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亲爱的读者:
文艺评论事业迎来了潮平岸阔,这个时候,《粤海风》期刊与你见面了。
期刊从工业文明时代走来,作为文化的一种载体,它承载着人类精神的沉淀,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保存着人类文明的记忆。
《粤海风》的诞生与成长,不仅印证了期刊的生命与时代浪潮息息相关,也伴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
《粤海风》创办于上个世纪80年代,一度以刊登通俗文学作品为主。1997年,《粤海风》实行全面改版,高扬文化批评旗号。正是这一年,《粤海风》见证了香港回归祖国,之后,又迎来澳门回归。在我们喜迎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华诞之际,“一带一路”建设展现出工笔画般的愿景。随着《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的出台,人文湾区的新发展也迎来新契机。回望来路,《粤海风》临前海而御风,亲历改革开放前沿地的风起云涌,记录下时代变迁中一系列重要文化现象,也保存了众多知识人的时代关切,并将他们的学术心路,拼出了一份粤海版的路线图。《粤海风》由此获得了热心读者和业界的认可和好评,在“思想理论和大众阅读之间架设了一座桥梁”。而大家的积极支持,又使得我们更有信心把期刊办下去,以转化知识成果为己任,推而广之去服务大众。
《粤海风》第100期纪念刊发行不久,期刊于2015年迎来了改版升级,高扬建设文艺评论事业旗帜,编辑思路朝着“前进中的文艺评论核心期刊”努力。
这些年,全国文艺评论事业进入繁荣发展期,各地主办的文艺期刊各领风骚,包括《中国文艺评论》《长江文艺评论》《文艺争鸣》《南方文坛》等在内的文艺评论期刊,纷纷进入核心期刊或C扩行列,初显中国文艺评论事业的无限风光。《粤海风》由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主办,期刊全文获得中国知网、龙源期刊网、超星期刊网等数据库收录,因而在文艺评论工作者、相关学科研究者,以及广大文艺工作者心目中,有着良好的学术文化形象。这些年,尽管《粤海风》处于政策对位的拉锯之中,但是仍然坚持不懈地以優质专业知识为读者带来美好的阅读体验。更重要的是,这本期刊保持了对当前文艺理论、文学艺术创作的密切关注,推动了文艺研究和评论工作。
进入数字经济的时代,办好一份文艺期刊,不仅要反复叩问办刊的初心与宗旨,经受住市场大潮的冲击考验,还必须迎接媒介融合所带来的挑战。
当前,各种传播媒介加速融合,纸媒期刊的传播形式发生裂变。而传播形式的变化又倒逼期刊内容的供给,使得期刊的内容必须更加优质、精准,才可能将读者、作者、编者这三者的意义关联,统一于传播与利用的解释框架中。分众化、垂直领域、区块链,这些新概念、新技术方式,本身就是自带流量的媒介信息,在网络新媒体奔流向前的新时代,新媒体大有替代纸媒之势。
我们不禁自问:《粤海风》这份期刊纸媒何去何从?所幸的是,目前期刊仍然是记录人类精神文化成果的载体,这是我们可以确信的。无论载体形式怎么改变,优质的内容仍是受众对期刊的核心需求。另一个确信,那就是文化场域的守望人从不会缺席。《粤海风》的主编,须接住每一个接力棒,跑完预期的里程。虽然时下媒体的传播,从观念上分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然而,文艺期刊人的理念并不刻意附着新旧之殊,也不会囿于一时之困。期刊大变局中的有利和不利条件,如同阴和阳是一对矛盾的范畴,用老子的话说,就是“万物负阴而抱阳”。孤阴不长,独阳不生,彼此依存,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我们唯有迎难而上,把握规律,方有可能持续这份文艺期刊的生生之美。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文艺研究是《粤海风》不变的底色。《粤海风》再出发,我们志在搭建文艺评论与文艺创作的砥砺平台,让各个艺术门类的研究与评论,找到一个适宜开花结果的土壤;我们倡导开门办刊,集思广益,打破论资排辈,鼓励创造与创新,让有创见的理论、观点、方法在这里交流对话,新意交辉。
期刊关注的内容,我们突出前海特色。《粤海风》置身于中西交流碰撞、改革开放的前沿,粵海闻风,当倡导“入知乎广东之内,而必有见乎广东之外”的开放心态。我们重视植根于岭南文化土壤的淑世情怀,鼓励具有全国乃至世界性的文艺研究视野。本期推出的粵港澳大湾区文艺观察栏目,关注但不限于粤港澳大湾区的艺术探索,包括华文文学、翻译文学、中外艺术研究等,都将是我们长期致力的专题。从本期开始,陆续推出粵港澳大湾区文艺观察系列研究报告。该报告由广东省文艺研究所和广东青年社科工作者协会的专家团队协同完成。观察研究的范围,覆盖《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所构建的9+2城市群,聚焦文学、戏剧、电影、电视、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曲艺、杂技、民间文艺、文艺评论和网络文艺等13个门类的艺术实践。
《粤海风》的栏目设置,我们兼顾文本研究、艺术评论、现象快议、对话论坛等基本面。本期还特别推出“影像传播与中国故事——华语电影文化广东圆桌论坛”的发言摘要。本次研讨会是一次文艺界与社科界的跨界交流,对话的内容关切当下,直击文艺现象的热点。希望这些观点的呈现,能给读者带来不一般的在场感。
《粤海风》赓续岭南学术传统,鼓励学术理性的建树,也寄望由此而推衍,链接理论自信、文化自信的通达之路。吕国英从中外文艺理论比较研究中,提取了文艺创作的十个命题,尝试立足中国理论资源来解决中国艺术自身的问题。这对于推动当下文艺的使命担当,仍是一种积极的艺术论尝试。刘斯奋、李劲堃两位艺术家在一次主题性专访中,都谈到了一个重要的文艺理论与创作问题,即如何在反应时代的作品中,体现中国的审美精神与理论话语,这对于当下的文学艺术创作,颇具启发与召唤。
我们尊重精良的知识结晶,《粤海风》尝试通过新媒体的并联平台,进行分类推送,为知识价值的叠加以及知识产权的再转化做一些努力。我们提倡真切而生动的文风、文体,并想做些力所能及的建设。思如大鹏飞天,水击三千里;心如澄江秋月,不作虚妄语。期待更多的作者以求实、活泼的文风、文体,以文会友,共同来塑造这份文艺期刊的气质风貌。林岗的《赤子情怀 真挚文章》、朱万章的《饶宗颐与国博的缘分》,都是学人评学人。文章见微知著,给人启迪的同时,为读者带来从容的阅读体验。
杂志的生命,取决于作者、读者、编者三者之间有意义的关联,然而,关联的本身并不会自动生成意义。我们只有通过识别和镶嵌,不断聚合离散单元的知识结晶,才会生成一个意义建设的场域。移动互联网的时代,万有联通,没有什么人真正算得上是陌生人了。可是为什么办刊人还是会追求愿得一心人的境界?也许,这是因为美的风景并不是通过发现得来的,而是要去发现那会看风景的眼睛。亲爱的读者,如果你是在寻找心中的那一片风景,此时,不妨一卷在手,亲临前海,一起来闻风听潮,用心灵来看这世界的风云变幻。
文艺评论事业迎来了潮平岸阔,这个时候,《粤海风》期刊与你见面了。
期刊从工业文明时代走来,作为文化的一种载体,它承载着人类精神的沉淀,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保存着人类文明的记忆。
《粤海风》的诞生与成长,不仅印证了期刊的生命与时代浪潮息息相关,也伴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
《粤海风》创办于上个世纪80年代,一度以刊登通俗文学作品为主。1997年,《粤海风》实行全面改版,高扬文化批评旗号。正是这一年,《粤海风》见证了香港回归祖国,之后,又迎来澳门回归。在我们喜迎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华诞之际,“一带一路”建设展现出工笔画般的愿景。随着《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的出台,人文湾区的新发展也迎来新契机。回望来路,《粤海风》临前海而御风,亲历改革开放前沿地的风起云涌,记录下时代变迁中一系列重要文化现象,也保存了众多知识人的时代关切,并将他们的学术心路,拼出了一份粤海版的路线图。《粤海风》由此获得了热心读者和业界的认可和好评,在“思想理论和大众阅读之间架设了一座桥梁”。而大家的积极支持,又使得我们更有信心把期刊办下去,以转化知识成果为己任,推而广之去服务大众。
《粤海风》第100期纪念刊发行不久,期刊于2015年迎来了改版升级,高扬建设文艺评论事业旗帜,编辑思路朝着“前进中的文艺评论核心期刊”努力。
这些年,全国文艺评论事业进入繁荣发展期,各地主办的文艺期刊各领风骚,包括《中国文艺评论》《长江文艺评论》《文艺争鸣》《南方文坛》等在内的文艺评论期刊,纷纷进入核心期刊或C扩行列,初显中国文艺评论事业的无限风光。《粤海风》由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主办,期刊全文获得中国知网、龙源期刊网、超星期刊网等数据库收录,因而在文艺评论工作者、相关学科研究者,以及广大文艺工作者心目中,有着良好的学术文化形象。这些年,尽管《粤海风》处于政策对位的拉锯之中,但是仍然坚持不懈地以優质专业知识为读者带来美好的阅读体验。更重要的是,这本期刊保持了对当前文艺理论、文学艺术创作的密切关注,推动了文艺研究和评论工作。
进入数字经济的时代,办好一份文艺期刊,不仅要反复叩问办刊的初心与宗旨,经受住市场大潮的冲击考验,还必须迎接媒介融合所带来的挑战。
当前,各种传播媒介加速融合,纸媒期刊的传播形式发生裂变。而传播形式的变化又倒逼期刊内容的供给,使得期刊的内容必须更加优质、精准,才可能将读者、作者、编者这三者的意义关联,统一于传播与利用的解释框架中。分众化、垂直领域、区块链,这些新概念、新技术方式,本身就是自带流量的媒介信息,在网络新媒体奔流向前的新时代,新媒体大有替代纸媒之势。
我们不禁自问:《粤海风》这份期刊纸媒何去何从?所幸的是,目前期刊仍然是记录人类精神文化成果的载体,这是我们可以确信的。无论载体形式怎么改变,优质的内容仍是受众对期刊的核心需求。另一个确信,那就是文化场域的守望人从不会缺席。《粤海风》的主编,须接住每一个接力棒,跑完预期的里程。虽然时下媒体的传播,从观念上分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然而,文艺期刊人的理念并不刻意附着新旧之殊,也不会囿于一时之困。期刊大变局中的有利和不利条件,如同阴和阳是一对矛盾的范畴,用老子的话说,就是“万物负阴而抱阳”。孤阴不长,独阳不生,彼此依存,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我们唯有迎难而上,把握规律,方有可能持续这份文艺期刊的生生之美。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文艺研究是《粤海风》不变的底色。《粤海风》再出发,我们志在搭建文艺评论与文艺创作的砥砺平台,让各个艺术门类的研究与评论,找到一个适宜开花结果的土壤;我们倡导开门办刊,集思广益,打破论资排辈,鼓励创造与创新,让有创见的理论、观点、方法在这里交流对话,新意交辉。
期刊关注的内容,我们突出前海特色。《粤海风》置身于中西交流碰撞、改革开放的前沿,粵海闻风,当倡导“入知乎广东之内,而必有见乎广东之外”的开放心态。我们重视植根于岭南文化土壤的淑世情怀,鼓励具有全国乃至世界性的文艺研究视野。本期推出的粵港澳大湾区文艺观察栏目,关注但不限于粤港澳大湾区的艺术探索,包括华文文学、翻译文学、中外艺术研究等,都将是我们长期致力的专题。从本期开始,陆续推出粵港澳大湾区文艺观察系列研究报告。该报告由广东省文艺研究所和广东青年社科工作者协会的专家团队协同完成。观察研究的范围,覆盖《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所构建的9+2城市群,聚焦文学、戏剧、电影、电视、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曲艺、杂技、民间文艺、文艺评论和网络文艺等13个门类的艺术实践。
《粤海风》的栏目设置,我们兼顾文本研究、艺术评论、现象快议、对话论坛等基本面。本期还特别推出“影像传播与中国故事——华语电影文化广东圆桌论坛”的发言摘要。本次研讨会是一次文艺界与社科界的跨界交流,对话的内容关切当下,直击文艺现象的热点。希望这些观点的呈现,能给读者带来不一般的在场感。
《粤海风》赓续岭南学术传统,鼓励学术理性的建树,也寄望由此而推衍,链接理论自信、文化自信的通达之路。吕国英从中外文艺理论比较研究中,提取了文艺创作的十个命题,尝试立足中国理论资源来解决中国艺术自身的问题。这对于推动当下文艺的使命担当,仍是一种积极的艺术论尝试。刘斯奋、李劲堃两位艺术家在一次主题性专访中,都谈到了一个重要的文艺理论与创作问题,即如何在反应时代的作品中,体现中国的审美精神与理论话语,这对于当下的文学艺术创作,颇具启发与召唤。
我们尊重精良的知识结晶,《粤海风》尝试通过新媒体的并联平台,进行分类推送,为知识价值的叠加以及知识产权的再转化做一些努力。我们提倡真切而生动的文风、文体,并想做些力所能及的建设。思如大鹏飞天,水击三千里;心如澄江秋月,不作虚妄语。期待更多的作者以求实、活泼的文风、文体,以文会友,共同来塑造这份文艺期刊的气质风貌。林岗的《赤子情怀 真挚文章》、朱万章的《饶宗颐与国博的缘分》,都是学人评学人。文章见微知著,给人启迪的同时,为读者带来从容的阅读体验。
杂志的生命,取决于作者、读者、编者三者之间有意义的关联,然而,关联的本身并不会自动生成意义。我们只有通过识别和镶嵌,不断聚合离散单元的知识结晶,才会生成一个意义建设的场域。移动互联网的时代,万有联通,没有什么人真正算得上是陌生人了。可是为什么办刊人还是会追求愿得一心人的境界?也许,这是因为美的风景并不是通过发现得来的,而是要去发现那会看风景的眼睛。亲爱的读者,如果你是在寻找心中的那一片风景,此时,不妨一卷在手,亲临前海,一起来闻风听潮,用心灵来看这世界的风云变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