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的一把“好刀”

来源 :高中生学习·高二理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zhong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什么是诗人的自由,通过笔下的意象表达什么,也是诗人自由选择的结果。在新诗中,花鸟器物、柴米油盐成为咏叹对象是常事,但“刀”成为咏叹对象不多见,张新泉的诗《好刀》是一例。
  与很多人年纪越大作品越差不同,张新泉大部分的佳作是在50岁以后完成的。由于在文学观念上海纳百川,张新泉的作品新意迭出,没有丝毫的暮气和老态,套用一句广告词,那是“60岁的年龄,30岁的心脏”。
  《好刀》一诗,粗看并不复杂,无非是以物喻人,从作者的感性体验中提炼出人生哲理。这种写法不算新鲜,我们时常可以看到以茶、剑、暗器、梅花等比拟人类的作品,但由于张新泉精到的文字驾驭工夫与厚重的人生经验,使得《好刀》情理兼具,成为同类诗歌中的精品。
  诗人写的是刀,但又不仅仅写刀。在诗人的笔下,一把好刀就是一个优秀的人。它(他)不注重外在的装饰(“不要刀鞘,不悬流苏”);自矜自信,不慕虚荣(“敬重人的体温,对悬之以壁或接受供奉之类不感兴趣”);谦逊、稳重,具有极高的自我修养和自我约束力,不张扬,不轻言放弃(“刎颈自戕的刀不是好刀”)。而为了正义,它(他)愿意付出一切,“做虫蚁”,做“渡河的小桥”。自然,再深刻刚强的人也会有柔情款款的时候,“爱情之夜”“好刀是一支柔肠寸寸的箫”。
  如同真正的武林高手练武是为了强身健体而不是为了恃强凌弱,好刀懂得自珍、自重,厌恶喧嚣与血腥。自然,在必要时,它必定会展露峥嵘,在邪恶面前“飞起来”。完事后,又锋芒内敛,重归平静。
  最后一节,用了对比的手法。因为朴实而谦逊,所以有的人或物离我们虽近,我们对其仍知之甚少。正如普通人会对伟大的人物的某些超前行为感到费解,在博大与深刻的人和事面前,我们暴露出了自身的渺小与肤浅。而优秀的人或物是具有包容心的,它(他)更多地是律己,对外界要求不多。它(他)的沉默,让人们深思,促使人们反省。
  和很多拟人状物的作品一样,诗人在所描述的“物”上面倾注了自己的感情,融入了自己的人生感悟,使诗歌达到了物我交融的境界。一把冰冷的铁器,在诗人笔下渐渐鲜活起来,具有了温情和精神内涵。这种表面上写物,实际上是写人,表面上写情,实际上写理的作品,也可以成为“现代哲理诗”。
  强烈的形式感是《好刀》的另一个特点。比如将“流苏”二字竖排,好像悬垂着的流苏一样;而“飞起来”三字中间空一格,不仅具有形式的美感,而且起到了延缓语速的作用,使原本的激越的情愫变得缓慢,一字一顿,凝重而锐利,符合诗歌的情感。全诗字词冼练,最长一行也不过是九个字,最短的仅有一个字,通篇看去,极像一把尖刀。使用短句是诗人的创作习惯,也是诗意的需要。一般而言,铺张的长句易于抒情,而简洁的短句则显得理性。在创作上的惜墨如金,也正对应了“好刀”宁静内敛的精神。
  在诗歌《文火》中,张新泉写道:“在火族中,能燃得如此/漫不经心、风度十足者/必经多年修炼。”张新泉就是这样一个智慧的诗人,他有过十分坎坷的生活经历,他14岁辍学,先后做过筑路工、码头搬运工、纤夫、铁匠、剧团乐手等工作。他的作品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以此折射出现实生活中的种种景观。无论在文学观念还是日常生活中,他都自觉与某种宏大的概念保持距离,具有浓郁的平民意识和边缘意识,因此有人将他的写作命名为“新现实主义”。像《好刀》这样的诗歌,融入了诗人数十年的人生理解,同时配以精湛的诗艺,看似简单,实则厚重。诗人的平静,是经历沧桑之后的从容淡定;而心态的年轻,又使他的作品充满了青春与锐气。对于一个人而言,“多年修炼”可能会使其容颜苍老;对于一个诗人而言,丰富的生活经历将使他“风度十足”。
  事实上,张新泉就是这样的一把“好刀”,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他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创作势头,奉献出了《好刀》《文火》《过江之鲫》《带红枣的人》《一灯如豆》《劈柴垛》等优秀的作品,并获得了中国文学最高奖——鲁迅文学奖。更难得的是,今年已66岁的张新泉仍笔耕不辍,最近还在新浪网申请了个人博客,这个拥有丰富的人生,掌握了进入生活内核的钥匙而又从不张扬的诗人,值得尊敬,他的作品也值得信赖。
  好刀不要刀鞘
  刀柄上也不悬
  流
  苏
  凡是好刀,都敬重
  人的体温
  对悬之以壁
  或接受供奉之类
  不感兴趣
  刎颈自戕的刀
  不是好刀
  好刀在主人面前
  藏起刀刃
  刀光谦逊如月色
  好刀可以做虫蚁
  渡河的小桥
  愛情之夜,你吹
  好刀是一支
  柔肠寸寸的箫
  好刀厌恶血腥味
  厌恶杀戮与世仇
  一生中,一把好刀
  最多激动那么一两次
  就那么凛然地
  飞 起 来
  在邪恶面前晃一晃
  又平静如初……
  人类对好刀的认识
  还很肤浅
  好刀面对我们
  总是不发一言
  ——张新泉《好刀》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