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醉翁亭记》并没有写出醉翁亭独特的面孔,周围的景色也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为何会成为欧阳修的代表作?《醉翁亭记》中的太守不怎么游,不怎么玩,也不怎么喝,似乎写别人的文字更多,真的是这样吗?这些需要教师对文本进行细阅读。
关键词:《小石潭记》《醉翁亭记》比较教师文本细阅读
欧阳修写醉翁亭只有“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及“太守与客来饮于此”等寥寥数语,其他的如筑亭的过程、命名的缘由、亭子的状貌以及亭中游乐的细节都语焉不详。作者并没有抓住景物的特征,也没有写亭周围景色有什么特色,朝暮之景曰“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明,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四时之景曰“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在山区,哪个朝暮不是这样晦明变化?在温带,哪一年不是这样四季轮换?——如果有心和类似题材的文章去比一比,如作者自己的《丰乐亭记》、王禹偁的《黄冈竹楼记》、苏东坡的《喜雨亭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曾巩的《墨池记》,我们会明确感受到醉翁亭的没面目。那么,为什么《醉翁亭记》反倒成了欧阳修的代表作,千百年来受到人们的欣赏呢?下面就谈谈我的一些浅显看法。
比较真是一种阅读的好方法。我们通过比较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和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就可以明确欧阳修为什么不注意醉翁亭的特点。这两记都是作者在遭贬的情形下写的。《小石潭记》是柳宗元参加王叔文政治集团改革失败,被贬永州时写的。欧阳修由于一向支持韩琦、范仲淹等人新政,于庆历五年落去朝职,贬放滁州,《醉翁亭记》正是这个时期的作品。两文都采用记的形式。记,古代的一种文体,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被贬后两人都寄情山水,情郁于衷,触目伤怀。一般来说,相似的背景往往能唤起不同人在情感上共通共鸣,但这两篇记却大相径庭。
《小石潭记》游玩的对象是隐藏在深山密林中不为人知的小石潭,是“闻水声”偶然发现的。“伐竹取道”,“下见小潭”,可知小石潭藉藉无名,荒凉无人。“全石以为底”,可见潭小。清脆的水声,勾人“伐竹取道”;清澈的小水潭,诱人赏玩,作者无聊之状、寂寞之态,不呼而出。难怪对小石潭细石的情状、对潭水和鱼的神貌动作会有不厌其烦的描绘。明明同去者五六人,却视而不见,说“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千辛万苦“伐竹取道”而来,又因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可见他内心有多苦。眼中的景再好,也如他人酒杯,只浇心中的块磊。总之,为要表达政治上失意后,自己孤凄悲凉、寂寞痛苦的心情,所以才写不为人知的小石潭,写峥嵘的乱石,写青翠的外景,写澄清的潭水,写怡然的游鱼,写参差的河岸,写凄寒的氛围,却丝毫不肯再染一笔同行者的一言半行。景语即情语,小石潭是柳宗元的小石潭,是独特的小石潭。
《醉翁亭记》因为作者别有怀抱,竟对醉翁亭本身都有所忽略。起笔就从滁州城远远写来,然后写它西南面的山峰,然后写琅琊山,写酿泉,最后推出醉翁亭。难道仅仅是为了说明醉翁亭的地理位置吗?作者特意指出琅琊山“蔚然而深秀”,表明醉翁亭周围的景色正是胜景中的胜景,不是小石潭那样的幽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照理应该顺水推舟对醉翁亭及周围景色进行绘其声色、绘其形态的描写,可文中为什么依然没有呢?可见醉翁之意不在酒,甚至也不在单纯的山水上。欧阳修描绘出来的山水到底是美在山景水色上,还是美在句子的婉转和谐、句式多变上?平日里听其他老师讲课,总说描写了醉翁亭周围的美景。景美吗?恐怕既误解了作者的情意,也贻误了那些忠厚的学子——教师不细读文本,不是自己从文本阅读中有所感悟,就只能说些隔靴搔痒的话。试问,欧阳修如果不是在滁州,不是在醉翁亭,让他到永州,到小石潭去,他会说“寂寥无人”“不可久居”么?会说“巴山楚水凄凉地”“黄芦苦竹绕宅生”么?美不在事物本身,而在于人是否以欣赏的眼光看它。现在的欧阳修尽管被贬了,但他的内心还是相当充实的,他不需要借助美景来麻醉自己。
于是远远地从滁州城写来,表现他遭贬了,依然有优哉游哉时从容甜美的心情。君子有宽大的胸怀和高远的抱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同时还有个好处,为下文滁人游山,太守亭宴埋下伏笔。
于是写滁人游山。游,似乎向来与民无关。《诗经》上说,“昼尔于茅,宵尔索綯。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后代诗人也纷纷吟唱,“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我们不禁要问,滁人为什么能有闲游山?欧阳修在《丰乐亭记》中做了解释,“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即他让滁人过上了小康生活。滁人游山是百废俱兴最形象的说法,是为政者最伟大的形象工程。作为太守,能不乐吗?
于是写太守设宴。宴会是简单的,吃的都是“山肴野蔌”,酒用酿泉水自酿,鱼从酿泉里抓来。所谓“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表明太守清廉自重、不扰民。宴会又是丰盛的,“山肴野蔌,杂然前陈”,为滁人游是“乐其岁物之丰成”做形象的注脚。作为太守,岂不乐哉?
然而偏不写太守乐,而写宾客欢。有射者,弈者,有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的欢乐是多么的热烈啊,似乎完全忘掉了旁边还有一个“饮少辄醉”“颓然乎其间”的太守。主宾之间何等的融融泄泄!这是不是政通人和?果真如此,难道太守还不乐得手舞足蹈?
仕途不顺,有多少人在吟《离骚》,赋登楼。太守虽被贬而来,可是他仍乐,乐在有为,乐在与民同乐。这是他的一份满足,一份自豪。于是文章最后进行了议论,点明太守之自乐其乐。
总而言之,写什么,怎么写,完全由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决定的。因此当我们阅读的时候,就要细细考虑写这个情节或这个情节这样写了,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细读后,我们还会认为《醉翕亭记》要表达的主题不是与民同乐吗?还会认为是乐中有醉,醉中含悲么?我们还会要求欧阳修写出醉翁亭的特点来吗?教师对文本细读的意义也正在于此。
参考文献:
[1] 孙绍振,《名作细读》,上海教育出版社
[2] 《宋史·欧阳修传》
[3] 欧阳修,《丰乐亭记》
[4] 《醉翁亭记·文章赏析》
关键词:《小石潭记》《醉翁亭记》比较教师文本细阅读
欧阳修写醉翁亭只有“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及“太守与客来饮于此”等寥寥数语,其他的如筑亭的过程、命名的缘由、亭子的状貌以及亭中游乐的细节都语焉不详。作者并没有抓住景物的特征,也没有写亭周围景色有什么特色,朝暮之景曰“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明,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四时之景曰“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在山区,哪个朝暮不是这样晦明变化?在温带,哪一年不是这样四季轮换?——如果有心和类似题材的文章去比一比,如作者自己的《丰乐亭记》、王禹偁的《黄冈竹楼记》、苏东坡的《喜雨亭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曾巩的《墨池记》,我们会明确感受到醉翁亭的没面目。那么,为什么《醉翁亭记》反倒成了欧阳修的代表作,千百年来受到人们的欣赏呢?下面就谈谈我的一些浅显看法。
比较真是一种阅读的好方法。我们通过比较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和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就可以明确欧阳修为什么不注意醉翁亭的特点。这两记都是作者在遭贬的情形下写的。《小石潭记》是柳宗元参加王叔文政治集团改革失败,被贬永州时写的。欧阳修由于一向支持韩琦、范仲淹等人新政,于庆历五年落去朝职,贬放滁州,《醉翁亭记》正是这个时期的作品。两文都采用记的形式。记,古代的一种文体,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被贬后两人都寄情山水,情郁于衷,触目伤怀。一般来说,相似的背景往往能唤起不同人在情感上共通共鸣,但这两篇记却大相径庭。
《小石潭记》游玩的对象是隐藏在深山密林中不为人知的小石潭,是“闻水声”偶然发现的。“伐竹取道”,“下见小潭”,可知小石潭藉藉无名,荒凉无人。“全石以为底”,可见潭小。清脆的水声,勾人“伐竹取道”;清澈的小水潭,诱人赏玩,作者无聊之状、寂寞之态,不呼而出。难怪对小石潭细石的情状、对潭水和鱼的神貌动作会有不厌其烦的描绘。明明同去者五六人,却视而不见,说“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千辛万苦“伐竹取道”而来,又因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可见他内心有多苦。眼中的景再好,也如他人酒杯,只浇心中的块磊。总之,为要表达政治上失意后,自己孤凄悲凉、寂寞痛苦的心情,所以才写不为人知的小石潭,写峥嵘的乱石,写青翠的外景,写澄清的潭水,写怡然的游鱼,写参差的河岸,写凄寒的氛围,却丝毫不肯再染一笔同行者的一言半行。景语即情语,小石潭是柳宗元的小石潭,是独特的小石潭。
《醉翁亭记》因为作者别有怀抱,竟对醉翁亭本身都有所忽略。起笔就从滁州城远远写来,然后写它西南面的山峰,然后写琅琊山,写酿泉,最后推出醉翁亭。难道仅仅是为了说明醉翁亭的地理位置吗?作者特意指出琅琊山“蔚然而深秀”,表明醉翁亭周围的景色正是胜景中的胜景,不是小石潭那样的幽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照理应该顺水推舟对醉翁亭及周围景色进行绘其声色、绘其形态的描写,可文中为什么依然没有呢?可见醉翁之意不在酒,甚至也不在单纯的山水上。欧阳修描绘出来的山水到底是美在山景水色上,还是美在句子的婉转和谐、句式多变上?平日里听其他老师讲课,总说描写了醉翁亭周围的美景。景美吗?恐怕既误解了作者的情意,也贻误了那些忠厚的学子——教师不细读文本,不是自己从文本阅读中有所感悟,就只能说些隔靴搔痒的话。试问,欧阳修如果不是在滁州,不是在醉翁亭,让他到永州,到小石潭去,他会说“寂寥无人”“不可久居”么?会说“巴山楚水凄凉地”“黄芦苦竹绕宅生”么?美不在事物本身,而在于人是否以欣赏的眼光看它。现在的欧阳修尽管被贬了,但他的内心还是相当充实的,他不需要借助美景来麻醉自己。
于是远远地从滁州城写来,表现他遭贬了,依然有优哉游哉时从容甜美的心情。君子有宽大的胸怀和高远的抱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同时还有个好处,为下文滁人游山,太守亭宴埋下伏笔。
于是写滁人游山。游,似乎向来与民无关。《诗经》上说,“昼尔于茅,宵尔索綯。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后代诗人也纷纷吟唱,“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我们不禁要问,滁人为什么能有闲游山?欧阳修在《丰乐亭记》中做了解释,“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即他让滁人过上了小康生活。滁人游山是百废俱兴最形象的说法,是为政者最伟大的形象工程。作为太守,能不乐吗?
于是写太守设宴。宴会是简单的,吃的都是“山肴野蔌”,酒用酿泉水自酿,鱼从酿泉里抓来。所谓“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表明太守清廉自重、不扰民。宴会又是丰盛的,“山肴野蔌,杂然前陈”,为滁人游是“乐其岁物之丰成”做形象的注脚。作为太守,岂不乐哉?
然而偏不写太守乐,而写宾客欢。有射者,弈者,有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的欢乐是多么的热烈啊,似乎完全忘掉了旁边还有一个“饮少辄醉”“颓然乎其间”的太守。主宾之间何等的融融泄泄!这是不是政通人和?果真如此,难道太守还不乐得手舞足蹈?
仕途不顺,有多少人在吟《离骚》,赋登楼。太守虽被贬而来,可是他仍乐,乐在有为,乐在与民同乐。这是他的一份满足,一份自豪。于是文章最后进行了议论,点明太守之自乐其乐。
总而言之,写什么,怎么写,完全由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决定的。因此当我们阅读的时候,就要细细考虑写这个情节或这个情节这样写了,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细读后,我们还会认为《醉翕亭记》要表达的主题不是与民同乐吗?还会认为是乐中有醉,醉中含悲么?我们还会要求欧阳修写出醉翁亭的特点来吗?教师对文本细读的意义也正在于此。
参考文献:
[1] 孙绍振,《名作细读》,上海教育出版社
[2] 《宋史·欧阳修传》
[3] 欧阳修,《丰乐亭记》
[4] 《醉翁亭记·文章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