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着眼基层部队岗位任职需要,大力培养高素质初级指挥人才是我们初级任职院校担负的基本任务。如何推动任职教育深入开展,不断提高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笔者认为应加强以下四项研究:
一、研究部队
这是军队任职院校的永恒命题。
任职教育是典型的军事职业教育,部队是其最直接的“用户”。院校人才培养要适应部队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就必须诚心诚意地研究部队,掌握部队的“用户需求”,摸透部队的“用户意见”。一是应加强调研力度,通过定期派出教研人员赴不同类型部队代职或组织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听取部队首长、机关和基层单位对院校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确实搞清部队对学员综合素质和核心能力的重点要求;二是应发挥学院“集体干部”的优势,在学员中队尤其是预任营干队、预提指导员队等在职干部轮训队中通过召开座谈会、调查问卷等形式,广泛收集毕业学员适应基层工作岗位情况,重点摸清学员能力素质与基层部队岗位需要的现实差距,搞清基层干部对院校建设发展的建议;三是加强对部队信息化建设发展动向研究,科学预测部队建设对院校人才培养的需求趋势。通过深入研究部队,全面掌握部队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与建议,切实找准院校人才培养的方向与重点,科学制订解决人才培养短板问题的得力措施,巩固完善人才培养的制度机制,促进院校培养力的不断提升。
二、研究学问
这是任职教育院校的应有之义。
一所院校的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无不源于教研人员长期钻研、创造、积累而成的学问,这些学问的水平和质量,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院校人才培养的水平和质量。没有这些学问,院校将与部队无异,院校的不可替代性将会荡然无存。为此,要提高院校的培养力,一是院校领导必须着眼于院校长远发展科学进行办学定位,确实搞清院校的存在价值和办学特色,并以此为基准加强各类配套的制度机制与保障设施等建设,为专业人才的成长奠定基础,为学问的生成创造条件;二是应加强培养和建立真正的专业人才队伍,深入开展学问研究,重点是根据军队建设需要,着眼特色专业发展,不断巩固完善核心课程,充实更新基础课程,丰富拓展教学内容,确实把学问做扎实。只有把好学问这个制高点,为院校培养力建设指明方向,并培养起一支真正的学问家队伍,在全军做出有重大影响的学问,一所任职院校才具备了真正的“支柱性产业”。
三、研究学员
这是任职教育院校的紧要课题。
任职教育的对象多是具有一定院校培训经历或任职经验的高学历年轻干部,他们所具有的思想、知识、经验、阅历、能力等,是抓好任职教育的重要资源,是提高培养力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为确保任职培训质量与效益,首先必须通过调查研究、经验总结等全面掌握学员的个性特点,准确把握学员的素质起点,充分了解学员已有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以更好的尊重学员个性,做到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员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更好带领学员研究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要大胆突破教与学非此即彼的僵硬划分,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改变长期单向传递、单向塑造的灌输式教学传统,让善于教学的学员登上讲台,让长于研究的学员参加课题,让适合学习的学员留在教室,使学员在亦学亦教亦研、或学或教或研、时学时教时研中得到锻炼,开发任职教育资源宝藏,发挥学员尤其是具有丰富任职经历学员的独特优势,走活任职教育这盘棋。
四、研究教员
这是任职教育院校的长期任务。
办好任职教育,教员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任职教育质量和效益的高低,取决于教员对部队人才需求把握的程度,取决于教员所做学问的水平,取决于教员研究学员的成效,取决于教员将上述研究成果运用于教学过程所产生的实际效果。要提高院校培养力,必须改变过分强调教员岗位道德性而忽视其专业性的传统,正视教员的中坚作用及其群体特点。
首先,要科学评估教员能力素质。教员属于专业人员,他们不仅要成为自己所教授专业学科的行家里手,而且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教育学素养和军人素质基础,这就决定了他们必须是复合型的专家学者。对教学能力素质的考核评估,必须根除陈腐的“官本位”思想,杜绝以“官位高低”来折算或衡量专家学者的能力水平,而应采取科学的方式对教员能力素质进行合理评估,否则将使教员难以建立起真正的职业自豪感。
其次,要认清教员工作的特殊性。教员的核心业务是研究学问与教书育人。一位院校领导说得好:“要求机关人员必须是一天干几件事,要求教员却只能是几天干一件事,甚至几个月干一件事,否则就别指望出名师、名著、名作,别指望有真正的学问家。”因此,对待教员必须改变不同程度存在的急功近利思维或“万金油”式职业定位,改变将教员视为一般机关人员,要求他们今天开会,明天上课,后天出成果等做法,否则将极大影响教员队伍建设和学科专业建设。
再次,要适应教员的个性特点。教员的基本工作方式是基于基本内容的个体创造性工作,而不是抹杀个性的群体作业。因此,在教学队伍人才培养与教学建设、学术交流与协作攻关、教学管理与考核评估等方面,必须树立科学的人才观,落实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基本要求,在坚持基本原则基础上充分尊重教员的个性特点与创新能力,以更好推动高素质的个性化人才成长。
一、研究部队
这是军队任职院校的永恒命题。
任职教育是典型的军事职业教育,部队是其最直接的“用户”。院校人才培养要适应部队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就必须诚心诚意地研究部队,掌握部队的“用户需求”,摸透部队的“用户意见”。一是应加强调研力度,通过定期派出教研人员赴不同类型部队代职或组织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听取部队首长、机关和基层单位对院校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确实搞清部队对学员综合素质和核心能力的重点要求;二是应发挥学院“集体干部”的优势,在学员中队尤其是预任营干队、预提指导员队等在职干部轮训队中通过召开座谈会、调查问卷等形式,广泛收集毕业学员适应基层工作岗位情况,重点摸清学员能力素质与基层部队岗位需要的现实差距,搞清基层干部对院校建设发展的建议;三是加强对部队信息化建设发展动向研究,科学预测部队建设对院校人才培养的需求趋势。通过深入研究部队,全面掌握部队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与建议,切实找准院校人才培养的方向与重点,科学制订解决人才培养短板问题的得力措施,巩固完善人才培养的制度机制,促进院校培养力的不断提升。
二、研究学问
这是任职教育院校的应有之义。
一所院校的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无不源于教研人员长期钻研、创造、积累而成的学问,这些学问的水平和质量,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院校人才培养的水平和质量。没有这些学问,院校将与部队无异,院校的不可替代性将会荡然无存。为此,要提高院校的培养力,一是院校领导必须着眼于院校长远发展科学进行办学定位,确实搞清院校的存在价值和办学特色,并以此为基准加强各类配套的制度机制与保障设施等建设,为专业人才的成长奠定基础,为学问的生成创造条件;二是应加强培养和建立真正的专业人才队伍,深入开展学问研究,重点是根据军队建设需要,着眼特色专业发展,不断巩固完善核心课程,充实更新基础课程,丰富拓展教学内容,确实把学问做扎实。只有把好学问这个制高点,为院校培养力建设指明方向,并培养起一支真正的学问家队伍,在全军做出有重大影响的学问,一所任职院校才具备了真正的“支柱性产业”。
三、研究学员
这是任职教育院校的紧要课题。
任职教育的对象多是具有一定院校培训经历或任职经验的高学历年轻干部,他们所具有的思想、知识、经验、阅历、能力等,是抓好任职教育的重要资源,是提高培养力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为确保任职培训质量与效益,首先必须通过调查研究、经验总结等全面掌握学员的个性特点,准确把握学员的素质起点,充分了解学员已有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以更好的尊重学员个性,做到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员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更好带领学员研究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要大胆突破教与学非此即彼的僵硬划分,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改变长期单向传递、单向塑造的灌输式教学传统,让善于教学的学员登上讲台,让长于研究的学员参加课题,让适合学习的学员留在教室,使学员在亦学亦教亦研、或学或教或研、时学时教时研中得到锻炼,开发任职教育资源宝藏,发挥学员尤其是具有丰富任职经历学员的独特优势,走活任职教育这盘棋。
四、研究教员
这是任职教育院校的长期任务。
办好任职教育,教员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任职教育质量和效益的高低,取决于教员对部队人才需求把握的程度,取决于教员所做学问的水平,取决于教员研究学员的成效,取决于教员将上述研究成果运用于教学过程所产生的实际效果。要提高院校培养力,必须改变过分强调教员岗位道德性而忽视其专业性的传统,正视教员的中坚作用及其群体特点。
首先,要科学评估教员能力素质。教员属于专业人员,他们不仅要成为自己所教授专业学科的行家里手,而且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教育学素养和军人素质基础,这就决定了他们必须是复合型的专家学者。对教学能力素质的考核评估,必须根除陈腐的“官本位”思想,杜绝以“官位高低”来折算或衡量专家学者的能力水平,而应采取科学的方式对教员能力素质进行合理评估,否则将使教员难以建立起真正的职业自豪感。
其次,要认清教员工作的特殊性。教员的核心业务是研究学问与教书育人。一位院校领导说得好:“要求机关人员必须是一天干几件事,要求教员却只能是几天干一件事,甚至几个月干一件事,否则就别指望出名师、名著、名作,别指望有真正的学问家。”因此,对待教员必须改变不同程度存在的急功近利思维或“万金油”式职业定位,改变将教员视为一般机关人员,要求他们今天开会,明天上课,后天出成果等做法,否则将极大影响教员队伍建设和学科专业建设。
再次,要适应教员的个性特点。教员的基本工作方式是基于基本内容的个体创造性工作,而不是抹杀个性的群体作业。因此,在教学队伍人才培养与教学建设、学术交流与协作攻关、教学管理与考核评估等方面,必须树立科学的人才观,落实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基本要求,在坚持基本原则基础上充分尊重教员的个性特点与创新能力,以更好推动高素质的个性化人才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