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资料:1997年大陆青年学生辩论赛,辩题是“真理越辩越明/真理不会越辩越明”。首都师范大学是正方,马来亚大学是反方。
马来亚大学的二辩说:“对方辩友请您论证我方主辩所提的“上帝爱世人”这个神圣的命题是如何通过您方的辩论辩出来的呢?”
首都师大辩手四顾而言他,大概是国内的教练嘱咐过要注意国外的宗教禁忌吧。马来亚大学穷追不舍:“对方辩友还没有回答刚才我方问的一个问题,就是上帝爱世人,上帝的存在是不是靠辩出来的呢?”
台下掌声四起,首都师大辩手们一时语塞。
战局由此急转直下,反方乘胜追击:“上帝爱世人这个是不证自明的真理,难道还要通过辩来答之吗?我们再请问对方辩友,佛家讲求顿悟为什么不讲求辩悟呢?”话题一下子从基督教又跳到了禅宗,大陆学子由此阵脚大乱,最终惨败。
金庸先生是那场辩论的评委之一,赛后他评论道:“上帝爱世人这句话不能是真理。因为这是基督教的一个假定,回教徒他可能想法不同,佛教徒也不这样想,无神论的想法也不同。中国道家老子就认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就是上天根本不仁的。”
听到这话,我当时心里五味杂陈,几十年偏颇的文化教育,使我们不仅与国际文化潮流日渐疏离,而且与中华传统文化也日渐疏离了,我们要走到哪里去?要怎样走下去呢?破旧立新谈何容易,往往是旧的丢了,新的却没有立起来,泱泱大国出现了精神文化上的“裸奔”。
老子的这句话也无形中印在了脑海里。
这话出自《老子》第五章,原文是——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什么是刍狗
要弄懂“天地不仁”“圣人不仁”这两句话,关键是如何理解“仁”和“刍狗”这两个词。
详细说明“仁”的含义和演变,是足够写本书的。按照《说文解字》的解释,仁是亲的意思,参考《论语》中“仁者爱人”的说法,就是指人与人之间相亲相爱,也有仁慈的含义。
再说说“刍狗”,这得从古代的祭祀说起——
古代社会中祭祀是和军事并列的头等大事,而当时的社会是有森严的等级的,因此祭品等级也很森严,天子要用色纯的全牛,诸侯用肥壮些的牛就行,毛色是否纯都无所谓了,大夫只需用简单挑选过的牛,而士用羊和猪就可以。而普通老百姓只能用狗,最初是用真的牲畜的,后来开始糊弄鬼,就开始用草扎的了,于是有了“刍狗”,就相当于今天祭奠先人时用的纸牛、纸马之类。
普通百姓祭祀过程中的刍狗是怎样的情况呢?《庄子》一书中记载那时的情况,祭祀之前,刍狗一定会用竹制的箱笼来装着,用绣有图纹的饰物来盖着,祭祀主持人斋戒后迎送着。等到它已用于祭祀,行路人踩踏它的头颅和脊背,拾草的人捡回去烧火煮饭。用之前的重视并不是爱它,用完后丢弃也不是恨它,只是顺任自然而已。
那么这两句的意思就是——
天地是无私的,它对什么也不偏爱,对待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其自生自灭。圣人也是无私的,也同样像对待刍狗那样对待百姓,任凭人们自作自息。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这是老子的根本逻辑,人要效法天地,天地是没有主观的好恶的,那么圣人也应该这样。
清代黄元吉先生是从另外的角度来阐述这一句的。黄先生的大意是说,天地之间的万物生生化化变动不拘,全凭这一元真气,这一元真气中蕴含着理,理气合一就是仁。所以古代大儒说:“生生之谓仁。”因此,不仁是一句假设,也就是反问,难道天地圣人真的不仁吗?假如天地没有这一腔生气,那万物就真成了毫不足珍惜的刍狗了。假设圣人没有与真一之气相应的真元心体,只依靠官僚发号施令,国家能实现家和人兴吗?所以表面看天地圣人的不仁,正是天地圣人仁到了极点的地方。
什么是橐龠
随后的一句是“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橐龠是古代鼓风吹火用的器具,是用皮革做成一个囊,再外接一个竹筒,类似于后来的风箱。
这句的意思是说,天地之间,不就像个风箱一样吗?它空虚而不瘪,越鼓动风就越多。说太多的话(下的政令太繁多)往往让自己迅速进入困境,还不如守着那个虚静呢。
从历史资料来看,老子那个时代,周天子的权威已经衰落,许多诸侯在考虑自己怎么称霸天下,许多卿大夫们在谋划着自己的家族怎么异军突起,控制整个诸侯国,而士们则四处奔走,以求找到欣赏自己任用自己的诸侯、卿大夫,浑朴的民风逐渐丧失,大小的战乱频发,老百姓的生活日渐衰弊。而所有的诸侯、卿大夫们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按照自己的主观意志肆意折腾民众的时候,几乎都在说自己是为了老百姓好才这样做的。
老子作为历览历史沧桑的智者,看到这种情形,心中的感受可想而知,因此他才会说出这样的话——百姓需要你们这样的仁爱吗?你们这种所谓的仁爱,实际是在折腾和坑害民众,你还不如不去爱,让老百姓自作自息呢!不用担心没有你们的指导国家就会停歇,天地有其自身的规律,你看着好像是空荡荡的,那就像风箱呀,里面看似空虚,但它鼓动起来,风却无穷无尽,所以政令太多反倒会让人们这些国君很快陷于困境,不如守着那个虚静的“中”。
马来亚大学的二辩说:“对方辩友请您论证我方主辩所提的“上帝爱世人”这个神圣的命题是如何通过您方的辩论辩出来的呢?”
首都师大辩手四顾而言他,大概是国内的教练嘱咐过要注意国外的宗教禁忌吧。马来亚大学穷追不舍:“对方辩友还没有回答刚才我方问的一个问题,就是上帝爱世人,上帝的存在是不是靠辩出来的呢?”
台下掌声四起,首都师大辩手们一时语塞。
战局由此急转直下,反方乘胜追击:“上帝爱世人这个是不证自明的真理,难道还要通过辩来答之吗?我们再请问对方辩友,佛家讲求顿悟为什么不讲求辩悟呢?”话题一下子从基督教又跳到了禅宗,大陆学子由此阵脚大乱,最终惨败。
金庸先生是那场辩论的评委之一,赛后他评论道:“上帝爱世人这句话不能是真理。因为这是基督教的一个假定,回教徒他可能想法不同,佛教徒也不这样想,无神论的想法也不同。中国道家老子就认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就是上天根本不仁的。”
听到这话,我当时心里五味杂陈,几十年偏颇的文化教育,使我们不仅与国际文化潮流日渐疏离,而且与中华传统文化也日渐疏离了,我们要走到哪里去?要怎样走下去呢?破旧立新谈何容易,往往是旧的丢了,新的却没有立起来,泱泱大国出现了精神文化上的“裸奔”。
老子的这句话也无形中印在了脑海里。
这话出自《老子》第五章,原文是——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什么是刍狗
要弄懂“天地不仁”“圣人不仁”这两句话,关键是如何理解“仁”和“刍狗”这两个词。
详细说明“仁”的含义和演变,是足够写本书的。按照《说文解字》的解释,仁是亲的意思,参考《论语》中“仁者爱人”的说法,就是指人与人之间相亲相爱,也有仁慈的含义。
再说说“刍狗”,这得从古代的祭祀说起——
古代社会中祭祀是和军事并列的头等大事,而当时的社会是有森严的等级的,因此祭品等级也很森严,天子要用色纯的全牛,诸侯用肥壮些的牛就行,毛色是否纯都无所谓了,大夫只需用简单挑选过的牛,而士用羊和猪就可以。而普通老百姓只能用狗,最初是用真的牲畜的,后来开始糊弄鬼,就开始用草扎的了,于是有了“刍狗”,就相当于今天祭奠先人时用的纸牛、纸马之类。
普通百姓祭祀过程中的刍狗是怎样的情况呢?《庄子》一书中记载那时的情况,祭祀之前,刍狗一定会用竹制的箱笼来装着,用绣有图纹的饰物来盖着,祭祀主持人斋戒后迎送着。等到它已用于祭祀,行路人踩踏它的头颅和脊背,拾草的人捡回去烧火煮饭。用之前的重视并不是爱它,用完后丢弃也不是恨它,只是顺任自然而已。
那么这两句的意思就是——
天地是无私的,它对什么也不偏爱,对待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其自生自灭。圣人也是无私的,也同样像对待刍狗那样对待百姓,任凭人们自作自息。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这是老子的根本逻辑,人要效法天地,天地是没有主观的好恶的,那么圣人也应该这样。
清代黄元吉先生是从另外的角度来阐述这一句的。黄先生的大意是说,天地之间的万物生生化化变动不拘,全凭这一元真气,这一元真气中蕴含着理,理气合一就是仁。所以古代大儒说:“生生之谓仁。”因此,不仁是一句假设,也就是反问,难道天地圣人真的不仁吗?假如天地没有这一腔生气,那万物就真成了毫不足珍惜的刍狗了。假设圣人没有与真一之气相应的真元心体,只依靠官僚发号施令,国家能实现家和人兴吗?所以表面看天地圣人的不仁,正是天地圣人仁到了极点的地方。
什么是橐龠
随后的一句是“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橐龠是古代鼓风吹火用的器具,是用皮革做成一个囊,再外接一个竹筒,类似于后来的风箱。
这句的意思是说,天地之间,不就像个风箱一样吗?它空虚而不瘪,越鼓动风就越多。说太多的话(下的政令太繁多)往往让自己迅速进入困境,还不如守着那个虚静呢。
从历史资料来看,老子那个时代,周天子的权威已经衰落,许多诸侯在考虑自己怎么称霸天下,许多卿大夫们在谋划着自己的家族怎么异军突起,控制整个诸侯国,而士们则四处奔走,以求找到欣赏自己任用自己的诸侯、卿大夫,浑朴的民风逐渐丧失,大小的战乱频发,老百姓的生活日渐衰弊。而所有的诸侯、卿大夫们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按照自己的主观意志肆意折腾民众的时候,几乎都在说自己是为了老百姓好才这样做的。
老子作为历览历史沧桑的智者,看到这种情形,心中的感受可想而知,因此他才会说出这样的话——百姓需要你们这样的仁爱吗?你们这种所谓的仁爱,实际是在折腾和坑害民众,你还不如不去爱,让老百姓自作自息呢!不用担心没有你们的指导国家就会停歇,天地有其自身的规律,你看着好像是空荡荡的,那就像风箱呀,里面看似空虚,但它鼓动起来,风却无穷无尽,所以政令太多反倒会让人们这些国君很快陷于困境,不如守着那个虚静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