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徐悲鸿是我国20世纪伟大的艺术大师。曾经到法国巴黎留学,学习西方绘画艺术融合中西、贯通古今。作为中国的写实主义大师,其写实主义思想从形成到发展成熟,对中国当代的艺术思想有着及其重大的意义。他在中国美术界的地位是无人可比的,他所建立起来的写实绘画体系指明了20世纪中国绘画的主流方向,他的艺术成就和美学思想对中国美术的面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关键词:徐悲鸿;写实主义;中西融合
1徐悲鸿写实主义思想的产生
1895年,徐悲鸿出生在江苏省的宜兴县,徐悲鸿的父亲徐达章就是这里偏爱写实主义的其中一位画家。他精通诗文、书法和篆刻,在山水、人物、花鸟画等方面上领悟也很深,徐悲鸿从小耳濡目染,这使他走上了追求艺术这条的道路。
徐悲鸿的家庭情况十分贫苦,被生活所迫在很小的时侯他就流离失所,家庭的困苦使徐悲鸿过早地品味到了人生的酸苦,但这些坎坷和困苦的经历,也使得他养成不怕苦不怕累,节约的精神品质,同时也为徐悲鸿的写实主义思想奠定了现实生活的基础。
谈到中国画,徐悲鸿认为,中国画在现在的创作方式和文化理念上已经没有办法超越传统和突破自我。其中,“四王”就是中国画渐渐衰竭的典型代表。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到来,中国掀起了“美术革命”——对中国画进行改革,当时中国画的出路以及发展方向,激励着每一位中国艺术家展开探索。
这其中的先锋人物就数蔡元培和陈独秀了,他们对于中国美术的发展有着各自的主张和观点,但他们有一个观点相同,那就是改造中国画必须要学习西方的绘画的长处。西方的科学和民主思想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思想,那么写实主义油画也理所当然的成为救赎中国绘画的蓝本。于是,西方的写实主义就这样进入了中国美术的历史长河之中。
蔡元培是中国近代的著名教育家,提倡建设美术馆,举办一系类的美术展览,他主张的观点是,人们的精神可以通过美育而有所依托。徐悲鸿十分赞同蔡元培的美育思想。蔡元培提倡绘画方法要科学,从画实物开始练习,重视自然科学,中国画应当采用写实手法。徐悲鸿认为艺术家应该具有求真的精神,绘画的初始阶段,应该以素描作为基础,要想对艺术有进一步的提高,就应当依靠科学,以客观写实为主。从这些观点上看,两人的理念有着很大相似之处。
受到蔡元培的影响,1918年5月的时候,徐悲鸿在北大画法研究会上担任导师,讲演了《中国画改良之方法》,将其对中国画的认识以及改良的策略付诸于理论实际之中。
之后,徐悲鸿留学欧洲,他的写实主义思想得到进一步完善,几年的时间,徐悲鸿刻苦钻研西方的绘画技巧和理念知识,使其对改革中国画的理念有了更加完整的认识。徐悲鸿经常游览各国的博物馆,美术馆并且进行现场临摹,这些珍贵的历史作品让他的写实基础更加的扎实。徐悲鸿高度的强调素描在造型上的重要性,他认为,要想改革中国画坛,必须要中西合璧,素描是绘画的基础,要强调写实,强调解剖知识的重要性,强调模特和写生,学习透视等,徐悲鸿回国后一直致力于这些改革,为中国画坛能出现新的绘画形式而不断努力着。
2中西融合的绘画形式
徐悲鸿的绘画作品,大部分都是采用西方写实技法为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会舍弃传统中国绘画的技法。他回国后,有很多作品都是以中国的绘画材料来创作的,不过,其面貌却缺少了传统的中国绘画的艺术风格,从他所创作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其绘画作品的基础首先是素描,对物体的形体的把握,严格遵守解剖和透视的科学方法。然而,在色彩上,他的作品并不是完全按照西方的设色方法,没有单一的传统模式和固有的模式,而是根据作品的需求来进行着色,符合传统的中国画中设色理念。
传统中国绘画同样出现在徐悲鸿的绘画作品中,他的国画作品中,将透视、解剖、比例等引入画面,以速写的形式,将油画和版画的特征引入了中国画的殿堂。徐悲鸿把东方与西方传统技法相互融合,使中国画中融入了西画的意味,东中有西,西中显东。他将中西两大传统技法巧妙地融为一体,开创了他“中西合璧”的艺术写实特色。他的观察方法属于西方古典写实主义,而选用的却是中国式的材料和传统文化。我们不得不说,徐悲鸿在他的艺术作品中把中西绘画的融合表现到了极致。
“尽精微,致广大”描绘的就是徐悲鸿在写实油画上用笔特点。他运用了库尔贝的在艺术上的表现方法,用笔既有大胆的一面,又有认真细心的一面。与此同时,他也吸收了印象派的艺术特色,把东方艺术的用笔、西方写实主义的画法结合在一起,使画面既呈现出西方古典主义的美又包含着东方画的意蕴。
徐悲鸿的国画人物可以很明确的表现出西画素描关系,勾勒人物的外形是用中锋,皴擦和渲染的手法来表现体面。他的“马”在笔墨运用上,马头、颈、胸等部位用大胆狂放的墨色表现,鬃尾处用干笔扫出,这样更有中国画的意蕴。中国画的传统模式被“马”打破了,徐悲鸿中西结合,把西方绘画中的明暗光影投入到其中。在《驰骋》、《奔马》、《群马》等作品中,通过用笔上的一系列变化使画面中主题的轮廓线更为丰富,使轮廓与画面的深层内容相互融和,把形和体面充分的表现出来,既有笔又有墨,并且通过这种笔墨表现的形式把徐悲鸿艺术理想充分的表现出来。
3徐悲鸿写实主义对中國画的影响
徐悲鸿融汇中西艺术,促进中国美术的改革、他是中国画创新的先行者。通观徐悲鸿先生一生中在艺术方面的成就,他几乎一直都是在提倡‘改良’中国画,并且身体力行进行着这一事业。他的一切努力,都时刻体现着徐悲鸿希望能够以西方写实主义思想改良中国画的奋斗目标。
徐悲鸿的一生都在提倡写实主义绘画理念,这对中国画的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写实主义方面,徐悲鸿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理念,为他树立了个人的权威,也为中国画史上添上了光彩夺目的一笔,使中国画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当然,徐悲鸿的思想也有时代的局限性,中国艺术道路的发展,不能仅仅是以西方的写实主义来改良中国画,这就使中国绘画的发展缺少了多样性,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必须辩证的看待问题,艺术的发展是需要时间的积淀和几代人持之以恒的努力,这样,艺术才会有无穷的生命力,才会真正形成它应有的面貌。
参考文献:
[1] 徐冀.新中国画建立之步骤[M].徐冀.中国名家画语图解.徐悲鸿.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34.
[2] 徐冀.中国画改良之方法[M].徐冀.中国名家画语图解.徐悲鸿.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9596.
[3] 华天雪.徐悲鸿的“写实主义” [J].美术观察,2009(6).
[4] 封加梁.徐悲鸿写实主义思想的成因[J].新美术,2010(6).
[5] 王震.徐悲鸿研究[M].杭州: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1718.
[6] 吴作人.素描与绘画漫谈[J].美术研究,1979(3).
[7] 徐悲鸿.在中华艺术大学演讲辞.徐悲鸿文集.
关键词:徐悲鸿;写实主义;中西融合
1徐悲鸿写实主义思想的产生
1895年,徐悲鸿出生在江苏省的宜兴县,徐悲鸿的父亲徐达章就是这里偏爱写实主义的其中一位画家。他精通诗文、书法和篆刻,在山水、人物、花鸟画等方面上领悟也很深,徐悲鸿从小耳濡目染,这使他走上了追求艺术这条的道路。
徐悲鸿的家庭情况十分贫苦,被生活所迫在很小的时侯他就流离失所,家庭的困苦使徐悲鸿过早地品味到了人生的酸苦,但这些坎坷和困苦的经历,也使得他养成不怕苦不怕累,节约的精神品质,同时也为徐悲鸿的写实主义思想奠定了现实生活的基础。
谈到中国画,徐悲鸿认为,中国画在现在的创作方式和文化理念上已经没有办法超越传统和突破自我。其中,“四王”就是中国画渐渐衰竭的典型代表。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到来,中国掀起了“美术革命”——对中国画进行改革,当时中国画的出路以及发展方向,激励着每一位中国艺术家展开探索。
这其中的先锋人物就数蔡元培和陈独秀了,他们对于中国美术的发展有着各自的主张和观点,但他们有一个观点相同,那就是改造中国画必须要学习西方的绘画的长处。西方的科学和民主思想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思想,那么写实主义油画也理所当然的成为救赎中国绘画的蓝本。于是,西方的写实主义就这样进入了中国美术的历史长河之中。
蔡元培是中国近代的著名教育家,提倡建设美术馆,举办一系类的美术展览,他主张的观点是,人们的精神可以通过美育而有所依托。徐悲鸿十分赞同蔡元培的美育思想。蔡元培提倡绘画方法要科学,从画实物开始练习,重视自然科学,中国画应当采用写实手法。徐悲鸿认为艺术家应该具有求真的精神,绘画的初始阶段,应该以素描作为基础,要想对艺术有进一步的提高,就应当依靠科学,以客观写实为主。从这些观点上看,两人的理念有着很大相似之处。
受到蔡元培的影响,1918年5月的时候,徐悲鸿在北大画法研究会上担任导师,讲演了《中国画改良之方法》,将其对中国画的认识以及改良的策略付诸于理论实际之中。
之后,徐悲鸿留学欧洲,他的写实主义思想得到进一步完善,几年的时间,徐悲鸿刻苦钻研西方的绘画技巧和理念知识,使其对改革中国画的理念有了更加完整的认识。徐悲鸿经常游览各国的博物馆,美术馆并且进行现场临摹,这些珍贵的历史作品让他的写实基础更加的扎实。徐悲鸿高度的强调素描在造型上的重要性,他认为,要想改革中国画坛,必须要中西合璧,素描是绘画的基础,要强调写实,强调解剖知识的重要性,强调模特和写生,学习透视等,徐悲鸿回国后一直致力于这些改革,为中国画坛能出现新的绘画形式而不断努力着。
2中西融合的绘画形式
徐悲鸿的绘画作品,大部分都是采用西方写实技法为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会舍弃传统中国绘画的技法。他回国后,有很多作品都是以中国的绘画材料来创作的,不过,其面貌却缺少了传统的中国绘画的艺术风格,从他所创作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其绘画作品的基础首先是素描,对物体的形体的把握,严格遵守解剖和透视的科学方法。然而,在色彩上,他的作品并不是完全按照西方的设色方法,没有单一的传统模式和固有的模式,而是根据作品的需求来进行着色,符合传统的中国画中设色理念。
传统中国绘画同样出现在徐悲鸿的绘画作品中,他的国画作品中,将透视、解剖、比例等引入画面,以速写的形式,将油画和版画的特征引入了中国画的殿堂。徐悲鸿把东方与西方传统技法相互融合,使中国画中融入了西画的意味,东中有西,西中显东。他将中西两大传统技法巧妙地融为一体,开创了他“中西合璧”的艺术写实特色。他的观察方法属于西方古典写实主义,而选用的却是中国式的材料和传统文化。我们不得不说,徐悲鸿在他的艺术作品中把中西绘画的融合表现到了极致。
“尽精微,致广大”描绘的就是徐悲鸿在写实油画上用笔特点。他运用了库尔贝的在艺术上的表现方法,用笔既有大胆的一面,又有认真细心的一面。与此同时,他也吸收了印象派的艺术特色,把东方艺术的用笔、西方写实主义的画法结合在一起,使画面既呈现出西方古典主义的美又包含着东方画的意蕴。
徐悲鸿的国画人物可以很明确的表现出西画素描关系,勾勒人物的外形是用中锋,皴擦和渲染的手法来表现体面。他的“马”在笔墨运用上,马头、颈、胸等部位用大胆狂放的墨色表现,鬃尾处用干笔扫出,这样更有中国画的意蕴。中国画的传统模式被“马”打破了,徐悲鸿中西结合,把西方绘画中的明暗光影投入到其中。在《驰骋》、《奔马》、《群马》等作品中,通过用笔上的一系列变化使画面中主题的轮廓线更为丰富,使轮廓与画面的深层内容相互融和,把形和体面充分的表现出来,既有笔又有墨,并且通过这种笔墨表现的形式把徐悲鸿艺术理想充分的表现出来。
3徐悲鸿写实主义对中國画的影响
徐悲鸿融汇中西艺术,促进中国美术的改革、他是中国画创新的先行者。通观徐悲鸿先生一生中在艺术方面的成就,他几乎一直都是在提倡‘改良’中国画,并且身体力行进行着这一事业。他的一切努力,都时刻体现着徐悲鸿希望能够以西方写实主义思想改良中国画的奋斗目标。
徐悲鸿的一生都在提倡写实主义绘画理念,这对中国画的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写实主义方面,徐悲鸿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理念,为他树立了个人的权威,也为中国画史上添上了光彩夺目的一笔,使中国画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当然,徐悲鸿的思想也有时代的局限性,中国艺术道路的发展,不能仅仅是以西方的写实主义来改良中国画,这就使中国绘画的发展缺少了多样性,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必须辩证的看待问题,艺术的发展是需要时间的积淀和几代人持之以恒的努力,这样,艺术才会有无穷的生命力,才会真正形成它应有的面貌。
参考文献:
[1] 徐冀.新中国画建立之步骤[M].徐冀.中国名家画语图解.徐悲鸿.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34.
[2] 徐冀.中国画改良之方法[M].徐冀.中国名家画语图解.徐悲鸿.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9596.
[3] 华天雪.徐悲鸿的“写实主义” [J].美术观察,2009(6).
[4] 封加梁.徐悲鸿写实主义思想的成因[J].新美术,2010(6).
[5] 王震.徐悲鸿研究[M].杭州: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1718.
[6] 吴作人.素描与绘画漫谈[J].美术研究,1979(3).
[7] 徐悲鸿.在中华艺术大学演讲辞.徐悲鸿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