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自1950年我国开展来华留学生教育开始,对外汉语教学/汉语国际教育/国际中文教育经过了数十年的不断演进,已经发展成为广受学界重视和社会关注的学科和事业.在这一过程中,有关国际中文教育(本文以此概指各种类型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的教学/教育)各方面的工作主要是围绕线下教学而进行的,即便是近年兴起的网络教学平台、资源和方式也仍然是作为线下教学的补充;已建成的相关语料库、教材库、案例库等资源库也主要为线下教学和学术研究提供素材服务.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50年我国开展来华留学生教育开始,对外汉语教学/汉语国际教育/国际中文教育经过了数十年的不断演进,已经发展成为广受学界重视和社会关注的学科和事业.在这一过程中,有关国际中文教育(本文以此概指各种类型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的教学/教育)各方面的工作主要是围绕线下教学而进行的,即便是近年兴起的网络教学平台、资源和方式也仍然是作为线下教学的补充;已建成的相关语料库、教材库、案例库等资源库也主要为线下教学和学术研究提供素材服务.
其他文献
回环句自古有之,可追溯到诸子百家作品.比如《道德经》第八十一章中“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就是三个回环句.《论语·雍也》中“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就是一个回环句.张弓在《中国修辞学》中最早把回环作为辞格.回环也是句子的一种组织形式,它和设问、反复一样,有增强表达效果的作用.只是回环句写作难度大,出现频率低,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本文结合实例来谈谈回环句的特征、类型、作用及创作.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短歌行》和《归园田居》,是曹操和陶渊明对于“忧”这种人生常态的不同选择和共同的“超越”.虽然两者从思想感情到表达手法截然不同,但都展现出魏晋时期的文人在同陷人生“忧境”时,仍能以“任真”的生命状态,超越生命之“忧”.rn教学中可以先让学生理解人生选择的超越性,感受不同的人生状态,再感受作者内在情感的表达,最后体味截然不同的诗词审美追求,呈现层析递进的章法逻辑.
“泪目”一词火了,网络视频弹幕中随处可见,并且在2020年被评为哔哩哔哩视频网站(B站)年度弹幕热词.例如:rn(1)当修复无痕的文物被送去展出,网友的弹幕纷纷感叹,“看到这里居然泪目”“表白修文物的男神女神”“致敬中华文化”.(《人民日报》2016年4月7日)rn由于“泪目”迅速走红和广泛传播,很快便由网络走向纸媒,应用于报章杂志中.
我生来便是个哑巴.rn我还未睁开眼睛,只会无意识吮吸乳汁时,常觉得自己被拥在一个毛茸茸的温暖怀抱里,在柔顺绒毛间睡得香甜.rn是妈妈的手将我拽离那个怀抱,我看见的第一幕也是妈妈温柔的眼眸.我一直明白妈妈与我不是同类,因为爸爸妈妈与所有客人都常称呼我为“猫”,却从未如此称呼过彼此.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选修《外国小说欣赏》选取了印度作家泰戈尔的《素芭》一文,其中有这样的语段:“巴尼康托的屋舍毗邻着岸边.他家的竹篱笆、高高的八顶草棚、牛栏、草垛、谷仓、杧果园、木棉和香蕉园,等等,过往的船夫和渔父们,尽收眼底.”这里“尽收眼底”一词的使用是否正确,值得商榷.
出游当行万里路,不是为脚,而是为心,为了追寻心中的美景.rn从滕州出发,高铁北折经曲阜,过兖州,便一路向西,朝着目的地兰州迸发.地图上几乎是一条直线,其间横跨六省,行程两千多千米,行驶需二十小时.rn坐在火车里实在感觉不到地势在升高,但窗外地貌的变换又提醒旅客所经不同地界,尤其过了三门峡,由华山渭南而西.整个河南几乎不见遮目的山峰,映入眼帘的是一些或大或小的山包,树木茂盛,分辨不出是土山还是石山.山脚下红瓦粉墙的民居转瞬即逝.车过灵宝,近处的灌木变得高耸成林,远处的山则修长平缓.人随车驰,不能游目骋怀,却
从做教师开始,我一直信奉“亲其师,信其道”的古训,所以常常在想:学生喜欢的语文教师是什么样的?我的语文课学生会喜欢吗?我应该把语文课上成什么样?教了三十多年的语文,这些问题一直伴随着我,似乎成了我心中的“钱学森之问”.虽然没有找到非常明确的答案,但也正是这样反复“盘问”自己,促使我努力追求语文教学的品质,上“有样子的课”,上出学生喜欢的语文课,进而在专业成长的路上走得坚实,心里踏实.借此一角,爬梳自己的教学片段,有一点思考、感悟,与老师们交流.
语文项目学习的探索应高中新课标的颁布及统编教材的试行而生,其目的是在具体的学习情境与任务中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其路径是通过教学方法、步骤、目标的细化,并实现统整,将对于学生能力与素养的要求落到实处.这成为我们反思语文课怎么教的契机.在有限的课堂内,循着教学主题,也使我们有机会雕琢课堂的细节,思考如何上好一节语文课.
国际中文教育工程化涉及技术、资源、人才、管理等多个要素的整合与协同,其核心目标是提高国际中文教育的效果和效率.在众多要素中,作为新型战略资源的“数据”以及数据资源的处理方法即“数据技术”对于提升国际中文教育的效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国际中文教育市场动态监测、精准宣传与招生以及支撑智慧教学三方面可以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工程化是将非工程活动向工程活动转换而进行的工作,其目的是保证质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工程活动可以概括为人类利用各种要素的人工造物活动(姚立根、王学文2012:1).它不是单纯的科学应用,而是科学、技术、经济等众多要素的集成、选择和优化(殷瑞钰等2007:102).工程活动涉及的众多要素可以分为技术要素和非技术要素两类.技术要素包含模型、方法、工具和数据等,非技术要素则包含人才、管理、思维和理论等.非工程活动如理论研究、艺术创作等并不具备多要素系统集成的特点.工程化就是将非工程活动,从单一要素实践或多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