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农村留守儿童插上爱的翅膀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T6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校是市级留守儿童示范学校,多年以来一直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成长问题,还创建了儿童之家,专门负责留守儿童的一切工作,给予他们关爱和帮助,让我校留守儿童沐浴在爱的阳光下。因有幸,我成为了儿童之家的家长,这让我更加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和成长问题。两年来,通过对我校留守儿童的家访和调查了解,进一步理清了我校农村留守儿童的特点和现存问题及成因,探索了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
  一、民族地区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特点
  1.数量多,比例大,且呈上升趋势
  民族地区因经济发展速度较慢,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耕地成本高产量低等多种原因,大部分青中年父母选择外出打工,近年来单、双亲留守儿童数量均有所增加,占学校总学生数的比例不断增大。据调查,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近年内还会呈现上升趋势。
  2.分布广,不均衡
  各少数民族居住地不集中,留守儿童分部较广,大部分民族地区或多或少都存在部分留守儿童。
  3.留守早,时间长
  大部分少数民族因教育缺失,结婚较早,迫于生计,外出打工较早,时间较长,导致孩子留守早且时间长。
  4.与父母联系少、见面难
  父母外出打工,主要由于家中经济条件差,而且出省打工者居多,使得回家所需费用较高,大部分一年回家一次,所以与孩子见面机会少,加之家中通讯设备不完善,与孩子联系较少,缺乏沟通。
  5.家务繁重,自理能力增强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父母外出打工,繁重的家务落在了孩子的肩上,学习之余还得做部分家务,虽然对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却增强了孩子的自理能力。
  二、关爱留守儿童,为孩子们插上爱的翅膀
  在当前城乡差距大、农村城镇化不高、农业收入偏低的形式下,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打工在今后可预见的时间是不可改变的,留守儿童的现象也不可能很快消失,要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必须从多方面入手。
  (一)家庭方面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父母要转变观念,重视孩子的全面健康发展。缺乏良好家庭教育的孩子,往往在成绩和行為习惯表现两方面都比较差。因此,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关怀与教育不可缺失。但当今农村经济的发展并不理想,很多父母外出打工,已经势在必行。作为留守儿童的父母,为了孩子能够发展得更好,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尽可能把孩子带在身边共同生活
  如果家庭条件允许,这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有利无害,因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所起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
  2.父母双方任留一人在家教育孩子。如果必须出门打工,父母双方最好任意一人留在家中监督孩子,这样对孩子的教育缺失相对较少。
  3、寻找合格的监护人,加强沟通。父母必须外出打工,需寻找合适的监护人,细致落实孩子的监护权,经常联系并创造更多时间与孩子谈话沟通。
  4.创造与孩子团聚的机会
  为减少父母与孩子长期分离的时间,给予孩子更多关爱,父母中的双方或单方可以利用周末或节假日与孩子团聚。
  5.尽量给予精神上的鼓励
  孩子都渴望得到父母的爱,所以在特殊节日给孩子寄些小礼物,而不是给他们太多的钱,随时询问他们的近期情况并多鼓励他们。
  6.父母应增强自身责任感和教育意识,多与监护人和教师联系
  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关键在于父母,所以父母应当转变教育观念,认识到教育不单单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孩子的教育需要学校和家庭相互配合。
  (二)学校方面
  学校教育是孩子教育中很重要的一环,教师作为专门的教育人才,能根据孩子们身理和心理的特点,有效的采取各种措施,做到有的放矢,全面的高效的关注留守儿童,让他们能顺利的走出心理误区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设置家庭背景档案,强化家校交流
  根据所建档案定期找学生谈心,了解孩子们的情绪变化,做好孩子的“亲情家长”,深入到孩子心灵的深处,能够知道孩子心里所思所想,体会到他们的内心感受。
  2.开设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这有助于让孩子在丰富的学习生活中淡忘亲情的欠缺,以热情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去。同时也有助于他们同其他孩子的交流,建立深厚的友谊,削减内心的孤独感。
  3.实施各种帮扶活动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结对子,建立帮扶制度,开展各种帮扶活动,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同学和老师的关心和帮助。
  4.签订家访协议、开通家长热线
  为加强监督,增进对留守儿童的深入了解,可采取教师与家长签订增强了解留守儿童信息的家访协议、开通家长热线、让这部分学生感受教师给予他们的特殊关爱,方便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以弥补亲子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的消极影响。
  5.建立心理健康咨询室
  学校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安排有经验的教师担任心理辅导员,及时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心理上的问题,对思想和品德行为有偏差的学生进行疏导。
  6.建立留守儿童之家
  建立留守儿童之家,让留守儿童有一片心灵栖息地。在留守儿童之家专门为留守儿童开展一些定期的活动,并设有专门的负责人员。
  7.加强宣传,获取外界帮助
  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基本为寄宿生,学校应该大力宣传,多渠道获取外界或者其他单位对农村留守儿童给予一定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
  8.教师要转变观念,增强服务意识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教师应该转变观念,关注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实时掌握孩子的情况,用心去关爱、呵护他们,理解他们,用真情去感化他们,鼓励他们。
  (三)政府、社会方面
  社会要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关注留守儿童的成长。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大家庭中,时刻感受到环境对自己的影响,如果人人都来关心留守儿童,就可以减少他们心理的疾病,让他们坦然的面对这个世界,以良好的素质走向以后的人生。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好下一代,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配合与支持,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去关心、爱护、教育、帮助这一弱势群体,为农村留守儿童插上爱的翅膀,让他们展翅飞翔。
其他文献
兴趣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农村小学生最大的特点是学习缺乏兴趣,数学学习上表现为机动灵活不够、盲目性比较大、主观能动性不高、数学学习目的不明确。在新课程改革的体系下,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正在发扬农村学生数学学习的优点,解决学生思想认识上、自主思维上、合作探究上等各方面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对
期刊
一、为什么要培养学生的好习惯  威廉.詹姆斯曾说过:“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习惯是人生之基,它可以决定一个人的成败。良好的习惯一旦形成,就是终身受用的资本;反之,不良习惯的形成则会成为一生的羁绊,阻碍自己的发展所以,作为班主任,必须要承担起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责任—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二、怎样培养学生的好习惯  (一) 养成提前订
期刊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文化知识的传承者,是学生的引路人!我认为一个人能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思想品德,关键在于小学阶段的教育。学生良好的思想行为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通过每一件事,每一项活动,每一节课,班主任老师的一言一行,长期熏陶下才能形成。班主任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作为众多班主任中的一员,既感到荣幸而又深感任务的艰巨。作为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出于对学生成长的关爱和负责,对
期刊
首先,我来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喜欢学习吗?请不喜欢学习的同学勇敢地把手举起来,不要有顾虑,我不会责怪大家的。从你们的表现中,我能看出来,有喜欢学习的有不喜欢学习的。不知道大家想过没有,不管你是喜欢学习也好还是不喜欢学习也好,有一个事实你们不能回避,也回避不了,那就是:学习是我们青少年目前的主要活动。  学习是我们青少年的主要活动,通过学习可以将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丰富的社会历史经验和先进的科学文化知
期刊
《英語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基础学科的英语教育教学中如何更好地渗透德育教育呢?通过二十几年的教育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正确认识德育教育在小学英语教育教学中的意义  德育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首要任务。根据儿童
期刊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由此可见,在新时代学前教育阶段,培养幼儿的道德品质与和综合素养的重要性。学前教育阶段是幼儿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和形成习惯最容易且发展最迅速的阶段,因而应在此阶段以适当的方式为幼儿树立正确导向和开展真、善、美的教育。我结合自己在幼儿园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谈一谈我对在幼儿园开展“立德树人”教育的一点拙见。
期刊
一、首先要明确后进原因  化学作为一门初中时期的新兴学科,学生的学习基础基本为零,同样是在同一起跑线上,有的学生学得很好,有的学生则学不会,笔者认为,化学科目后进生的形成不是偶然的,而是各种原因综合下的结果。所以在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能够了解造成学生学习基础差的原因,以便能够更好的引导他们进行补救,打好化学学习的基础,为日后的学习发展做好铺垫。经过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发现,导至学生学习差的原因固然是多方
期刊
孩子喊叫或者大声说话,不仅对嗓子不好,也不文雅,还会影响到其他人。因此,教师需要帮助孩子建立好良好的习惯,避免整日处于嘈杂的环境中,这样教师也会心烦易怒,孩子也无法认真学习,耐心倾听,这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来说是非常不利的。除此之外,长期处于嘈杂的环境中,还会影响睡眠,降低食欲等。因此,教师应该在德育教育中加入轻声教育,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保证孩子的身心健康。  一、由内而外实行轻声教育
期刊
据调查显示,农村留守学生的群体已占我国学生的极大部分,且农村留守学生的问题已日益严峻。不少农村留守学生自控能力较差,沉迷于武侠小说或网络游戏中,模仿成年人抽烟、喝酒,有的甚至拉帮结派,被社会上的不良青年拉拢、利用,根本不听从监护人和老师的教育和管理,厌学、逃学、辍学现象时有发生,甚至有小偷小摸、打架斗殴等恶劣行为。  留守儿童被监护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隔代监护型;二是亲朋监护型;三是单亲监护型。这
期刊
一、教学内容分析(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  本课出自外研社小学新标准英语(三年级起点第三册)四年级上册第八模块。在第七模块中,学生已经基本掌握运用“be going to…”表达自己的计划和将要发生的事,本模块将围绕校园“Sports Day”为主题,展开系列教学活动,首先让学生学会用英语表达一些运动项目,通过创设情境,能运用“What are you going to do?”询问他人的计划、打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