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思想,婆罗门教即后来的印度教是印度的思想权威。但中印这两种主流思想的比较并不为人瞩目。中国春秋时期与印度列国时期处于世界历史上的轴心时代,有着很多惊人的相似。表现在儒家与婆罗门教上,两者都视世界为一个过程,视教育为维护统治的手段,将教育内容分为文化知识的传授和道德人格的培养两个方面。同时,由于世界观上的差异,在教育目标上见诸入世与出世的不同倾向,在教育对象上也各具特点。
关键词:儒家;婆罗门教;中印比较;教育思想
中印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两国文明历经几千年流传至今,不可否认,教育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不同时期的教育思想具有不同的特征,也影响着不同教育实际的形成和内容。儒家长期居于中国主流思想的地位,而婆罗门教几经流变也一直把持着印度的思想权威。探究婆罗门教与儒家的教育思想,有助于我们清楚地了解两国的古代教育。但由于佛教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及诸多因素,我们有关中印思想的比较常常着眼于儒佛之间,而婆罗门教与儒家这两方主流思想的比较却长期受到冷落。本文将从世界观的分析入手,逐步进入教育思想的研究中去。
一、历史发展与世界观建设
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至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在古中国,正值春秋时期,井田制逐步瓦解,奴隶制走向崩溃。在古印度对应列国时期,瓦尔纳等级制取代了部落制,并开始向种姓制度转化,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大种姓。此时,中国地主阶级士大夫与印度刹帝利地位上升;孔子创立儒家,印度学说形成两大系统:一是沙门诸道,即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大雄创立了耆那教;一是婆罗门系,发展至鼎盛时期。
世界观是支配一个人从事工作的思想动力,是教育思想与实践的源泉。儒家不迷信天命鬼神,主张身体力行而不是宿命论。认为世界是变化不息的,是“易”的。孔子认为道德是推动历史的主要力量,企图用‘温和’的方法去改良社会。无独有偶,婆罗门教信奉的“三大神”之属性,非常独特地表明了“世界过程”观念:梵天代表宇宙之创造,毗湿奴代表宇宙之护持,湿婆代表宇宙之毁灭。宇宙或世界总是处于创造、护持和毁灭之中。但是“毁灭”并不意味着终结,而是意味着“再生”。这表示婆罗门教所说的宇宙,本身就是一个生灭不息的过程。但这种世界观是神创论的代表,是唯心主义的,而孔子教育思想的支柱则是其认识论中的唯物主义因素。
二、教育目标与教育作用
受世界观的影响,儒家与婆罗门教在教育目标上也同异并存。儒家《大学》开篇即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充分体现了儒家的根本宗旨:“修己治人”。由此可见,儒家的教育目标培养是道德完善的个体,要能培养出一种自觉维护社会秩序,承担社会理想的主体性人格。[4]婆罗门教追求的是使人们摆脱痛苦,获得解脱,因此它的教育目标都与解脱观念联系紧密。婆罗门教的教育目标在于得到最高的智,达到一种“梵我合一”的最高境界。所谓“梵”,在婆罗门教中常指一切事物的本体,宇宙的最高实在。如果真正领悟到“梵我同一”,那人对外物的欲望就没有意义了。无欲望就不产生业力,就不会轮回转生,无轮回就无痛苦,就得到了解脱。由此可见,儒家追求入世,而婆罗门则寻求出世的解脱。
在作用的认知上,儒家认为教育是一种统治手段,优于政治和法律,可以感化和征服人心,形成一种道德信念的力量,从而收到“以德治国”的效果。婆罗门与儒家对于教育的看法是相通的,将教育视为维护统治的手段,将婆罗门种姓抬到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崇高地位。
三、教育内容与教育对象
儒家的教育内容包括文化知识和政治道德两个方面,以政治道德教育为重点。“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其中“行、忠、信”则属道德范畴。至于“文”,则是指诗、书、礼、乐等典籍。婆罗门的教育包括传授知识和磨练性格这两大方面,即 “给与学识”和“训诲正义”。在教育内容中,宗教教育占居支配地位, 但也兼顾人文学科的重要性。
在道德教育上,从教育目标就能看出对主体性精神的重视是儒家教育的鲜明特色。中国儒家的“孝悌忠信”是重要的美德,“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婆罗门既崇拜自然神灵,又尊敬亡人,要求培养对家庭、社会、祖先、尤其是对文化传统,有负起责任的愿望,正好与之呼应。在学习文化知识上,两者都有经典教材。儒家要學习六经;婆罗门教要学习《吠陀》经典。除了经典教育以外,儒家还要学习六艺,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自由人格教育。婆罗门也要求学习几何代数、天文星象和文法音韵。
古代中印教育都包含了等级制的特点。中国“礼不下庶人”,直到孔子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限,创立私学,将其扩大为“有教无类”的全民教育,带来了知识的解放。在印度,四种姓的教育机会更是极不平等的,只有再生种姓才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婆罗门会接受最优良的教育,刹帝利和吠舍虽需要学习《吠陀》,但程度降低。首陀罗和奴隶是梵天鄙弃的人,因此被剥夺受教育权。正是由于这种严格的等级制度,激起了反对吠陀的沙门思潮,佛教诞生。早期佛教提出“众生平等”的学说,具有一定限度的民主性。它对劳苦大众表示关切,表现在教育上,主要是广设寺庙,使教育面向较多的群众。儒家之于周礼正如佛教之于婆罗门,都对教育做出了改革,发展扬弃了教育方式。
四、结语
轴心时代的中印教育有着很多惊人的相似,都代表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视教育为一种维护统治的手段;将教育内容分为文化知识的传授和道德人格的培养两个方面。同时,两者在世界观上的差异,在教育目标上见诸入世与出世的不同倾向,在教育对象上也各具特点。但总体上看,两者的教育思想都依托于当时的社会制度和等级规范,与各自经济基础的发展相适应,服务于一定的政治目的。都重视精神培养,注重方法与途径的有效性与多样性,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体系、规范体系。
参考文献:
[1]卡尔·雅斯贝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N}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2]汤用彤《印度哲学史略》{N}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第63页.
[3]《世界各大宗教在世界观上的相通》何光沪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5 第45页
[4]《古代印度教育述论》关松林 《教育评论》1990年第4期
关键词:儒家;婆罗门教;中印比较;教育思想
中印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两国文明历经几千年流传至今,不可否认,教育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不同时期的教育思想具有不同的特征,也影响着不同教育实际的形成和内容。儒家长期居于中国主流思想的地位,而婆罗门教几经流变也一直把持着印度的思想权威。探究婆罗门教与儒家的教育思想,有助于我们清楚地了解两国的古代教育。但由于佛教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及诸多因素,我们有关中印思想的比较常常着眼于儒佛之间,而婆罗门教与儒家这两方主流思想的比较却长期受到冷落。本文将从世界观的分析入手,逐步进入教育思想的研究中去。
一、历史发展与世界观建设
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至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在古中国,正值春秋时期,井田制逐步瓦解,奴隶制走向崩溃。在古印度对应列国时期,瓦尔纳等级制取代了部落制,并开始向种姓制度转化,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大种姓。此时,中国地主阶级士大夫与印度刹帝利地位上升;孔子创立儒家,印度学说形成两大系统:一是沙门诸道,即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大雄创立了耆那教;一是婆罗门系,发展至鼎盛时期。
世界观是支配一个人从事工作的思想动力,是教育思想与实践的源泉。儒家不迷信天命鬼神,主张身体力行而不是宿命论。认为世界是变化不息的,是“易”的。孔子认为道德是推动历史的主要力量,企图用‘温和’的方法去改良社会。无独有偶,婆罗门教信奉的“三大神”之属性,非常独特地表明了“世界过程”观念:梵天代表宇宙之创造,毗湿奴代表宇宙之护持,湿婆代表宇宙之毁灭。宇宙或世界总是处于创造、护持和毁灭之中。但是“毁灭”并不意味着终结,而是意味着“再生”。这表示婆罗门教所说的宇宙,本身就是一个生灭不息的过程。但这种世界观是神创论的代表,是唯心主义的,而孔子教育思想的支柱则是其认识论中的唯物主义因素。
二、教育目标与教育作用
受世界观的影响,儒家与婆罗门教在教育目标上也同异并存。儒家《大学》开篇即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充分体现了儒家的根本宗旨:“修己治人”。由此可见,儒家的教育目标培养是道德完善的个体,要能培养出一种自觉维护社会秩序,承担社会理想的主体性人格。[4]婆罗门教追求的是使人们摆脱痛苦,获得解脱,因此它的教育目标都与解脱观念联系紧密。婆罗门教的教育目标在于得到最高的智,达到一种“梵我合一”的最高境界。所谓“梵”,在婆罗门教中常指一切事物的本体,宇宙的最高实在。如果真正领悟到“梵我同一”,那人对外物的欲望就没有意义了。无欲望就不产生业力,就不会轮回转生,无轮回就无痛苦,就得到了解脱。由此可见,儒家追求入世,而婆罗门则寻求出世的解脱。
在作用的认知上,儒家认为教育是一种统治手段,优于政治和法律,可以感化和征服人心,形成一种道德信念的力量,从而收到“以德治国”的效果。婆罗门与儒家对于教育的看法是相通的,将教育视为维护统治的手段,将婆罗门种姓抬到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崇高地位。
三、教育内容与教育对象
儒家的教育内容包括文化知识和政治道德两个方面,以政治道德教育为重点。“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其中“行、忠、信”则属道德范畴。至于“文”,则是指诗、书、礼、乐等典籍。婆罗门的教育包括传授知识和磨练性格这两大方面,即 “给与学识”和“训诲正义”。在教育内容中,宗教教育占居支配地位, 但也兼顾人文学科的重要性。
在道德教育上,从教育目标就能看出对主体性精神的重视是儒家教育的鲜明特色。中国儒家的“孝悌忠信”是重要的美德,“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婆罗门既崇拜自然神灵,又尊敬亡人,要求培养对家庭、社会、祖先、尤其是对文化传统,有负起责任的愿望,正好与之呼应。在学习文化知识上,两者都有经典教材。儒家要學习六经;婆罗门教要学习《吠陀》经典。除了经典教育以外,儒家还要学习六艺,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自由人格教育。婆罗门也要求学习几何代数、天文星象和文法音韵。
古代中印教育都包含了等级制的特点。中国“礼不下庶人”,直到孔子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限,创立私学,将其扩大为“有教无类”的全民教育,带来了知识的解放。在印度,四种姓的教育机会更是极不平等的,只有再生种姓才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婆罗门会接受最优良的教育,刹帝利和吠舍虽需要学习《吠陀》,但程度降低。首陀罗和奴隶是梵天鄙弃的人,因此被剥夺受教育权。正是由于这种严格的等级制度,激起了反对吠陀的沙门思潮,佛教诞生。早期佛教提出“众生平等”的学说,具有一定限度的民主性。它对劳苦大众表示关切,表现在教育上,主要是广设寺庙,使教育面向较多的群众。儒家之于周礼正如佛教之于婆罗门,都对教育做出了改革,发展扬弃了教育方式。
四、结语
轴心时代的中印教育有着很多惊人的相似,都代表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视教育为一种维护统治的手段;将教育内容分为文化知识的传授和道德人格的培养两个方面。同时,两者在世界观上的差异,在教育目标上见诸入世与出世的不同倾向,在教育对象上也各具特点。但总体上看,两者的教育思想都依托于当时的社会制度和等级规范,与各自经济基础的发展相适应,服务于一定的政治目的。都重视精神培养,注重方法与途径的有效性与多样性,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体系、规范体系。
参考文献:
[1]卡尔·雅斯贝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N}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2]汤用彤《印度哲学史略》{N}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第63页.
[3]《世界各大宗教在世界观上的相通》何光沪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5 第45页
[4]《古代印度教育述论》关松林 《教育评论》1990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