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语:出版就像每天在家里妈妈做的饭,粥,面条,味道没有刺激,但是每天活命的口粮。信息传媒行业耸人听闻的标题,就像麻辣烫,但每天吃的话,很不健康。
中国的出版行业客观上说来,近些年的发展还是非常快的,2012年全国出书的品种达到41万种,绝对数量是很不小的,这是新闻出版总署发布的权威数据。但是读者朋友真的要披沙拣金的话,可以发现,在这个庞大的数字之下,真正的可以称得上是经典的书籍是非常少的。
中国大众图书市场不太正常
图书是有层次之分的,曲高和寡的阳春白雪不一定适合于大众读者,但是类似于肥皂剧的大路货则更让读者感觉受伤,感觉钱丢在水里,因为现在图书的定价还是偏高的。
需要说明的是记者在本文中论述的重点是大众读物,不包括精深的学术图书,也不包括形形色色的行业类图书。这些图书可以说是小众图书,有其特定的阅读对象。本文论述的图书出版也不包括新兴的数字出版,而是传统的实体图书出版。
实体图书应该是最适合传播思想的载体,在传播思想和传播信息方面,图书和报刊实际上并无本质的差别,只不过图书的篇幅更大,更加适合讲长篇的故事,更加适合作者精深的思想体系的表达。在记者看来,传播思想是图书最根本的社会责任。
中国的大众图书市场从格局上而言,是有一些畸形的,这是不正常的。当下所有的出版社都希望自己能够做出畅销书来,所谓“半年不开工,开工吃半年”,如果出版社能够斩获一两本销量在五十万到一百万甚至更多的图书,那么出版社可以以此一本书获得非常高的利润,相关的责任编辑也可以拿提成拿到手软,“一本畅销书,半套北京房”对于责编来说,也未必是神话。所以大家都想做畅销书。
再看看当下的图书市场,什么图书畅销呢?可以概括成这几类,经管类、养生类、青春励志类,不一而足。这几类图书都有很强的市场针对性,因为有庞大的读者群,目标受众群体非常广大。
中国进入新世纪,经济蓬勃发展,很多国人手中有了余钱,于是中国人对于股票、基金、保险、理财产品等热衷了起来,银行、保险公司、基金公司鼓吹的“你不理财,财不理你”深入人心,于是很多手里有余钱的人都想着“资本运作”,让钱去生钱。但是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中国人手里的钱都很少,大家对于股票、基金、保险、理财产品等等都很陌生。怎么办?那么就去看这些相关的电视节目,听相关的广播节目,看相关的书籍。于是经管类图书在大江南北大行其道,卖得风风火火,大家都把各种类型的财经书籍当做挣钱指南,希望可以按图索骥,套个大金牛回家。
养生类图书的勃兴与经管类图书有着相似的时代背景。中国人手里面有余钱了,特别是中国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了,中国人,特别是老年人有时间、有资本去享受享受生活了,让自己活得更加舒服一些,让自己更加长寿一些。于是养生成为了中国人共同的话题。这也是好事,标志着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到达了一定的程度,很多普通百姓已经开始关注生活的品质,开始注意要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让自己“百病不生”,健康长寿了。所以出版社就推出了一系列的养生书籍,卖得也是相当的火红。很多“名医”也出现了,他们经过包装炒作,掌握话语权之后,他们的书卖得异常的火爆。但是牛皮桶一旦被戳破,那就完蛋了。
青春励志图书,大都是文学作品。主要针对的对象是情窦初开的少年少女,或者急欲创业的青年才俊。记者认为这是无可厚非的,出版社多给少男少女们编织一些美丽的爱情神话,多给青年才俊们出些成功创业的指南,挺好的。少男少女们、青年才俊的数量是庞大的,所以青春励志类文学作品也能够出现不少畅销作品。青春励志类文学最大的问题就是同类复制情况太严重,很多图书在情节上写作方式上拷贝复制的情况太严重。
以上的三种书很可能成为畅销书,但是也是最有可能成为库存书的。以上三种图书风头正劲的时候,可能“刷刷刷”地卖出去几十万册,可是一旦风头过去了,就变成了大量的库存再也卖不动,那些剩下来的数量巨大的书籍要么就在出版社和图书公司的库房里呆着,要么就等着被贱卖,要么等着当做废纸处理。
经典太少,垃圾太多
正是因为以上的情况,现在很多出版社做图书都非常小心,首印量上比较保守,很多出版社的首印量通常在四五千册,稍微好一点的图书在八千到一万册。出版社真的很有信心的图书才会给出三五万册的高印量,对于首印在几十万册的图书在中国图书市场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只有那些大牌作者才能享受如此待遇,要么就是国家最新出台的政策文件的单行本。
但读者也不要悲观失望。事实上,中国的图书市场上仍然有大量的优秀图书出现,很多优秀出版社也保持了其一贯的高水准。下面记者从图书是传播思想最好的载体这个角度做一下简单的介绍和分析。
中国出版界有一个不太好的现象是跟风。一家出版社出了一本《明朝那些事儿》卖火了,另外一家出版社赶紧做一本《唐朝那些事儿》、《清朝那些事儿》,想跟着卖一把。你出谍战类图书卖得好了,我也出;你出官场小说卖好了,我也出;你出宫斗厚黑类图书卖好了,我也出。一开始出版的书籍可能是经典好书,至少是读者喜闻乐见的读物,后面出现的那些书乏善可陈,参差不齐了,难得出现几本精品,绝大多数都沦为垃圾。
经典太少,垃圾太多,可能是世界各国出版界的通病。单单批评中国出版界存在这种现象,也不太厚道。但是中国的出版界的确应该适时改正,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为自己赢得出版界的地位,树立在读者当中的口碑,让自己在出版界永远有一席之地。在数字出版、网络读物大行其道的今天,只有退出精品,凝聚人气才能够活下去,活得很好,活出精彩。
出版人是知识分子当中非常特殊的一类。他们是最接近时代思想的一批人,他们是遴选时代思想将它们传达给社会的一批人。一个好的出版人应该重视自己的社会责任,应该凝聚一大批的为社会鼓与呼的知识分子在自己的身边。记者的一个朋友重庆出版集团北京分公司第五中心主任徐宪江说道:“我们出版人最大的期待就是读者能够向理性阅读回归,出版人有义务引领这种回归。我们应该让图书成为人的精神家园和智慧源泉。我们希望阅读提升读者的人文素养与精神境界。”他在李银河教授主编的《知识分子丛书》中《编者的话》中也写了类似的话。
读者要从图书中吸取营养,读者喜欢读好书,读者喜欢读名家的书,读者喜欢读好的出版社的书。作者也喜欢在好的出版社出书,大牌作者尤其喜欢在大牌出版社出版自己的书籍。大牌的出版社不随便出烂书,大牌出版社喜欢出好书,大牌出版社尤其喜欢出大牌作者的好书。综合以上的三个良性发展的产业链,得出的最终结论是读者喜欢读大牌作者在大牌出版社出版的好书。
记者认为在出版界不存在什么“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出版界绝对是“优胜劣汰”的一个战场。大牌出版社的日子往往比小出版社好过得多,原因很简单,因为大牌出版社容易吸纳优秀的作者,而优秀的作者手里往往有优秀的作品。大牌出版社较高的出版品味,容易形成出版的口碑,也容易赢得图书市场和读者的青睐。仅以社科图书为例,读者们对于三联书店、中华书局、广西师大出版社等以高端社科图书出版见长的出版社还是非常认可的。
打造精品是王道
近年来,出版界也出现了很多令人可喜的现象。比如说,很多出版社借助外脑,或者开辟了新的战线,获得了新的成果。比如说,东方出版社与稻盛和夫先生达成战略合作,他们出版的稻盛系列图书,最好的一本《活法》已经达到了130万册的销量;世界图书出版公司与后浪合作,出版了一系列的精品书籍;重庆出版集团北京分公司与台湾作家合作推出了台湾作家的系列作品,重庆出版集团开辟了朝鲜战争系列产品线,铸造了《最寒冷的冬天》系列图书的辉煌……
对于出版人而言,其实做一本好书不难,虽然看上去很难。出版的王道只有一条,就是打造精品。这需要他们与名家密切联系,多拿到一些名家的优秀作品;需要他们拥有精准的眼光,在浩如烟海的不知名的作者那里,从浩如烟海的外版图书当中,发现经典。有了好的图书,再配合良好的图书宣传和发行渠道,这本图书一定可以创造不俗的市场业绩。
在采访的几位出版人中,重庆出版集团北京分公司副总编辑李杰老师说:“出版就像每天在家里妈妈做的饭,粥,面条,味道没有刺激,但是每天活命的口粮。信息传媒行业耸人听闻的标题,就像麻辣烫,但每天吃的话,很不健康。”
一个国家的兴衰首先取决于这代人的精神气质,这代人是不是都有朝气创新。要把中国人的精气神培养起来。出版人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当时的出版人应是文化人和商人的结合,有文化懂经营才是一个好的图书出版人。
中国的出版行业客观上说来,近些年的发展还是非常快的,2012年全国出书的品种达到41万种,绝对数量是很不小的,这是新闻出版总署发布的权威数据。但是读者朋友真的要披沙拣金的话,可以发现,在这个庞大的数字之下,真正的可以称得上是经典的书籍是非常少的。
中国大众图书市场不太正常
图书是有层次之分的,曲高和寡的阳春白雪不一定适合于大众读者,但是类似于肥皂剧的大路货则更让读者感觉受伤,感觉钱丢在水里,因为现在图书的定价还是偏高的。
需要说明的是记者在本文中论述的重点是大众读物,不包括精深的学术图书,也不包括形形色色的行业类图书。这些图书可以说是小众图书,有其特定的阅读对象。本文论述的图书出版也不包括新兴的数字出版,而是传统的实体图书出版。
实体图书应该是最适合传播思想的载体,在传播思想和传播信息方面,图书和报刊实际上并无本质的差别,只不过图书的篇幅更大,更加适合讲长篇的故事,更加适合作者精深的思想体系的表达。在记者看来,传播思想是图书最根本的社会责任。
中国的大众图书市场从格局上而言,是有一些畸形的,这是不正常的。当下所有的出版社都希望自己能够做出畅销书来,所谓“半年不开工,开工吃半年”,如果出版社能够斩获一两本销量在五十万到一百万甚至更多的图书,那么出版社可以以此一本书获得非常高的利润,相关的责任编辑也可以拿提成拿到手软,“一本畅销书,半套北京房”对于责编来说,也未必是神话。所以大家都想做畅销书。
再看看当下的图书市场,什么图书畅销呢?可以概括成这几类,经管类、养生类、青春励志类,不一而足。这几类图书都有很强的市场针对性,因为有庞大的读者群,目标受众群体非常广大。
中国进入新世纪,经济蓬勃发展,很多国人手中有了余钱,于是中国人对于股票、基金、保险、理财产品等热衷了起来,银行、保险公司、基金公司鼓吹的“你不理财,财不理你”深入人心,于是很多手里有余钱的人都想着“资本运作”,让钱去生钱。但是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中国人手里的钱都很少,大家对于股票、基金、保险、理财产品等等都很陌生。怎么办?那么就去看这些相关的电视节目,听相关的广播节目,看相关的书籍。于是经管类图书在大江南北大行其道,卖得风风火火,大家都把各种类型的财经书籍当做挣钱指南,希望可以按图索骥,套个大金牛回家。
养生类图书的勃兴与经管类图书有着相似的时代背景。中国人手里面有余钱了,特别是中国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了,中国人,特别是老年人有时间、有资本去享受享受生活了,让自己活得更加舒服一些,让自己更加长寿一些。于是养生成为了中国人共同的话题。这也是好事,标志着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到达了一定的程度,很多普通百姓已经开始关注生活的品质,开始注意要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让自己“百病不生”,健康长寿了。所以出版社就推出了一系列的养生书籍,卖得也是相当的火红。很多“名医”也出现了,他们经过包装炒作,掌握话语权之后,他们的书卖得异常的火爆。但是牛皮桶一旦被戳破,那就完蛋了。
青春励志图书,大都是文学作品。主要针对的对象是情窦初开的少年少女,或者急欲创业的青年才俊。记者认为这是无可厚非的,出版社多给少男少女们编织一些美丽的爱情神话,多给青年才俊们出些成功创业的指南,挺好的。少男少女们、青年才俊的数量是庞大的,所以青春励志类文学作品也能够出现不少畅销作品。青春励志类文学最大的问题就是同类复制情况太严重,很多图书在情节上写作方式上拷贝复制的情况太严重。
以上的三种书很可能成为畅销书,但是也是最有可能成为库存书的。以上三种图书风头正劲的时候,可能“刷刷刷”地卖出去几十万册,可是一旦风头过去了,就变成了大量的库存再也卖不动,那些剩下来的数量巨大的书籍要么就在出版社和图书公司的库房里呆着,要么就等着被贱卖,要么等着当做废纸处理。
经典太少,垃圾太多
正是因为以上的情况,现在很多出版社做图书都非常小心,首印量上比较保守,很多出版社的首印量通常在四五千册,稍微好一点的图书在八千到一万册。出版社真的很有信心的图书才会给出三五万册的高印量,对于首印在几十万册的图书在中国图书市场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只有那些大牌作者才能享受如此待遇,要么就是国家最新出台的政策文件的单行本。
但读者也不要悲观失望。事实上,中国的图书市场上仍然有大量的优秀图书出现,很多优秀出版社也保持了其一贯的高水准。下面记者从图书是传播思想最好的载体这个角度做一下简单的介绍和分析。
中国出版界有一个不太好的现象是跟风。一家出版社出了一本《明朝那些事儿》卖火了,另外一家出版社赶紧做一本《唐朝那些事儿》、《清朝那些事儿》,想跟着卖一把。你出谍战类图书卖得好了,我也出;你出官场小说卖好了,我也出;你出宫斗厚黑类图书卖好了,我也出。一开始出版的书籍可能是经典好书,至少是读者喜闻乐见的读物,后面出现的那些书乏善可陈,参差不齐了,难得出现几本精品,绝大多数都沦为垃圾。
经典太少,垃圾太多,可能是世界各国出版界的通病。单单批评中国出版界存在这种现象,也不太厚道。但是中国的出版界的确应该适时改正,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为自己赢得出版界的地位,树立在读者当中的口碑,让自己在出版界永远有一席之地。在数字出版、网络读物大行其道的今天,只有退出精品,凝聚人气才能够活下去,活得很好,活出精彩。
出版人是知识分子当中非常特殊的一类。他们是最接近时代思想的一批人,他们是遴选时代思想将它们传达给社会的一批人。一个好的出版人应该重视自己的社会责任,应该凝聚一大批的为社会鼓与呼的知识分子在自己的身边。记者的一个朋友重庆出版集团北京分公司第五中心主任徐宪江说道:“我们出版人最大的期待就是读者能够向理性阅读回归,出版人有义务引领这种回归。我们应该让图书成为人的精神家园和智慧源泉。我们希望阅读提升读者的人文素养与精神境界。”他在李银河教授主编的《知识分子丛书》中《编者的话》中也写了类似的话。
读者要从图书中吸取营养,读者喜欢读好书,读者喜欢读名家的书,读者喜欢读好的出版社的书。作者也喜欢在好的出版社出书,大牌作者尤其喜欢在大牌出版社出版自己的书籍。大牌的出版社不随便出烂书,大牌出版社喜欢出好书,大牌出版社尤其喜欢出大牌作者的好书。综合以上的三个良性发展的产业链,得出的最终结论是读者喜欢读大牌作者在大牌出版社出版的好书。
记者认为在出版界不存在什么“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出版界绝对是“优胜劣汰”的一个战场。大牌出版社的日子往往比小出版社好过得多,原因很简单,因为大牌出版社容易吸纳优秀的作者,而优秀的作者手里往往有优秀的作品。大牌出版社较高的出版品味,容易形成出版的口碑,也容易赢得图书市场和读者的青睐。仅以社科图书为例,读者们对于三联书店、中华书局、广西师大出版社等以高端社科图书出版见长的出版社还是非常认可的。
打造精品是王道
近年来,出版界也出现了很多令人可喜的现象。比如说,很多出版社借助外脑,或者开辟了新的战线,获得了新的成果。比如说,东方出版社与稻盛和夫先生达成战略合作,他们出版的稻盛系列图书,最好的一本《活法》已经达到了130万册的销量;世界图书出版公司与后浪合作,出版了一系列的精品书籍;重庆出版集团北京分公司与台湾作家合作推出了台湾作家的系列作品,重庆出版集团开辟了朝鲜战争系列产品线,铸造了《最寒冷的冬天》系列图书的辉煌……
对于出版人而言,其实做一本好书不难,虽然看上去很难。出版的王道只有一条,就是打造精品。这需要他们与名家密切联系,多拿到一些名家的优秀作品;需要他们拥有精准的眼光,在浩如烟海的不知名的作者那里,从浩如烟海的外版图书当中,发现经典。有了好的图书,再配合良好的图书宣传和发行渠道,这本图书一定可以创造不俗的市场业绩。
在采访的几位出版人中,重庆出版集团北京分公司副总编辑李杰老师说:“出版就像每天在家里妈妈做的饭,粥,面条,味道没有刺激,但是每天活命的口粮。信息传媒行业耸人听闻的标题,就像麻辣烫,但每天吃的话,很不健康。”
一个国家的兴衰首先取决于这代人的精神气质,这代人是不是都有朝气创新。要把中国人的精气神培养起来。出版人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当时的出版人应是文化人和商人的结合,有文化懂经营才是一个好的图书出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