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关怀

来源 :体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hui12345678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教育家叶澜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道出了教育的真义所在,从汶川地震的全民救援,到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的无私奉献,乃至无数平凡的普通人面对灾难时表现出的人性光辉,使我们看到一个关怀生命的社会环境已经形成,“生命”已成为当代学校教育研究中日渐突出的一个主题,也是当代中国文化转型的一个中心问题。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我们必须认真思考,教育如何体现对所有受教育者的生命关怀?关怀生命的教学需要确立什么样的教学意识?对于体育教育中的弱势群体——特殊需要学生,生命关怀意味着什么?这些都是必须给予理论阐释的,只有这些问题弄清楚了,命题才有其合理性与必然性,也才能与时代、与社会有最紧密的契合。
  
  一 生命关怀的诠释
  
  何谓关怀?这个我们每个人都耳熟能详的名词,有着怎样沉甸甸的内涵?让我们从语义学角度去追寻它的本源。翻开《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对“关怀”的定义为:关心爱护,并特别强调,“关怀”与“关心”不同,“关怀”的对象只能指向人,而“关心”可以指向人或事物。研究关怀教育理论的我国青年学者侯晶晶得出如下关怀的定义:“关怀,是关系中的一方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努力,合理满足另一方(他人或他物)的需要,并得到其回应的过程。如果所关怀的对象是人,关怀过程有利于其最佳发展可能性的实现,包括以关怀性为核心的道德理想的成长。”
  生命关怀,意味着对人类及人的生存状况和生存意义最深层次的关注和热爱,从生命的实际需要出发,走进生命的生活世界,贴近生命的心灵,让生命在自然、自由的状态下感悟和体验生活的意义并创造出新的资源,以更好地促进生命的全面发展。关怀个体的生命实质就是关怀个人的自然生命和精神生命。
  
  二、当前学校特殊体育教育生命关怀的缺失
  
  1 从教学对象的界定透视课程定位的混乱
  在学校体育系统中,特殊需要学生的体育教育一直处于长期被忽视的状态,基础教育阶段由于没有明确要求,特殊体育课程近乎空白。大学阶段《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虽做出了大范围的界定,但细化到具体内容上,没有一个可供参照的标准,于是出现了各种对特殊需要学生的名称界定,仔细推敲,现有的几种名称都不能很好体现出体育教育中特殊需要学生的类型和特点。目前使用频率最高的三种提法,残疾群体、病弱群体、障碍群体有其共通之处,但覆盖面不同,以残疾群体所指范围最小,病弱群体次之,障碍群体包容的范围最广。定义的不清晰使一些本无特殊需要,但思想上趋乐避苦的学生有机可乘,而不少确实因身体原因无法参加正常体育运动的学生却被拒之门外或由于种种顾虑而逃避特殊体育。
  
  2 课程名称含糊折射了教育理念的滞后
  体育保健课,康复保健课是目前高校体育教学大纲中针对特殊需要学生的体育课程使用率最高的名称,除此之外还有养生与保健课、体育特别课,复健体育课等名称。这几种提法代表的是一种传统的对特殊需要学生体育学习的认识,其目标指向侧重于生理功能的恢复与养护。
  对特殊体育课程采用体育保健课的名称是否合理尚有待考量。首先,这种提法是否能涵盖特殊体育课程的目标、内容,值得商榷;其次,从学生的年龄考虑,单纯的养生导引不能很好地激发兴趣,也不易达到应有的效果,最后,学生的身体状况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性,一味以保健为主的课程目标无法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健身,强身、发展的需要。无论从内涵或是外延上,特殊体育教育远不止于传统保健体育所诠释的概念,另外,采用康复保健课的名称也不能涵盖特殊体育教育的整体目标。从保健康复的目标指向来看,较侧重生理功能恢复,这当然也是特殊体育教育所要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但仍然不是特殊体育教育的全部,的确,通过实施体育运动,目标指向对障碍部位的机能恢复以及非障碍部位的残存机能的恢复和提高,作为体育锻炼的功能恢复训练来说意义是非常大的,但是,在特殊需要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由于身体运动机能受限,障碍部位的机能恢复是不太可能的,在这种场合,参加体育运动提升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域值的意义应该被大书特书。
  由于课程名称和研究对象的不确定,使现阶段的特殊体育教育很难有完整的体系,作为学校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而只是成为体现体育教育机会均等的一个证明。
  
  三、特殊体育教育中生命关怀的诠释
  
  从以上对关怀内涵的理解,笔者认为,特殊体育教育中的生命关怀应包含四个维度:自我关怀、人际关怀、社会关怀和环境关怀,但由于本研究仅讨论学校特殊需要学生的体育课程问题,因此着重围绕前三种关怀进行分析讨论。
  
  1 促进自我关怀能力的提升是特殊体育教育的首要任务
  我们定义的“自我关怀”既包括关心物质的自我,也包括关心社会的自我和精神的自我。自我关怀不仅意味着关心自己的物质利益(如财物和权利),而且更重要的,意味着认识、接纳、欣赏、尊重自身的生命,超越自我身体的缺陷或不完美,关注自我健康,拓展生命价值,开努力做优质的自己,懂得珍惜和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这是一种全方位的关心自己,它对于一个人正确地认识自己,并在此基础上学会对自己负责、做到自立自强,具有重要的意义。
  特殊体育教育中的自我关怀,具体表现在对身体健康的关注、对运动参与的积极性等,在教学目标设定上,要使学生能够了解基本的健身方法并能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内容锻炼,对自己的身体有清楚的认识,并能够为自己开设恰当的运动处方。对特殊需要学生来说最困难的核心问题是对身体缺陷的接受和对自己价值的再认识,体育课程必须帮助学生达成身体,精神和思想各部分的整体和谐,能够理解和接受自己的潜力与局限,进而提高自我关怀的能力。
  
  2 引导师生人际关怀意识的养成是特殊体育教育的宗旨
  我们定义的“人际关怀”意即“关心他人”,主要是让学生学会用心灵去理解、感受周围人的处境,心理和需要,能敏锐地感受到别人的痛苦和欢乐,与他人和谐相处。人际间的关怀是世间最美好的情感,也是生命关怀从自我走向外界的一个桥梁,每个人都有能力去关怀别人同时也需要来自外界的关怀。
  理想的关怀关系,是双方都能互相关怀和被关怀,以成就双方的成长和自我实现。在体育课程中,学生最需要学习如何处理平等的人际关系,例如与同伴的关系,与健全学生的关系等等,必须学会关心自己和同伴, 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良好的互助与合作,可以釆用体育游戏、互动课堂、合作分组等形式来促进人际关怀的培养。
  
  3 满足学生社会关怀需要是特殊体育教育融入主流社会的途径
  我们定义的“社会关怀”是指学生应学会融入社会,做到与社会和谐,从关心身边的集体开始,在班级、学校、生活的社区主动地承担义务和责任。社会关怀的发展水平直接体现文明素养。它是社会关系的润滑剂,能理顺各种复杂的矛盾。它承认人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肯定人性的价值、意义和主题性,它关注入的生命,人的生存权,人的命运,人的价值和尊严。
  在体育课程中,应引导学生用所学的体育知识为社区、父母、朋友服务,为患同样伤病的人增进身心健康,布置学生做社会调查,利用假期为某一特定疾病人群做健康咨询与指导,充当健身志愿者。为了保障每一个有特殊需要的学生都能获得体育权,我们就必须营造一种无障碍状态,营造出一种非常轻松的能听到“我可以帮助你吗”的社会环境。学校的各部门应该尽力克服特殊需要学生由于机能方面带来的限制,一方面对其自觉参加体育活动的能力开发进行支援,另一方面,要致力于他们体育锻炼的机会和场所的扩大和充实。
  
  4 环境关怀伦理观的培养是特殊体育教育致力的长远目标
  我们定义的“环境关怀”意即“关心自然”,包括三个方面:学生既要有对环境及相关知识的丰富体验和基本理解,也要有对整个环境及相关问题的敏锐的意识及感受力,以逐步形成系统的环境价值观及关心自然的情感;更能够在不同层次上积极参与努力解决环境问题,为保护环境付诸实际行动。
  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扩大了特殊体育教育中对关怀的研究视野,课程中可安排一些户外内容和理论讲座,加深学生对保护生存环境的使命感。我们应该承认人类的需要,关心人的需要,而且对人的需要给予持久的反应。
  
  三、结语
  
  生命本身的成长、生命存在的质量追求,都需要一种“关怀生命,的学校教育。这种关怀,不仅存在于对个体自身的自我关怀,还包含着深厚的人际关怀和宽广的社会关怀,以及基于保护我们生存空间的环境关怀。面对特殊体育教育中存在的关怀缺失的现象,提出关怀生命应该成为学校特殊体育教育的重要价值取向。对应于越来越多在教育公平的理念下跨入学校门槛的在身体教育方面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来说,这种生命关怀就更彰显出其意义所在。
其他文献
一、学生错误动作诊断的视角有哪些?  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动作是正常现象,关键是我们要去发现它、确诊它,这是纠正错误动作的基础与前提,正如医生诊断病人一样,如果诊断错误,那么接下来的事就可想而知了。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运用哪些视角对学生错误动作进行确诊呢?  【浙江嘉兴·赵明】:查、找、开——提高体育教师纠错三步走:(1)望闻问切“查”病情: “望”,即察言观色,观察学生的脸色、表情
浙江省遂昌县王村口镇中心小学现有1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34人,教职工40人。其中住校生356人,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寄宿制学校。  近年来,学校致力于打造红色校园文化,开展“快乐、体验”为主题的体育系列活动。学校利用撤并后的中学闲置场地,修建快乐体育园地,为了更加突出红色这一主题,学校邀请到了粟裕儿子粟戎生为体育园地题词:“小红军体验学校”。快乐体育园地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建有悬索桥、晃板桥、
我们现在提倡的某些知识,历史上可能以其他的面貌出现过;我们现在忽略的,历史上可能曾发挥过巨大作用。我是一位体育教师,走过传统体育教学,经历课改,不断探索前行。打开尘封的记忆,记录体育教材一路走来的历程,笔者将所思、所悟与各同仁交流,旨在抛砖引玉。  一、队列训练:一种不可“抹掉”的教材  回想小时候的体育课,队列队形练习是体育课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内容。整齐的步伐,响亮的口号,还有那因转错方向而带
影响体育教学有效性的因素有许多,从辩证的角度来讲,有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而人为因素可以归咎到主观因素之中。那么什么是人为因素?顾名思义人为因素就是教师与学生沿着教学的目标,在解决教与学问题的过程中,由于人为的原因而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因素。按照本次讨论的要求,内容定位在人为因素上,因此从弱化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两个方面进行讨论是比较合理的选择。  一、弱化有效教学的理念是影响体育教学有效性的思想根源 
一、河南省“体育名师送教工程”的缘起  河南省有在校中小学生近两千万人,其中70%左右是农村学生,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状态,决定着农村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质量。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以来,河南省已经举办过多次不同层次的体育教师培训活动,但广大农村地区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尤其是县城以下的小学体育教师,由于位置偏远,经费有限及其他原因,参加过较高层次课改培训
铜山区学校体育工作历经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创造出了大大小小的辉煌,终于感动了“上帝”,缔造了传奇。2011—2012年区委、区政府出资近2个亿将全区中小学143片田径场地全部塑胶化,这就意味着不管其他的教育教学资源有什么样的差别,最偏远地区的中小学生们也能享受到和城里的孩子一样的活动场地了!他们再也不用在烂泥地或煤渣地上奔跑了!这种对学校体育的重视、支持和投入,恐怕在全国也是为数不多的。铜山的体育之
2007年10月初,正当人民教育出版社邀请美国专家教授Grag Payne一行十人在北京交流“学校体育和人类动作发展”之际(参见:《体育教学》2007年第6期),我则应会议主持人、西弗吉尼亚大学体育学院副院长Lynn Dale Housner 教授的邀请,携论文参加了在美国匹兹堡召开的“2007年体育教学及教师教育的历史与未来发展趋向研究”研讨会(The 2007 History
〔案例背景〕  体育教学要对学生加强运动技能的传授。“摸线往返跑”是选自人教版教材水平二的教学内容,“摸线”是本内容的技术点,也是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是“摸线与快速跑的结合”。水平二(本案例教学对象四年级)学生已经接触多种形式的往返跑,但由于认知能力有限,他们对往返跑动作技术认识比较粗浅。本案例教学活动重生活化,注重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探究动作技术要领,并通过反复的练习,逐步形成摸线往返跑运动技能。 
一、处理突发事件的技能含义  处理突发事件的技能是指体育教师在快速处理课堂意外事件、突发事件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较为熟练的教学行为方式。它是体育教师应具备的、有别于其他学科教师的一种特殊技能。  二、处理突发事件技能形成的要求  1.对课堂中出现的各类突发事件,能够始终保持冷静与镇定  对于体育课堂教学中发生的各种意外,体育教师应该保持冷静的头脑和镇定的神情,这样才能处理好各种突发的事件。当然要做
我们为首届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比赛叫好,因为举办这种重实践、重能力的比赛非常必要、非常及时。参赛教师说这是参加教育工作后的又一次“高考”,这次考试让我认识到大学里的专项运动技能学习是多么的重要,而当上体育教师后永葆专项运动技能的活力、不断提升教学技能的水平又是多么必要。评委们说,这对我们来说也是一次考试,选手们的优点让我们感到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欣喜,而选手的不足又使我们感到肩上责任的重大。观摩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