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久弥坚的“龟鹤齐寿”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rp8808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手中这枚“龟鹤齐寿”钱,多年前曾在家门口的古董地摊上见过,那时对花钱的兴趣不大,更多的是心中没底,和许多人一样,最多是拿在手里看上几眼,便匆匆地说:“再见”了。几年后又一次偶然相遇,即被我以廉价购回。就是这样一枚开门、地道的,市场看好、走红的“名誉品”,家乡几位较为“著名”的店铺钱贩竟然还嘴里犯嘀咕“不敢说”,且日它“是不敢玩的”,以致其从他们眼皮底下溜走。
  此枚“龟鹤齐寿”钱,直径57毫米,厚4毫米,重47克,铜质略紫、微黄,系典型的宋代宫廷吉语钱。该钱为曾经入土较久的传世品,其正面绿锈入骨生根,背面隐现朱砂绿斑。由于出土后传世日久,其包浆自然熟旧,手感温润。该泉面文为行楷书体,书风质朴雅正。此书并非出自徽宗亲笔。依笔者推测,其应为北宋“苏、黄、米、蔡”四大家之外较有影响的,和徽宗齐名的薛绍彭所书。薛绍彭,字道祖,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官至秘阁修撰,以翰墨名世,与米芾齐名,并称“米薛”,擅长行草书,于苏黄等竟相尚意求变之时,独恪守晋法,深得“二王”笔意,唯憾传世墨迹较少,著有《欲出得告示帖》、《杂书卷》、《得米老帖》等。
  “龟鹤齐寿”是厌胜类的吉语钱。它表达的是一种人们对生命状态的期望,寄托的是对生命指数的神往,其应是人们意念里传说中的“千年龟、万年鹤”。用以祝寿,用以馈赠,及自我佩戴,则表示一种理念,一种自我安慰,一种暗示和祷告。
  还值得一提的是,该吉语钱直径略小于其他同类钱,而厚度则大于同类钱1—1.5毫米左右,面文笔划稍有变化,为接廓大字版式。且背面穿廓略显宽厚,拙朴无华,内外廓及文字尚有拔模斜度。总体看来,该泉正背面、内外廓、底章、面文等风格与北宋钱一致,浑然天成。
  
  (责编:丁丑)
其他文献
黄金作为一种稀有贵重金属,它有着美丽的色彩和光泽,更有着良好的延展性,非常适宜用来制作具有精细工艺的饰品和器物。世人以黄金为贵由来已久,据考古资料证实:我国用黄金制器自殷商已始,后历经各代被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古都洛阳在丰富的出土文物中金器所占比重相对较小,并且主要集中于魏晋唐宋诸代。尽管如此,仍以精美的工艺和不同的涉及面,使我们对当时的历史背景、社会生活及工艺水平管窥一斑。本文介绍洛
笔者收藏有一枚井冈山墨西哥鹰洋版“工”字银元。这枚“工”字银元是1987年江西电视机总厂销售科一位姓吴的科长交换给我的。江西电视机总厂坐落在江西吉安。当时吴科长并不知道有“工”字银元。我是后来看了《中国钱币》1988年第4期所载张瀛《对井冈山根据地“工”字银元一些争论疑点的看法》才知道的。此银元一直保留至今。  关于“工”字银元,学者多有论述。“工”字银元这个特定名称,是1975年财政部和人民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