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经过长期积淀,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国粹文化.利用国粹文化,尝试数学教学,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成语、诗歌、对联中,就有很多关于数学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有助于丰富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文化内涵.
一、运用成语激发兴趣
1将下面的十条成语补充完整,然后再将补充的字竖着连成四句数学上的术语
( )花( )门 ( )湖( )海
( )上( )下( )擒( )纵
( )头( )臂( )心( )意
( )全( )美( )全( )美
( )湖( )海( )行( )作
答案:(五)花(八)门(五)湖(四)海
(七)上(八)下(七)擒(七)纵
(三)头(六)臂(三)心(二)意
(十)全(十)美(十)全(十)美
(五)湖(四)海(五)行(八)作
五七三十五;八八六十四;五七三十五;四七二十八.
本题中的成语都比较常见,填起来并不困难,但补充的数字连成了数学中的乘法口诀,读起来朗朗上口,耐人寻味.
2数字猜谜,丰富多彩
12345609;1256789;333 555;3.5;5 10;9寸+1寸=1尺;1+2+3;510.
答案:七零八落;丢三落四;三五成群;不三不四;一五一十;得寸进尺;接二连三;一五一十.
本题中看起来是几个枯燥无味的数字,却与成语有联系,仔细揣摩,别有一番韵味.这样的数学课堂不仅生动,而且富有文化气息.
二、将诗歌引入课堂,在丰富学生情感的同时,还可以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
1欣赏数学诗歌,是一种美的享受
如,西汉时司马相如告别妻子卓文君,离开成都去长安求取功名,时隔五年,不写家书,心有休妻之念.后来,他写了一封难为卓文君的信,送往成都.卓文君接到信后,拆开一看,只见写着“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万千百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她立即回写了一首如诉如泣的抒情诗:
一别之后,二地相思,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抚弹,八行书无信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我眼望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叫丫环.万语千言把郎怨,百无聊赖,十依阑干,九九重阳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点烛祭祖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梳妆懒,三月桃花又被风吹散!郎呀郎,巴不得二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司马相如读后深受感动,亲自回四川把卓文君接到长安.从此,他一心做学问,终于成为一代文豪.
2解数学诗歌问题,既提高了文学修养,又学会了解题
如,哑巴买肉:哑子来买肉,难言钱数目,一斤少四十,九两多十六,试问能算者,合与多少肉?
题意 有一位哑巴前来买肉,咿咿呀呀说不清自己带了多少钱.只知买一斤肉不足40文钱,买9两肉则多了16文钱.请问能算的人,他所带的钱可买多少两的肉?(注:1斤=16两)
解 设一两肉为x文,则16x-40=9x+16,
解得x=8.
∴9x+16=(9+2)×8=11×8.
答:一共可以买11两肉.
本题是一个与一元一次方程有关的应用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弄清题意,而要弄清题意,必须对诗歌有一定的了解,要求比较高.
题意 原本荷花露出水面半尺,后来有风吹来,荷花恰好淹没在水里,当渔人发现时,花离根部有二尺,求水深.
解 设水深为x尺,则荷花高为(x+0.5)尺.
所以构成的直角三角形为以x+0.5为斜边,x,2为直角边,则x2+22=(x+0.5)2,解得x=3.75.
答:水深3.75尺.
本题是一个与勾股定理有关的实际问题,在理解题意的过程中,头脑中就会呈现出一幅美妙绝伦的画作,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令人心旷神怡,无比畅快.但是,要解决这个问题,还要能够画出图形,正确列出一元一次方程.
三、对联进入数学课堂,也别有一番情韵
如下面这副对联是由清代乾隆皇帝出的上联,暗指一位老人的年龄,要纪晓岚对下联,联中也隐含这个数.
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
答案: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
上联的算式:2×60+3×7=141,下联的算式:2×70+1=141.花甲重逢,又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备注 花甲是60岁,重逢就是两个加一起等于120岁,又加三七即21岁就是141岁;古稀是70岁,双庆就是两个70岁就是140岁,更多一度春秋即140岁又多一年就是141岁.
这是一个把对联与数学糅合在一起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在对联方面有一定的造诣,最起码要熟悉对联的一般要求,才能够正确对出下联.其次还要有一些数学知识,才能正确计算出老人的年龄.
总之,数学中利用成语、诗歌、对联等国粹文化,不仅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多国粹方面的知识,从而加强对学生的国粹教育,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利于学科之间的整合,对于培养具有中国元素的学生是很有启发的,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一、运用成语激发兴趣
1将下面的十条成语补充完整,然后再将补充的字竖着连成四句数学上的术语
( )花( )门 ( )湖( )海
( )上( )下( )擒( )纵
( )头( )臂( )心( )意
( )全( )美( )全( )美
( )湖( )海( )行( )作
答案:(五)花(八)门(五)湖(四)海
(七)上(八)下(七)擒(七)纵
(三)头(六)臂(三)心(二)意
(十)全(十)美(十)全(十)美
(五)湖(四)海(五)行(八)作
五七三十五;八八六十四;五七三十五;四七二十八.
本题中的成语都比较常见,填起来并不困难,但补充的数字连成了数学中的乘法口诀,读起来朗朗上口,耐人寻味.
2数字猜谜,丰富多彩
12345609;1256789;333 555;3.5;5 10;9寸+1寸=1尺;1+2+3;510.
答案:七零八落;丢三落四;三五成群;不三不四;一五一十;得寸进尺;接二连三;一五一十.
本题中看起来是几个枯燥无味的数字,却与成语有联系,仔细揣摩,别有一番韵味.这样的数学课堂不仅生动,而且富有文化气息.
二、将诗歌引入课堂,在丰富学生情感的同时,还可以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
1欣赏数学诗歌,是一种美的享受
如,西汉时司马相如告别妻子卓文君,离开成都去长安求取功名,时隔五年,不写家书,心有休妻之念.后来,他写了一封难为卓文君的信,送往成都.卓文君接到信后,拆开一看,只见写着“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万千百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她立即回写了一首如诉如泣的抒情诗:
一别之后,二地相思,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抚弹,八行书无信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我眼望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叫丫环.万语千言把郎怨,百无聊赖,十依阑干,九九重阳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点烛祭祖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梳妆懒,三月桃花又被风吹散!郎呀郎,巴不得二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司马相如读后深受感动,亲自回四川把卓文君接到长安.从此,他一心做学问,终于成为一代文豪.
2解数学诗歌问题,既提高了文学修养,又学会了解题
如,哑巴买肉:哑子来买肉,难言钱数目,一斤少四十,九两多十六,试问能算者,合与多少肉?
题意 有一位哑巴前来买肉,咿咿呀呀说不清自己带了多少钱.只知买一斤肉不足40文钱,买9两肉则多了16文钱.请问能算的人,他所带的钱可买多少两的肉?(注:1斤=16两)
解 设一两肉为x文,则16x-40=9x+16,
解得x=8.
∴9x+16=(9+2)×8=11×8.
答:一共可以买11两肉.
本题是一个与一元一次方程有关的应用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弄清题意,而要弄清题意,必须对诗歌有一定的了解,要求比较高.
题意 原本荷花露出水面半尺,后来有风吹来,荷花恰好淹没在水里,当渔人发现时,花离根部有二尺,求水深.
解 设水深为x尺,则荷花高为(x+0.5)尺.
所以构成的直角三角形为以x+0.5为斜边,x,2为直角边,则x2+22=(x+0.5)2,解得x=3.75.
答:水深3.75尺.
本题是一个与勾股定理有关的实际问题,在理解题意的过程中,头脑中就会呈现出一幅美妙绝伦的画作,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令人心旷神怡,无比畅快.但是,要解决这个问题,还要能够画出图形,正确列出一元一次方程.
三、对联进入数学课堂,也别有一番情韵
如下面这副对联是由清代乾隆皇帝出的上联,暗指一位老人的年龄,要纪晓岚对下联,联中也隐含这个数.
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
答案: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
上联的算式:2×60+3×7=141,下联的算式:2×70+1=141.花甲重逢,又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备注 花甲是60岁,重逢就是两个加一起等于120岁,又加三七即21岁就是141岁;古稀是70岁,双庆就是两个70岁就是140岁,更多一度春秋即140岁又多一年就是141岁.
这是一个把对联与数学糅合在一起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在对联方面有一定的造诣,最起码要熟悉对联的一般要求,才能够正确对出下联.其次还要有一些数学知识,才能正确计算出老人的年龄.
总之,数学中利用成语、诗歌、对联等国粹文化,不仅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多国粹方面的知识,从而加强对学生的国粹教育,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利于学科之间的整合,对于培养具有中国元素的学生是很有启发的,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