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按照《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我在语文教学中认真扎实地进行主动性学习的研究实验:以课堂教学为主要阵地,以学生熟悉的农村生活为教学背景,努力构建新型教学模式,着眼于突显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
一、激发动机,培养兴趣
动机是内驱力,自主学习需要一种内在激励的力量。激发自主学习的动机,就是要让学生乐学。针对农村孩子社会交往活动少,生活视野比较封闭,个性心理较内向、害羞的特点,我以平等的尊重、真诚的爱心去打开每个学生的心扉;以贴近农村生活反映农村学生的需要,从他们的世界出发去打开知识的大门,使学生有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
在教学中,我会尽量多创造条件、提供机会,让学生能自始至终参与在整个学习的全过程中,使他们在充分展示自己才能时享受参与成功所带来的喜悦,增强学好语文的兴趣与信心。同时,注意倾听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敢说、爱说,甚至提出跟自己不同的想法。当学生进入自由的充满情感的学习状态时,就会不断超越自己原有的认知经验、智慧水平和想象能力,就会形成积极的创造精神,促进其语感、想象、思维的发展。从而真正做到理解与感悟的交融,人文性与工具性的交融。
教学中,只有让学生感到“安宁和自由”,学生的记忆力才会大大增强,联想才会更加丰富,自主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才会不断得到巩固、增强。学生只有全身心地充分参与到课堂中了,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
二、加强指导,养成习惯
课堂上教师传授的知识是有限的。在乎时的课堂教学中,应寓学法于教法中,不仅要使学生“学会”,更要使学生掌握学习方式,做到“会学”、“善学”。所以我会在“引导”上多下工夫。
养成教育,决非一朝一夕之功,必须坚持不懈的培养。我重点加强了学生课外自主语文学习的指导力度:在学生阅读前,集中进行渎法的指导,重在教会学生阅读,掌握阅读方法,让学生由“学会”、“读会”变为“会学”、“会读”,培养其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作品的能力。通过分层次阅读,即边读边记、边读边想、积累名言佳句作为写作素材等三个不同层次。把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然后采取学生读书笔记、周记的形式进行阅读内化。通过课内的自主学习和课外的广泛涉猎,学生已初步养成了自主预习、复习的习惯,乐思善辩的习惯,勤翻工具书的习惯,博览群书、广泛摄取信息的习惯,自疑解疑的习惯。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各种自主探究的学习实践活动中,能力明显提高。
三、组建小组,巧妙引放
面对童趣十足的学生,教师要设计形式多样、富有时代气息的学习活动,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发展出健康活泼的个性。
小组学习是众多组织形式中最常用、最有效的。通过调查了解,把班级里的学生按语文知识水平组建成为学习小组,尊重学生意愿,选出小组长,组织学习。同时与知识水平、思想素质都较高且在家的家长取得联系与帮助,督促指导。组建小组时应要求小组成员间相互友爱,养成健康文明的合作互助意识。
小组活动的方式很多,不拘一格,具体选择哪一种应有针对性;活动原则应突出开放性、主体性、挑战性;活动目标应致力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诸如自主学习的能力、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课堂教学活动多多益善,因为它好比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发动机。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引”要得当,“放”要得法,给足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人自为学”。另外,还要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尽量多地进行纸笔训练。俗话说:“眼过千道,不如手做一遍”。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也就是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发展的过程。
四、关注过程,反馈评价
学习不是结果而是一种过程。引导学生全面、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是提供自主学习的最佳形式。学生只有直接参与探索新知识的全过程,才能领悟知识的奥秘,感受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关注自主学习的过程,其最佳手段是优化课堂教学中的反馈与评价。学是核心,导是关键,评是学生求知的催化剂。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体现在课堂提问的梳理精当,而且体现在处理反馈信息的应变能力上。反馈和评价,不仅是学生认知过程的需要,更是开放式教学和融洽师生情感的需要。
教学中教师适时的肯定、适度的鼓励、积极的评价能有效地维系学生参与的热情,是推动学生不断进取的催化剂。教师评价的时机要适当,而且评价要恰当,要以肯定、鼓励为主,同时注意评、导结合,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评价的语言要丰富多变。另外评价者还可以是学生,让学生参与到对自己、对同伴的评价中来,让学生感受到教学氛围的宽松与自由,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增强自主学习的热情。
构建新型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既是改革农村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必由之路,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观念的转变是艰难的,需要过程;建立新课堂的道路是漫长的,需要我们教师长期不懈的共同努力。
朱众希,中学语文教师,现居江苏溧阳。
一、激发动机,培养兴趣
动机是内驱力,自主学习需要一种内在激励的力量。激发自主学习的动机,就是要让学生乐学。针对农村孩子社会交往活动少,生活视野比较封闭,个性心理较内向、害羞的特点,我以平等的尊重、真诚的爱心去打开每个学生的心扉;以贴近农村生活反映农村学生的需要,从他们的世界出发去打开知识的大门,使学生有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
在教学中,我会尽量多创造条件、提供机会,让学生能自始至终参与在整个学习的全过程中,使他们在充分展示自己才能时享受参与成功所带来的喜悦,增强学好语文的兴趣与信心。同时,注意倾听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敢说、爱说,甚至提出跟自己不同的想法。当学生进入自由的充满情感的学习状态时,就会不断超越自己原有的认知经验、智慧水平和想象能力,就会形成积极的创造精神,促进其语感、想象、思维的发展。从而真正做到理解与感悟的交融,人文性与工具性的交融。
教学中,只有让学生感到“安宁和自由”,学生的记忆力才会大大增强,联想才会更加丰富,自主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才会不断得到巩固、增强。学生只有全身心地充分参与到课堂中了,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
二、加强指导,养成习惯
课堂上教师传授的知识是有限的。在乎时的课堂教学中,应寓学法于教法中,不仅要使学生“学会”,更要使学生掌握学习方式,做到“会学”、“善学”。所以我会在“引导”上多下工夫。
养成教育,决非一朝一夕之功,必须坚持不懈的培养。我重点加强了学生课外自主语文学习的指导力度:在学生阅读前,集中进行渎法的指导,重在教会学生阅读,掌握阅读方法,让学生由“学会”、“读会”变为“会学”、“会读”,培养其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作品的能力。通过分层次阅读,即边读边记、边读边想、积累名言佳句作为写作素材等三个不同层次。把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然后采取学生读书笔记、周记的形式进行阅读内化。通过课内的自主学习和课外的广泛涉猎,学生已初步养成了自主预习、复习的习惯,乐思善辩的习惯,勤翻工具书的习惯,博览群书、广泛摄取信息的习惯,自疑解疑的习惯。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各种自主探究的学习实践活动中,能力明显提高。
三、组建小组,巧妙引放
面对童趣十足的学生,教师要设计形式多样、富有时代气息的学习活动,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发展出健康活泼的个性。
小组学习是众多组织形式中最常用、最有效的。通过调查了解,把班级里的学生按语文知识水平组建成为学习小组,尊重学生意愿,选出小组长,组织学习。同时与知识水平、思想素质都较高且在家的家长取得联系与帮助,督促指导。组建小组时应要求小组成员间相互友爱,养成健康文明的合作互助意识。
小组活动的方式很多,不拘一格,具体选择哪一种应有针对性;活动原则应突出开放性、主体性、挑战性;活动目标应致力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诸如自主学习的能力、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课堂教学活动多多益善,因为它好比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发动机。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引”要得当,“放”要得法,给足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人自为学”。另外,还要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尽量多地进行纸笔训练。俗话说:“眼过千道,不如手做一遍”。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也就是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发展的过程。
四、关注过程,反馈评价
学习不是结果而是一种过程。引导学生全面、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是提供自主学习的最佳形式。学生只有直接参与探索新知识的全过程,才能领悟知识的奥秘,感受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关注自主学习的过程,其最佳手段是优化课堂教学中的反馈与评价。学是核心,导是关键,评是学生求知的催化剂。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体现在课堂提问的梳理精当,而且体现在处理反馈信息的应变能力上。反馈和评价,不仅是学生认知过程的需要,更是开放式教学和融洽师生情感的需要。
教学中教师适时的肯定、适度的鼓励、积极的评价能有效地维系学生参与的热情,是推动学生不断进取的催化剂。教师评价的时机要适当,而且评价要恰当,要以肯定、鼓励为主,同时注意评、导结合,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评价的语言要丰富多变。另外评价者还可以是学生,让学生参与到对自己、对同伴的评价中来,让学生感受到教学氛围的宽松与自由,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增强自主学习的热情。
构建新型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既是改革农村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必由之路,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观念的转变是艰难的,需要过程;建立新课堂的道路是漫长的,需要我们教师长期不懈的共同努力。
朱众希,中学语文教师,现居江苏溧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