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化教历史与形象化学历史

来源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史料设计的形象化
  当下历史教学强调材料教学,强调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选择的史料要典型、精炼,要尽可能让学生思考全面。但是在阅读大量专著的过程当中,很多很好的史料、观点往往篇幅过长,不利于上课时在有限的时间里提供更多的有效信息,学生往往花费大量的时间阅读,严重影响教学效率。
  我在设计《明清商业革命》这一微课时,阅读了大量专著,如唐文基《16—18世纪中国商业革命》、侯厚培《中国国际贸易小史》、樊树志《晚明大变局》、安德烈·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节选下来的材料多达数千字,不管如何摘编,都不适合在一页课件中展现,因此如何让史料更精炼、更有直观性成为我备课时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在众多史料中,图片无疑是最直观的史料。那么如何在一幅图片中呈现更多的信息,让学生一目了然、记忆深刻呢?简单的实物图(比如商人会馆、银票银锭等)显然满足不了要求,关于宋代商业革命的教学很多教师习惯采用《清明上河图》,明清虽然也有很多风俗画,但都不能完全体现明代商业特点,因此我绘制了《明代商贸图》。通过地图,把大量的文字材料形象化地展现出来。历史学习具有严肃性,讲求严谨,史实要准确,结论要客观,在网上搜集的明代商贸地图都不符合要求,于是我在充分尊重史实、阅读大量专著的基础上,结合配套的历史地图册《明代工商业的发展》《明代疆域图》《新航路开辟图》《16—19世纪世界贸易图》等大量资料绘制了《明代商貿图》,并将一些信息通过注释展示出来。
  二、信息提取的步骤化
  读图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能力之一,读图的基本步骤分为三步。
  第一步,观察图片,提取信息。
  确定时代,明清,14—18世纪。确定视角,经济。提取图片信息,五大经贸区、四大名镇、两大商帮、四大港口、白银流入。提取图示信息,商业城市、手工业城市、港口城市,与农林牧副特产、矿产资源和地理位置相关。提取注释信息,五大经贸区及其类型,与农林牧副特产、矿产资源和地理位置相关,三条航线联系了亚洲与欧洲、美洲,与新航路开辟相关。
  第二步,分门别类,归纳信息——明清商业革命的表现。
  第三步,联系所学——明清商业革命的影响,并整理为下面表格。
  明清商业革命的表现[]明清商业革命的影响
  农业:不同的农作物产区[]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区域化、专业化生产
  手工业:专门的手工业市镇[]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商业:经贸区、商业市镇、商帮[]国内市场形成,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增加,商人团体形成,商人社会地位提高,价值观念变化,奢侈之风盛行
  外贸:海外贸易总量增加,白银流入[]货币变革,形成国际贸易循环,未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学生基本上可以从农业、手工业、商业三个角度进行归纳和分析,唯一不足的是在海外贸易方面,学生容易受“海禁”“闭关锁国”、朝贡贸易的思维定式影响,认为明清海外贸易不如宋代发达,这是一个错误的观念。事实上,从隆庆至明末,明朝部分开放海禁,海外贸易有了长足发展,顺治至康熙,清朝虽屡次颁布禁海令,但海外贸易却未被扼杀,特别是1684年开海之后,海外贸易更是飞速发展。据黄启臣先生研究,1594年全国海外贸易总值为100万两,1745年闽粤江浙四港贸易总值高达3657余万两,而南宋海外贸易总量值不过500万两。所以16—18世纪,随着地理大发现,在西欧掀起商业革命的热潮时,中国对外贸易的拓展,表明中国也参与了这一场世界范围的商业革命,中国的各种产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处于出超的地位,白银大量流入,使白银成为中国国内主要流通的货币。
  三、具象思考的深入
  其实形象化教历史与形象化学历史的先例早已有之,比如漫画、实物图片、风俗画等图片史料的运用,左图右史的历史课件制作等。本课的设计只是通过对这类图片的加工,更集中、直观地展现相关史实和史实之间的相互关系,重考证,重史实,重细节,重逻辑。
  历史学习的意义是启发人们思考:如何从图片的具象上升到思维的拓展呢?明清商业革命尽管产生了不凡的社会经济效应,然而中国明清时期的商业革命始终是一场未完成的商业革命,是中国开始落后于世界潮流的转折期。在图片的基础上,适当补充文字材料,启发学生思考。
  材料明清时期江南商品经济快速发展,但没有出现类似于英国的工业革命。黄宗智提出了解释明清江南经济发展的“内卷化”理论。这一理论认为,江南的农户家庭虽然通过增加劳动力的投入获得了较高总收入,但由于人口压力导致的劳动报酬递减,人均日产却是下降的。真正的“发展”意味着通过增加单位劳动的资本投入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即如18世纪英国农业以及现代机械化农业所展示的情形。但是,明清时期中国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则是出现了“内卷化”,成为“没有发展的增长”的典型代表。
  ——摘编自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
  引导学生思考材料中“劳动力投入”“资本投入”“没有发展的增长”的含义,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结论。商业革命没有完成的原因:1.封建制度和传统观念对商业的压迫;2.江南与其他地区差距扩大,区域经济发展失衡;3.商业资本未转化为产业资本、未发生资本原始积累。
  综上,通过直观的地图展示使学生形成具象的认识,再通过典型材料提升学生思维,不失为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
其他文献
列宁曾说过,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也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思想政治课“煽情”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激发学生的情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实现三维教学目标。思想政治教学是引导学生掌握真理、追求真理的过程。所以,思想政治课应善于“煽情”。  一、思想政治课“煽情”的作用  1.有利于增强政治课堂的“磁性”效应。在课堂中,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他们不是等待着被填入知识的“容器”。缺乏激情的政
说课,是我校历史组日常教研活动中重要的一部分。通过说课活动,我们每个人的教研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2016年,我有幸参加了三门峡市高中历史说课大赛,并获得了一等奖。下面笔者就以《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为例进行说课。  说课的内容包括:设计理念、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  一、设计理念  本课采取问题探究型教学策略,以学案和课件为主要辅助载体,以美国
在“以学生为本”的人文性思品课堂中,学生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客体,而是一个主动参与的主体,从而实现“我的地盘我做主”在建构生态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办法从多角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以主人翁的身份出现在课堂中,发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主体性  一、把学习的过程还给学生  要尊重学生,建立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营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建构式生态课堂所倡导
激发学生发展潜能,释放学生独特个性,赋予教育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是立德树人的价值追求。作为学校德育的主阵地,道德与法治课应注重培育以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为支撑的核心素养,为学生的卓越成长贮藏可持续发展的潜能,为孩子的终身幸福注入鲜活的生命底色。苏人版道德与法治教材重视释放学生潜能,关心学生全面发展。笔者结合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实践,例谈促进学生充分释放潜能的有效策略。  一、厚植人文底蕴,丰
政治本身就是一门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对学生今后的成长以及将来进入社会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早已不能满足当前高中政治教学改革的要求,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将生活化理念融入高中政治教学中,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入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能极大地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一、转变教学理念,善于挖掘生活素材  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高
【摘要】在高职教育中,思政教育无疑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是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的有力保障。而高职英语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课程,如何将其自身特色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在文化自信的大背景下,本文探索“一体三面”的培养途径,即教师为主体,探究高职英语课程从教学素材、教学设计和教学课堂三个方面实现思政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文化自信;高职英语;“一体三面”;思政能力;培养路径  【作者简介】邱
读史明智是中学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为使学生在学习中真正了解这一作用,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扎实的历史知识,还要帮助学生形成历史思维和感悟。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以核心知识为基础,将学科思想和基本观念融入能力培养的教学过程之中,提高核心能力,彰显学科特点,导引教学方向,一直是许多历史教师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本文以笔者教学经验为基础,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发挥核心素养作用的几点意见
“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这一知识比较抽象,学生没有这方面的基础,但学好这一知识对于指导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下面是笔者关于这一问题的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探究  从经典故事《和尚吃水》提出探究:“为什么三个和尚反而没有水吃呢?”同学们一下子来了精神,开始讨论起来。接下来就是把课堂还给他们,让他们大胆地畅所欲言。教学活动的设计,必须建立在学生的
复旦大学附属中学一校友谈及中学历史课堂给他带来的最大收获时,他概括为两点:课堂内与课堂外。课堂内,老师呈现史料,与学生一起分析问题。课堂外,老师提供阅读资料,与学生在交流中形成求真之识、同感之情。实际上,中学历史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分析判断历史问题的思维能力。  新课程改革以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导高中历史教学的风向标。社会史观教学在历史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中有重要作用,具体到课程教学的落实上,以岳
说课是指执教者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事、专家或评委,在指定的时间内,结合学生实际,把自己对一节课创造性的设计及理论依据表述出来,然后由听者评说的一种集体教研形式。  在此,笔者以《鸦片战争》为例,就如何在说课中展示教学设计中的亮点,谈谈个人的一些思考和做法,以期抛砖引玉,求教于同行。  一、学情分析的“精彩”:针对性  大多数老师在学情分析上,多停留在初高中历史教学上的差异、知识与能力要求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