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旋喷桩在深基坑工程防渗止水中的运用

来源 :建筑与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zi_l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基坑开挖的深度和面积的不断增加,一定程度上给深基坑工程的防渗止水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结合高压旋喷桩施工实例,对高压旋喷桩的施工技术进行了介绍,阐述了高压旋喷桩施工后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措施,对深基坑开挖止水施工提供实例性参考。
  【关键词】 高压旋喷桩;施工技术;防渗;止水;处理
  随着建筑行业和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基坑工程开挖的深度和面积也不断增加,这给基坑工程的施工技术带来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基坑防渗止水的要求更为严格,因此,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得以应用。而高压旋喷桩是利用高压把浆液从喷嘴喷射出来,冲击破坏土层,浆液和土充分搅拌混合,形成一个由圆盘状混合物连续堆积的柱体,通过旋喷桩和护坡桩之间相互搭接,形成一道连续的止水帷幕,来隔断地下水进入施工区域,保证基础施工的顺利进行。为更好的应用该技术,下面,就结合工程实例,对高压旋喷桩的施工技术进行探讨。
  1 工程概况
  某建筑工程,主建筑基坑开挖深度12.54m。副建筑基坑开挖深度11.32m,裙楼基坑开挖深度9.45m。基坑总开挖周长约458m,开挖面积约12472.2㎡。
  2 地质条件
  场地自上而下依次划分为:①人工填土层(Qml)本层以素填土为主,灰色、灰褐色、灰黄色等为主,主要由组成物为人工堆填粘性土以及砂粒等,欠压实~稍压实,堆填砂结构较松散。②种植土层(Qpd)灰褐色、黄色等为主,主要组成物为粘性土、粉细砂及植物根系。③第四系冲积层(Qal)该层按土质。④第四系残积层(Qel)本层分布不广泛,为燕山三期(rs2(3))花岗岩风化残积而成,主要为砂质粘性土、砾质粘性土,浅黄间紫灰白色,黄褐色、灰褐色,湿,硬塑状为主,局部可塑状,由粘粒、粉粒组成,含5~25%的石英质砂砾,大小多为2~3mm。
  3 施工方案
  3.1 方案设计
  设计采用1.3m/1.4m间距灌注桩结合φ600mm单管高压旋喷桩止水,理论上会在每个灌注桩之间形成渗漏通道。应采用喷射半径较大的双管或三管高压注浆方式。考虑到淤泥质粉质黏土层,双管高喷注浆方式应作为首选。
  由于设计钻孔灌注桩与旋喷桩桩顶高程均在地下4.0~5.0m,旋喷桩施工时施工面仍不具备开挖条件,导致旋喷桩施工必须完全依靠坐标定位于灌注桩之间,极易出现偏差。通过开挖后的检查,灌注桩与旋喷桩桩位均有不同程度的偏差出现,增加了止水盲区的出现。旋喷桩施工应在开挖到灌注桩桩头位置后进行,既保证了钻孔位置的准确,减小了遇到地下障碍物的情况,也使钻孔垂直度更加有保障,后期增补的三管高压摆喷墙便是如此。
  3.2 优化方案
  虽然目前基坑防渗已达到预期目的,但由于重复施工增加了施工费用。结合原设计及后期处理方案,并考虑到工程造价等因素,总结出另一止水帷幕设计方案:高压喷射注浆方式采用双管摆喷,形成最小400mm厚的防渗墙。具体布置如图1所示。
  3.3 支护方案
  采用复合式支护结构,其中,在标高-6.0m以上采用土钉墙作为支护结构,在标高-6.0m以下采用钻孔灌注桩(桩间加单管高压旋喷桩)预应力锚杆(锚)作为支护结构。钻孔灌注桩间距1.3m/1.4m,高压旋喷桩设计桩径60cm。灌注桩轴心向基坑外偏移15cm,作为高压旋喷桩轴心。
  4 施工难点
  尽管在施工前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全程采用全站仪跟踪测量放样,但仍遇到以下施工难题。
  1)地下障碍物较多
  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地下有较大的片石和早期建筑的混凝土梁,给钻孔造成很大困难。当障碍物较浅时,采用先开挖回填后再施工的办法;当障碍物较深时,采用金刚石钻头穿过障碍物,在喷浆时在障碍物附近复喷两次,尽量保证其周围土体防渗能力,如图3所示。
  2)混凝土灌注桩“大肚子”现象严重
  由于混凝土灌注桩施工工程中同样存在受地下障碍物影响的问题,钻孔完成后很容易在障碍物附近形成一定体积的塌孔,以致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造成超方而形成混凝土大肚子。由于大肚子混凝土一般都体积较大且有一定深度,当出现大肚子混凝土在旋喷桩桩位时,不可简单采用穿过的办法施工。一般采用将旋喷桩桩位向基坑外侧偏移,并增补1根旋喷桩的方法施工(见图2)。从而避开“大肚子”混凝土,可以保证旋喷桩的止水效果。
  5 单管高压旋喷桩施工
  5.1 施工试验
  为保证施工质量,合理选定施工参数。正式开工前,根据不同的施工参数做3根试验桩,喷至地面,待终凝3d后外开观察桩体质量。具体施工参数如表1所示。
  5.2 施工参数
  根据桩体质量,最终选定如下施工参数:①旋喷压力27~29MPa;②浆液密度1.42kg/L(换算水灰比1.25∶1);③提升速度19cm/min。
  5.3 施工工艺
  旋喷桩施工采用钻喷分离施工工艺,采用地质钻机钻孔,高喷台车连续喷浆。施工流程:孔位布置→钻孔→制浆→喷射作业→空孔回灌。
  6 灌后检查存在的问题及处理
  6.1 检查情况
  开挖前根据抽水试验,坑内井平均降深约4m,测得整个基坑(开挖周长560m)渗漏达500m3/h。
  6.2 渗水原因
  由于设计灌注桩间距多为40cm,旋喷桩与灌注桩理论搭接只有8~9cm,且基岩普遍深达21~22m,即使不考虑受鉆孔灌注桩垂直度以及地下障碍物等多方面因素影响,高喷钻孔按照规范1%严格控制垂直度,仍在8~9m以下就会出现封堵缺口,造成每个灌注桩间均有渗漏通道。
  6.3 处理方法
  由于基坑开挖较深,最深处接近挖到基岩,现只是降4m左右水深,渗水达到500m3/h。且周边环境基本不允许坑外降水。如不进一步采取防渗措施,基坑无法开挖。为了使基坑顺利开挖,建议在冠梁外侧5cm、两钻孔灌注桩中间增设1个三管高压摆喷浆孔,进行三管高压摆喷灌浆并与两侧钻孔灌注桩相接,底部插入基岩50cm,上部到18.6m高程(冠梁底部),形成一道厚度不小于20cm的高喷防渗墙,如图2所示。
  施工中将所有灌注桩均用反铲挖出1m左右,准确找出灌注桩实际桩间中点,放出高喷孔孔位,施工中严格按照施工参数进行三管摆喷灌浆施工。
  6.4 处理效果
  整个基坑大面开挖深13.2~15.5m,最深处达21m(挖到基岩),整个开挖暴露面地下水位以下无一处渗水,整个基坑开挖结束,坑内最多只起用5~6台80m3/h深井泵断续抽水,开创了南昌地区深基坑不用坑外降水的先例。
  7 结语
  实践证明,高压旋喷桩是一种经济有效的防渗止水技术,切实保证了基坑施工进度和质量。通过本工程的成功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高压旋喷桩的应用前景,为今后类似工程的施工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 鄢秉红.高压旋喷桩止水技术在深基坑开挖中的应用[J].福建建筑,2009年第04期
  [2] 高俊峰.高压旋喷桩在城市深基坑防渗止水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05年11期
其他文献
【摘 要】 起源于西方哲学现象学理论的场所、场所精神的营造逐渐成为现代建筑规划设计中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对于校园景观设置、作用的关注与评价,同样适用于这一衡量标准。景观在校园的设计中起到了舒缓压力,亲近自然,促进思考,加强交流等多方面的作用。特别中国文化中借物寄情的现象,使得景观在人心中更增添了一种人文情怀,从而使得对于校园景观场所营造的关注显得格外具有深意。  【关键词】 校园 景观 场所精神 
期刊
【摘 要】 本文介绍微机计轴半自动闭塞在工程中的应用实例,介绍了系统性能、设备安装及调试。  【关键词】 计轴自动站间闭塞 电路 调试  我国铁路运营单线区段大多采用64D继电半自动闭塞方式,闭塞的办理及复原、区间空闲的检查、列车到达的完整性均由人工操作完成。该闭塞方式利用继电器电路实现了分界点间联系。随着铁路运输发展的需要,64D半自动闭塞方式安全性能、运输效率均不高,不能满足铁路运输需求,因此
期刊
【摘 要】 本文笔者结合自身多年工程实践经验,就软弱地基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对软弱地基处理的基本方法做了全面介绍,为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了经验借鉴。  【关键词】 软弱地基;成因;基本处理方法;  一、软弱地基形成的原因  软弱地基就是指其持力层由一些土质疏松、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的软土和未经处理的软土构成的地基。常见的软土有淤泥、淤泥质土、泥炭土等。因软弱地基的构成多为高压缩性的土层,而通常情况下软
期刊
【摘 要】 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水库必须采取相应的除险加固措施,以保证水库的安全稳定运行,保护下游人民财产不受洪水侵害。某水库溢洪道存在较多安全隐患,在确定了溢洪道工程总布置后,分别从泄流能力计算、陡槽水力计算、消能计算、海漫长度计算、防冲槽深度计算、稳定验算方面进行病险水库溢洪道加固设计。  【关键词】 溢洪道;问题;加固设计;工程布置;水力计算  水库除了为人们提供日常生活、农业灌溉、工业生产用
期刊
【摘 要】 本文主要讲解了多种敷设方式和电力电缆标准化运行以及技术要求,以避免敷设过程中因操作不当造成电缆运行后的隐患和事故发生,维护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希望从事电缆专业人员在今后工作中进行参考。  【关键词】 电力电缆;电缆敷设;标准化运行  1 电力电缆敷设方式  1.1 电缆的直埋敷设  将电缆敷设于地下壕沟中沿沟底和电缆上覆盖有软土层或沙、且设有保护板再埋齐地坪的敷设方式称为电缆直埋敷设。直
期刊
【摘 要】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是工程施工中必须使用的重要临时设施,但在施工过程中也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为此,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实践经验,介绍了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工程的发包形式,重点就脚手架在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为提高施工安全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 脚手架;审批程序;动态管理;安全管理措施  随着城市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高层、超高层建筑数量日益增加,对
期刊
【摘 要】 在未来的建筑企业发展中,绿色建筑将成为发展的趋势。绿色建筑的设计应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出发,全面考虑建筑的可持续性发展,充分体现建筑的人文关怀。本文就如何做好绿色建筑设计工作进行分析,探讨设计美化生活环境,营造景观空间,不断改善我国人居环境,提升全民幸福感,最终实现建筑的低碳化、智能化。  【关键词】 绿色建筑;设计原则;措施  一、绿色建筑设计特征  提倡绿色建筑,主要是为人们提供健
期刊
建筑工程楼面混凝土裂缝属于施工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建筑施工中急需要处理的难题。楼面裂缝的发生除以阳角450斜角裂缝为主外,其他还有常见的两类:(1)预埋线管及线管集散处;(2)施工中周转材料临时较集中和较频繁的吊装卸料堆放区域。本文从施工角度就楼面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技术提出几点建议。  一、商品混凝土的性能改善  目前现浇结构已经普遍采用商品混凝土进行浇筑,
期刊
【摘 要】 温度裂缝一直大体积混凝土应用中难以解决的质量通病之一,要控制好温度裂缝,就必须有效监测施工中的温度变化。但目前,针对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监测研究并不多,为此,本文结合实例,探讨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监测方案,并提出了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措施,有效控制温度裂缝的出现,可供参考。  【关键词】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监测;监测点;养护措施;温差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基础底板施工采用大体积混凝土,因此
期刊
【摘 要】 随着煤炭开采的不断深化,煤矿矿井的水质也不断地受到污染。运用水文地质的相关材料进行分析,可以勘探出不同水文地质情况下煤矿矿井水害的类型并且通过有效地分析方法分析造成矿井水害的因素并采取有效地防治措施,有力地做好矿井水害工作的防治工作。  【关键词】煤矿;矿井水害;分析;防治措施  前言:  矿井水害工作的防治工作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煤矿开采水平的不断深入,开采范围也不断加大,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