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围绕如何培育中国画创作人才这一目标,文章提出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把握临摹、写生与创作三者的教学,处理三者之间的关系。从培养目标看:三者的目的都是为培养中国画创作新人服务,那么中国画教育的全盘方案与教学大纲就应以“创作意识”作为三者教学的指导思想,使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建立在有利于创作培养这个基础上。
[关键词]中国画教育 传统文化 创作意识
[作者简介]陈恩惠(1960- ),山西临猗人,咸阳师范学院艺术系副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画教育与创作。(陕西咸阳712000)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1-0113-02
一、中国画临摹中的创作意识
临摹是对传统笔墨的学习、认识与理解,是中国画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临摹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掌握传统文化精神的基础上培养其创造能力。
一幅优秀的作品并非仅靠孤立的技法迹象,它更多地包含着艺术家对自然的体悟和艺术的理解。仅从笔墨技法上研习远远不够,因为画面上的笔墨技法是艺术家对自然的体悟与理解之后所产生的一种审美语言,它受艺术家的审美所支配。如宋人的《出水芙蓉图》就是作者在熟悉了自然界真实的荷花后,由内心滋生出的一种审美感受、观察方式和创造性的审美体现,艺术家通过特有的角度,运用勾线与渲染的方式,非常贴切地留住了自然的风景。可见,其高超精湛的技巧来源于艺术家表现物体时所流露出的一种适度与恰当的审美把握。在临摹中,如何触及这种恰当的审美创造,将被动的临习,转向主动的研习与品悟,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避免机械式的学习,启发学生从临摹作品中品悟古人的观察方式、创造精神与审美品位。只有悟通了作者艺术语言与审美感受的道理所在,才能避免机械式的学习。所以,学习传统时要从创作中感悟作者对自然物态的审美体验,否则,就难以从深层次上理解传统。因此,学习传统应该与观察生活、创作练习(实践)相结合,从自身的生活感受、语言表达中来参照前人的作品,通过分析比较来体会古人的观察角度与描写手法,提高自己的分辨力。只有经过大量的实践、广泛的感受,才能对传统产生一种认识。这种认识不再是被动的依附,而是有个性、有深度的理解。只有这样,才能有目的地进行选择与吸收,并能将传统的学习有效地作用于自己的观察与创作之中;才能从传统中追寻出体悟世界的专注态度;才能在体验自然的过程中领会传统语言的概括与凝练的程度,从而启迪学生用自己的绘画方式来描绘所认识的世界。
二、中国画教学中创作意识的培养
认识到创作意识在中国画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就应在中国画全方位的教学中,树立这一思想,把创作教学和创作思想纳入到一切教学之中,贯穿于教学的始终;把造型基础、创作能力与笔墨基础、观察意识、传统修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塑造新一代中国画传人。
首先,必须保护学生独立的“个性”,善于发现不同学生的不同风格和发展趋势,本着“因势利导”的教学指导原则,以全部的修养对学生各自身上所表现出的不同心理特点、智能结构和艺术素质等,进行全面的透析,并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提出其自身发展的潜力优势,充分发展个性,培养具有独特创造力的“画家”,而非僵死的“画匠”。
其次,树立学生“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造意识。“外师造化”即对景写生,“中得心源”是指写生的结果为艺术家心中的艺术形象。也就是说,作品中的形象来源于生活,但不是生活中原来形象的简单复制和再现,更不是机械式的照搬,它是作者对客观世界进行审美后的主观创造。从调查结果看,中国画写生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写生教学变成了机械的复制自然,学生在写生中只扮演了一个傻瓜照相机的角色,对于“心源”缺乏觉悟。因此,在中国画写生教学中,必须强化“心源”意识,要求学生在写生中注意感受与思想情感的抒发,要对对象进行物化的取舍与加工,以便更充分地表达自己的创作思想和情感,要在“造化”和“心源”的统一和感应中,升华出艺术作品的意象,从再现和表现的内在统一中创造出新的审美境界,真正体现“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宗旨。
再次,帮助学生正确处理自然之理和艺术之理的关系。歌德曾与一位朋友去欣赏鲁本斯的画,他发现画面上光影的方向不一致、有违自然的现象,于是歌德指出:“尽管这是违反自然,我还要说它高于自然,是大画家的大胆手笔。”为什么呢?原因在于艺术有别于照相机,艺术家对客体现实不是照搬,而是对美的发现与提升,是自我的艺术审美,是再造形成艺术之美的主观性呈现。
第四,艺术家在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世界认识世界时,都会产生各自的认知情感,正是这种各自不同的认知情感、审美意识和才能差异才使得艺术这种感受外化后形成的新的艺术形象各具特色,使之具有独特个性的艺术魅力。在这一过程中,由于每位艺术家追求的目标不同,其外化的艺术形式与自然形式也就不同。因此,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挖掘自身的认知情感与审美特征。这样,作画时才能融进主观思想情感和审美个性,作品才能感动观众。
第五,树立“似与不似”的中国画审美观。艺术作品,无论是具象、抽象,或是具象与抽象相结合的作品,在塑造形象时都离不开一定的提炼、夸张和创造,只是根据不同的艺术取向其夸张与创造的程度不同而已。艺术概论中指出:艺术要塑造“典型”形象,“典型”就是提炼和升华的结果。齐白石针对中国画创作曾提出“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这样一个富有哲理性的美学命题。他说:“太似者媚俗,不似者欺世”,只有似与不似,才能引起人的丰富联想,达到含蓄、生动有趣的艺术效果。如齐白石的水墨作品《虾》,既像生活中的虾,又不是生活中的虾,它比生活中的虾更生动、更感人。再者中国画因其材料的特性与作画中笔墨的书写性更要求画家具备“似与不似”的审美观。可见中国画注重的是神似,它不受形的束缚,它所追求的是以笔墨趣味与精、气、神韵来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对于学院模式下的中国画教学,在训练过程中务必使西画的写实造型融入中国画的格调与情趣之中,才能真正塑造出中国画创作新人。
三、中国画创作教学
中国画创作教学,是中国画教育的最终体现。它是在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对艺术规律的把握基础之上,借鉴、吸收、充分发挥自我个性潜质,进行创造的教学环节。要求学生通过感受生活、收集材料,创造出属于自我的具有时代精神和民族特点的中国画作品。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必须注重以下修养。
1.体验与感悟。生活无限广阔,为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各种艺术的探索与成功,都建立在深入生活的基础之上。中国画创作不仅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之根基,更源于生活的体验与感悟,来源于姊妹艺术的吸收与借鉴。
一幅优秀的美术作品,不仅在于它的形式与技能,更在于作品的主题内涵、社会意义、生活气息,还包括作品本身的意趣、真情实感等因素,而这一切都源于对生活的深入体验。如王有政的《捏扁食》,作品产生于改革开放的农村,表现了新时代农民的富裕新貌,其内容的朴质、感情的真挚、意境的温馨、形象的典型、语言的和谐等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一生动的艺术形象创造源于作者置身于新时代的农村,真正体味到了农民安居乐业的和谐、温馨之感受。画家把生活中的这些瞬间、细节包括有机的组合所产生的内心现象,经过精雕细琢,增强了画面细节的耐看性,作品的内涵也因此不断深化,产生了深切感人的艺术魅力。
感悟时代气息是体验生活的目的所在,能否在生活中真正挖掘到时代的本质精神,则要看体验生活的深度。因为生活中也存在一些落后的东西、表面的东西,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就必须以艺术家的思想境界作为向导,深入体味,做到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不能把深入生活仅仅理解为寻找艺术素材,那样就太狭窄了。所谓在生活中学会“发现”,就如罗丹所说:“要善于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新的美来。”要捕捉这种“美”,从一开始的瞬间就善于发掘具有某种激发你精神骚动的东西,“发现”的过程就是精神闪光的过程,一个艺术家生活基础深不深,就体现在“发现”的深度与水平上。
因此,深入生活,必须强调体验与感悟,强调新时代气息,从思想感情和审美观念上认识新生活,感悟新时代,并从生活中汲取和发现题材、主题、情节、语言、诗情和画意,把形象思维变成具有哲理内涵的思维,把具象的形变成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体现时代特征的优秀作品。
2.画外功与创作品味。在中国画学习和创作中,人的认识和感受常常会受画种的形式语言所支配,同时也会受到这一画种的制约,它使我们的认识角度朝一种固定的途径推移。当对事物的某点养成敏锐感觉的同时,也会伴随着对另外一点的麻木或损失。所以广泛地欣赏其他画种的优秀作品,养成多种角度来看待事物的习惯,对丰富自己的知识面,扩展感觉的“视野”十分重要,对产生属于自己的感受,用自己的方式来描绘将会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能对语言的表现力注入新颖的内涵和魅力。尽管当具体涉及自己所从事的画种时,有其特殊的表现范围,也需要相应的纯粹性,然而一旦具有广泛的知识面,便可以将某种丰富性渗透到特殊的范围之中,使其在有限之中产生无限的效果。因此,指导学生创作时必须加强对其画外功的修养,使学生在多方面吸收、借鉴、融会从传统来的、从西方来的、从古典来的、从现代来的、从其他姊妹艺术中来的营养,只要是有助于自身发展的多种营养都要吸收,才能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艺术创作。
3.传统文化精髓。中国画创作,无论表现的是花鸟、山水还是人物,皆不能脱离民族之土壤与民族之文化精神。反之,只墨守于传统文化的光环中,不思进取,不去发现与改革,必因缺失时代之精神而被时代所抛弃。我们要把前人的文化遗产作为新的起跑线,把对生活的新鲜感受、自己的思想情感、独自的艺术审美观和对传统文化、外来文化的吸收以及所掌握的绘画技巧,浇铸于自己的创作中,才能创造出富有时代感、具有民族精神的国画作品。
4.意境与情感。中国画之“意境”为中国绘画最高境界,它也是中国画创作的追求目的,是中国画创作的精气所在,更是中国画的灵魂,因此必须渗透于教学和创作的始终。
意境包括创作主题、境界和情趣,也包括作者的思想情感。意境的构成是从作者的触景生情到寓情入景,最后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从而与观画者产生共鸣的过程。笔墨、造型、色彩是意境创造的语言,是作者心灵的影迹,也是作者与观画者产生共鸣的契机,没有思想情感的笔墨和色彩造型无意境可言。有了意境,画家才能使人浮想联翩,味之不尽。
可见,意境创造的关键,是作者的情感与思想。“情感”即触景生情的心理感受。“思想”与文化修养,只有通过“情感”这种心理状态才能发现、捕捉和领悟自然界中所蕴藏的美。因此,要培养学生在生活中敏感的直觉观察能力、分辨能力和表达能力,使之最终形成创造能力,最后以自己所创造的独特的物态形象和艺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怀,引发观者的共鸣。唯此才能创造出意趣高华、韵味无穷的艺术作品。
[参考文献]
[1]张延风.中国艺术的文化阐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本社编.二十世纪山水画研究文集[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
[3]孙振华,鲁虹.艺术与社会——26位著名批评家谈中国当代美术的转向[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5.
[4]李青.形而上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5]李铸晋,万青力.中国现代绘画史——当代之部[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
[6]邓平祥.论第三代画家[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4.
[关键词]中国画教育 传统文化 创作意识
[作者简介]陈恩惠(1960- ),山西临猗人,咸阳师范学院艺术系副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画教育与创作。(陕西咸阳712000)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1-0113-02
一、中国画临摹中的创作意识
临摹是对传统笔墨的学习、认识与理解,是中国画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临摹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掌握传统文化精神的基础上培养其创造能力。
一幅优秀的作品并非仅靠孤立的技法迹象,它更多地包含着艺术家对自然的体悟和艺术的理解。仅从笔墨技法上研习远远不够,因为画面上的笔墨技法是艺术家对自然的体悟与理解之后所产生的一种审美语言,它受艺术家的审美所支配。如宋人的《出水芙蓉图》就是作者在熟悉了自然界真实的荷花后,由内心滋生出的一种审美感受、观察方式和创造性的审美体现,艺术家通过特有的角度,运用勾线与渲染的方式,非常贴切地留住了自然的风景。可见,其高超精湛的技巧来源于艺术家表现物体时所流露出的一种适度与恰当的审美把握。在临摹中,如何触及这种恰当的审美创造,将被动的临习,转向主动的研习与品悟,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避免机械式的学习,启发学生从临摹作品中品悟古人的观察方式、创造精神与审美品位。只有悟通了作者艺术语言与审美感受的道理所在,才能避免机械式的学习。所以,学习传统时要从创作中感悟作者对自然物态的审美体验,否则,就难以从深层次上理解传统。因此,学习传统应该与观察生活、创作练习(实践)相结合,从自身的生活感受、语言表达中来参照前人的作品,通过分析比较来体会古人的观察角度与描写手法,提高自己的分辨力。只有经过大量的实践、广泛的感受,才能对传统产生一种认识。这种认识不再是被动的依附,而是有个性、有深度的理解。只有这样,才能有目的地进行选择与吸收,并能将传统的学习有效地作用于自己的观察与创作之中;才能从传统中追寻出体悟世界的专注态度;才能在体验自然的过程中领会传统语言的概括与凝练的程度,从而启迪学生用自己的绘画方式来描绘所认识的世界。
二、中国画教学中创作意识的培养
认识到创作意识在中国画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就应在中国画全方位的教学中,树立这一思想,把创作教学和创作思想纳入到一切教学之中,贯穿于教学的始终;把造型基础、创作能力与笔墨基础、观察意识、传统修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塑造新一代中国画传人。
首先,必须保护学生独立的“个性”,善于发现不同学生的不同风格和发展趋势,本着“因势利导”的教学指导原则,以全部的修养对学生各自身上所表现出的不同心理特点、智能结构和艺术素质等,进行全面的透析,并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提出其自身发展的潜力优势,充分发展个性,培养具有独特创造力的“画家”,而非僵死的“画匠”。
其次,树立学生“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造意识。“外师造化”即对景写生,“中得心源”是指写生的结果为艺术家心中的艺术形象。也就是说,作品中的形象来源于生活,但不是生活中原来形象的简单复制和再现,更不是机械式的照搬,它是作者对客观世界进行审美后的主观创造。从调查结果看,中国画写生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写生教学变成了机械的复制自然,学生在写生中只扮演了一个傻瓜照相机的角色,对于“心源”缺乏觉悟。因此,在中国画写生教学中,必须强化“心源”意识,要求学生在写生中注意感受与思想情感的抒发,要对对象进行物化的取舍与加工,以便更充分地表达自己的创作思想和情感,要在“造化”和“心源”的统一和感应中,升华出艺术作品的意象,从再现和表现的内在统一中创造出新的审美境界,真正体现“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宗旨。
再次,帮助学生正确处理自然之理和艺术之理的关系。歌德曾与一位朋友去欣赏鲁本斯的画,他发现画面上光影的方向不一致、有违自然的现象,于是歌德指出:“尽管这是违反自然,我还要说它高于自然,是大画家的大胆手笔。”为什么呢?原因在于艺术有别于照相机,艺术家对客体现实不是照搬,而是对美的发现与提升,是自我的艺术审美,是再造形成艺术之美的主观性呈现。
第四,艺术家在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世界认识世界时,都会产生各自的认知情感,正是这种各自不同的认知情感、审美意识和才能差异才使得艺术这种感受外化后形成的新的艺术形象各具特色,使之具有独特个性的艺术魅力。在这一过程中,由于每位艺术家追求的目标不同,其外化的艺术形式与自然形式也就不同。因此,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挖掘自身的认知情感与审美特征。这样,作画时才能融进主观思想情感和审美个性,作品才能感动观众。
第五,树立“似与不似”的中国画审美观。艺术作品,无论是具象、抽象,或是具象与抽象相结合的作品,在塑造形象时都离不开一定的提炼、夸张和创造,只是根据不同的艺术取向其夸张与创造的程度不同而已。艺术概论中指出:艺术要塑造“典型”形象,“典型”就是提炼和升华的结果。齐白石针对中国画创作曾提出“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这样一个富有哲理性的美学命题。他说:“太似者媚俗,不似者欺世”,只有似与不似,才能引起人的丰富联想,达到含蓄、生动有趣的艺术效果。如齐白石的水墨作品《虾》,既像生活中的虾,又不是生活中的虾,它比生活中的虾更生动、更感人。再者中国画因其材料的特性与作画中笔墨的书写性更要求画家具备“似与不似”的审美观。可见中国画注重的是神似,它不受形的束缚,它所追求的是以笔墨趣味与精、气、神韵来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对于学院模式下的中国画教学,在训练过程中务必使西画的写实造型融入中国画的格调与情趣之中,才能真正塑造出中国画创作新人。
三、中国画创作教学
中国画创作教学,是中国画教育的最终体现。它是在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对艺术规律的把握基础之上,借鉴、吸收、充分发挥自我个性潜质,进行创造的教学环节。要求学生通过感受生活、收集材料,创造出属于自我的具有时代精神和民族特点的中国画作品。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必须注重以下修养。
1.体验与感悟。生活无限广阔,为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各种艺术的探索与成功,都建立在深入生活的基础之上。中国画创作不仅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之根基,更源于生活的体验与感悟,来源于姊妹艺术的吸收与借鉴。
一幅优秀的美术作品,不仅在于它的形式与技能,更在于作品的主题内涵、社会意义、生活气息,还包括作品本身的意趣、真情实感等因素,而这一切都源于对生活的深入体验。如王有政的《捏扁食》,作品产生于改革开放的农村,表现了新时代农民的富裕新貌,其内容的朴质、感情的真挚、意境的温馨、形象的典型、语言的和谐等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一生动的艺术形象创造源于作者置身于新时代的农村,真正体味到了农民安居乐业的和谐、温馨之感受。画家把生活中的这些瞬间、细节包括有机的组合所产生的内心现象,经过精雕细琢,增强了画面细节的耐看性,作品的内涵也因此不断深化,产生了深切感人的艺术魅力。
感悟时代气息是体验生活的目的所在,能否在生活中真正挖掘到时代的本质精神,则要看体验生活的深度。因为生活中也存在一些落后的东西、表面的东西,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就必须以艺术家的思想境界作为向导,深入体味,做到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不能把深入生活仅仅理解为寻找艺术素材,那样就太狭窄了。所谓在生活中学会“发现”,就如罗丹所说:“要善于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新的美来。”要捕捉这种“美”,从一开始的瞬间就善于发掘具有某种激发你精神骚动的东西,“发现”的过程就是精神闪光的过程,一个艺术家生活基础深不深,就体现在“发现”的深度与水平上。
因此,深入生活,必须强调体验与感悟,强调新时代气息,从思想感情和审美观念上认识新生活,感悟新时代,并从生活中汲取和发现题材、主题、情节、语言、诗情和画意,把形象思维变成具有哲理内涵的思维,把具象的形变成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体现时代特征的优秀作品。
2.画外功与创作品味。在中国画学习和创作中,人的认识和感受常常会受画种的形式语言所支配,同时也会受到这一画种的制约,它使我们的认识角度朝一种固定的途径推移。当对事物的某点养成敏锐感觉的同时,也会伴随着对另外一点的麻木或损失。所以广泛地欣赏其他画种的优秀作品,养成多种角度来看待事物的习惯,对丰富自己的知识面,扩展感觉的“视野”十分重要,对产生属于自己的感受,用自己的方式来描绘将会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能对语言的表现力注入新颖的内涵和魅力。尽管当具体涉及自己所从事的画种时,有其特殊的表现范围,也需要相应的纯粹性,然而一旦具有广泛的知识面,便可以将某种丰富性渗透到特殊的范围之中,使其在有限之中产生无限的效果。因此,指导学生创作时必须加强对其画外功的修养,使学生在多方面吸收、借鉴、融会从传统来的、从西方来的、从古典来的、从现代来的、从其他姊妹艺术中来的营养,只要是有助于自身发展的多种营养都要吸收,才能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艺术创作。
3.传统文化精髓。中国画创作,无论表现的是花鸟、山水还是人物,皆不能脱离民族之土壤与民族之文化精神。反之,只墨守于传统文化的光环中,不思进取,不去发现与改革,必因缺失时代之精神而被时代所抛弃。我们要把前人的文化遗产作为新的起跑线,把对生活的新鲜感受、自己的思想情感、独自的艺术审美观和对传统文化、外来文化的吸收以及所掌握的绘画技巧,浇铸于自己的创作中,才能创造出富有时代感、具有民族精神的国画作品。
4.意境与情感。中国画之“意境”为中国绘画最高境界,它也是中国画创作的追求目的,是中国画创作的精气所在,更是中国画的灵魂,因此必须渗透于教学和创作的始终。
意境包括创作主题、境界和情趣,也包括作者的思想情感。意境的构成是从作者的触景生情到寓情入景,最后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从而与观画者产生共鸣的过程。笔墨、造型、色彩是意境创造的语言,是作者心灵的影迹,也是作者与观画者产生共鸣的契机,没有思想情感的笔墨和色彩造型无意境可言。有了意境,画家才能使人浮想联翩,味之不尽。
可见,意境创造的关键,是作者的情感与思想。“情感”即触景生情的心理感受。“思想”与文化修养,只有通过“情感”这种心理状态才能发现、捕捉和领悟自然界中所蕴藏的美。因此,要培养学生在生活中敏感的直觉观察能力、分辨能力和表达能力,使之最终形成创造能力,最后以自己所创造的独特的物态形象和艺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怀,引发观者的共鸣。唯此才能创造出意趣高华、韵味无穷的艺术作品。
[参考文献]
[1]张延风.中国艺术的文化阐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本社编.二十世纪山水画研究文集[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
[3]孙振华,鲁虹.艺术与社会——26位著名批评家谈中国当代美术的转向[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5.
[4]李青.形而上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5]李铸晋,万青力.中国现代绘画史——当代之部[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
[6]邓平祥.论第三代画家[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