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的各个领域都面临着改革。而在教育领域,传统的教学课程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模拟电路教学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因此要对其进行改革,本文就对当下模拟电路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为其选择适合的教材,从教学理论和实践等方面,探讨课程改革的方向。
【关键词】模拟电路 课程改革 探讨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3-0090-02
模拟电路课程是高校理工专业的必修课,尤其是物理、通信、电子专业,该课程对于学生分析电路以及实践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众所周知,模拟电路课程的概念很多,知识相关性很强,内容抽象。大学生大部分在中学阶段,对于电路知识了解很浅,在学习模拟电路课程中,一直有着畏难情绪,在加上学习主动性欠缺。面对模拟电路课程的时候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当前,我国高校在对模拟电路教学中,依旧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材,轻实践,重理论,教材老旧,远远滞后于当前科技的发展。因此我们需要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全面的改革。
一、模拟电路的教学现状
模拟电路课程内容繁多,又是理工科一些课程的基础,但是大部分学生在学完这门课程之后,只是对专业术语有了一定的了解,掌握基本的电路原理,但是他们依旧看不懂电路图,对于电路电机也认识不足,不会分析和调试,更谈不上电路的设计与制作了。理工专业的课程有相关的实验课程,但是课时严重不足,内容陈旧,学生又不能将理论充分应用到实践中去,最终使得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节,实验课程成了形式。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课堂上教师重点讲述基础知识。而对于操作也是口头阐述,学生完全机械、被动的按照教师的讲授进行学习和操作。遇到问题也不会动脑分析。这样的教学方式,不能够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对于学生的思维方式都进行了束缚,对于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有着极其严重的危害。想要模拟电路教学去的良好的效果,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就必须对教学课程进行改革。
二、改革的动机和思路
模拟电路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受到很多内在和外在的影响。因为社会在不断的进步,新技术、新方法等不断的涌现,传统的课程内容无法涵盖。课程内容缺乏时效性和系统性,学生对于知识掌握不牢靠,因此在以后碰到的新的技术和电路更难以应对。而且近年来,电子电路已经从元件发展到集成电路,外部特征的重要程度已经远远超过元件内部细节;电路分析设计已经发展成为计算机辅助,与其他的课程之间也相对隔离,因此要对模拟电路课程进行压缩。模拟电路课程一直以器件的种类和电路的内容为教学目标,但是这些会造成内容复杂,系统性差。因此要对课程从体系上进行改革,充分利用“电路分析基础”等原理,把电路中的元器件看作一个系统,将关注点放在其外部特征上,尽量不去考虑其内部的物理性质。采用统一的网络参数去表述各个部分的特征,然后采用系统或者网络的变换来分析系统互联形成的新特性,实现理论抽象到工程实践的转变。专业可以保障电路都有着较为成熟的理论基础,相互之间又密切联系,提高课程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三、课程改革初探
课程改革要从教材的选取和教学方式两方面进行。电子专业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创新意识,成为一个具备高工程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这就需要对于实际设备进行熟练的掌握,对于先进技术有着充分的了解和实践,所以教材在编写的时候,要将传统内容进行压缩,更多的知识介绍放在新技术和知识的介绍上。在课堂上,教师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思维创新能力,因此对于基础理论来说,要简洁精练,通俗易懂,削弱元件的介绍,加强集成电路的介绍,突出构造电路思想。
教学模式来说,也分为两部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模拟电路的教学内容要以模拟集成电路的基本原理与应用为主线,改变传统的元件电路的地位,作为辅助集成电路的学习。教师在课堂上要灵活调整授课顺序,精简元件原理,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提高学生学习模拟电路课程的兴趣,心音学生的注意力,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在实践教学中,要注意提高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传统的实验教学,都是由教师一手包办,将实验方案,实验仪器调整好。然后学生按照规定步骤进行操作,这种方式将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都进行了束缚。因此,实践改革就要对其进行彻底的改革,在新的教学方式中,要让学生自己动手联系,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考察,教师只对使用方法进行简单介绍,鼓励学生进行独立的分析和思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设计方案,来验证电路是否正确。从根本上克服学生的依赖思想,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四、结论
综上所述,模拟电路课程改革是顺应社会科技的快速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这就需要学生对于器件、电路的内部原理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并將其在实践中进行具体的应用。课程改革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发散思维,提高其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童诗白模拟电子技术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2]那良玉.尤清山网络课堂学习新型模式的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3.
[3]周凤雏,戎小凤,周瑞雪.西部师范院校物理学专业“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探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12).
作者简介:张冠宇(1986-),男,汉族,吉林省长春市人,吉林大学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机电一体化技术。
【关键词】模拟电路 课程改革 探讨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3-0090-02
模拟电路课程是高校理工专业的必修课,尤其是物理、通信、电子专业,该课程对于学生分析电路以及实践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众所周知,模拟电路课程的概念很多,知识相关性很强,内容抽象。大学生大部分在中学阶段,对于电路知识了解很浅,在学习模拟电路课程中,一直有着畏难情绪,在加上学习主动性欠缺。面对模拟电路课程的时候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当前,我国高校在对模拟电路教学中,依旧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材,轻实践,重理论,教材老旧,远远滞后于当前科技的发展。因此我们需要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全面的改革。
一、模拟电路的教学现状
模拟电路课程内容繁多,又是理工科一些课程的基础,但是大部分学生在学完这门课程之后,只是对专业术语有了一定的了解,掌握基本的电路原理,但是他们依旧看不懂电路图,对于电路电机也认识不足,不会分析和调试,更谈不上电路的设计与制作了。理工专业的课程有相关的实验课程,但是课时严重不足,内容陈旧,学生又不能将理论充分应用到实践中去,最终使得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节,实验课程成了形式。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课堂上教师重点讲述基础知识。而对于操作也是口头阐述,学生完全机械、被动的按照教师的讲授进行学习和操作。遇到问题也不会动脑分析。这样的教学方式,不能够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对于学生的思维方式都进行了束缚,对于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有着极其严重的危害。想要模拟电路教学去的良好的效果,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就必须对教学课程进行改革。
二、改革的动机和思路
模拟电路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受到很多内在和外在的影响。因为社会在不断的进步,新技术、新方法等不断的涌现,传统的课程内容无法涵盖。课程内容缺乏时效性和系统性,学生对于知识掌握不牢靠,因此在以后碰到的新的技术和电路更难以应对。而且近年来,电子电路已经从元件发展到集成电路,外部特征的重要程度已经远远超过元件内部细节;电路分析设计已经发展成为计算机辅助,与其他的课程之间也相对隔离,因此要对模拟电路课程进行压缩。模拟电路课程一直以器件的种类和电路的内容为教学目标,但是这些会造成内容复杂,系统性差。因此要对课程从体系上进行改革,充分利用“电路分析基础”等原理,把电路中的元器件看作一个系统,将关注点放在其外部特征上,尽量不去考虑其内部的物理性质。采用统一的网络参数去表述各个部分的特征,然后采用系统或者网络的变换来分析系统互联形成的新特性,实现理论抽象到工程实践的转变。专业可以保障电路都有着较为成熟的理论基础,相互之间又密切联系,提高课程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三、课程改革初探
课程改革要从教材的选取和教学方式两方面进行。电子专业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创新意识,成为一个具备高工程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这就需要对于实际设备进行熟练的掌握,对于先进技术有着充分的了解和实践,所以教材在编写的时候,要将传统内容进行压缩,更多的知识介绍放在新技术和知识的介绍上。在课堂上,教师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思维创新能力,因此对于基础理论来说,要简洁精练,通俗易懂,削弱元件的介绍,加强集成电路的介绍,突出构造电路思想。
教学模式来说,也分为两部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模拟电路的教学内容要以模拟集成电路的基本原理与应用为主线,改变传统的元件电路的地位,作为辅助集成电路的学习。教师在课堂上要灵活调整授课顺序,精简元件原理,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提高学生学习模拟电路课程的兴趣,心音学生的注意力,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在实践教学中,要注意提高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传统的实验教学,都是由教师一手包办,将实验方案,实验仪器调整好。然后学生按照规定步骤进行操作,这种方式将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都进行了束缚。因此,实践改革就要对其进行彻底的改革,在新的教学方式中,要让学生自己动手联系,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考察,教师只对使用方法进行简单介绍,鼓励学生进行独立的分析和思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设计方案,来验证电路是否正确。从根本上克服学生的依赖思想,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四、结论
综上所述,模拟电路课程改革是顺应社会科技的快速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这就需要学生对于器件、电路的内部原理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并將其在实践中进行具体的应用。课程改革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发散思维,提高其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童诗白模拟电子技术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2]那良玉.尤清山网络课堂学习新型模式的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3.
[3]周凤雏,戎小凤,周瑞雪.西部师范院校物理学专业“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探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12).
作者简介:张冠宇(1986-),男,汉族,吉林省长春市人,吉林大学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机电一体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