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我国高等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的发展迅速,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劳动与社会保障工作的地位将会愈显重要,对专业人才也更加渴求。作为负担培养劳动与社会保障人才的高等院校,就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更加强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建设和改革,注重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为社会输送优秀人才。
关键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高校教改
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是一个新专业,同时又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目前,全国大部分高校都设立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但专业建设和发展尚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背景下,如何完善专业建设,使之能适应社会与市场需求,对于每个开设社会保障专业的高校来讲,都是一个急需要解决的现实课题。
一、明确培养目标及专业定位
专业培养目标是开展教学工作的核心,也是专业建设体系的起点和终点,它决定了专业的课程建设、师资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工作的开展和教学模式的创新。目前在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培养的应是适应我国社会发展、专门从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复合型、实用型专业人才。这其中包括二个层次:一个是适应用人单位需要的中、低层级的管理者;一个是适应基层单位服务的工作者。即不仅能在政府、政策研究部门、大中型企事业单位从事社会保障工作,而且能够直接从事具体基层工作的劳动者。因此,在确定专业培养目标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重点瞄准高校所在地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充分体现各自高校特色。我国目前开设了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的各类高等学校众多,基本覆盖了遍全国各地。但不论是从学校自身的办学条件、生源的质量,还是学校所在地区的人才需求情况来看都存在着显著差异。如果不因地制宜的确定具有自身特色的专业培养目标,极易陷入培养目标全国千篇一律的状况,于学生就业和学科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因此,不同的学校应根据各自的师资、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学生的能力,制定适宜的专业培养目标。尽管各校就读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生来自于全国,并且毕业之后也将流向各地,但从整个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地区流向看,主要还是其周边省份,这意味着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有必要考虑到所属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由此决定的对人才的需求。同时,由于我国各高等院校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开设的起点平台不同,其中有大部分高校社会保障专业均是从其他相关专业的发展过程中剥离出来的,多数学校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源于公共管理、劳动经济、保险学、社会学等专业,这就决定了各校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的教研人员专业基础的差异,也提出了打造各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特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而其特色也需要通过培养目标来体现。
2、把握培养目标的相对稳定与动态发展之间的关系。大学教育是有周期性的,因此培养目标一旦确定,不宜频繁调整。虽然人才的供给与市场的需求之间往往会存在一定的时滞,但只要保持培养目标的相对稳定性,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就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同时,从师资力量和学生的角度来看,过于频繁调整的培养目标以及与之对应的课程体系,不仅教师难以适从,学生也容易产生困惑。尽管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教师为了适应教学需要不断继续深造,但若是疲于在不同的专业领域进行转化,不能保持相对稳定的专业范畴,这不仅无益于教师自身业务素质的提升,科研能力的增强,就是教学效果与质量也很难以保证。因此,从现有的师资条件出发,保持培养目标相对稳定,进行合理的微调才是专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
二、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及其教学内容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支撑,是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路径,这不仅关系到学生的知识架构和能力结构,也决定着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和参加实践的领域,是专业特色的具体体现。课程体系的构建应遵循知识、能力与素质相统一以及因材施教、学以致用的原则。因此,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要体现层次性、结构性和系统性,既要强调基础知识教育,也要重视专业知识理论的传授,更要突出专业特色能力的培养。围绕上述目标和要求,结合劳动与社会保障的学科特点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内该学科领域的总体发展预期,在劳动与社会保障课程体系的构建上应包含两大部分: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模块(限选课)、专业任选课,其他选修课和实践课程。
1、理论课程
理论课程是体现大学本科层次的知识水准,主要由以下四个方面构成。一是公共基础课。这是根据国家教育部规定,设置德育、体育、英语、应用数学、计算机等基础课。二是专业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是专业教学的基础,也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专业知识。其设置主要是从劳动与社会保障本身的理论和实践特性,以及社会保障实践发展的角度出发来进行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隶属公共管理学科,因此一些公共管理的基础课程应作为劳动与社会保障的学科基础课,如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学。同时,根据劳动与社会保障大量涉及到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政治学等知识,这些课程也可考虑作为学科基础课。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专业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的设置上应与全国保持大致的统一,这不仅体现学科对专业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也有助于提升社会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整体认识。三是专业特色课程方面。应当将该类课程作为对之前基础课程的延伸和深化,并通过增设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来满足学生就业和继续深造的需要,可以根据学校的特色以及现有的科研平台,通过专业模块课(限选课)的设置体现自身的专业特色与优势。四是专业任选课与其他任选课。虽然都是属于任选课程,但其设置目的和具体要求是有差别的。作为专业任选课,是从专业本身的角度出发,着眼于该专业涵盖的研究方向和学生的研究兴趣,扩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选择的自由度和弹性,增强学生的竞争力。至于其他任选课,则侧重于对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其目的旨在构架合理的知识结构,全方位科学化学生的思维模式,提高学生的基本素养。
2、实践课程
实践教学在高校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高等院校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学生理论与实践型给和的重要平台。在高等院校的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中,实践课程一般包括了各类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公益劳动、社会实践以及一些课程中所需的上机实验环节,这其中既有直接与劳动与社会保障学科相关,旨在通过实践课程使学生对劳动与社会保障相关工作程序和重点的认识,了解劳动与社会保障在企业和政府部门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有表明看来同本学科没有直接相关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加强和提高职业道德、社会责任以及为人处事方面的训练。实践活动对学生来说既是深化理论学习,也是对学生的情商和适应社会能力的培养。因此,高等院校的社会实践教学的学生和内容应当丰富多样,既可以采取单项实践,也可以采取综合实践。可以通过以下常规方式来开展实践教学:第一,报告会。主要是邀请政策研究部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民政部门、企事单位领导及其基层社区的专家、工作人员到校为学生介绍实际工作流程、服务对象、服务项目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等。第二,实地参观。主要是组织学生到实践教学基地实地观察,认识和熟悉实践工作流程。第三,定岗实习,主要是安排学生到实践教学基地工作岗位,通过协助工作人员或独立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业务工作,利用实践机会对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检讨,并对面临的困难和发展趋势进行思考。第四,社会调研。可以根据专业实习或毕业实习的主题,由学校统一与学生自主选择实习机构或地点向结合,围绕实习主题收集资料和进行社会调查。
三、坚持专业发展,提升师资水平
专业的发展是以学科的发展为基石,学科的发展又以专业的发展为动力,两者相辅相成。只有坚持专业发展与学科发展相结合,才能既促进学生专业素质的提高,又有助教师科研能力的增强。劳动与社会保障是一个新兴的学科,这就要求高校要随时把握学科领域的新进展,不断更新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参与到专业发展中来,推动教师深入研究学科发展的前沿问题。由于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的设置在全国范围起步均较晚,各高校普遍存在师资年龄结构较轻,青年教师比例偏高的现象,而从本科开始就系统接受过劳动与社会保障规范化教育的教师更是十分鲜见,在实践经验方面与其他业已成熟的学科相比尚存一定差距,这就需要提升师资水平上更下功夫,尤其在更新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方法和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上加以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要服从于课程体系结构、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市场定位,并直接影响施教能力和教学科研水平,最终影响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掌握,影响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各高校应积极通过引进专业教师,鼓励在职教师进修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承担科研项目,并积极参加专业学术活动和资格证书培训,同时,聘请有实际经验的专家为客座教授等,形成一个引进与培养相结合,专业结构合理、专兼职结合、具有双师型优势的师资队伍。
[参考文献]
[1]张莉娜,虞海珍,潘学松,梁玉玮.高校实践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议[J].高等理科教育,2008,5.
[2]孙建夫.高校社会保障专业的几个问题[J].中国社会保障,2007,01
[3]陈淑君.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设计与改革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04
[4]白凤峥.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探索[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8,01
关键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高校教改
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是一个新专业,同时又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目前,全国大部分高校都设立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但专业建设和发展尚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背景下,如何完善专业建设,使之能适应社会与市场需求,对于每个开设社会保障专业的高校来讲,都是一个急需要解决的现实课题。
一、明确培养目标及专业定位
专业培养目标是开展教学工作的核心,也是专业建设体系的起点和终点,它决定了专业的课程建设、师资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工作的开展和教学模式的创新。目前在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培养的应是适应我国社会发展、专门从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复合型、实用型专业人才。这其中包括二个层次:一个是适应用人单位需要的中、低层级的管理者;一个是适应基层单位服务的工作者。即不仅能在政府、政策研究部门、大中型企事业单位从事社会保障工作,而且能够直接从事具体基层工作的劳动者。因此,在确定专业培养目标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重点瞄准高校所在地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充分体现各自高校特色。我国目前开设了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的各类高等学校众多,基本覆盖了遍全国各地。但不论是从学校自身的办学条件、生源的质量,还是学校所在地区的人才需求情况来看都存在着显著差异。如果不因地制宜的确定具有自身特色的专业培养目标,极易陷入培养目标全国千篇一律的状况,于学生就业和学科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因此,不同的学校应根据各自的师资、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学生的能力,制定适宜的专业培养目标。尽管各校就读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生来自于全国,并且毕业之后也将流向各地,但从整个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地区流向看,主要还是其周边省份,这意味着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有必要考虑到所属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由此决定的对人才的需求。同时,由于我国各高等院校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开设的起点平台不同,其中有大部分高校社会保障专业均是从其他相关专业的发展过程中剥离出来的,多数学校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源于公共管理、劳动经济、保险学、社会学等专业,这就决定了各校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的教研人员专业基础的差异,也提出了打造各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特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而其特色也需要通过培养目标来体现。
2、把握培养目标的相对稳定与动态发展之间的关系。大学教育是有周期性的,因此培养目标一旦确定,不宜频繁调整。虽然人才的供给与市场的需求之间往往会存在一定的时滞,但只要保持培养目标的相对稳定性,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就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同时,从师资力量和学生的角度来看,过于频繁调整的培养目标以及与之对应的课程体系,不仅教师难以适从,学生也容易产生困惑。尽管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教师为了适应教学需要不断继续深造,但若是疲于在不同的专业领域进行转化,不能保持相对稳定的专业范畴,这不仅无益于教师自身业务素质的提升,科研能力的增强,就是教学效果与质量也很难以保证。因此,从现有的师资条件出发,保持培养目标相对稳定,进行合理的微调才是专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
二、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及其教学内容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支撑,是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路径,这不仅关系到学生的知识架构和能力结构,也决定着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和参加实践的领域,是专业特色的具体体现。课程体系的构建应遵循知识、能力与素质相统一以及因材施教、学以致用的原则。因此,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要体现层次性、结构性和系统性,既要强调基础知识教育,也要重视专业知识理论的传授,更要突出专业特色能力的培养。围绕上述目标和要求,结合劳动与社会保障的学科特点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内该学科领域的总体发展预期,在劳动与社会保障课程体系的构建上应包含两大部分: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模块(限选课)、专业任选课,其他选修课和实践课程。
1、理论课程
理论课程是体现大学本科层次的知识水准,主要由以下四个方面构成。一是公共基础课。这是根据国家教育部规定,设置德育、体育、英语、应用数学、计算机等基础课。二是专业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是专业教学的基础,也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专业知识。其设置主要是从劳动与社会保障本身的理论和实践特性,以及社会保障实践发展的角度出发来进行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隶属公共管理学科,因此一些公共管理的基础课程应作为劳动与社会保障的学科基础课,如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学。同时,根据劳动与社会保障大量涉及到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政治学等知识,这些课程也可考虑作为学科基础课。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专业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的设置上应与全国保持大致的统一,这不仅体现学科对专业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也有助于提升社会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整体认识。三是专业特色课程方面。应当将该类课程作为对之前基础课程的延伸和深化,并通过增设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来满足学生就业和继续深造的需要,可以根据学校的特色以及现有的科研平台,通过专业模块课(限选课)的设置体现自身的专业特色与优势。四是专业任选课与其他任选课。虽然都是属于任选课程,但其设置目的和具体要求是有差别的。作为专业任选课,是从专业本身的角度出发,着眼于该专业涵盖的研究方向和学生的研究兴趣,扩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选择的自由度和弹性,增强学生的竞争力。至于其他任选课,则侧重于对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其目的旨在构架合理的知识结构,全方位科学化学生的思维模式,提高学生的基本素养。
2、实践课程
实践教学在高校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高等院校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学生理论与实践型给和的重要平台。在高等院校的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中,实践课程一般包括了各类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公益劳动、社会实践以及一些课程中所需的上机实验环节,这其中既有直接与劳动与社会保障学科相关,旨在通过实践课程使学生对劳动与社会保障相关工作程序和重点的认识,了解劳动与社会保障在企业和政府部门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有表明看来同本学科没有直接相关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加强和提高职业道德、社会责任以及为人处事方面的训练。实践活动对学生来说既是深化理论学习,也是对学生的情商和适应社会能力的培养。因此,高等院校的社会实践教学的学生和内容应当丰富多样,既可以采取单项实践,也可以采取综合实践。可以通过以下常规方式来开展实践教学:第一,报告会。主要是邀请政策研究部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民政部门、企事单位领导及其基层社区的专家、工作人员到校为学生介绍实际工作流程、服务对象、服务项目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等。第二,实地参观。主要是组织学生到实践教学基地实地观察,认识和熟悉实践工作流程。第三,定岗实习,主要是安排学生到实践教学基地工作岗位,通过协助工作人员或独立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业务工作,利用实践机会对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检讨,并对面临的困难和发展趋势进行思考。第四,社会调研。可以根据专业实习或毕业实习的主题,由学校统一与学生自主选择实习机构或地点向结合,围绕实习主题收集资料和进行社会调查。
三、坚持专业发展,提升师资水平
专业的发展是以学科的发展为基石,学科的发展又以专业的发展为动力,两者相辅相成。只有坚持专业发展与学科发展相结合,才能既促进学生专业素质的提高,又有助教师科研能力的增强。劳动与社会保障是一个新兴的学科,这就要求高校要随时把握学科领域的新进展,不断更新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参与到专业发展中来,推动教师深入研究学科发展的前沿问题。由于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的设置在全国范围起步均较晚,各高校普遍存在师资年龄结构较轻,青年教师比例偏高的现象,而从本科开始就系统接受过劳动与社会保障规范化教育的教师更是十分鲜见,在实践经验方面与其他业已成熟的学科相比尚存一定差距,这就需要提升师资水平上更下功夫,尤其在更新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方法和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上加以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要服从于课程体系结构、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市场定位,并直接影响施教能力和教学科研水平,最终影响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掌握,影响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各高校应积极通过引进专业教师,鼓励在职教师进修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承担科研项目,并积极参加专业学术活动和资格证书培训,同时,聘请有实际经验的专家为客座教授等,形成一个引进与培养相结合,专业结构合理、专兼职结合、具有双师型优势的师资队伍。
[参考文献]
[1]张莉娜,虞海珍,潘学松,梁玉玮.高校实践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议[J].高等理科教育,2008,5.
[2]孙建夫.高校社会保障专业的几个问题[J].中国社会保障,2007,01
[3]陈淑君.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设计与改革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04
[4]白凤峥.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探索[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