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知识经济的到来和我国教育改革浪潮的掀起,我国初中语文教学正面临新一轮教育改革。现存的课程观念和教学模式需要"脱胎换骨",并重新思考现代教育的新方向。要保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唯有如此,我们的教学才能真正迎来生机和活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兴趣创新
现代教育必须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和创造能力,因此教师在观念上要树立起"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思想,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把学生当成活生生的人对待,充分挖掘其潜能,教师要创设一个充满和谐、民主、情感的教学氛围,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以感情换取感情,以心灵赢得心灵。允许学生在教学中,结合自己的年龄特征、不同经历,站在不同的角度,发表自己不同的独特的理解、感受、体会、看法。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由此可见,惟有有教学民主,语文教育才能充分展示每一个人的鲜明个性,在学生愉悦的参与中挖掘出创新的潜力。
一.教之有方,激发兴趣
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使其"学会学习"。因此,教师的"主导"必须导之有方:导其动脑思考,动口表述,动眼观看,动手操作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去,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能让他们体验到探索成功的乐趣,促进学生真正成为认识和实践的主体。但是,要真正做到这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前提和保证。离开了"学习兴趣",教师的主导则无异于缘木求鱼。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托尔斯泰也曾经指出:"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乌申斯基之说则更让人警醒:"毫无兴趣,只是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愿望。"长期实践证明:学生有了兴趣,才能自觉地花时间、下功夫、动脑筋、积极地学习。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教法求新、求趣,让学生保持一种新鲜感,定能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二.鼓励质疑,激活思维
古人云:"学贵多疑,小疑小进,大疑大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常有疑点,才能常思考、常探索,巴甫洛夫说过:"怀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索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质疑是学生思维活跃的表现,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质疑的过程,其实质就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让其主动发展的过程。现代心理学家也认为,疑是思维的火花,思维总是从发现问题开始,以解决问题告终的。因此,不论学生提出问题或大或小,是对是错,都应该给予即时表扬和指导,同时允许学生以自己独特的视角看待和分析问题,对课文提出不同于作者、不同于教师,不同于"教参"的理解。只有这样,鼓励学生质疑,增强学生质疑求异的信心。并对敢于质疑、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异想天开"的学生给予肯定和鼓励。在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后,教师必须在教学中一一解决。从而闪烁出不迷信权威的创新思想火花,得到愉悦的心理体验。
三.培养学生贴近生活学习语文
美国教育家华特有一句名言:"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语文素养又在丰富的生活中得以进化发展成熟。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为"语文走向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教学理念提供了理论保证。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特别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感悟,他经常带着学生进入大自然,并亲切地称之为"蓝天下的学校"、"快乐的学校"。他写道:"宁静的夏天拂晓,我跟孩子们来到池塘边,印入我们眼帘的是那朝霞般令人惊叹的美。于是,孩子们感觉到和体味到’朝霞’、’拂晓’、’闪烁’这些词在感情色彩上的细微差别。"苏霍姆林斯基的经验告诉我们,让学生的语文学习走向大自然,走向生活,体验生活,是进行语文学习的最佳途径之一。
四.选择可行教法,科学进行语文素质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我非常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力求让课课都有新鲜感,堂堂都有诱惑力。
4.1不同文体的课文采用不同的教法,有时同一文体的不同课文也采用不同的教法。例如:《舂》和《济南的冬天》都是写景抒情散文。我在讲朱自清的《春》时主要是采用"朗读体会法"。如:在讲"小革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时,为了让学生体会"钻"字用得好。我先让学生省略"钻"朗读(小草偷偷地从土里出来……),然后全读(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最后比较二者的效果。学生认为有这个"钻"字好,我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朗读思考:"钻"这个词用得好,好在哪里?让他们明白用了这个词,不仅把小单拟人化了,而且还透露出小草顽强的生命力。在教读《济南的冬天》时,我采用了"讨论归纳法"。如:课文最后一段中的"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其中"不忍得"用得好吗?我先让学生相互讨论,后举手发言,最后归纳:这三个字将水人格化。水是那样的多情,为了水藻的绿,为了垂柳的倒影,到了冬天仍然"不忍得冻上"。事实上。这样的教学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是大有裨益的。
4.2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如训练初一学生阅读文章时,我是先出好题目,然后有针对性地带学生进行分析,而在教初二学生阅读文章时,多数情况下我是鼓励学生自己出题目,自己品析文章。到了初三,在分析文章时,我是放开手让学生自己做,我只是一个适时点拨的"引导者"。
五.启思导学,积极改进教学方法
5.1设思维情境,激发学生创造欲望。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心理需求创设一些具有启发性和开拓性的问题,并不失时机地提出来以触及学生的兴奋点,激发其求知欲,拨动他们思考的琴弦。例如教学《背影》一课,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教师可创设如下问题:文章为什么不刻画父亲的正面形象而写"背影"呢?作者是如何刻画父亲"背影"的呢?作者为什么要详写"过铁道买桔子"时的细节呢?课文几处写了父亲的"背影"?"背影"在行文中起了什么作用?如果让你写父亲的"背影",你如何构思呢?这样的问题一旦出现,学生学习情绪就会高涨,思绪也就随之而"活"了起来。
5.2拨学习思路,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教师要指导学生突破课文情景,把思维的领域扩展到更加广阔的生活空间,从而提高学生的认识和想象力。如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昧书屋》一文,为我们再现了"百草园"丰富多彩的自然景物,使我们同鲁迅先生一样,体味到了其中无限的乐趣。那么,倘若我们走出"短短的泥墙根"一带,还会有哪些充满情趣的事或物在等着我们呢?我们可以以"百草园趣事续闻"为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启发学生纵情想象和大胆想象,创造出更为奇妙而有趣的情景来。
【关键词】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兴趣创新
现代教育必须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和创造能力,因此教师在观念上要树立起"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思想,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把学生当成活生生的人对待,充分挖掘其潜能,教师要创设一个充满和谐、民主、情感的教学氛围,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以感情换取感情,以心灵赢得心灵。允许学生在教学中,结合自己的年龄特征、不同经历,站在不同的角度,发表自己不同的独特的理解、感受、体会、看法。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由此可见,惟有有教学民主,语文教育才能充分展示每一个人的鲜明个性,在学生愉悦的参与中挖掘出创新的潜力。
一.教之有方,激发兴趣
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使其"学会学习"。因此,教师的"主导"必须导之有方:导其动脑思考,动口表述,动眼观看,动手操作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去,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能让他们体验到探索成功的乐趣,促进学生真正成为认识和实践的主体。但是,要真正做到这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前提和保证。离开了"学习兴趣",教师的主导则无异于缘木求鱼。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托尔斯泰也曾经指出:"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乌申斯基之说则更让人警醒:"毫无兴趣,只是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愿望。"长期实践证明:学生有了兴趣,才能自觉地花时间、下功夫、动脑筋、积极地学习。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教法求新、求趣,让学生保持一种新鲜感,定能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二.鼓励质疑,激活思维
古人云:"学贵多疑,小疑小进,大疑大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常有疑点,才能常思考、常探索,巴甫洛夫说过:"怀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索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质疑是学生思维活跃的表现,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质疑的过程,其实质就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让其主动发展的过程。现代心理学家也认为,疑是思维的火花,思维总是从发现问题开始,以解决问题告终的。因此,不论学生提出问题或大或小,是对是错,都应该给予即时表扬和指导,同时允许学生以自己独特的视角看待和分析问题,对课文提出不同于作者、不同于教师,不同于"教参"的理解。只有这样,鼓励学生质疑,增强学生质疑求异的信心。并对敢于质疑、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异想天开"的学生给予肯定和鼓励。在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后,教师必须在教学中一一解决。从而闪烁出不迷信权威的创新思想火花,得到愉悦的心理体验。
三.培养学生贴近生活学习语文
美国教育家华特有一句名言:"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语文素养又在丰富的生活中得以进化发展成熟。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为"语文走向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教学理念提供了理论保证。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特别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感悟,他经常带着学生进入大自然,并亲切地称之为"蓝天下的学校"、"快乐的学校"。他写道:"宁静的夏天拂晓,我跟孩子们来到池塘边,印入我们眼帘的是那朝霞般令人惊叹的美。于是,孩子们感觉到和体味到’朝霞’、’拂晓’、’闪烁’这些词在感情色彩上的细微差别。"苏霍姆林斯基的经验告诉我们,让学生的语文学习走向大自然,走向生活,体验生活,是进行语文学习的最佳途径之一。
四.选择可行教法,科学进行语文素质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我非常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力求让课课都有新鲜感,堂堂都有诱惑力。
4.1不同文体的课文采用不同的教法,有时同一文体的不同课文也采用不同的教法。例如:《舂》和《济南的冬天》都是写景抒情散文。我在讲朱自清的《春》时主要是采用"朗读体会法"。如:在讲"小革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时,为了让学生体会"钻"字用得好。我先让学生省略"钻"朗读(小草偷偷地从土里出来……),然后全读(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最后比较二者的效果。学生认为有这个"钻"字好,我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朗读思考:"钻"这个词用得好,好在哪里?让他们明白用了这个词,不仅把小单拟人化了,而且还透露出小草顽强的生命力。在教读《济南的冬天》时,我采用了"讨论归纳法"。如:课文最后一段中的"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其中"不忍得"用得好吗?我先让学生相互讨论,后举手发言,最后归纳:这三个字将水人格化。水是那样的多情,为了水藻的绿,为了垂柳的倒影,到了冬天仍然"不忍得冻上"。事实上。这样的教学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是大有裨益的。
4.2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如训练初一学生阅读文章时,我是先出好题目,然后有针对性地带学生进行分析,而在教初二学生阅读文章时,多数情况下我是鼓励学生自己出题目,自己品析文章。到了初三,在分析文章时,我是放开手让学生自己做,我只是一个适时点拨的"引导者"。
五.启思导学,积极改进教学方法
5.1设思维情境,激发学生创造欲望。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心理需求创设一些具有启发性和开拓性的问题,并不失时机地提出来以触及学生的兴奋点,激发其求知欲,拨动他们思考的琴弦。例如教学《背影》一课,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教师可创设如下问题:文章为什么不刻画父亲的正面形象而写"背影"呢?作者是如何刻画父亲"背影"的呢?作者为什么要详写"过铁道买桔子"时的细节呢?课文几处写了父亲的"背影"?"背影"在行文中起了什么作用?如果让你写父亲的"背影",你如何构思呢?这样的问题一旦出现,学生学习情绪就会高涨,思绪也就随之而"活"了起来。
5.2拨学习思路,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教师要指导学生突破课文情景,把思维的领域扩展到更加广阔的生活空间,从而提高学生的认识和想象力。如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昧书屋》一文,为我们再现了"百草园"丰富多彩的自然景物,使我们同鲁迅先生一样,体味到了其中无限的乐趣。那么,倘若我们走出"短短的泥墙根"一带,还会有哪些充满情趣的事或物在等着我们呢?我们可以以"百草园趣事续闻"为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启发学生纵情想象和大胆想象,创造出更为奇妙而有趣的情景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