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思共生”科学课堂主要环节与要素

来源 :湖北教育·科学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shua520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教学倡导儿童“动手—动脑”学科学,动手即“做”的过程,动脑即“思”的过程。“做思共生”的课堂形态虽无固定的模式与结构,却包含一些共同的环节与要素,对这些环节与要素进行探讨,可以更好地把握“做思共生”的教学实质。
  问题与导向
  “做思共生”的课堂是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导向是“做思共生”课堂的核心,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做思共生”课堂的起始环节。教师可从以下四方面导引问题:
  一是通过有结构的材料导引问题。有结构的材料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典型教学材料的组合,让学生通过操作材料发现并提出问题,更能被学生接受。
  二是在情境中引发问题。情境容易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做好课前准备,创设生动有趣的真实情境,更容易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三是基于生活现象提出问题。从生活入手学科学,熟悉的生活现象会让学生产生亲近感,更能调动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内在需求。
  四是在认知解读中生成问题。经验丰富的人读书,一只眼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看到“纸背面的话”——要思要想,要有问题,要在认知解读中提问题。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与假设是“做思共生”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问题与实践的桥梁。猜想与假设是一种自由尝试,也是一种严谨创造,有效的猜想与假设能为操作体悟提供正确方向,缩小操作范围,提升体悟品质。教师可基于以下四方面导引学生猜想与假设:
  一是基于有趣的情境。教师要通过创设有趣情境来激发学生猜想与假设的兴趣,让他们体验乐趣。
  二是基于经验。教师要善于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便于他们发现知识间的联系,受到启发,触发联想,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三是基于方法。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适时引导学生开展类比性猜想、归纳性猜想、探索性猜想、模仿性猜想等活动,使猜想更加科学、合理。
  四是基于证据。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再基于数据和实证进行知识的同化与顺应,调控思维走向,完善认知结构。
  操作与体悟
  操作与体悟是“做思共生”课堂的中心环节,是猜想与假设的深化与验证,也是合作与分享的前提。操作与体悟有两个关键,即身体行为和直觉领悟:体验是体悟的外在形式,是指个体通过亲身经历感受外部环境的影响,体验并形成个性化的情意观念;领悟是体悟的内在形式,是内部认知结构的异质重建。
  操作与体悟要注意四点:
  一是切入要适当。教学可从科学现象与学生已有经验的矛盾处切入,打破原有的经验平衡,让学生在努力恢复平衡中走向操作与体悟。
  二是氛围要和谐。教师要相信学生是天生的探索者,悦纳学生的兴趣和发现,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从而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三是内容要恰当。操作与体悟的内容要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基础上,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真正实现操作与体悟。
  四是时间要充足。教师要减少不必要的讲解时间,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浸润在“做”与“悟”的活动中,不要活动刚开始就喊停,不要学生刚进入体悟状态就急于让他们整理汇报。
  合作与分享
  合作与分享是学生思想与智慧的碰撞与交流,是“做思共生”课堂的华彩乐章。当学生完成操作与体悟,教师应给他们思考、交流与质疑的机会,让他们清晰地把“做”与“思”的结果表述出来。
  合作与分享的要点是:创设民主氛围,建立交流平台,教师要允许学生犯错,当讨论出现值得关注的思想或偏离正确方向时,教师要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将讨论引向深入或正确的方向;教给分享的方法,提供交流手段,教师要引導学生选择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用自己力所能及、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表达思想,同时学会倾听与质疑。
  拓展与践行
  拓展与践行是为了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培养科学应用能力。一节课是有限的,把课堂上没有解决的问题和产生的新问题,拓展到课外、校外进行践行,不仅可行而且必要。“做思共生”课堂的拓展与践行在时间上具有跨越性和延续性,在空间上具有拓展性和开放性,在形式上具有灵活性和机动性,在内容上具有选择性和重组性。科学教学一直倡导“一箭多雕”“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教学境界,做好拓展与践行是有效的渠道之一。
  拓展与践行可从四个方面入手:
  一是拓展内容。要想使学生的认识更深入,必须注重拓展教学内容,开发课程资源,借助多媒体手段,涉猎多种信息,对学习内容进行合理拓展和立体诠释,使学生在认知上得以强化,视野上得以拓展,思维上得以锤炼,情感上得以触动。
  二是学以致用。学生所学科学知识都有广泛应用,在生活中随处都能找到它们的影子,教师要引导他们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在实践的磨砺中内化知识。
  三是跨越时空。不要把学生束缚在教室这个狭小的空间内,教师可将课内的内容有序地延展到课外和校外,让学生课余时间继续践行,让他们产生新的发现及思考。
  四是学科整合。这是科学教学改革的重要趋势,STEM是学科融合的一种代表,强调学生在“杂乱无章”的学习情境中的设计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
  “做思共生”课堂教学需要通过一定的“形”表现出来,以上诸环节与要素的有机结合促进了“做思共生”课堂的有效实施。但也要认识到,课堂是多种要素组成的复杂过程,也是多种过程的复合体,教师要认真领会每个环节的本质,用整体思维的方式和动态思维的观点来审视科学课堂的“做”与“思”,进而达到“做思共生”的教学境界。
其他文献
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偏差导致了贵州少数现代城市和工业部门与大量落后农村和农业部门并存,社会二元结构特征明显。本文通过对贵州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沿革、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食堂对外承包逐渐成为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新趋势,它为高校减轻负担、带来好处的同时,在实际运行中也产生不少问题,规范对高校外包食堂的监督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对于我们贵州这样的西部省区来说,这一历史任务显得更是艰巨,过程更长,无论是在实践还是在理论上都需要不断探索。本文认为
作者:林尚立等出版:天津人民出版社开本:880×1230毫米 32开本字数:460千字简介: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之后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深刻地改变
在参与《科学课》杂志组织的学生自然笔记现场评审工作时,有个参赛选手的妈妈问我,现在科技这么发达了,让孩子画这些动物植物有什么意义呢?  芮东莉老师在她的《自然笔记》一书里指出,自然笔记是人类观察、认知、记录世界万物的一种方式,主要通过画笔和文字的方式,将所观察到的自然万物和感受、思考记录下来,即自然笔记强调科学性、艺术性和文学性的统一。这位妈妈说的“科技这么发达”,大概有两个层面的意思:  第一层
在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工作中,由于重载车辆的通行造成交通参数选用不合理,常使得路面使用寿命达不到设计要求,进而其自身的诸多优势也大大削弱,最终造成经济及资源的损失。结合北
近几年,特别是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发表重要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以后,云南农业大学从实际出发,认真抓好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1993年12月被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
介绍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东延伸)工程9标碧云路站一平度路站区间隧道施工时,为减少马家浜、防汛墙等重要建构筑物的沉降,施工前即进行了针对性的盾构机改制,穿越施工过程中进行精细
近来,科学实践一词在科学教育领域高频出现,继科学探究之后为人瞩目。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就是能动地解决科学问题和探索科学世界客观物质的社会性活动。仔细辨析,科学实践与科学探究在诸多方面有所不同。  一是,学习内容有所不同。  在科学学习中,科学探究偏向学生认识未知的科学概念,注重对自然世界的探索;科学实践更多的是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而不再把重心放在对科学原理的追寻上。两者容易混淆的原因在于,解决
贵州中药产业已呈现集群式发展的趋势,但集群的竞争优势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经济指标和国内部分资源大省(如吉林、四川)相比差距悬殊。面对严峻的国内外竞争,需要在哪些方面取得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