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发中国情感,凝聚中国精神,努力创造中国诗歌新的辉煌

来源 :诗歌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dagongs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于世界发展的现实需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对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的科学判断。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稳步发展的阶段,国家总体实力从站起来、富起来向强起来转变,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包括诗歌在内的文艺创作应有“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使命意识,新时代的诗歌应该有新气象,应该反映新时代的精神。
  新时代与新时代诗歌
  何谓新时代?新时代是我们党对当前中国社会发展阶段的科学认识与判断,其背后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框架,以及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分析与把握,正是因为具有了理论与历史的视野,新时代既是科学的,也是整体性的。
  新时代是中国的新时代。时代的变化渗透在日常生活之中,深刻地改变着中国人的生活、情感与心灵。这是新的中国故事,是此前的中国历史上所没有的。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自十八大以来,中国人的文化自信越来越强,整体社会氛围和人们的自我意识出在发生变化,这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变化。可以说自近代以来,中国人都在以“落后者”“追赶者”的心态面对西方国家与西方文化,我们的知识、情感以及问题意识都是以此为基础的。伴随着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增强,我们不仅可以更加从容地面对西方文化,而且需要重新审视近代以来的知识系统,在新的问题意识之中,重新构造我们的思维与感觉结构,重建面对世界的心态,重构新的世界图景。
  新时代是人类的新时代。中国在发生变化,世界也在发生变化,中国的变化既是世界整体变化的一部分,也是其中最活跃的因素。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人工智能、生物工程、基因工程、通信技术等面临着发展的关键阶段,新的突破将有可能极大地改变人类生活。在社会层面,中国的发展在双重意义上为人类未来的发展探索着新的道路,一是古老的东方文明如何在现代的历史条件下浴火重生,走上伟大复兴的道路;一是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在全球化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走上迅速发展的道路。这两者都是对既有理论的挑战,也是对人类发展方向的探索。
  新时代是诗歌的新时代。时代的变化与科技的发展并不能泯灭人们对审美与精神的需求,反而对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代诗歌应该适应时代的变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造出新的诗歌、新的美学。中国诗歌的发展已经历了数千年的历史,中国新诗也走过了一百年坎坷艰辛的道路。在这一百年,中国诗歌在时代的变化中变化,在人民的创造中创造,始终贴合着时代与人民的需求,以巨大的创造力刻画出中国人从传统到现代的精神转变。在新时代,我们的诗人面对亘古未有的人类之变、中国之变,应该以大无畏的勇气与创造力,创造出我们这个时代的“盛唐气象”,为往圣继绝学,为中国铸诗魂。
  新时代诗歌的传统与创新
  文学的传承与创新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历史问题。在古典时期,中国文学注重传承,但传承中也有创新,从《诗经》中的四言诗到汉朝最初出现的五言诗,再到唐朝成熟的七言诗,再到宋词元曲,中国诗歌的体式一直在变化,在创新。但古典时期的中国文学创新较为缓慢,更多的是传承,一种文学新形式从出现到成熟需要数百年。“五四”以来,中国文学强调创新,文学的发展以不断“断裂”的形式展开,几乎每过一二十年,中国文学的整体格局和面貌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之所以发生如此剧烈的变化,既与现代中国的巨大变化密切相关,也与国外文艺思潮的巨大影响密切相关。
  在文学的传承与创新问题上,毛泽东同志主张“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在此基础上创造“民族的,大众的,科学的”中国文艺,他强调“用”,强调中国文学的主体性与创造性,即在创造中借鉴,融会国外经典与古代经典,将之转化为中国的、今天的资源,而不是简单的模仿或呆板的照搬,以致沦为国外经典或古代经典的附庸。习近平同志则进一步提出“创造性继承与创新性发展”的原则,如果说毛泽东同志只是指出了要“用”,但没有具体指出“怎么用”,习近平同志则在这里回答了“怎么用”的问题,既不是为了继承而继承,也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而是要有“创造性”,要为了“发展”。习近平同志同样强调中国文学的主体性与创造性,但侧重点转向了当代的“创造性”与“发展”,这为当代诗人辩证理解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路径。
  守正出新。守正,就是要坚守中华文化的正道。出新,新诗既名“新”,创新就是其天命。中国新诗的天命就是要不断创新。当然,所有的创新都是建立在传统的基础上的,古典诗歌、翻译的西方现代诗歌及百年新诗都可以说是当代诗歌的传统,我们应当在消化融合这三大传统的基础上再创造,并不断创新,创作出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伟大诗歌。
  我们要坚持古今中西融合的道路,开放是创新和活力的源泉,诗歌也不例外。新诗是在向西方诗歌学习的基础上产生的,最早的新诗与翻译诗关系密切。此后,经过向自身古典传统的寻找,和向下接地气的挖掘,转入了正轨,一步步地走向成熟,其语言完全摆脱了高蹈深邃且晦涩难懂的以翻译诗为模版的“西方式”写作的影响,而以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为宗,借鉴西方诗歌,形成了一种以人世悲悯、观照现实与众生、亲切走心为主要特点的“中国式”的诗歌写作。我们应当一直保持开放性和包容精神,只有这样,当代诗歌才能走向健康的既有主流方向,又兼容多样性多元化诗歌风格的发展道路,中國新诗才能走向辉煌。
  新时代诗歌的格局与方向
  随着中国进入新时代,中国诗歌也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诗歌是什么样的?这是一个有待在时间与历史中展开的问题。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新时代诗歌必定会与此前时代——“五四”“十七年”“文革”“新时期”——的诗歌有所不同,因为我们的时代氛围、思维方法、情感结构与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应将此前的时代相对化,并在此基础上探寻新时代诗歌发展的道路。   我们应该在继承新时期诗歌美学的基础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新时代诗歌的发展打开新的空间。我们应该反思的是,诗歌中存在的“小众化”“西方化”“形式化”等问题。“小众化”将广大民众拒斥在诗歌创作、接受、欣赏的门槛之外,诗歌越来越学院化、小圈子化,越来越与民众无缘。今天我们应该反思诗歌“小众化”所带来的弊端,在诗歌与民众之间建立起有机的联系,让诗歌能够发出民众的声音,能够代表民众的声音。“西方化”表现为中国诗人对西方诗歌、西方诗人的模仿与借鉴,西方诗歌尤其是现代派诗歌的翻译出版,拓展了我们的眼界与精神视野,丰富了我们对诗歌美学的认知:但对西方诗歌的过分推崇也带来了新的问题,那就是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将西方诗歌及其中文翻译当成了诗歌的标准、好诗的标准甚至最高的标准,不少诗人将其作为自己诗歌创作的目标,这便走人了一个误区。“形式化”表现在过于注重形式与技巧,而忽略了生活的丰富性。“形式化”将形式与内容割裂开来,将怎么写与写什么割裂开来,不仅很难容纳社会大众的经验,甚至很难容纳中国人的生活与情感,只有打破形式化的窠臼,才能让诗歌真正恢复活力。
  当然,反思“小众化”并不是要否定诗人艰苦卓绝的精神探索,反思“西方化”也不是反对借鉴西方诗歌的技艺,反思“形式化”也不是要诗人放弃在形式上求新求变的努力。新时代詩歌是多种多样、多姿多彩的,我们的诗人只要扎根于时代、生活与人民的伟大创造之中,一定会不断拓展诗歌的疆界,不断提升诗歌的境界,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新的经典之作,共同创造一个伟大的诗歌时代。
  新时代诗歌的媒介与精神
  新世纪以来,随着以互联网为载体的诗歌网站、诗歌论坛、诗歌博客等诗歌传播形式的不断丰富,以及以手机为载体的各种诗歌公众号的创办,诗歌创作和传播机制产生新变化,诗歌真正进入寻常百姓家。
  博客出现后,敏感的诗歌界迅速抓住契机,据统计,诗歌博客一直位列前茅。在微信出现后,诗歌公众号也成千上万地出现,大的诗歌公众号订户动辄以十万百万计。比如“为你读诗”“诗刊社”等公众号,订户都在四十多万到一百多万。同时专业性的诗歌网站也开始出现,比如中国作协主管、中国作家出版集团主办的“中国诗歌网”注册用户十五万,最高日访问量达五十多万人次,平均每天收到诗歌投稿三千首。与此同时,大众媒体开始介入诗歌,一些城市都市报、晚报如《华西都市报》《深圳特区报》《南方都市报》《成都商报》《扬子晚报》等开辟诗歌专版,推出诗歌公众号,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普通市民对诗歌的兴趣。
  电视也不甘落后,作为仍然占据传播主流地位的电视,其对诗歌的推动力不是一般媒体可以比拟的,诗歌已深入普通百姓之中。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以熟悉诗词背诵诗词作为竞赛的方式,吸引无数青少年参与。《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唤起了国人“诗心”,激发了大众学习、诵读古诗词的热情。《朗读者》等节目更进一步推进了诗歌的教化教育效果。在新时代,新的媒介为诗歌传播提供了便利快捷的途径,也对诗歌创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而在诸种文艺形式中,诗歌又最能引领时代风气之先。在过去一百年的历程中,中国新诗深刻介入了现代中国人的历史与现实,在巨大社会变革中描绘了中国人的生活与情感,塑造了中国人新的审美感觉,凝聚了中国人的精神。在新时代,中国诗歌首先要继承好传统中国文化的文脉,同时也要借鉴现代国外诗歌的经验,更重要的是从当代中国人鲜活的生命历程中汲取力量与美感,寻找中国经验新的美学表达方式,并以巨大的创造性赋予其新的诗意与美感,抒发中国情感,凝聚中国精神,努力创造中国诗歌新的辉煌。
其他文献
1.在今天,詩歌的分歧,无非是两种主要的诗学观念的分歧,即生命诗学和文化诗学这二者之间的抵悟、切换和摇摆。这是两个各有侧重却并非完全不同、毫无交集的领域,就如生命和文化本身不无交集和抵牾一样。要知道,它们只是侧重不同。生命诗学走到高处,不可能不是一种文化诗学。文化诗学也不可能脱离对生命的勘察来认识、深人诗歌的秘密。  2.我从来不反对诗歌可以有思想,(诗歌真的可以没有思想吗?)我只是反对给诗歌里硬
山中  有人偷拍了一张  我伫立在柳如是墓地的侧身像  白衣。黑色长发。目光缄默  如裂谷中飞出的蝴蝶  这景象陌生。仿佛  另一个世界的人借助了  另一双眼睛复生  她突然转过身:  “何以畏惧长眠?君不见  整个人类史,就是一张溅血的心电图  而棺木则美如初恋”  “但世上所有的美,都是一场灼烧  它构成你,意义上的虫洞”  绍兴时光  在百草园停了片刻,又返回  三味书屋。樟木箱子上  那写
吴歌缠绵,楚辞瑰丽,吴头楚尾的安徽,注定要以歌辞的花朵缀于历史沧桑虬曲的枝干。“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山鬼依然在楚地的迷蒙月色中含睇宜笑,吴歌依然在民间的深巷中曲折回旋,描摹情感和人性的幽微之光。它們的火焰,或光华,或芬芳,它们的歌韵,或背影,或落英,总要以不绝的缠绵深邃,在每一个春天由地下醒来,赶赴一年一度的春风。新的时代,新的歌吟,由徽人滥觞,由徽人高举火焰,效夸父之逐日,成普氏之
这些夜晚的孩子  与星光一起搀扶  父亲一勺一勺地舀起  他碎成满天星星的背影  微弱的光照着母亲尘灰的脸  我的心随着颤抖的光  不见它落进水面  在黑夜里没落  像树叶一样坠落在林中,影子倾斜  数星星的孩子,就这样一颗一颗地数  在风雨中数  一条河开始泛凉  越来越紧的日子  泛不起波澜在风中颤抖  滿天是飘絮的白,河流越来越窄  不再有暗流涌动  它跌进落日里,跌进了深渊  我紧紧抱住河
在文学史上,经常有一些对写作群体的命名,如“八家”“七子”“九叶”之类,其命名往往是后来做出的,并且往往并没有充分的依据,有的只是因为其中的写作个体同出于一个家族、一个地域,或生活在同一个时代,或在同一本書上出现,甚或仅仅因为他们恰好同时在历史流传下来。这些命名往往只是为了称谓的方便,但一旦被广泛接受又足以影响到文学史叙事。从积极的方面看,这样的命名有利于人们从整体上把握文学现象,消极的方面则在于
浣花溪  这里,已丧失了诱惑,久违的爱情之花  早巳不開了。  被钢筋栅栏挤到这里的鸟儿,  在树枝上愤怒地吼叫,它知道  我也是被城市赶过来的孤鸟。  一群人在这里大声喘息。  这里,茅草还未长成。桃花  早巳衰败多时。踪迹全无  作为岁月的补偿  躺在浣花溪的阳光,正醺。  不必翻山越岭,已风尘满身  南来北往于阒寂之中对答,  快要遗忘的方言。  张开双臂,想拥抱风捎带的自由  光阴是一弯卑
我晕台了,在我见习进科的第三天,参与的第一台开腹手术上。  这天之前,我从没想过晕台这种事会发生在我身上,在我的心里,晕台都是因为内心的恐惧。我熬过了曾经最忐忑的解剖课,也无数次地在动物身上锻炼过各种操作技能。对我来说,那种血淋淋的情景不过是司空见惯的小场面罢了。  我晕台的时候,手术已经完成了大半,基本进入到了缝合阶段,也就是说,再过半个小时,患者就会苏醒并离开手术室,这台手术也将完全结束。手术
镜子  将镜子打破。我的形象你的形象  他的形象,都化为碎片。  破碎的形象反复出现,成为  无数的同谋和无数的告发者。  世界在破碎的镜子上将破碎的自己观看。  认出我时,你便认出了自己。  无形的道路在一面面镜子上边。  那是人的另一张脸,时间的另一张脸。  两个人的房间  多好。  书在枕边,头发散落夜晚的沉香  睡眠还未来临  她手捧《呼兰河传》,河水闭着眼帘  将蓝色的预言流淌。身体和灵
两只水鸟  湖中青苇  轻晃摇着月光  照亮了水面上  两只水鸟的梦乡  透过光亮  遥远的北方正在它们脚下荡漾  此刻 我看见也听到  蓝天在它们头顶快速后撤  白云气喘吁吁也追不上它们  它们双翼里躲藏着闪电和雷鸣  它们互相鼓舞着  歡快地呼唤着  向着北方  一株秋菊  路边野岭斜坡上  一片秋草黄  一株秋菊立在那里  寂静地绽放  我蹲下来  她送我一股幽香  真想伸手触抚  又怕她像
赵卡的诗歌在我看来,呈现出了明显的反现代性的颓废风格,这种风格由词语和修辞的混成所搭建。他诗歌里的反对,很显然是对历史现代性的反对。这组诗总体上又呈现出某种“现实对位法”的特点,这种与现实的对位,更多的是借助于独特的修辞。以至于我们可以这么说:赵卡诗歌的修辞学所展示的诗艺,一定是让读者过目不忘的。比如他这样写道:“起风之前/一部分冬天被我们扔掉/又被好心的厨子弯腰拾起。”(《李文俊初二之夜宴》)有