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未来数年对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是十分关键的时期,各大跨国巨头都在蠢蠢欲动窥视着国内庞大的市场,中国汽车工业必须利用现有良好的发展势头,采取措施尽快适应世界性的激烈竞争。
科学地改变汽车工业内计划经济色彩仍然较浓的管理方式,走自主发展的道路,主动融入到全球化中。具体地说,就是在WTO的框架下逐步融入国际分工体系,着眼于广泛、深入地参与国际竞争和分工合作。同时,要在开放中培育自身的优势,通过自身的体制、战略和政策调整使现实和潜在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使我国企业在对外合资合作中处于主动地位,改变长期受制于人的局面。
对汽车工业给予扶持和适当的保护,政府机构必须采购国产车。应该继续在汽车融资、政府采购、国内税收、目录管理等方面对国产汽车给予适当照顾,并因应不同需要作出调整。比如继续改善目录管理,同时改变管理方式,对大汽车集团下放管理权限,只管基本车型目录,变型车共用一个目录,使其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对小企业要重点监管,对不生产任何总成的地方拼装车企业,则取消其目录。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进一步重复建设,抑制汽车生产的散乱,另一方面这种非关税壁垒保护手段符合WTO原则,在降低关税后可以对汽车工业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重新审视国产化政策。一味强调高的国产化率会阻碍汽车企业参与国际分工体系,我们应按比较优势的原则,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鼓励有潜在优势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发展,坚决放弃没有优势的汽车零部件企业。
尽量取消限制汽车消费的政策,尽快制定和实施促进汽车发展的法律,使轿车进入家庭。包括:降低甚至取消汽车消费税、车辆购置附加费等。统一规范地方对轿车购买、使用的收费标准。对轿车上牌照收取的费用,可以根据“限制大城市的发展,适度发展中等城市,大力发展小城市”的城市发展战略有所浮动,不同规模的城市规定在一定幅度内浮动,不能无上限地浮动。取消限制车辆使用的政策,尽快实施燃油税,取消养路费、过路费等。在城市规划中为汽车发展预留空间和设施以便建造道路和停车场。鼓励国内金融机构以抵押、担保及强制保险担保等形式积极推行汽车消费贷款。
大力增强自主开发汽车的科研力量,建立自己的汽车品牌和馳名商标。中国汽车工业要彻底摆脱落后面貌,缩小与发达国家汽车水平的差距,必须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一方面,要积极吸收、消化外方的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另一方面,要加大科研、开发费用,加快人才的培养和建设,提高自主开发能力,并形成中国汽车工业自己的核心技术和专业技术知识产权。由于资金缺乏,实现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汽车企业的紧密结合非常重要。商标是无形资产,是轿车的商誉、质量、服务、安全、环保、节能等的标识,也是中国轿车走向世界的标识。要真正立于不败之地,我国的汽车工业就应该下大力气着力构建自己的汽车品牌。
客观认识自己,拿出必要的决心和斗志。中国不少年轻的企业家和技术专家都说:“我这一代自主发展肯定不行了,甚至下一代可能还不行”。于是上汽集团、北京吉普、东风集团等等第一轮合资到期的企业又都续了约,一续又是二十年、三十年。据说现在汽车业界有一个定论:汽车企业搞得不好是因为一缺资金,二缺技术,三缺人才。其实还应加上一条,四缺斗志。要克服重重困难振兴中国汽车工业,必须要有不屈不挠的斗志与精神。这是一个民族精神问题,它广泛存在于我国的汽车企业中。自主开发产品,在很多情况下,不是我们做不了,而是我们不去做,总觉得缺这个,缺那个,没有动力。在当前的情况下,中国最重要的是有自信心。只要组织起来,政策对头,我们在以载货车为根基的自主发展方面无疑会有更大的作为;在中低档轿车特别是经济型轿车上,自主开发能力及民族品牌的形成也完全可能实现质的飞跃。
面对世界性的激烈竞争,我国汽车工业必须正视现实,专业化整合各项汽车工业资源,积极抓住机遇提高自己。只有这样,政府和汽车界多年所盼望的目标才有可能实现,汽车工业才能真正成长为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
科学地改变汽车工业内计划经济色彩仍然较浓的管理方式,走自主发展的道路,主动融入到全球化中。具体地说,就是在WTO的框架下逐步融入国际分工体系,着眼于广泛、深入地参与国际竞争和分工合作。同时,要在开放中培育自身的优势,通过自身的体制、战略和政策调整使现实和潜在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使我国企业在对外合资合作中处于主动地位,改变长期受制于人的局面。
对汽车工业给予扶持和适当的保护,政府机构必须采购国产车。应该继续在汽车融资、政府采购、国内税收、目录管理等方面对国产汽车给予适当照顾,并因应不同需要作出调整。比如继续改善目录管理,同时改变管理方式,对大汽车集团下放管理权限,只管基本车型目录,变型车共用一个目录,使其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对小企业要重点监管,对不生产任何总成的地方拼装车企业,则取消其目录。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进一步重复建设,抑制汽车生产的散乱,另一方面这种非关税壁垒保护手段符合WTO原则,在降低关税后可以对汽车工业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重新审视国产化政策。一味强调高的国产化率会阻碍汽车企业参与国际分工体系,我们应按比较优势的原则,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鼓励有潜在优势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发展,坚决放弃没有优势的汽车零部件企业。
尽量取消限制汽车消费的政策,尽快制定和实施促进汽车发展的法律,使轿车进入家庭。包括:降低甚至取消汽车消费税、车辆购置附加费等。统一规范地方对轿车购买、使用的收费标准。对轿车上牌照收取的费用,可以根据“限制大城市的发展,适度发展中等城市,大力发展小城市”的城市发展战略有所浮动,不同规模的城市规定在一定幅度内浮动,不能无上限地浮动。取消限制车辆使用的政策,尽快实施燃油税,取消养路费、过路费等。在城市规划中为汽车发展预留空间和设施以便建造道路和停车场。鼓励国内金融机构以抵押、担保及强制保险担保等形式积极推行汽车消费贷款。
大力增强自主开发汽车的科研力量,建立自己的汽车品牌和馳名商标。中国汽车工业要彻底摆脱落后面貌,缩小与发达国家汽车水平的差距,必须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一方面,要积极吸收、消化外方的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另一方面,要加大科研、开发费用,加快人才的培养和建设,提高自主开发能力,并形成中国汽车工业自己的核心技术和专业技术知识产权。由于资金缺乏,实现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汽车企业的紧密结合非常重要。商标是无形资产,是轿车的商誉、质量、服务、安全、环保、节能等的标识,也是中国轿车走向世界的标识。要真正立于不败之地,我国的汽车工业就应该下大力气着力构建自己的汽车品牌。
客观认识自己,拿出必要的决心和斗志。中国不少年轻的企业家和技术专家都说:“我这一代自主发展肯定不行了,甚至下一代可能还不行”。于是上汽集团、北京吉普、东风集团等等第一轮合资到期的企业又都续了约,一续又是二十年、三十年。据说现在汽车业界有一个定论:汽车企业搞得不好是因为一缺资金,二缺技术,三缺人才。其实还应加上一条,四缺斗志。要克服重重困难振兴中国汽车工业,必须要有不屈不挠的斗志与精神。这是一个民族精神问题,它广泛存在于我国的汽车企业中。自主开发产品,在很多情况下,不是我们做不了,而是我们不去做,总觉得缺这个,缺那个,没有动力。在当前的情况下,中国最重要的是有自信心。只要组织起来,政策对头,我们在以载货车为根基的自主发展方面无疑会有更大的作为;在中低档轿车特别是经济型轿车上,自主开发能力及民族品牌的形成也完全可能实现质的飞跃。
面对世界性的激烈竞争,我国汽车工业必须正视现实,专业化整合各项汽车工业资源,积极抓住机遇提高自己。只有这样,政府和汽车界多年所盼望的目标才有可能实现,汽车工业才能真正成长为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