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的本意是一种导引,既然是导引,就会有被导引者的不愿意,不服从,因为并非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尤其对于未成年的孩子,这种情况是很常见的。这就需要老师去劝导,沟通,运用学生乐意接受的方式,使他们心悦诚服地去完成学习任务。
化学是九年级起始的学科,学科知识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学习之初,学生兴趣比较浓,只要化学老师们能够深耕细作,深入研究学生,保护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化学课堂的学习效率,必然能够取得化学教学的成功。
一.重视课前备课的过程
在上新课之前,我都会反复阅读教材和参考资料,为了充分理解吃透教材,我还上网搜索有关的教学设计、教学视频,以及有关的材料,整合以后形成适合我班学生的教学思路。从问题情景和情境设置,从导课到重难点突破再到各个环节恰当衔接,我反复琢磨,力求思路清晰、环环相扣。
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精讲精练
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紧跟中考的形式,近几年中考的试题比较平稳,但知识面特别广,要求记住的知识较多,所以适当的练习必不可少。但也不可能题题都讲到,所以要集中精力去解决学生困惑的问题,把时间用在刀刃上。例如:在讲【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一节时,各位老师都知道这节内容是中考的重点,老师怕学生听不懂,于是就把教材中的例题讲了一遍又一遍,老师讲的很清楚,学生当时听得也很明白,可是当他们自己答题时,错误是五花八门。这一节课我是这样处理的,开始我没有讲,让学生自己试着去解决,利用课前预习,课堂上同桌讨论等方法,等学生讨论结束后请一位学生到黑板上做题。这时候,我走到学生中,听取他们的想法和解答方法,把不准确的或是错误的拿出来讨论,让学生总结出解题的思路、方法,然后我再强调注意事项,最后让学生练习,并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采用这种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效果比较明显。
三.化学实验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老师与学生的接触中,老师往往发现九年级学生对化学实验非常感兴趣,只要课堂上一做实验,兴趣骤升,利用学生这种心理,引导他们去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做化學实验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出发。例如:
【生活情境创设】
1.盛放在敞口容器中的水,在常温下会逐渐减少;如果受热会减少得更快。
2.妈妈在房间里一喷香水,小明同学在另一个房间里很快就能闻到。
3.将一块糖放在水中,不断搅拌,糖块会逐渐变小,最后不见了。
4.把一个有些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会慢慢鼓起来。
5.墙内开花墙外香。
6.用壶烧水时,水烧开后壶盖会上下跳动。
7.物质的三态变化与体积变化的关系。
微观粒子虽然不能被肉眼看见,但它与宏观世界有紧密的联系,由此教学中应创设丰富多彩的宏观现象来启发学生的微观想象和分析。
【实验情境创设】
让学生完成以下实验,记录、分析实验现象,总结出分子的基本特征。
实验1 品红在水中扩散。
实验2 铁树开花。
实验3 等体积的水和酒精混合。
在教学中教师尽量不要先入为主,不要过早、过多去讲一些纯理论知识,而应让学生把自己对这些现象的理解表述出来,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去反思和领悟,得出结论。
四.多关注、多激励,多表扬、少批评
在新课改下,很多教师之间曾经对是以“教”为主还是以“学”为主有过一些争议,但我觉得应该牢记“以教为辅、以学为主”。我们的化学知识本身就来自生活中,许多知识都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探索和总结,教师主要是辅助作用。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会犯错,哪怕是最聪明、最认真的学生。作为老师,我们要给学生指出原因,但语言上不能讽刺、挖苦学生,以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多鼓励他们,要让他们喜欢老师,而不是畏惧老师,只有这样才能喜欢化学这一门课。对于学生的学习热情,我们应积极保护,对回答问题正确的学生,或者是学习差但有进步的学生,我们都不能缺少表扬,这样能给学生极大的鼓舞,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虽然我花了不少心思,但换来的是学生对老师更加亲近和对化学学习的高度热情。由此想到,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和学习积极性的培养,如果借助孩子们感兴趣的东西在不知不觉中,自然地进行,效果会更好,有时甚至出乎意料。这就需要老师们做个有心人,善于抓住契机,用孩子们最喜欢的方式进行一些有特色的活动。
化学是九年级起始的学科,学科知识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学习之初,学生兴趣比较浓,只要化学老师们能够深耕细作,深入研究学生,保护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化学课堂的学习效率,必然能够取得化学教学的成功。
一.重视课前备课的过程
在上新课之前,我都会反复阅读教材和参考资料,为了充分理解吃透教材,我还上网搜索有关的教学设计、教学视频,以及有关的材料,整合以后形成适合我班学生的教学思路。从问题情景和情境设置,从导课到重难点突破再到各个环节恰当衔接,我反复琢磨,力求思路清晰、环环相扣。
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精讲精练
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紧跟中考的形式,近几年中考的试题比较平稳,但知识面特别广,要求记住的知识较多,所以适当的练习必不可少。但也不可能题题都讲到,所以要集中精力去解决学生困惑的问题,把时间用在刀刃上。例如:在讲【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一节时,各位老师都知道这节内容是中考的重点,老师怕学生听不懂,于是就把教材中的例题讲了一遍又一遍,老师讲的很清楚,学生当时听得也很明白,可是当他们自己答题时,错误是五花八门。这一节课我是这样处理的,开始我没有讲,让学生自己试着去解决,利用课前预习,课堂上同桌讨论等方法,等学生讨论结束后请一位学生到黑板上做题。这时候,我走到学生中,听取他们的想法和解答方法,把不准确的或是错误的拿出来讨论,让学生总结出解题的思路、方法,然后我再强调注意事项,最后让学生练习,并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采用这种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效果比较明显。
三.化学实验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老师与学生的接触中,老师往往发现九年级学生对化学实验非常感兴趣,只要课堂上一做实验,兴趣骤升,利用学生这种心理,引导他们去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做化學实验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出发。例如:
【生活情境创设】
1.盛放在敞口容器中的水,在常温下会逐渐减少;如果受热会减少得更快。
2.妈妈在房间里一喷香水,小明同学在另一个房间里很快就能闻到。
3.将一块糖放在水中,不断搅拌,糖块会逐渐变小,最后不见了。
4.把一个有些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会慢慢鼓起来。
5.墙内开花墙外香。
6.用壶烧水时,水烧开后壶盖会上下跳动。
7.物质的三态变化与体积变化的关系。
微观粒子虽然不能被肉眼看见,但它与宏观世界有紧密的联系,由此教学中应创设丰富多彩的宏观现象来启发学生的微观想象和分析。
【实验情境创设】
让学生完成以下实验,记录、分析实验现象,总结出分子的基本特征。
实验1 品红在水中扩散。
实验2 铁树开花。
实验3 等体积的水和酒精混合。
在教学中教师尽量不要先入为主,不要过早、过多去讲一些纯理论知识,而应让学生把自己对这些现象的理解表述出来,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去反思和领悟,得出结论。
四.多关注、多激励,多表扬、少批评
在新课改下,很多教师之间曾经对是以“教”为主还是以“学”为主有过一些争议,但我觉得应该牢记“以教为辅、以学为主”。我们的化学知识本身就来自生活中,许多知识都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探索和总结,教师主要是辅助作用。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会犯错,哪怕是最聪明、最认真的学生。作为老师,我们要给学生指出原因,但语言上不能讽刺、挖苦学生,以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多鼓励他们,要让他们喜欢老师,而不是畏惧老师,只有这样才能喜欢化学这一门课。对于学生的学习热情,我们应积极保护,对回答问题正确的学生,或者是学习差但有进步的学生,我们都不能缺少表扬,这样能给学生极大的鼓舞,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虽然我花了不少心思,但换来的是学生对老师更加亲近和对化学学习的高度热情。由此想到,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和学习积极性的培养,如果借助孩子们感兴趣的东西在不知不觉中,自然地进行,效果会更好,有时甚至出乎意料。这就需要老师们做个有心人,善于抓住契机,用孩子们最喜欢的方式进行一些有特色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