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到让幼儿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而游戏是幼儿园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即幼儿在游戏中能自然地将他们在活动中所获得的经验反映出来。排序活动是指根据一组物体的某种特征的差异或规则按需进行排列,对幼儿来说是比较难的它需要连续的比较和区分物体之间的差异,同时还需要协调物体之间的关系,幼儿对各种量的排序能力这一发展趋势反映了直观感知到抽象概念的认知过程发展规律。所以说中班排序活动的游戏化是十分必要的。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到“让幼儿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而游戏是幼儿园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幼儿喜爱的活动,它为幼儿提供了一个愉快、轻松的环境。幼儿在游戏中活动和积极性高,主动性强,动作、思维都处于积极的活动状态,能自然地将他们在活动中所获得的经验反映出来。而中班年龄的幼儿处在游戏的高峰时期,他们不仅爱玩游戏而且会玩游戏。幼儿在学习排序的数学活动中使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具体的游戏情境结合起来,就可以把排序活动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趣味化使幼儿易于接受。那么如何在使排序活动具有游戏化,让孩子在游戏中体验快乐呢?
策略一:教师是物质环境的提供者。
教师应从中班活动目标出发,设计各种游戏材料,为排序活动的游戏化提供物质保证。排序活动是指根据一组物体的某种特征的差异或规则按需进行排列,对幼儿来说是比较难的,它需要连续的比较和区分物体之间的差异,同时还需要协调物体之间的关系,幼儿对各种量的排序能力这一发展趋势反映了直观感知到抽象概念的认知过程发展规律。在进行“比较物体量的特征”的教学时,为让幼儿正确感知比较量的特征,我们为孩子准备了高矮(厚薄)不一的大积木玩具,提出问题“你们想想用什么办法可以知道它们的高矮?”幼儿通过操作感知判断出高矮,但是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被比较物体间的差别可以缩小,以增加幼儿判别的难度,我们知道:物体的高矮、大小、轻重、厚薄等连续量既有不变性又有相对性,幼儿感知这些特点比较难。因此在设计活动时,我们以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通过排队游戏感受高矮比较具有的相对性。
教师要注意为幼儿创设与数学游戏活动相适应的数学环境,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在进行“重叠对应排序”的教学时,我设计了有趣的“种小花”游戏情景。当我出示了小花时先和孩子们一起发现这些花的特征,有黄的、有红的花,继而又出示花架,当出示小猫去花园种花游戏情景时,此时,我提出问题:小花可以用什么办法种,幼儿立刻议论开了,然后我让幼儿亲自来到事先准备好的花园亲自操作种花,这时孩子们动起来了,有的孩子全部种了红色的花,有的孩子全部种了黄色的花,其中还有孩子种了一朵红花一朵黄花……在这样的游戏情景中,幼儿兴趣盎然,思维活跃,积极探索,在此时老师出示范例板将孩子们游戏中种花的方法排列出来,幼儿轻松地学会了多种排序的方法。此外,为了给幼儿提供更多的游戏和自我发现的机会,我在活动室里专门开辟了一个活动操作角,放置了各种材料。其中有不同造型的树、纽扣、印泥,各种印章,操作卡片,大小珠子,塑料小动物,石子及颜色不同的几何图形等等,又为他们提供了一块“小花园”,幼儿可以三三两两、自发地随意地对各种材料进行操作排序,根据需要我及时地对各种材料进行添加、更换。“美丽的树叶路”“可爱的小草找家”“石子路”“草莓舞会”“会变的数字卡”等游戏,提高了孩子们排序的能力,巩固了对数、量、空间的认识。
策略二、教师是幼儿排序活动游戏中的指导者。
教师要正确处理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把教学活动从教师在教育目标控制下的对幼儿的施教过程转变为教师指导下的幼儿主动学习的过程,使幼儿的学习能体验到游戏的乐趣。幼儿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主导。在活动过程中,对于不同情况教师应善于以不同的角色——“合作者”“发现者”“支持者”对幼儿进行激励、组织、评价。在排序活动中及时发现孩子们的新排序方法,不断地通过观察、询问、交谈,对幼儿的游戏情况进行诊断性评价,并及时、准确地进行反馈、调整。在引导幼儿学习排序时我们可以在游戏中引导幼儿感知和比较量的特征,如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高矮排排队,用老师提供的游戏材料让幼儿在充分地看、摸、摆弄等游戏活动中感知和比较物体量的特征。在进行在学习排序的方法时引导幼儿利用游戏材料按一定的差别顺序排列物体,把逻辑学中的“传递关系”演绎的更具体。同时在游戏中可通过排序比较物体之间量的差别为建构序运算的心理结构打基础。如游戏材料是三棵不同大小的树,通过游戏植树节让幼儿尝试各种排序方法种树。此外我通常还对以下情况进行观察:了解全班幼儿会不会使用材料?是不是对游戏活动感兴趣?看全班幼儿有几种不同的思路和做法?正确的有几种?错误的思路和做法是什么?有几种?有代表性的那些幼儿是如何解决问题的?幼儿做错的原因是什么?(游戏的材料设计不合理、没听清问题、缺乏相应的生活经验、原有知识没掌握、动手能力差等)在幼儿的操作活动中,我一般通过交谈、鼓励对幼儿进行启发、暗示,进行指导。
策略三、教师应对不同形式和性质的游戏采用不同的指导。
在集体进行的游戏中,教师主要起组织与协调的作用;在小组玩排序的游戏中,教师起观察与鼓励合作的作用。在个别玩排序的游戏中,教师以观察为主,并对个别幼儿进行交谈与指导。在情景性、娱乐性较强的游戏中,教师一般以角色身份进行组织与指导,如设计《瓶子宝宝上公园》一游戏活动让孩子们为瓶子宝宝排好队去公园,然后合作将公园的美化(种花、设计石子路、造房子……)在操作性、竞赛性的排序游戏中,教师主要以评价者的身份进行启发与发现,如《小小设计师》让幼儿分组进行设计种树的比赛看哪组种树使用多种排序方法。
二、排序活动的游戏化为幼儿带来的改变
1、激发了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由于幼儿年龄小,抽象思维能力差,排序又是一門系统性、逻辑性较强的活动,因此就更需要依靠直接的兴趣来进行学习,幼儿学习教学的兴趣越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越强,学习的效果也就越好。而游戏能把被动的学习变成主动的学习,能把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形象,能最大程度激起幼儿学习的兴趣,游戏的过程还是幼儿学习交往、学习合作、锻炼意志的过程,是促进幼儿社会性不断发展的过程。例如:在组织幼儿进行“瓶宝宝逛公园”的教学活动中,我以“逛公园”引出课题,通过让幼儿目测不同排列的瓶子宝宝,提高他们感知比较量的能力。游戏中设置了森林背景图,一些幼儿领悉并喜爱的小动物在活动:小鸟在唱歌、小鸡在弹琴、小鱼在跳舞、小熊在敲鼓、小鸭吹喇叭。这些小动物形象动作生动有趣,符合中班幼儿的兴趣爱好,并增强了游戏的趣味性,一下子吸引了全体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使他们主动地去观察、发现、寻找,从而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而如果以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来对这个内容进行教学,教师比较注意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幼儿的兴趣与能力方面的培养,准备的材料大多只有教师进行演示的教具,教师在开始直接引导幼儿对所学内容进行感知,少了游戏的环节和气氛,幼儿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也影响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2、带来良好的情绪体验。
排序活动的游戏化是由教师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与特点,创设一定的游戏环境,提供相应的游戏材料,与激发幼儿学习数学排序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与好感。由于教学活动是通过游戏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也和游戏一样,能够保障幼儿的心理健康,豐富幼儿的情感。通过教学活动游戏化,在教学活动中,创设宽松和谐的游戏环境,能帮助幼儿消除平时学习中的紧张、厌烦等不愉快的情绪体验。把教学活动变成轻松愉快的情绪体验。同时,游戏中不存在任何强制性的驱使与束缚,幼儿在活动中没有强烈的完成任务的需要,没有严格的外部控制,能享受到一定的自由,因此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性得到最大的体验和发挥。当利用材料操作成功时,会产生自豪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当失败时,也不会受到教师的责备,而是得到启发和鼓励。因此,幼儿能在活动中体验到自主感、胜任感等积极情绪,例如,“铺石子路”这一教学活动中,我设计了两个游戏“分石子”和“我来帮助你”。前一个游戏让小朋友根据小动物的要求,找出它们需要的石子形状并送给它们。对同种不同形状的物体,按形状特征分类。后一个游戏通过让幼儿帮助小动物按照重叠对应排序的方法,学习利用排序范例板做对应一一重叠实现排序.在游戏的操作过程中,幼儿觉得自己是在帮助小动物解决困难,从而充满自主性,乐意参加活动.当活动结束,小动物感谢小朋友的帮助时,幼儿又从中体验到成功和劳动后的喜悦,并增强了自信心。
3、促进智力发展。
幼儿时期是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在这个时期促进幼儿智力发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美国学者布鲁纳研究了“游戏对3至5岁儿童解题能力的影响”,证实了游戏与儿童认知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游戏可以为幼儿提供没有压力,但需要坚持性和毅力的良好的解决问题的环境,在游戏环境中,有利于幼儿思考和处理问题,并取得结果。排序活动的游戏化为幼儿在活动中接触各种材料提供了条件。幼儿在操作材料进行游戏的过程中,可以认识各种材料的特性,体会物体与物体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以及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不仅发展了视觉、听觉、嗅觉、肤觉等各种感官的感知能力,还发展了幼儿的观察力。例如在“草莓舞会”的活动中,我采用了幼儿非常感兴趣的“捉迷藏”游戏。草莓们分别躲在草丛中,请幼儿把它们找出来,孩子们进行了积极地观察,并回答出“草莓的特征” ,既学会了按量的差异排列物体顺序,又发展了观察力、思维力。在操作游戏材料的过程中,幼儿可以探索尝试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不断运用想象和思维,从而获得了解决问题的各种经验,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又如,在“小草找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小鸡和小鸭的争论,从而引出课题,让幼儿来进行评判。通过让幼儿观察草的外形,看看是不是一样;把两棵小草分别比一比,说说发现了什么。在这一过程中,运用了各种感官的感知能力、观察力、注意力得到了加强,同时幼儿还须进行分析、比较、概括,促进他们的思维能力。
4、培养非智力因素。
排序活动游戏化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游戏,使幼儿进行积极、主动的智力活动。同时,在活动中幼儿必须依靠自身的努力,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最后获得成功,因此对幼儿的意志性格的培养和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自信性、自制力的发展有较大地促进作用。例如,在“我们的美丽公园”中,我设计了“公园设计师的烦恼”这样一个游戏情景,幼儿通过自身的操作活动,掌握各种排序的方法,同时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必须通过一定的努力,才能完成游戏设置的问题,幼儿的独立性、创造性持到了提高,当活动成功时,更增加了幼儿的自信心。同时,游戏中要求幼儿遵守一定的规则,提高了幼儿在活动中的自制力。在一些集体游戏、小组游戏中,必须依靠幼儿之间的互相合作才能获得成功,有利于提高幼儿的合作性。
教学活动是老师按照明确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有计划、有资质循序渐进的引导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的一种教育途径,在过去我们重教而忽略了幼儿的主体性。苏联教育学家克鲁普斯卡娅指出:“游戏对于他们是学习,游戏对于他们是劳动,游戏对于他们是重要的教育形成。”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只要把游戏渗透到抽象的数学排序活动中,一定会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让孩子们喜欢数学,愿意学数学,并且身心获得和谐全面的发展。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到“让幼儿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而游戏是幼儿园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幼儿喜爱的活动,它为幼儿提供了一个愉快、轻松的环境。幼儿在游戏中活动和积极性高,主动性强,动作、思维都处于积极的活动状态,能自然地将他们在活动中所获得的经验反映出来。而中班年龄的幼儿处在游戏的高峰时期,他们不仅爱玩游戏而且会玩游戏。幼儿在学习排序的数学活动中使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具体的游戏情境结合起来,就可以把排序活动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趣味化使幼儿易于接受。那么如何在使排序活动具有游戏化,让孩子在游戏中体验快乐呢?
策略一:教师是物质环境的提供者。
教师应从中班活动目标出发,设计各种游戏材料,为排序活动的游戏化提供物质保证。排序活动是指根据一组物体的某种特征的差异或规则按需进行排列,对幼儿来说是比较难的,它需要连续的比较和区分物体之间的差异,同时还需要协调物体之间的关系,幼儿对各种量的排序能力这一发展趋势反映了直观感知到抽象概念的认知过程发展规律。在进行“比较物体量的特征”的教学时,为让幼儿正确感知比较量的特征,我们为孩子准备了高矮(厚薄)不一的大积木玩具,提出问题“你们想想用什么办法可以知道它们的高矮?”幼儿通过操作感知判断出高矮,但是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被比较物体间的差别可以缩小,以增加幼儿判别的难度,我们知道:物体的高矮、大小、轻重、厚薄等连续量既有不变性又有相对性,幼儿感知这些特点比较难。因此在设计活动时,我们以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通过排队游戏感受高矮比较具有的相对性。
教师要注意为幼儿创设与数学游戏活动相适应的数学环境,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在进行“重叠对应排序”的教学时,我设计了有趣的“种小花”游戏情景。当我出示了小花时先和孩子们一起发现这些花的特征,有黄的、有红的花,继而又出示花架,当出示小猫去花园种花游戏情景时,此时,我提出问题:小花可以用什么办法种,幼儿立刻议论开了,然后我让幼儿亲自来到事先准备好的花园亲自操作种花,这时孩子们动起来了,有的孩子全部种了红色的花,有的孩子全部种了黄色的花,其中还有孩子种了一朵红花一朵黄花……在这样的游戏情景中,幼儿兴趣盎然,思维活跃,积极探索,在此时老师出示范例板将孩子们游戏中种花的方法排列出来,幼儿轻松地学会了多种排序的方法。此外,为了给幼儿提供更多的游戏和自我发现的机会,我在活动室里专门开辟了一个活动操作角,放置了各种材料。其中有不同造型的树、纽扣、印泥,各种印章,操作卡片,大小珠子,塑料小动物,石子及颜色不同的几何图形等等,又为他们提供了一块“小花园”,幼儿可以三三两两、自发地随意地对各种材料进行操作排序,根据需要我及时地对各种材料进行添加、更换。“美丽的树叶路”“可爱的小草找家”“石子路”“草莓舞会”“会变的数字卡”等游戏,提高了孩子们排序的能力,巩固了对数、量、空间的认识。
策略二、教师是幼儿排序活动游戏中的指导者。
教师要正确处理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把教学活动从教师在教育目标控制下的对幼儿的施教过程转变为教师指导下的幼儿主动学习的过程,使幼儿的学习能体验到游戏的乐趣。幼儿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主导。在活动过程中,对于不同情况教师应善于以不同的角色——“合作者”“发现者”“支持者”对幼儿进行激励、组织、评价。在排序活动中及时发现孩子们的新排序方法,不断地通过观察、询问、交谈,对幼儿的游戏情况进行诊断性评价,并及时、准确地进行反馈、调整。在引导幼儿学习排序时我们可以在游戏中引导幼儿感知和比较量的特征,如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高矮排排队,用老师提供的游戏材料让幼儿在充分地看、摸、摆弄等游戏活动中感知和比较物体量的特征。在进行在学习排序的方法时引导幼儿利用游戏材料按一定的差别顺序排列物体,把逻辑学中的“传递关系”演绎的更具体。同时在游戏中可通过排序比较物体之间量的差别为建构序运算的心理结构打基础。如游戏材料是三棵不同大小的树,通过游戏植树节让幼儿尝试各种排序方法种树。此外我通常还对以下情况进行观察:了解全班幼儿会不会使用材料?是不是对游戏活动感兴趣?看全班幼儿有几种不同的思路和做法?正确的有几种?错误的思路和做法是什么?有几种?有代表性的那些幼儿是如何解决问题的?幼儿做错的原因是什么?(游戏的材料设计不合理、没听清问题、缺乏相应的生活经验、原有知识没掌握、动手能力差等)在幼儿的操作活动中,我一般通过交谈、鼓励对幼儿进行启发、暗示,进行指导。
策略三、教师应对不同形式和性质的游戏采用不同的指导。
在集体进行的游戏中,教师主要起组织与协调的作用;在小组玩排序的游戏中,教师起观察与鼓励合作的作用。在个别玩排序的游戏中,教师以观察为主,并对个别幼儿进行交谈与指导。在情景性、娱乐性较强的游戏中,教师一般以角色身份进行组织与指导,如设计《瓶子宝宝上公园》一游戏活动让孩子们为瓶子宝宝排好队去公园,然后合作将公园的美化(种花、设计石子路、造房子……)在操作性、竞赛性的排序游戏中,教师主要以评价者的身份进行启发与发现,如《小小设计师》让幼儿分组进行设计种树的比赛看哪组种树使用多种排序方法。
二、排序活动的游戏化为幼儿带来的改变
1、激发了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由于幼儿年龄小,抽象思维能力差,排序又是一門系统性、逻辑性较强的活动,因此就更需要依靠直接的兴趣来进行学习,幼儿学习教学的兴趣越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越强,学习的效果也就越好。而游戏能把被动的学习变成主动的学习,能把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形象,能最大程度激起幼儿学习的兴趣,游戏的过程还是幼儿学习交往、学习合作、锻炼意志的过程,是促进幼儿社会性不断发展的过程。例如:在组织幼儿进行“瓶宝宝逛公园”的教学活动中,我以“逛公园”引出课题,通过让幼儿目测不同排列的瓶子宝宝,提高他们感知比较量的能力。游戏中设置了森林背景图,一些幼儿领悉并喜爱的小动物在活动:小鸟在唱歌、小鸡在弹琴、小鱼在跳舞、小熊在敲鼓、小鸭吹喇叭。这些小动物形象动作生动有趣,符合中班幼儿的兴趣爱好,并增强了游戏的趣味性,一下子吸引了全体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使他们主动地去观察、发现、寻找,从而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而如果以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来对这个内容进行教学,教师比较注意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幼儿的兴趣与能力方面的培养,准备的材料大多只有教师进行演示的教具,教师在开始直接引导幼儿对所学内容进行感知,少了游戏的环节和气氛,幼儿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也影响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2、带来良好的情绪体验。
排序活动的游戏化是由教师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与特点,创设一定的游戏环境,提供相应的游戏材料,与激发幼儿学习数学排序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与好感。由于教学活动是通过游戏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也和游戏一样,能够保障幼儿的心理健康,豐富幼儿的情感。通过教学活动游戏化,在教学活动中,创设宽松和谐的游戏环境,能帮助幼儿消除平时学习中的紧张、厌烦等不愉快的情绪体验。把教学活动变成轻松愉快的情绪体验。同时,游戏中不存在任何强制性的驱使与束缚,幼儿在活动中没有强烈的完成任务的需要,没有严格的外部控制,能享受到一定的自由,因此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性得到最大的体验和发挥。当利用材料操作成功时,会产生自豪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当失败时,也不会受到教师的责备,而是得到启发和鼓励。因此,幼儿能在活动中体验到自主感、胜任感等积极情绪,例如,“铺石子路”这一教学活动中,我设计了两个游戏“分石子”和“我来帮助你”。前一个游戏让小朋友根据小动物的要求,找出它们需要的石子形状并送给它们。对同种不同形状的物体,按形状特征分类。后一个游戏通过让幼儿帮助小动物按照重叠对应排序的方法,学习利用排序范例板做对应一一重叠实现排序.在游戏的操作过程中,幼儿觉得自己是在帮助小动物解决困难,从而充满自主性,乐意参加活动.当活动结束,小动物感谢小朋友的帮助时,幼儿又从中体验到成功和劳动后的喜悦,并增强了自信心。
3、促进智力发展。
幼儿时期是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在这个时期促进幼儿智力发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美国学者布鲁纳研究了“游戏对3至5岁儿童解题能力的影响”,证实了游戏与儿童认知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游戏可以为幼儿提供没有压力,但需要坚持性和毅力的良好的解决问题的环境,在游戏环境中,有利于幼儿思考和处理问题,并取得结果。排序活动的游戏化为幼儿在活动中接触各种材料提供了条件。幼儿在操作材料进行游戏的过程中,可以认识各种材料的特性,体会物体与物体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以及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不仅发展了视觉、听觉、嗅觉、肤觉等各种感官的感知能力,还发展了幼儿的观察力。例如在“草莓舞会”的活动中,我采用了幼儿非常感兴趣的“捉迷藏”游戏。草莓们分别躲在草丛中,请幼儿把它们找出来,孩子们进行了积极地观察,并回答出“草莓的特征” ,既学会了按量的差异排列物体顺序,又发展了观察力、思维力。在操作游戏材料的过程中,幼儿可以探索尝试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不断运用想象和思维,从而获得了解决问题的各种经验,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又如,在“小草找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小鸡和小鸭的争论,从而引出课题,让幼儿来进行评判。通过让幼儿观察草的外形,看看是不是一样;把两棵小草分别比一比,说说发现了什么。在这一过程中,运用了各种感官的感知能力、观察力、注意力得到了加强,同时幼儿还须进行分析、比较、概括,促进他们的思维能力。
4、培养非智力因素。
排序活动游戏化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游戏,使幼儿进行积极、主动的智力活动。同时,在活动中幼儿必须依靠自身的努力,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最后获得成功,因此对幼儿的意志性格的培养和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自信性、自制力的发展有较大地促进作用。例如,在“我们的美丽公园”中,我设计了“公园设计师的烦恼”这样一个游戏情景,幼儿通过自身的操作活动,掌握各种排序的方法,同时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必须通过一定的努力,才能完成游戏设置的问题,幼儿的独立性、创造性持到了提高,当活动成功时,更增加了幼儿的自信心。同时,游戏中要求幼儿遵守一定的规则,提高了幼儿在活动中的自制力。在一些集体游戏、小组游戏中,必须依靠幼儿之间的互相合作才能获得成功,有利于提高幼儿的合作性。
教学活动是老师按照明确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有计划、有资质循序渐进的引导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的一种教育途径,在过去我们重教而忽略了幼儿的主体性。苏联教育学家克鲁普斯卡娅指出:“游戏对于他们是学习,游戏对于他们是劳动,游戏对于他们是重要的教育形成。”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只要把游戏渗透到抽象的数学排序活动中,一定会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让孩子们喜欢数学,愿意学数学,并且身心获得和谐全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