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月1日,一名姓汪的留日学生乘机从日本回上海后,在机场因为学费问题,与前来接机的母亲发生争执。在争执中,听母亲说以后再不给他学费后,汪某一时失去理智,从托运的行李中取出一把水果刀,对着母亲顾某连刺了9刀,导致顾某当场昏迷。这场人伦悲剧发生后,社会舆论一片哗然,同时引发了一系列令人深思的话题:“中国式家教”“中国式母爱”究竟存在什么问题?怎样才能使类似悲剧不再重演。
“中国式家教”的误区
所谓“中国式家教”,其最大特点就是“重技能轻人格、重结果轻过程”。在我国,家长们都十分重视孩子知识技能的培养,给孩子灌输的总是“学习学习再学习”,很少关注孩子健康人格的培养。在不少家长看来,只有让孩子考上一所好大学或出国留学,将来才会有一个好前程,人生的路才会变得平坦。
中国很多家长都会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只要你愿意学,钱的问题不用你操心,爸妈就是砸锅卖铁也在所不惜。在他们看来,只要孩子学习好,其他啥都不重要。这就让孩子觉得“我学习你给钱”是天经地义的事,不管父母的经济实力如何,都必须有求必应。从报道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汪某与母亲的争执是因为学费问题,母亲顾某每个月需要付给他2万元的留学费,他在外面什么也没有做,不像其他孩子会打工或勤工俭学,或者给自己一个与社会接触锻炼的机会。相信顾某当初把儿子送到国外,一定是对国内教育有诸多的意见和看不惯,希望儿子能够在国外扬名立万,能够出人头地,给自己也是给孩子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她做梦都不会想到会落得今天这个下场。这究竟告诉了我们什么呢?它至少告诉了我们这是“中国式家教”的失败。作为父母,为了孩子,虽然含辛茹苦,不计付出,但失去了根本。以为孩子学习成绩好,能留学,就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其实,教会自己的孩子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做一个有品德、有爱心、懂得尊老爱幼、关心他人的人,才是教育的根本。否则,教育出来的只能是自私自利,为金钱不惜杀母的败类。
一个20多岁的青年,不选择自力更生的生活以减轻家人负担,还怨天尤人将火气撒向别人,这只能说是独立人格的缺失、家庭教育的失败。中国和一些发达国家各自对孩子的教育理念完全不同。在美国,孩子上学要么申请助学金,要么自己打工攒学费,即使有父母的资助,也是很少的,而且说好将来需要返还。如果汪某留学的学费有一半是靠自己打工挣的,那么,他就会理解母亲的艰辛,就断然不会向为了他而快累弯了腰的母亲举起刀子。即使中国人没有让孩子自己打工挣学费的习惯,但也应该让孩子知道劳动的艰辛和自立的传统。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育工作者说:“如今的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承受着许多矛盾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教化。”你只要看看我们身边的家长和孩子,就会发现这样的问题确实随处可见——家长们在告诉孩子什么是对的同时,自己却总在做一些“错事”……
一、“言教”与“身教”的矛盾
许多家长一边给孩子讲“粒粒皆辛苦”,一边却随手扔掉不合口味的食品;一边给孩子讲“孔融让梨”,一边却争先恐后挤车抢座;一边告诫孩子要好好听老师的话,一边却在背后对老师评头论足……诸如此类的矛盾行为,比比皆是。
二、“穷教”与“富教”的矛盾
现在,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使人们有能力为子女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再加上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使人们从情感上愿意为其奉献一切。但在另一方面,家长却又希望子女要多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大讲艰苦朴素的大道理,这自然让孩子无所适从。
三、“溺爱”与“叛逆”的矛盾
许多家长对子女的要求,几乎有求必应,可换来的结果是,子女不尊重父母,不理解父母,甚至走入极端,对父母举起了罪恶的屠刀。对此,家长应该认真检讨,反省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其实孩子的许多毛病都是家长教出来的。
四、“放纵”与“专横”的矛盾
有的家长自以为是,总认为孩子很小,孩子身上的许多缺点都被看成是一种天真的表现,对其缺点错误听之任之,不加任何管束。而在另一方面,很多家长都会凭借自己的家长“权威”,去过分干涉孩子的生活,在许多家长眼中,孩子永远都只是自己的附属品,他们不愿意或不善于让孩子取得和自己平等的地位,不懂得尊重孩子的权利和人格。
五、“重智”与“轻德”的矛盾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人们都对考试成绩特别关心,将目光一直盯在学生的考试分数上。只看重成绩,却很少甚至根本不涉及学生的思想品德问题。因为在他们看来,品德问题似乎不是什么问题,或者不需要像学习那样值得重视。
六、“发展”与“限制”的矛盾
家长渴望孩子成才,于是为子女制订了“宏伟”的发展计划,如果家长的这种选择,符合孩子的志趣,那当然是好事。可事实上,许多家长的“发展”计划却违背了孩子的意愿,这种“发展”计划实际上“限制”了孩子的发展。
问题还不仅如此,更可怕的是我们许多人还未真正认识到这种矛盾家教的严重后果。家庭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不可忽视。矛盾的家教会影响孩子的学校教育效果,更会影响孩子的人格成长,影响社会整体素质的提高。
“中国式母爱”的悲哀
应该说,“中国式母爱”和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母爱一样,都是伟大的、无私的、高尚的,她们对孩子有求必应、有难必帮。但是,“中国式母爱”明显有着情感有余、理智不足的弊端,这就往往导致母亲对子女的爱过多、过滥、过于没有保留和条件,最终让孩子产生错觉和依赖,成为一种有害无益的溺爱。还是以“留日学生刺母”事件为例,汪某留学日本5年,学费都是由其母亲顾某承担,顾某自己的工资不够就向外借钱。母亲顾某宁愿自己的日子过得苦一点,也心甘情愿省下钱来给孩子。她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希望儿子在外面少受一点苦,安心把书读好。可是,她的这份爱却没有让儿子从内心深处感受到,在儿子汪某的眼里,母亲就是“银行”,就是“提款机”。
爱孩子本身没有错,但是,过分溺爱就贻害无穷了。“中国式母爱”的最大弊端就是过分“溺爱”,“重感情、轻理性;重奉献、轻教育”,只知道付出,而不懂得“索取”。由于孩子从小就娇生惯养,什么事情做父母的都会替子女考虑好,害怕子女受到一点点挫折。长此以往,就会导致子女任性胡为,冷漠无情,不懂得感恩,总认为父母的无私付出是天经地义。这样的孩子长大离开父母后,因为没有经受过挫折,内心非常脆弱,情绪自控能力和承受压力的能力都很差,遇到稍不顺心的事,就容易走极端。
在中国独生子女的国情下,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普遍受到长辈的过分溺爱,独生子女大多养成了唯我独尊的坏习惯,尽管他们智商很高,但情商却很一般,为人处世以自我为中心,全然不顾别人的感受,不懂得换位思考,不会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从来不会妥协,一旦发生冲突,暴力便成了他们首选的办法。
如此骨肉相残、忤逆父母的血案在中国已经不是初次发生了,从几年前轰动全国的“徐力弑母”案,到今天的“留日学生刺母”案,尽管每个家庭的背景不同,教育环境也有差异,但有一点却是惊人的相似,这些孩子都存在人格缺陷,并且缺少心理调节,长期处于压抑扭曲的状态,一旦因外界某种刺激发生,坏情绪便不可控制而爆发出来。
汪某刺母一事一度让其亲属非常愤怒。但事发后没几天,汪某的亲属与母亲推翻了原来的说法,称汪某“勤勉、懂事”,刺伤母亲是因为“精神不正常”,想尽一切办法替汪某辩护。从开始的愤怒到后来的为子求情,这位母亲和其亲属必定走过了一段曲折的心路历程,其间所承受的痛苦和煎熬,是我们这些旁观者所无法体会的。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位母亲对孩子的爱,超过了她对孩子的恨,所以最终让她作出了这样的选择。这位母亲的舐犊情深固然让人动容,但说到底这是一种畸形的爱,它逐渐让母亲和儿子都习惯了物质的给予和接受,而忽略了母子感情和教育成长中更为重要的方面。顾某倾其所有,为爱子在异国营造了一个可以遮风避雨、隔绝生计烦恼的“温室”,但这个温室的基础并不牢靠。更为重要的是,“温室”里的“宝宝”因为精神和心理上的困扰,最终使之出现了巨大裂痕并崩塌。这就是“中国式母爱”的悲哀。 我们相信,天下父母都是深爱着自己孩子的,可是发生这样的悲剧,其根源深究起来恐怕还在父母身上。在血案面前,为人父母者不能再执迷不悟了,不要过分溺爱孩子,一味付出只会害人害己,要让孩子学会感恩和宽容,培养孩子健全完整的人格,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自立自强,孩子的未来才有希望。
有些课必须补上
“留日学生刺母”事件折射了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严重,也说明了健全人格教育的重要性。时下,很多孩子独立健康的人格尚未被培养好,就被父母匆匆送往国外,因其生活自理能力、心理调适能力、适应社会能力都较差,一旦出现什么意外,就可能出现一次地震式的情绪爆发。
面对越来越多的家长将孩子送往国外求学的现实,上海市心理咨询行业协会会长王裕如称,不要让远在海外的孩子“失控”,“多交流、多接触、多引导”是最好的办法。
王裕如称,如果父母决定要让孩子去国外求学,那至少要在两方面让孩子做好准备。一是要让孩子做好承受失败的心理准备。一定要防止因一两次挫折就厌学厌世甚至自暴自弃的现象出现。二是要培养好孩子的沟通与自理能力。否则,孩子会在异国他乡,对突如其来的变化不知所措,长期下去将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
王裕如认为,父母永远都是小孩健康成长的最好导师。“送孩子出国前,家长要调整心态。父母不能只给孩子当经济支柱,更应该注重跟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不要强硬要求孩子必须学有所成,出人头地,这会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王裕如说。
多数人将汪某刺母行为归结为父母“纵容、溺爱”的结果,这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人们同时也发现,从小到大,似乎中国孩子的生存状况总是走向极端,要么在父母的娇惯下变成小皇帝,甚至小混蛋;要么在严厉的要求下变成书呆子、考试机器。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教育观值得人们深思。在他看来,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自然人”,亦即教育应遵循自然天性,确保孩子的性格在成长过程中得到全方位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家长扮演的应是“消极”的监督者角色,即在孩子出现偏差时予以纠正,而非灌输、强制、压迫的“积极”管制者。
当然,将失职之责全部推给家长,也有失公允。完整的教育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方面因素叠加而成,无论哪一方面缺失,都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就家庭教育而言,现在的家长往往将“分数”或“名牌大学”作为衡量孩子是否成功的标准,忽视了对其人格塑造和心理养成的教育。
再说学校教育,学校长期以来偏重应试教育,导致一些孩子只会死读书,独立生活的技能、克服困难的能力都比较差,根本就不懂得身心和谐、自我情绪管理。在“应试”指挥棒下,有一种无形的压力,这种压力放大到了社会,下沉到了家庭,结果使有些孩子的精神走向极端,有的几近崩溃。
至于社会教育方面,在功利主义盛行的社会大背景下,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变态的心灵、异化的亲情、扭曲的人格、难填的欲壑。再加上舆论宣传对成功与否的评价有失于偏颇,这也加大了人们的心理预期,导致人们容易产生心理落差与失衡。
有网友认为,汪某手刃亲母并不是一件普通的刑事案件,因为它已经捅破了现有的道德、伦理底线。这值得每一位父母去反思,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去反思,值得我们整个社会去反思。要想让类似悲剧不再重演,就必须改变以往的家庭教育模式和现有的教学体制,同时还应加强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自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理能力,让他们知荣辱,知廉耻,守孝道,懂感恩。
“中国式家教”的误区
所谓“中国式家教”,其最大特点就是“重技能轻人格、重结果轻过程”。在我国,家长们都十分重视孩子知识技能的培养,给孩子灌输的总是“学习学习再学习”,很少关注孩子健康人格的培养。在不少家长看来,只有让孩子考上一所好大学或出国留学,将来才会有一个好前程,人生的路才会变得平坦。
中国很多家长都会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只要你愿意学,钱的问题不用你操心,爸妈就是砸锅卖铁也在所不惜。在他们看来,只要孩子学习好,其他啥都不重要。这就让孩子觉得“我学习你给钱”是天经地义的事,不管父母的经济实力如何,都必须有求必应。从报道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汪某与母亲的争执是因为学费问题,母亲顾某每个月需要付给他2万元的留学费,他在外面什么也没有做,不像其他孩子会打工或勤工俭学,或者给自己一个与社会接触锻炼的机会。相信顾某当初把儿子送到国外,一定是对国内教育有诸多的意见和看不惯,希望儿子能够在国外扬名立万,能够出人头地,给自己也是给孩子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她做梦都不会想到会落得今天这个下场。这究竟告诉了我们什么呢?它至少告诉了我们这是“中国式家教”的失败。作为父母,为了孩子,虽然含辛茹苦,不计付出,但失去了根本。以为孩子学习成绩好,能留学,就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其实,教会自己的孩子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做一个有品德、有爱心、懂得尊老爱幼、关心他人的人,才是教育的根本。否则,教育出来的只能是自私自利,为金钱不惜杀母的败类。
一个20多岁的青年,不选择自力更生的生活以减轻家人负担,还怨天尤人将火气撒向别人,这只能说是独立人格的缺失、家庭教育的失败。中国和一些发达国家各自对孩子的教育理念完全不同。在美国,孩子上学要么申请助学金,要么自己打工攒学费,即使有父母的资助,也是很少的,而且说好将来需要返还。如果汪某留学的学费有一半是靠自己打工挣的,那么,他就会理解母亲的艰辛,就断然不会向为了他而快累弯了腰的母亲举起刀子。即使中国人没有让孩子自己打工挣学费的习惯,但也应该让孩子知道劳动的艰辛和自立的传统。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育工作者说:“如今的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承受着许多矛盾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教化。”你只要看看我们身边的家长和孩子,就会发现这样的问题确实随处可见——家长们在告诉孩子什么是对的同时,自己却总在做一些“错事”……
一、“言教”与“身教”的矛盾
许多家长一边给孩子讲“粒粒皆辛苦”,一边却随手扔掉不合口味的食品;一边给孩子讲“孔融让梨”,一边却争先恐后挤车抢座;一边告诫孩子要好好听老师的话,一边却在背后对老师评头论足……诸如此类的矛盾行为,比比皆是。
二、“穷教”与“富教”的矛盾
现在,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使人们有能力为子女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再加上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使人们从情感上愿意为其奉献一切。但在另一方面,家长却又希望子女要多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大讲艰苦朴素的大道理,这自然让孩子无所适从。
三、“溺爱”与“叛逆”的矛盾
许多家长对子女的要求,几乎有求必应,可换来的结果是,子女不尊重父母,不理解父母,甚至走入极端,对父母举起了罪恶的屠刀。对此,家长应该认真检讨,反省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其实孩子的许多毛病都是家长教出来的。
四、“放纵”与“专横”的矛盾
有的家长自以为是,总认为孩子很小,孩子身上的许多缺点都被看成是一种天真的表现,对其缺点错误听之任之,不加任何管束。而在另一方面,很多家长都会凭借自己的家长“权威”,去过分干涉孩子的生活,在许多家长眼中,孩子永远都只是自己的附属品,他们不愿意或不善于让孩子取得和自己平等的地位,不懂得尊重孩子的权利和人格。
五、“重智”与“轻德”的矛盾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人们都对考试成绩特别关心,将目光一直盯在学生的考试分数上。只看重成绩,却很少甚至根本不涉及学生的思想品德问题。因为在他们看来,品德问题似乎不是什么问题,或者不需要像学习那样值得重视。
六、“发展”与“限制”的矛盾
家长渴望孩子成才,于是为子女制订了“宏伟”的发展计划,如果家长的这种选择,符合孩子的志趣,那当然是好事。可事实上,许多家长的“发展”计划却违背了孩子的意愿,这种“发展”计划实际上“限制”了孩子的发展。
问题还不仅如此,更可怕的是我们许多人还未真正认识到这种矛盾家教的严重后果。家庭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不可忽视。矛盾的家教会影响孩子的学校教育效果,更会影响孩子的人格成长,影响社会整体素质的提高。
“中国式母爱”的悲哀
应该说,“中国式母爱”和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母爱一样,都是伟大的、无私的、高尚的,她们对孩子有求必应、有难必帮。但是,“中国式母爱”明显有着情感有余、理智不足的弊端,这就往往导致母亲对子女的爱过多、过滥、过于没有保留和条件,最终让孩子产生错觉和依赖,成为一种有害无益的溺爱。还是以“留日学生刺母”事件为例,汪某留学日本5年,学费都是由其母亲顾某承担,顾某自己的工资不够就向外借钱。母亲顾某宁愿自己的日子过得苦一点,也心甘情愿省下钱来给孩子。她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希望儿子在外面少受一点苦,安心把书读好。可是,她的这份爱却没有让儿子从内心深处感受到,在儿子汪某的眼里,母亲就是“银行”,就是“提款机”。
爱孩子本身没有错,但是,过分溺爱就贻害无穷了。“中国式母爱”的最大弊端就是过分“溺爱”,“重感情、轻理性;重奉献、轻教育”,只知道付出,而不懂得“索取”。由于孩子从小就娇生惯养,什么事情做父母的都会替子女考虑好,害怕子女受到一点点挫折。长此以往,就会导致子女任性胡为,冷漠无情,不懂得感恩,总认为父母的无私付出是天经地义。这样的孩子长大离开父母后,因为没有经受过挫折,内心非常脆弱,情绪自控能力和承受压力的能力都很差,遇到稍不顺心的事,就容易走极端。
在中国独生子女的国情下,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普遍受到长辈的过分溺爱,独生子女大多养成了唯我独尊的坏习惯,尽管他们智商很高,但情商却很一般,为人处世以自我为中心,全然不顾别人的感受,不懂得换位思考,不会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从来不会妥协,一旦发生冲突,暴力便成了他们首选的办法。
如此骨肉相残、忤逆父母的血案在中国已经不是初次发生了,从几年前轰动全国的“徐力弑母”案,到今天的“留日学生刺母”案,尽管每个家庭的背景不同,教育环境也有差异,但有一点却是惊人的相似,这些孩子都存在人格缺陷,并且缺少心理调节,长期处于压抑扭曲的状态,一旦因外界某种刺激发生,坏情绪便不可控制而爆发出来。
汪某刺母一事一度让其亲属非常愤怒。但事发后没几天,汪某的亲属与母亲推翻了原来的说法,称汪某“勤勉、懂事”,刺伤母亲是因为“精神不正常”,想尽一切办法替汪某辩护。从开始的愤怒到后来的为子求情,这位母亲和其亲属必定走过了一段曲折的心路历程,其间所承受的痛苦和煎熬,是我们这些旁观者所无法体会的。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位母亲对孩子的爱,超过了她对孩子的恨,所以最终让她作出了这样的选择。这位母亲的舐犊情深固然让人动容,但说到底这是一种畸形的爱,它逐渐让母亲和儿子都习惯了物质的给予和接受,而忽略了母子感情和教育成长中更为重要的方面。顾某倾其所有,为爱子在异国营造了一个可以遮风避雨、隔绝生计烦恼的“温室”,但这个温室的基础并不牢靠。更为重要的是,“温室”里的“宝宝”因为精神和心理上的困扰,最终使之出现了巨大裂痕并崩塌。这就是“中国式母爱”的悲哀。 我们相信,天下父母都是深爱着自己孩子的,可是发生这样的悲剧,其根源深究起来恐怕还在父母身上。在血案面前,为人父母者不能再执迷不悟了,不要过分溺爱孩子,一味付出只会害人害己,要让孩子学会感恩和宽容,培养孩子健全完整的人格,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自立自强,孩子的未来才有希望。
有些课必须补上
“留日学生刺母”事件折射了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严重,也说明了健全人格教育的重要性。时下,很多孩子独立健康的人格尚未被培养好,就被父母匆匆送往国外,因其生活自理能力、心理调适能力、适应社会能力都较差,一旦出现什么意外,就可能出现一次地震式的情绪爆发。
面对越来越多的家长将孩子送往国外求学的现实,上海市心理咨询行业协会会长王裕如称,不要让远在海外的孩子“失控”,“多交流、多接触、多引导”是最好的办法。
王裕如称,如果父母决定要让孩子去国外求学,那至少要在两方面让孩子做好准备。一是要让孩子做好承受失败的心理准备。一定要防止因一两次挫折就厌学厌世甚至自暴自弃的现象出现。二是要培养好孩子的沟通与自理能力。否则,孩子会在异国他乡,对突如其来的变化不知所措,长期下去将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
王裕如认为,父母永远都是小孩健康成长的最好导师。“送孩子出国前,家长要调整心态。父母不能只给孩子当经济支柱,更应该注重跟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不要强硬要求孩子必须学有所成,出人头地,这会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王裕如说。
多数人将汪某刺母行为归结为父母“纵容、溺爱”的结果,这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人们同时也发现,从小到大,似乎中国孩子的生存状况总是走向极端,要么在父母的娇惯下变成小皇帝,甚至小混蛋;要么在严厉的要求下变成书呆子、考试机器。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教育观值得人们深思。在他看来,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自然人”,亦即教育应遵循自然天性,确保孩子的性格在成长过程中得到全方位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家长扮演的应是“消极”的监督者角色,即在孩子出现偏差时予以纠正,而非灌输、强制、压迫的“积极”管制者。
当然,将失职之责全部推给家长,也有失公允。完整的教育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方面因素叠加而成,无论哪一方面缺失,都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就家庭教育而言,现在的家长往往将“分数”或“名牌大学”作为衡量孩子是否成功的标准,忽视了对其人格塑造和心理养成的教育。
再说学校教育,学校长期以来偏重应试教育,导致一些孩子只会死读书,独立生活的技能、克服困难的能力都比较差,根本就不懂得身心和谐、自我情绪管理。在“应试”指挥棒下,有一种无形的压力,这种压力放大到了社会,下沉到了家庭,结果使有些孩子的精神走向极端,有的几近崩溃。
至于社会教育方面,在功利主义盛行的社会大背景下,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变态的心灵、异化的亲情、扭曲的人格、难填的欲壑。再加上舆论宣传对成功与否的评价有失于偏颇,这也加大了人们的心理预期,导致人们容易产生心理落差与失衡。
有网友认为,汪某手刃亲母并不是一件普通的刑事案件,因为它已经捅破了现有的道德、伦理底线。这值得每一位父母去反思,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去反思,值得我们整个社会去反思。要想让类似悲剧不再重演,就必须改变以往的家庭教育模式和现有的教学体制,同时还应加强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自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理能力,让他们知荣辱,知廉耻,守孝道,懂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