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融,无形,是一种情感的交汇,凭借着心灵的沟通形成了彼此的默契。
每个人的生活是无数个体,在不同领域的交集,家庭成员间需要和睦;职场同事间需要融洽;社会需要和谐,于是“融”便成为要旨。作为班主任,我把“融”也带到班级管理之中。
案例讲解
2012年9月,应学校安排,我担任了12普专会统班的班主任,这是一个有30名学生的班级,专业的特殊性,班里的男女比例形成了1:5,理所当然,女生为五,男生为一。一般来说,这种女生居多的班级是比较好管理的,但是这种班级却需要各种小心来管理,因为女生心思比较细腻,不像男孩子大大咧咧,而且计较的和想法都比较多,所以需要更加注意师生之间的和睦相处,开始带领这个班级的时候,会发现这个班级很安静,很沉默,有时候甚至可以说有点“冷漠”。
这是一个平均年龄在19岁的普专班级,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个性,对于我这样一个年纪不大,班级管理没多少经验的班主任来说,怎么管理好这个班级,怎么和这些学生相处就成了首要问题。找不到合适的方式去和学生沟通交流,总觉得有一份距离摆在了讲台与课桌之间,不可逾越。学生的毕恭毕敬,师生之间交谈的不自然,总是感觉融不进这个班级中去,当然也没办法很好的了解这个班级。然后,一次很偶然的机会,让学生们真正感受我是他们中的一员。
2012年秋季运动会,学校要求每个新生班级要为运动会开幕式准备方阵节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紧张练习,班级30人,一个不多一个不少,整整齐齐。可就在离开幕式还有两天的时候,班上一位女生因家中突生变故请假回家了,那一个空位的缺失,使得整个队伍一下显得没有整齐感,那么长时间的练习,难道要临时改变策略吗?时间来得及吗?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学生干部小心翼翼的说:“老师,要不你来站那一个空位吧?”没想太多,我爽快的答应了,接下来两天全班陪着我一起练习步伐、动作,伴着汗水、欢笑,虽然只是短短两天时间,可我觉得我真的融入到他们之中,我觉得自己也19岁了。运动会开幕式上,我穿着和学生一样的服装,融在这个方阵中,我们班的表演也许不是最突出的,不是最具有特色的,但是对于班上学生来说,我成为了这个集体中真正的一员。至此以后,我的称呼变了,不是班主任,不是肖老师,是肖姐,我们班级的群的名字由“会统2班”变成了“肖家大院”。我清楚的认识到,学生接纳了我,一次开幕式表演,两天的练习,上场那几分钟的表演,成为我和学生的交集点,也让我恰到好处的融入到这个集体中了。随后是两学期,我们班综合考评在学校同类班级中总是第一。
案例分析
在班级管理中,学生既是管理的对象,也是管理的主体,要实现班级管理的预期目标,必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师生之间,因其角色的不同,学生很自然地在心理上对老师筑起了一道心理防线,这其实并不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所以我们应想方法缩短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寻找融洽的师生关系,是与学生和谐相处的唯一方式。在这个案例中,班主任身体力行,积极融入班级中,证明对班级的关爱,也说明了学生其实也愿意靠近老师的,双方都在努力靠近,那么融洽只是契机而已。校园是学生每天停留时间最多的地方,他们在这里像海绵一样汲取着知识的养分,他们也在这里学会怎么融洽的维持好自己的人际关系,都希望在一个和谐融洽的氛围中度过生命中最重要的青春。所以作为老师或者学生,都需要构建一个和谐的关系,让学生在学校从无知走向有知,从幼稚走向成熟,需要师生之间共同努力。作为一个班级的大家长,也需要协调好学生之间的关系,让他们宽容待人,用一颗真诚的心去换取另一颗真诚的心。
指导建议
在与普专学生相处的同时,应该和他们做到以朋友的方式相处,多去了解现在学生们看问题的心理,试着接受他们的某些想法。在班级管理中,尽量不压抑不严肃,要让他们觉得老师很亲切很好相处。班级的融洽不仅体现在学生和学生之间,更应该体现在老师和学生之间。作为班主任,我们需要去理解学生,亲力亲为引导学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某种程度讲,“忠言逆耳利于行”似乎已不再适合当代的学生特点,尤其还是思想成熟,有自己想法的普专学生,师生之间的融洽就是存在于你是否可以做到让期待替代指责,鼓励替代否定,老师会去用正确的方式融入他们的想法,他们的世界,也会相信每个学生本身都存在潜藏着巨大的发展能量,坚信自己的学生都是可以获得成功的,这就是师生之间信任的存在了。
资深拓展
教学之间的融洽应做到以下几点:(1)和颜悦色,身体力行,使学生消除对于老师的误解,用实践证明,用亲切的语言开展班级管理工作,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消除学生对于老师的心理戒备。(2)师生间进行角色换位,以加深彼此间的了解。老师与学生因其角色不同,导致看人、处事的方法不同,这给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带来一定的困难。把自己置于学生位置去认识,体验和思考,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另一方面应常引导学生思考,若你是班主任你应怎样看待和处理班上的人和事?这样既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利于加深师生间的了解,增进师生间的感情。(3)注重批评的技巧,使学生与老师的心贴得更近,连得更紧。批评是班级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内容。批评的难处常常不在于内容的尖刻,而在于形式的巧妙。为达到既教育好学生,又不伤害师生间感情的目的,我们应注重批评的技巧。微笑着批评学生,笑可以打开心门之锁,成就心与心的交流,眼与眼的感动。
正所谓莫道不相融,真心可以做到冰释前嫌,师生泯然一笑,真诚可以打破心墙,心心相融;莫道不相融,宽容可以做到放下隔阂歧视,融化冰雪的春天,蝴蝶翩然舞起的春天,让我们敞开心扉,让心花尽情放肆在校园每个角落。
每个人的生活是无数个体,在不同领域的交集,家庭成员间需要和睦;职场同事间需要融洽;社会需要和谐,于是“融”便成为要旨。作为班主任,我把“融”也带到班级管理之中。
案例讲解
2012年9月,应学校安排,我担任了12普专会统班的班主任,这是一个有30名学生的班级,专业的特殊性,班里的男女比例形成了1:5,理所当然,女生为五,男生为一。一般来说,这种女生居多的班级是比较好管理的,但是这种班级却需要各种小心来管理,因为女生心思比较细腻,不像男孩子大大咧咧,而且计较的和想法都比较多,所以需要更加注意师生之间的和睦相处,开始带领这个班级的时候,会发现这个班级很安静,很沉默,有时候甚至可以说有点“冷漠”。
这是一个平均年龄在19岁的普专班级,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个性,对于我这样一个年纪不大,班级管理没多少经验的班主任来说,怎么管理好这个班级,怎么和这些学生相处就成了首要问题。找不到合适的方式去和学生沟通交流,总觉得有一份距离摆在了讲台与课桌之间,不可逾越。学生的毕恭毕敬,师生之间交谈的不自然,总是感觉融不进这个班级中去,当然也没办法很好的了解这个班级。然后,一次很偶然的机会,让学生们真正感受我是他们中的一员。
2012年秋季运动会,学校要求每个新生班级要为运动会开幕式准备方阵节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紧张练习,班级30人,一个不多一个不少,整整齐齐。可就在离开幕式还有两天的时候,班上一位女生因家中突生变故请假回家了,那一个空位的缺失,使得整个队伍一下显得没有整齐感,那么长时间的练习,难道要临时改变策略吗?时间来得及吗?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学生干部小心翼翼的说:“老师,要不你来站那一个空位吧?”没想太多,我爽快的答应了,接下来两天全班陪着我一起练习步伐、动作,伴着汗水、欢笑,虽然只是短短两天时间,可我觉得我真的融入到他们之中,我觉得自己也19岁了。运动会开幕式上,我穿着和学生一样的服装,融在这个方阵中,我们班的表演也许不是最突出的,不是最具有特色的,但是对于班上学生来说,我成为了这个集体中真正的一员。至此以后,我的称呼变了,不是班主任,不是肖老师,是肖姐,我们班级的群的名字由“会统2班”变成了“肖家大院”。我清楚的认识到,学生接纳了我,一次开幕式表演,两天的练习,上场那几分钟的表演,成为我和学生的交集点,也让我恰到好处的融入到这个集体中了。随后是两学期,我们班综合考评在学校同类班级中总是第一。
案例分析
在班级管理中,学生既是管理的对象,也是管理的主体,要实现班级管理的预期目标,必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师生之间,因其角色的不同,学生很自然地在心理上对老师筑起了一道心理防线,这其实并不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所以我们应想方法缩短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寻找融洽的师生关系,是与学生和谐相处的唯一方式。在这个案例中,班主任身体力行,积极融入班级中,证明对班级的关爱,也说明了学生其实也愿意靠近老师的,双方都在努力靠近,那么融洽只是契机而已。校园是学生每天停留时间最多的地方,他们在这里像海绵一样汲取着知识的养分,他们也在这里学会怎么融洽的维持好自己的人际关系,都希望在一个和谐融洽的氛围中度过生命中最重要的青春。所以作为老师或者学生,都需要构建一个和谐的关系,让学生在学校从无知走向有知,从幼稚走向成熟,需要师生之间共同努力。作为一个班级的大家长,也需要协调好学生之间的关系,让他们宽容待人,用一颗真诚的心去换取另一颗真诚的心。
指导建议
在与普专学生相处的同时,应该和他们做到以朋友的方式相处,多去了解现在学生们看问题的心理,试着接受他们的某些想法。在班级管理中,尽量不压抑不严肃,要让他们觉得老师很亲切很好相处。班级的融洽不仅体现在学生和学生之间,更应该体现在老师和学生之间。作为班主任,我们需要去理解学生,亲力亲为引导学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某种程度讲,“忠言逆耳利于行”似乎已不再适合当代的学生特点,尤其还是思想成熟,有自己想法的普专学生,师生之间的融洽就是存在于你是否可以做到让期待替代指责,鼓励替代否定,老师会去用正确的方式融入他们的想法,他们的世界,也会相信每个学生本身都存在潜藏着巨大的发展能量,坚信自己的学生都是可以获得成功的,这就是师生之间信任的存在了。
资深拓展
教学之间的融洽应做到以下几点:(1)和颜悦色,身体力行,使学生消除对于老师的误解,用实践证明,用亲切的语言开展班级管理工作,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消除学生对于老师的心理戒备。(2)师生间进行角色换位,以加深彼此间的了解。老师与学生因其角色不同,导致看人、处事的方法不同,这给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带来一定的困难。把自己置于学生位置去认识,体验和思考,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另一方面应常引导学生思考,若你是班主任你应怎样看待和处理班上的人和事?这样既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利于加深师生间的了解,增进师生间的感情。(3)注重批评的技巧,使学生与老师的心贴得更近,连得更紧。批评是班级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内容。批评的难处常常不在于内容的尖刻,而在于形式的巧妙。为达到既教育好学生,又不伤害师生间感情的目的,我们应注重批评的技巧。微笑着批评学生,笑可以打开心门之锁,成就心与心的交流,眼与眼的感动。
正所谓莫道不相融,真心可以做到冰释前嫌,师生泯然一笑,真诚可以打破心墙,心心相融;莫道不相融,宽容可以做到放下隔阂歧视,融化冰雪的春天,蝴蝶翩然舞起的春天,让我们敞开心扉,让心花尽情放肆在校园每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