瑰
当代外国抒情诗选》收录,同时被收入此书的还有艾吕雅、阿波利奈尔、聂鲁达、蒙塔莱、博尔赫斯等诗坛名将的作品。1987年4月,北岛编译的《北欧现代诗选》有北岛选译特朗斯特罗姆诗歌9首,除了《自一九七九年三月》、《记忆看见我》、《对一封信的回答》、《黑色明信片》外,还包括新译的《晨鸟》、《零度以下》、《冬日的凝视》、《人造卫星的眼睛》和《乱涂之火》五首诗歌。诗作虽是北岛从英译本转译,也能较为清晰地传达原作的韵味。1987年,《世界文学》第3期还发表了李笠译的《风暴》(外二首),外二首是《序曲》和《十月即景》。1989年,该刊第5期又发表了李笠翻译的《瑞典散文诗六篇》,里面录有特朗斯特罗姆的《名字》。在柔刚翻译的《西方超现实主义诗选》一书中则有特朗斯特罗姆5首诗歌,《轨迹》、《梦断屋顶之歌》、《快板》、《开放和封闭的空间》和《为知己而唱》,诗作也是从英文转译。相对来说,这些译诗尚缺乏原诗的精炼和凝结的气势。20世纪80年代对特朗斯特罗姆诗歌的译介较为频繁,与当时的文化环境有密切关系。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对特朗斯特罗姆诗歌的译介,特别需要提及的是1990年旅居瑞典青年诗人李笠翻译的诗歌选集《绿树与天空》,作为漓江出版社“域外诗丛”之一种出版。该著对中国诗坛加深对特朗斯特罗姆的了解有着重要的意义。1996年,陈树编选的《破碎的主观铜像外国后现代主义诗选》收录了由李之义翻译特朗斯特罗姆的《果戈里》、《诗节和对应诗节》、《疏落的瑞典房子》、《顶端》和《钟乐》5首诗歌,并被贴上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标签,颇为耐人寻味。90年代中国对特朗斯特罗姆诗歌的译介相对来说较为贫乏,其原因大致有三:首先,诗人特朗斯特罗姆在1989年到1996年间仅出版了两部新诗集,而之前的译介基本都有引进。其次是90年代急剧转型的文化语境。最后,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歌与当时的语境不适,其艺术魅力还不能为大多数读者所接受。随着80年代“文化热”、“方法论热”和“美学热”等热潮的涌过,90年代文艺界呈现出多元话语、众声喧哗的状态。在商品化与市场化的双重裹挟下,人们进入“一地鸡毛”的琐碎生活,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念遭到严重颠覆。诗人和诗的地位与80年代相比一落千丈,失却了曾经的轰动效应,被不断边缘化。当然,一些有担当的知识分子也开始更加冷静地思考,在市场经济商业化及人文精神的反思中,在“失语”的苦闷中,结合自己本土的历史文化语境,理解“拿来”的魄力、诉求和眼光,努力重建自我的文化身份。 到了21世纪,对特朗斯特罗姆诗歌的译介出现了新的气象。首先是2001年南海出版公司推出了李笠翻译的《特朗斯特罗姆诗全集》,将诗人托马斯出版的十余部诗集一网打尽,包括《波罗的海》、《为生者和死者》和《悲哀贡多拉》等。李笠的译介具有更强烈的自觉意识,他不断地对旧译修订甚至重译,大大提高了译诗的水准。该书也获得由新闻出版总署举办的第六届全国优秀外国文学图书奖二等奖。2003年,河北教育出版社推出由诗人董继平翻译的《特兰斯特罗默诗选》,收录了诗人1954年到1996年间的全部诗作,不同的译本给汉语读者带来了多重解读的可能,也促进了特朗斯特罗姆诗歌在中国的传播接受。2004年,被誉为东方诺贝尔奖的“新诗界国际诗歌奖·北斗星奖”颁发给了特朗斯特罗姆,同时获此奖的还有诗人牛汉、洛夫。同月,李岱松主编《光芒涌入:首届“新诗界国际诗歌奖”获奖诗人特辑》一书推出“北斗星奖·特朗斯特罗姆”专栏,收入李笠翻译的托马斯大部分译作,还译出《硕大的谜》(2004)最新诗集中的大部分诗歌,此诗集共包括5首短诗和45首俳句,李笠翻译了五首诗歌和11首俳句。2011年4月,被誉为“中国第一民间诗刊”的《诗歌与人》把“诗歌与人·诗人奖”颁发给特朗斯特罗姆,他是继葡萄牙诗人安德拉德、“七月派”诗人彭燕郊、诗人张曙光、诗人蓝蓝、俄罗斯诗人英娜·丽斯年斯卡娅之后第六位获此殊荣的诗人。同月,《诗歌与人》推出《特朗斯特罗姆诗歌精选》特辑。特朗斯特罗姆诗歌在中国的译介及重要诗歌奖项的获得,一方面昭示着其诗歌的艺术能量,另一方面也彰显了特朗斯特罗姆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前中国诗坛的敏锐眼光。
然而,要追问的是: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歌究竟蕴藏着怎样的艺术能量或魅力,能让中国的众多诗人对其推崇备至?
二、特朗斯特罗姆诗歌的能量
石琴娥在《北欧文学史》中曾这样评价特朗斯特罗姆:“他的诗作主题多样,音韵铿锵,比喻生动优美。早期作品注重精神与内心的分析,探索人类灵魂的奥秘,把自己作为第三者客观地去观察和探索”⑤。如果说这个概括还不是太全面的话,那么黄礼孩在“诗人奖”的授奖词中则进一步道出了特朗斯特罗姆诗歌的美学意蕴:“特朗斯特罗姆犀利而形象地感知着社会现实,他独自的思想保存着记录、批判和由此得出的通向梦境、意志和艺术共有的自由向度。作为短诗大师,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歌精湛、凝炼、敏锐,隐藏着充沛的能量。他那亲密的文字如7个音符编织出的乐谱,在各种乐器声中忽隐忽现,如一个意象唤醒另一个意象。他恢复的不仅仅是语言的意外,引吭的是心灵的歌唱。特朗斯特罗姆与世界之间保持着一种契合,他以自身的感受力去沟通、去表达个人的见解,在其宝石般的语言里呈现出诗歌绝对的美。我们越是接近他的诗歌文本,越能触摸到大地的秘密;我们越是深入他私有的世界,越能踏上他广袤的灵魂地带,这样的世界明晰,涌现,奔腾着令人憬悟的火焰可以靠近,凝视。”那么,特朗斯特罗姆诗歌的艺术能量究竟何在呢?特朗斯特罗姆诗歌折射出的美学特征和对存在的诗意沉思,与诗人的自觉追求和大胆探索密不可分。诗人有着优秀的民族传统,并吸纳了象征主义、表现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等现代派先锋艺术表现手法,在融会贯通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瑞典文学院院士谢尔·埃斯普马克在《瑞典战后文学》一文中指出特朗斯特罗姆“是一位把瞬息间产生的灵感与对客观世界的观察相结合的现代神秘主义者。他最主要的表现手法是形象语言使用一种准确的新鲜的隐喻。他在一首诗的开头极通俗地写道:‘我来了,那个无形的人,可能受雇于一个伟大的记忆,以便生活在今世。’诗人是一个观察者,是一个服务于更高权力的见证人,他在空旷的黑暗中侦察着,以便记录历史与人类生活中隐藏的楷模。然而他自己是‘无形的’;他致力于秩序和较普遍的人类问题。”⑥这段文字可谓中国较早评介特朗斯特罗姆的文字(尽管是翻译的文字)。评论切中肯綮,准确把握了诗人诗作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中国学界的整体认知,奠定了国内诗坛的研究基调。诗歌《自一九七九年三月》(北岛译)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特朗斯特罗姆的艺术追求:“厌倦了所有带来词的人,词并不是语言/我走到那白雪覆盖的岛屿。/荒野没有词。/空白之页向四面八方展开!/我发现鹿的偶蹄在白雪上的印迹。/是语言而不是词。”诗人精妙地捕捉与运用语词,构筑了诗歌的精神家园。“厌倦了所有带来词的人,词并不是语言”,“空白之页向四面八方展开”,词与物之间的缝隙在此得到了消弭,是词而不是语言给世界带来敞亮与澄明。这些短促的诗行与蕴含着魔力的语词把全世界一下子擦亮,体现出诗人关于存在的诗意沉思。北岛这样谈到特朗斯特罗姆:“他的作品把象征主义、表现主义、印象主义与传统的欧洲抒情诗结合了起来,并体现了他的宗教信仰所带来的某种宁静。……他和他同时代的许多诗人反对他们前辈的作品中那种过于夸张、过于伤感和过于强调自我意识的隐喻,他们在自己的作品中并不排斥隐喻,而是试图使它们更准确、更敏锐、更坚实。”⑦王家新也说过:“他有自己的思维与造像的系统。意象联系与语言运行,有非常大的空间和跳跃性,留给读者更多的空白。这些空间、跳跃和空白,可能会成为接受中的障碍。如果不拒绝这种陌生,我们就会走进他的诗歌世界,领略到他在艺术探索中所具有的先锋姿态与冒险品格。他的诗带给我们的是神秘的陌生,同时又是一种创造艺术美过程中透明的冲动和追求。”⑧北岛、王家新等人的评述代表了中国诗坛对特朗斯特罗姆的认知,在一代诗人的创作中引发某些契合与共鸣,激起了内在的创作冲动。
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歌有着梦、意象和隐喻之间的深刻关联,在诗歌意象中践行了独特的审美诉求。其诗形式短小精悍,在语词的跳跃中闪现出诗思的瞬间之美和感悟,激起读者关于存在的诗意沉思。如《树和天空》(李笠译):“一棵树在雨中行走/在倾洒的灰色中匆匆走过我们的身边/它有急事。它汲取雨中的生命/就像果园里的黑鹂// 雨停歇。树停下脚步/它在晴朗的夜晚挺拔的静闪/和我们一样它在等待那瞬息/当雪花在空中绽开”,特朗斯特罗姆是一个捕捉意象的能手。其诗歌意象如“树”、“雨”、“黑鹂”、“雪花”等,往往来源于诗人对周围自然界的锐敏观察,“对存在的直觉”。该诗寓意丰富,风格简朴,在意象营造的内心世界中,语言具有一种极强的张力和穿透力。诚如译者李笠在《译序》中所说:“特朗斯特罗姆善于从日常生活入手,把有机物和科学结合到诗中,作品多短小、精炼,往往用意象和隐喻来塑造个人的内心世界,把激烈的情感寄于平静的文字里。”⑨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歌,善于在看似平常的日常生活事物中撷取丰富而新颖的意象,经过诗人的提炼和巧妙的运思,或直接进入诗篇,或构成引人联想的隐喻,用外在意象的繁复表达内在隐秘世界的沉思,努力抒写内心下意识甚至梦境的自由流动,使诗歌在短小的篇幅里,产生幽深的神秘感和极大的冲击力。诗人自己说:“写诗时,我感受自己是一件幸运或受难的乐器,不是我在写诗,而是诗在找我,逼我展现它……更真实的世界是在瞬息消失后的那种持续性和整体性,对立物的结合。”⑩如下面这些诗句:“穿轰鸣之裙鞠躬的喷气式飞机/使大地的宁静百倍地生长”(《冰雪消融》)。“我听见我们扔出石头/跌落,玻璃般透明的穿行岁月。”(《石头》)“醒悟是梦中往外跳伞/摆脱令人窒息的漩涡”(《序曲》)诗人对意象的营造有着自己清晰的审美追求,“我常常从一个物体或状态着手,为诗建立一个‘基础’,这基础有时是一个地点。诗从一个意象中渐渐诞生……我用清晰的方法描述我感受到的神秘的现实世界。”诗人在意象的联置中,将生活世界与抽象世界之间的隐喻在不知不觉中渐渐蔓延开来,使全诗充溢着梦境的氛围。正是在这一意义上,诗人认为诗的本质是:“诗是对事物的感受,不是再认识,而是幻想。一首诗是我让它醒着的梦。诗最重要的任务是塑造精神生活,揭示神秘。”诗人自己写诗就是践行着这个独特的对诗清醒的美学认识。又如“突然,漫游者在此遇上年迈/高大的橡树像一头石化的/长着巨角的麋鹿,面对九月大海/ 那墨绿的城堡//北方的风暴。正是楸树的果子/成熟的季节。在黑暗中醒着/能听见橡树上空的星宿|在厩中跺脚”(李笠译《风暴》)。显而易见,精致的意象捕捉除了需要诗人对存在的直觉与敏感,还需要诗人对语词高超的驾驭能力。特朗斯特罗姆诗歌中对语词的洞悉与对物的召唤随处可见。诗人认为诗的特点在于“凝练”和“言简则意繁”。因此,其诗歌形式都比较短小,三行五行或者八句十句不等,差不多每一首诗歌都有自己的独特体式。诗歌文字的整体布局不仅营造了一种空间的审美效果,还产生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引起读者的新奇与关注。 诗人努力捕捉现实生活中看似平常的细微感觉,并加以提炼而营造出自己独特的意象世界。他还善于在词语的间隔中留下足够的空白,在词语的跳跃中把意象的丰富性抛给读者,逼迫读者去跨越这道诗思的构想瞬间,看到诗人独运匠心的妙处。如特朗斯特罗姆在首届“新诗界国际诗歌奖”受奖词中所说:“我的诗是会聚点。它们让被约定俗成的语言撞击和观点隔离的现实的各部分发生联系,让景象中大大小小的细节彼此撞击,让不同的文化和人物,自然与工业交错在一起等等。换句话说,让貌似矛盾冲突的东西揭示内在的关系。”如“林中的蚂蚁静静的看守,盯视着/虚无。但听见的是黑暗树叶/滴落的水珠,夏日深谷/夜晚的喧嚣”(《昼变》)。诗人的受奖词透露了他的诗歌观:诗歌,正是对这趋势的抵抗。诗是一种积极的禅坐,它不是催醒,它是唤醒。这与新时期以来中国诗潮的内在精神有很强的契合点,其诗歌深得中国读者的青睐,给中国诗坛带来了一股别样的诗美。
三、特朗斯特罗姆诗歌在中国的效应
特朗斯特罗姆及其诗歌对国内一些诗人的影响是比较明显的。在北岛、李之义、李笠、王家新、于坚、陈东东等人的诗作或论诗札记中,均可看出他们与特朗斯特罗姆之间的关联。尤其是北岛、王家新与于坚三位诗人,还专门写过关于特朗斯特罗姆的专题诗论及诗作,体现出特朗斯特罗姆诗歌在中国诗坛的能量影响与接受效应。
北岛在《特朗斯特罗默:黑暗怎样焊住灵魂的银河》一文中回忆了20世纪80年代初接触特朗斯特罗姆的一些旧事。更为重要的是,他从翻译角度上,对之前两个译本的译诗质量和原诗神韵的传达提出了切中肯綮的批评,同时也拿出了自己相应的译诗范例,读者可在对照阅读中鉴别孰优孰劣。这些有益的批评尝试对特朗斯特罗姆诗歌在中国诗坛的接受和传播有重要作用。北岛是中国较早接触特朗斯特罗姆诗歌的诗人,不管在流亡前还是流亡后,在其诗作中都不难发现特朗斯特罗姆的影子。如《岸》、《红帆船》、《完整》、《同行》、《逆光时刻》等诗篇中就融入了许多哲学沉思,带有浓厚的“尖锐、机警、精致”的超现实主义色彩,在语词的选择上给人更多的“茶涩”感,营造一种“朦胧”的诗美氛围,其实就是在寻找一种唐诗“境”,如“夜的背后/有无边的粮食/伤心的爱人。”(《远景》)北岛通过几个突兀意象的并置抵达存在的揭示。吴晓东曾谈及北岛与超现实主义的“空间化技巧”,“正是对超现实主义艺术的充分领悟,使北岛擅长在诗中建构独特的空间形式,或是梦幻般的意象空间,或是荒诞化的异度空间,都具有突出的视觉效果和鲜明的画面感,最终指向一种空间化的诗学。”吴晓东论及了北岛与超现实主义的关系,虽然没有具体指出特朗斯特罗姆,但就北岛与诗人的关系而言,我们不难推知他们之间的关联。
于坚在《从“雄辩”到放弃读特朗斯特罗姆有感》一文中认为,“隐喻、深度意象,在托马斯诗歌中是对存在的直觉,是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的无忧无虑者对自然和日常生活的直觉、沉思,他的感受是本源的,与他的生活世界和对世界的态度息息相关,他想像世界,但不是空想世界,他的想像力的美是有具体的‘象’作为基础的。”这个论断可谓深得特朗斯特罗姆诗歌的肌理与神髓。于坚强调,支撑托马斯诗歌的东西是智性而非语感,这种智性可以分析出来,譬如将抽象的词具体化、拟人化、戏剧化,或者将具体的事物与抽象的语词相联系,“在他的那些不可理喻的非逻辑的语言中,我感受到真正的魔力,那些语词不是技术的积木而是精神的容器。”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歌放弃雄辩,抵达自在的、不言自明的审美诉求,有唐诗的悠扬意境。于坚认为特朗斯特罗姆是真正的诗人,也是不可模仿的。所有的模仿者,在原版面前,只可能是赝品,可怜的技术。无疑,特朗斯特罗姆作为一个“通灵者的魔师”的肖像深入到了于坚的精神世界和诗歌世界。于坚的诗作如长诗《飞行》、诗集《便条集》中的一些诗篇就有着放弃雄辩、“从隐喻后退”的诗学追求,将那些日常生活经验与情感碎片以“冷硬”的语词一一呈现,有着“陌生化”的美感。“在一群陈腔烂调中/取舍 推敲 重组 最终把它们擦亮/让词的光辉 洞彻事物”(《事件:挖掘》)尤其是《事件》系列诗歌的语言饱含张力,充满触感,显示出诗人于坚通过改变语言进而改变世界的努力。
王家新在《取道斯德哥尔摩》一文中指出:“无论我们注意与否,在中国现代汉语诗歌的建设中,对西方诗歌的翻译一直在起着作用有时甚至起着比写作更重要的作用:它已在暗中构成了这种写作史中的一个‘潜文本’。”王家新对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歌赞不绝口,说《黑色的山》就是“一首精湛、透明、富有层次感、可以让我一读再读的好诗:特朗斯特罗姆为它提供了一种奇异的生产方式。”并说翻译诗体使得“现代汉语的界域在不断拓宽和更新,现代汉语所包含的语言的可能性在不断呈现。”这种对汉语的“换血”更新,在内在精神上更根植于王家新的诗歌创作经验中。20世纪90年代,王家新积极进行“诗片段”的实践与探索,这些诗片段“往往不是一些抒情短章,而更是一则则容纳了哲思、睿智、反讽、玄想、细节和经验断片的随想”。他不断地回归内心,充满内省与沉思,对话与追问,构建自己的心灵史诗,在《帕斯捷尔纳克》等诗篇中追求一种“终于能按照自己的内心写作了”的诗学诉求。其它如后来的《桔子》、《柚子》等等反映出来的隐喻、象征、暗示等诗歌修辞策略,与他较早对特朗斯特罗姆诗歌的接触也不无关联。人们现在或许熟知王家新与诗人布罗茨基、帕斯捷尔纳克、保罗·策兰之间的内在关系,但他与特朗斯特罗姆之间的精神联系也是一条不可忽略的线索。
北岛、于坚与王家新都是在中国诗坛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诗人,对特朗斯特罗姆及其诗歌也有着不同程度的阅读与亲近。虽然他们有过不同的诗美追求及所谓的论争,如“知识分子写作”与“民间写作”等,但透过对特朗斯特罗姆诗歌的接受,也可清晰地看出他们三人的共性:对当代“诗歌中国”的共同建构,一种有担当的、介入社会的“知识分子”应有的诗歌精神。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歌有着关于现实与内心的深刻洞察与体验,在梦境与真实间自由穿行、揭示真相与苦难的过程中,精准把捉了日常的纹理与诗意的瞬间,完成历史与现实的对接。从“词与物”的关系来看,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歌更像一道强烈耀眼的光束,照亮了中国诗坛的纷争,也给学界提供了有效的经验反思。特朗斯特罗姆及其诗歌对一些诗人诗作、诗学观的重要影响,逐渐形成一种能量效应。相信随着对特朗斯特罗姆及其诗歌研究的深入,经典的艺术魅力对中国读者、诗坛的影响还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持续进行。 注释:
① 转引自李之义,王庚年等编.国际诗坛·关于托马斯·特朗斯特罗默的诗(1988年第2辑)[M].桂林:漓江出版社,1988.72.
② ④ 北岛.时间的玫瑰·北岛随笔·特朗斯特罗默:黑暗怎样焊住灵魂的银河[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
③ 转引自聂珍钊,陈召荣等.20世纪的西方文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11.
⑤ 石琴娥.北欧文学史[M].上海:译林出版社,2005.387.
⑥ [瑞典]阿尔文(Alving,H.),哈塞尔贝里(Hasselberg,G.)著,李之义译.瑞典文学史·瑞典战后文学[M].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5.426.
⑦ 北岛.国际诗坛·北欧现代诗歌述评(1988年第2辑)[M].桂林:漓江出版社1988.77.
⑧ 王家新.取道斯德哥尔摩[J].读书,2001,(5).
⑨ [瑞典]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著,李笠译.特朗斯特罗姆诗全集·译序[M].上海:南海出版公司,2001.
⑩ 黄礼孩主编,李笠译.特朗斯特罗姆诗精选·第六届《诗歌与人·诗人奖》专号·译者后记[M].上海:南海出版公司,2001.
吴晓东.二十世纪的诗心:中国新诗论集·北岛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6.
于坚.于坚诗学随笔·从“雄辩”到放弃读特朗斯特罗姆有感[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04.
Transtromer′s Impact on Chinese Poetry
QIAN Ren-ren & SU Wen-jian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430079 Wuhan, China; Ji Nan University, 510632 Guangzhou,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translation and introduction, acceptance, and artistic style of Tomas Transtromer and his poetry before he won the 2011 Nobel Prize, and elaborates its influence on Chinese poets through example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further research on Transtromer and his poetry in China.
Key words:Tomas Transtromer, poetry, translation and introduction, power, effect
【责任编辑 罗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